AI泡沫
搜索文档
黄金美股罕见同步下跌:万亿美元凭空蒸发,到底谁在抽干华尔街?
搜狐财经· 2025-11-25 18:17
于是,那个老掉牙的、名叫《AI泡沫破裂》的睡前鬼故事,就又被翻出来了。 11月的华尔街,有点不对劲。 按理说,中美那边最大的靴子落地了,贸易协议签了,悬在头顶大半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收回去了。 按照剧本,这时候市场应该以此为借口,奏乐起舞才对。 但现实却是,盘面之上,一片肃杀,阴云密布。 很多人还在盯着K线图发呆,看着英伟达从五万亿市值的高点一路滑滑梯,半个月跌没了10%。 纳指和标普500这两大定海神针,本来这一波"七连阳"走得好好的,结果硬生生被拽了下来,原来的上涨通道直接破位,变成了现在的震荡磨底。 如果是之前的关税黑天鹅,跌一下还能理解,那次也就是碰了碰下沿就弹回去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次的阴跌,透着一股让人心里发毛的"持续性"。 大家都在传"那个男人"回来了。 对,就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Michael Burry。 这哥们时隔两年突然在X上冒泡,发帖警告AI泡沫。 紧接着,他的Scion基金就被扒出来重仓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虽然那个所谓的"重仓"后来被证实有点水分,但架不住市场本身就心虚啊,这一下直接把恐 慌情绪拉满。 更诡异的是,业绩好的也不行了。英伟达三季报指引明明很硬,营收同比+56% ...
美股观察|降息预期波动叠加AI泡沫担忧,美股回调
新浪财经· 2025-11-25 17:48
(来源:博时基金) 一、美国宏观经济数据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大超预期,失业率小幅抬升,小时工资环比增速放缓。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 11.9万人,高于预期值5.1万人和前值-0.4万人。美国9月失业率为4.4%,高于预期值和前值4.3%。美国9 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值0.3%和前值0.4%。美国9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 3.8%,高于预期值3.7%,与前值持平。 美国服务业延续扩张,制造业景气度略低于预期。美国11月标普服务业PMI录得55%,高于预期值 54.6%和前值54.8%;美国11月标普制造业PMI录得51.9%,略低于预期值52%和前值52.5%。 美国10月成屋销售超预期上行。美国10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环比增长1.2%,高于预期值0.5%,略低于 前值1.3%;美国10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为410万户,高于预期值408万户和前值405万户。 二、主要指数相关情况 1、 一周指数表现 上周(11月17日-21日),标普油气指数整周下跌3.37%,纳斯达克100指数整周下跌3.07%,标普500指 数整周下跌1.95%,其覆盖的11个行业板块有3个上涨, ...
【黄金期货收评】关注俄乌冲突相关动向 沪金飙升1.48%
金投网· 2025-11-25 17:38
【基本面消息】 数据显示,11月25日上海黄金现货价格报价943.15元/克,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946.50元/克)贴水3.35 元/克。 【黄金期货最新行情】 | 11月25日 | 收盘价(元/克) | 当日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持仓量(手) | | --- | --- | --- | --- | --- | | 沪金主力 | 946.50 | 1.48% | 299689 | 181169 |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首先,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仍存。"宽松预期+弱美元"修复通道持续。其次,避险情绪升温。美国债务 膨胀、去美元化、地缘冲突再加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格局重塑等弹性避险需求增强了黄金的战略 配置价值。 同时,央行购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从长期交易策略来看,伴随着美元信用体系受损、全球货 币体系重构以及全球资产重估,非美资产相对占优,黄金仍将是长期的资产配置品种。 短期来看,美联储近期发表鹰派言论,市场对12月的降息预期下降至四成,且市场炒作AI泡沫,短期 流动性收紧,金价短线回调。 【机构观点】 广州期货:CME美联储观察模型显示,由外盘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反推的12月 ...
德意志银行:科技股引发股市全线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搜狐财经· 2025-11-25 17:32
钛媒体App 11月25日消息,德意志银行策略师称,AI泡沫之忧引发股市全线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上周的 回调更像是"极端仓位解除"。包括Maximilian Uleer和Carolin Raab的团队在报告中指出,诸如投资循环 或AI变现疑虑等担忧仍将持续存在,但这些问题似乎都不紧迫。科技股七巨头盈利预期的调整方向是 积极的,如果前景变差,它们将有能力调整资本支出。如果泡沫担忧持续存在,美联储还有进一步降息 的选择权。(科股宝播报) ...
