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北京利尔:拟2亿元投资国产AI芯片公司上海阵量
快讯· 2025-05-12 20:44
公司投资 - 北京利尔拟以2亿元认购上海阵量智能科技6919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1] - 董事长赵伟以5000万元认购173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和赵伟分别持有上海阵量11.43%和2.86%的股权 [1] 被投企业背景 - 上海阵量智能科技成立于2020年 是商汤科技联合三一集团 粤民投共同战略投资的国产AI芯片公司 [1] - 专注于人工智能推训场景的GPGPU研发制造及智算基础设施的国产化替代 [1] 技术进展 - 上海阵量已量产两代AI芯片 [1] - 最新一代GPGPU芯片2025年将按季度分批实现规模化交付 [1]
*ST华微: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18:2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5,760.82万元,同比增长18.13%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73.39万元,同比增长246.45% [13] - 主营业务毛利率26.34%,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 [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同比下降34.67% [21]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完成SiC SBD和SiC MOSFET全系列产品开发 [7] - 推进IPM模块、IGBT及功率模块、超结MOS等产品升级 [6] - 采用LEDIT、SILVACO等仿真设计工具优化器件结构 [6] - 研发投入1.25亿元,占营业收入6.07% [19] 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 - 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 [5] - 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9.09% [16] - 优化订单供货模式,缩短交付周期 [9]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 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68.28亿只,同比增长9.43% [16] - 严格筛选供应商并进行定期评估 [8] - 推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增强芯片制造能力 [11] - 应用ERP系统优化企业资源管理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功率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 [28] - 国家政策支持半导体科技自主可控与国产化替代 [28] - 新能源汽车仍是功率半导体主要增长点 [29] - 预计2024-2026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52] 公司发展战略 - 聚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规模化生产 [30] - 推进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基地项目建设 [30] - 加速高端领域国产化替代 [30] - 打造从材料制备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 [31]
鸿蒙PC正式亮相,或成国产PC新选项
长江证券· 2025-05-12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8日华为举行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首款鸿蒙电脑亮相,展示了UI设计、办公特点等情况,鸿蒙或正式进入电脑市场,完全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有望凭借加速建设的鸿蒙生态提升市场份额,惠及相关产业链,建议关注华为鸿蒙PC产业链和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厂商 [2][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8日华为举行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首款鸿蒙电脑亮相,展示了UI设计、办公特点、系统生态、设备互联、安全架构、AI能力等情况 [2][3] 事件评论 - 鸿蒙电脑历经原型机、工程机、商用机三个阶段,研发周期历时五年,投入超10000名工程师与20多家专业研究所协同合作,形成27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搭载HarmonyOS 5,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微内核架构,实现全栈自研,填补我国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空白 [8] - 华为宣布智慧办公全面升级鸿蒙办公,具备无缝的协同、智慧的体验、融合的生态三大特点,鸿蒙系统可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融合