英伟达反击“大空头”言论
第一财经· 2025-11-25 16:01
英伟达也在备忘录中反驳了这一观点,称2018年以来英伟达已回购价值910亿美元的股票,而非1125亿 美元,迈克尔·伯里似乎错误地将 RSU(限制性股票单位)的税款计算在内了。英伟达还指出,员工的 股权授予不应与回购计划执行情况混为一谈。英伟达的员工薪酬与同行水平一致,员工因股价上涨而受 益并不意味着授予股权过于慷慨。 迈克尔·伯里并不认同英伟达的反击,随后他表示,英伟达试图在备忘录中反驳他的观点,但他仍坚持 自己的分析观点,他还将发布相关的其他内容。 迈克尔·伯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图,描绘了以英伟达为中心的美国科技公司投资、采购关系图, 包括甲骨文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OpenAI与甲骨文之间有3000亿美元云相关的交易、英伟 达计划至多投资OpenAI1000亿美元,图中写出的公司还包括英特尔、AMD、xAI、微软等。 "以下列出的每家公司都存在可疑的收入确认方式。若将所有交易往来的情况以图表形式呈现,那会是 一幅难以理解的复杂图景。未来人们会将此视为欺诈行为的证据,而非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迈克尔· 伯里表示,真正的最终需求量极其微小,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是由其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的。 对此,英伟 ...
【环球财经】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反复摇摆 风险资产市场波动加剧
新华财经· 2025-11-25 15:54
关于12月是否降息,多位美联储官员在近期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也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12月降息前 景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5日电 针对美国就业下行风险与通胀上行风险的争论使得美联储内部对于12月降息 前景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也反复摇摆。当地时间24日,包括纽约联储行长威廉 姆斯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官员均表示支持12月降息,极大提振市场情绪,推动市场预期12月降息概率再次 大幅回升,美股在内的风险资产大幅反弹。根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预期美联储12 月降息的概率已从不到30%回升至80%。 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 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9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但失业率走高,显示美国就业市场表面"强 劲"实则走弱的状况。9月新增就业人数环比大幅增加受8月低基数影响较大,如果从两个月的平均数据 看,8月和9月月均新增就业仅5.75万人,并不乐观。 过去一个月以来,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有两次明显降温:第一次是10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 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概率押注从接近100%降至70%左右。彼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12月降息"并非已 成定局——远非如此"、"政策 ...
软件ETF等率先反弹,或预示着AI主线的变化?
格隆汇· 2025-11-25 12:28
AI市场近期表现与讨论 - 上周A股科技板块因英伟达等科技龙头下跌而出现调整,全球市场关于"AI泡沫"的讨论急剧升温[1] - 对"泡沫"的担忧主要源于科技巨头的算力需求超出了自由现金流的增长[1] - 有观点认为AI作为新兴产业,其技术应用正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产业仍处于康波周期底部[1] AI产业阶段与投资机会演变 - 一种主流观点认为,AI下半场行情可能从"AI算力"切换至"AI应用"[1] - AI应用落地领域广泛,覆盖金融、医疗、教育、制造、内容创作、营销服务、办公软件、汽车智能驾驶等社会多方面[1] - AI应用被视为跨行业主题,而非特指某个特定行业板块[1] AI应用的具体场景 - 金融领域应用包括智能风控、智能投顾、合同审查、合规预警、RPA流程自动化等[1] - 医疗领域应用包括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电子病历质控、医院运营管理等[1] - 教育领域应用包括教育大模型、AI+教育产品、个性化学习、智能教学助手等[1] - 制造/工业领域应用包括工业质量检测、流程自动化、供应链优化、仓储自动管理等[1] - 内容创作与营销领域应用包括AIGC、营销流程赋能等[2] - 办公软件领域应用包括AI赋能文档创作、演示文档自动生成、智能办公助手等[2] - 汽车交通领域应用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2] - 企业服务领域应用包括各种AI Agent应用,如AI客服、AI运营、AI排版等[2] AI产业链角色定位 - 提供AI应用的公司被视为"赋能者",为各行各业提供工具和服务[2] - 半导体、芯片类公司提供AI模型所需的算力、存储和平台服务,是AI生态系统的基石[2] - 数据与算法开发、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公司是AI的"赋能者"[2] 相关指数表现与行业分布 - 人工智能、创业板人工智能、SHS云计算3只指数今年涨幅超过60%[2] - 电子或通信板块在上述指数中占比居前,更能代表"AI算力"[2] - 中证数据、中证软件、软件指数、软件开发、创业软件、信息安全等指数今年以来表现落后,甚至跑输上证指数[2] - 计算机行业在滞涨指数中占比明显更高[2] - 中证数据产业指数成分股涉及大数据存储、分析、运营、生产、应用等领域,SW计算机行业占比85.87%[3] - 创业板软件指数计算机行业占比78.16%,但在AI风口中严重滞涨[3] 潜在的AI应用投资标的 - 代表"AI应用"的指数ETF可通过计算机行业占比高的指数寻找[3] - 中证计算机指数、全指计算机指数、中证传媒指数、动漫游戏指数等可能更聚焦AI应用题材[3] - 11月19日谷歌发布Gemini模型应用,具备原生多模态、推理、Agent多种能力[3] - 11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千问App公测版,宣布进军AI to C市场,下载量已破千万[3] 市场动向与未来展望 - 在探底回升行情中,传媒ETF、游戏ETF、软件ETF、大数据ETF、创业板软件ETF富国、计算机ETF南方等细分科技方向率先反弹[4] - 这些"AI应用"相关ETF涨幅明显领先于"硬件"科技指数[4] - 未来更多重磅级AI应用或将推出,其意义可能大于英伟达H200是否放开销售[4] - 市场风向可能预示着AI主线从"AI算力"到"AI应用"的重要演变[4]
准时上演!“大空头”大战英伟达,“AI泡沫”论战开启
美股IPO· 2025-11-25 11:40
核心观点 - Michael Burry正式向AI热潮宣战,认为当前AI繁荣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高度相似,核心论点是市场面临灾难性的过度供应与不足需求,英伟达扮演了当年思科的角色,为行业提供基础设施但面临泡沫破裂风险 [1][3][9] - 驳斥“盈利即安全”的论调,指出当前AI繁荣由高利润科技巨头主导,但历史显示高利润公司同样可能推动泡沫形成 [6] - 警告科技公司通过延长AI芯片折旧年限虚增利润,预计2026至2028年大型科技公司因低估折旧可能虚增1760亿美元利润 [8] 历史对比分析 - 1999年互联网泡沫由高利润大盘股推动,包括微软、英特尔、戴尔和思科等“四骑士” [6][7] - 当前AI繁荣由“五大公开骑士”主导,包括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和甲骨文,外加OpenAI等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承诺未来三年投入近3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7] - 英伟达被类比为当年的思科,作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供应商,思科在泡沫破裂后股价暴跌超过75% [3][5][7] 供给侧问题 - AI行业面临“灾难性的过度供应和远远不足的需求”,科技巨头进行不可持续的资本支出狂欢,投入天文数字资金建设数据中心和购买芯片,但下游应用端产生的实际收入无法覆盖成本 [9] - 科技公司延长AI芯片折旧周期至6年,但实际设备寿命仅2-3年,到2028年,甲骨文的利润可能被夸大26.9%,Meta的利润可能被夸大20.8% [8] 市场反应与对立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AI泡沫论”,称从公司角度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10] - Michael Burry坚持看空AI宏观逻辑,尽管英伟达反驳其观点 [10][14]
中金:AI“泡沫”走到哪一步了?当前市场可能更多处于1996~1998年的情形
搜狐财经· 2025-11-25 09:58
对AI泡沫的定性讨论 - 泡沫是一个中性词,投资冲动能推动产业发展 [1] - 产业趋势若以泡沫收场,不应在形成阶段过早离场,关键在于确认当前所处阶段 [1] - 泡沫讨论是涉及未来预期的动态过程,此为市场分歧点 [1] - 需区分资本市场泡沫与产业本身的泡沫 [1] 对AI泡沫的有效判断 - 产业层面,核心在于投资与需求和能力是否匹配,投入远超需求或自身承担能力才是泡沫 [1] - 权益市场层面,持续上涨、高估值或龙头集中不等同于泡沫,定价脱离基本面支撑才是泡沫 [1] 当前AI市场阶段判断 - 需求接近1996~1997年,内生降本增效已兑现,外延需求仍待突破,营收和生产率提升幅度类似当时 [2] - 投资接近1997~1998年,规模仍处初期,但融资依赖度远低于当时水平 [3] - 一级市场定价接近1999年,二级市场估值和政策环境接近1998年 [3] - 综合判断当前市场可能更多处于1996~1998年的情形 [3] 当前市场阶段的影响 - 估值高和预期高导致波动,"美股七姐妹"估值在30倍左右高位徘徊,逼近35倍时会引发泡沫担忧并回调 [3] - 长期产业趋势仍在,因此仍有投资价值 [3] - 市场结构将走向分化 [3] 美股整体展望 - 基准情形下,基本面修复逻辑支撑美股上涨,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3] - 预计2026年美联储停止缩表甚至开始扩表,金融流动性扩张对美股有提振作用 [3] - 预测2026年底指数或在7600~7800点,涨幅空间13~16% [3]
AI泡沫、美联储、房地产
2025-11-25 09: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人工智能行业、美国与中国股票市场、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及中国房地产市场、银行业[1][2][3][9][11][17][24] * 公司层面提及了头部AI公司(如OpenAI)和美股大型科技公司(M7)[4][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工智能行业 * 当前AI投资尚未达到泡沫程度 需求端在金融、地产等行业应用增加 过去12个月营收数据支持资本开支[7] * 2025年第一、二季度 AI相关投资分别贡献接近一半和四分之一的美国经济增长 科技产业对整体经济贡献比例接近60% 远高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20%~30%[1][7] * AI投资对GDP的拉动规模远小于2000年科技泡沫 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 投资强度仅提升零点几个百分点 而2000年时期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投资比例抬升约一个百分点[7] * 企业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和经营性现金流进行AI资本开支 杠杆水平远低于2000年时期[7][8] * 判断AI泡沫需评估价格偏离价值程度 麦肯锡调研显示AI技术可为美国主要行业降低平均10%的成本 标普500公司的SGNA成本为3万亿美元 理论上可节省3000亿美元成本 相当于10个OpenAI目前的年化收入[5] * 头部AI公司(M7)估值最高未超过35倍 目前已回落至29倍左右 与2000年科技泡沫时期相比并未过高[9] 美股市场与美联储政策 * 预计2026年标普500指数将升至7600~7800点 主要得益于百分之十几的盈利增长[1][9] *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分歧大 但认为有必要降息以应对经济融资成本偏高问题 预计2026年新任美联储主席上任后市场关注点将转移[1][10] * 未来几个季度 美联储将不得不重启扩表以稳定金融系统 无论购买何种资产都将投放流动性 对风险资产边际利好[1][13][15] * 未来一年降息幅度预计在75至100个基点之间 扩表可能通过购买短债来管理流动性 并可能延伸至购买长端美债甚至投资级企业信用债ETF[16] 中国市场与房地产 * 中国市场近期波动受美股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及AI泡沫担忧影响 内需基本面弱势显现 房地产行业疲软[1][2][11] * 信用周期从2025年四季度开始转弱 如果没有政策加力对冲 经济大概率会走向震荡和放缓[1][11] * 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问题是库存压力和支付能力不足 重点16城二手房库存去化周期约为11个月 需降至6~9个月才能使房价平稳 这意味着在挂牌量不变情况下 二手房年化销量增幅需达到至少40%[19][20] * 202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一季度土地市场溢价率有两位数表现 但四季度土地市场溢价率压至5%以下 新房交易量同比跌幅达到1-2成[3][17] 房地产金融风险 * 上市银行房贷不良率为0.8% 对公房地产不良率为4.1% 较2021年有所上升但总体稳定 个人按揭不良率上升较快[3][21] * 当前按揭不良率0.8%是2021年的2.5倍 但总体水平仍较低 不良按揭贷款比例约为1% 远低于海外高峰时期超过5%的水平[21] * 房地产相关金融负债总规模约为60万亿元 其中55万亿元在银行表上 银行风险缓冲规模为16万亿元 贷款拨备7万亿元 相对于当前3.5万亿元的不良贷款 有两倍的覆盖率[24][25] * 如果按揭不良率上升1个百分点 对公不良率上升10个百分点 将导致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35个百分点左右 并使当年ROE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美元流动性 * 自2025年10月以来 美国回购市场融资压力增大 出现钱荒问题 美元流动性紧张成为全球市场核心驱动变量[13] * 美国财政部大量发债通过财政存款抽走7000亿美元流动性 加剧流动性紧张 美联储缩表进一步加速银行准备金下降[13] * 对冲基金作为高杠杆机构成为美国政府赤字实际融资人 使系统内在不稳定[13] 政策应对措施 * 财政政策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中作用重要 包括对贷款贴息及个税抵扣等政策 如果对新发放房贷进行一个百分点贴息 每年成本约为500亿元[26] * 可通过专项债支持存量土地收储来压降广义新房库存 并通过降息、减税等政策改善居民支付能力以激发需求[19][20] * 自2019年以来 房地产信托规模从最高时的3万亿元下降了超过70% 风险得到释放 但境内债务重组仍需推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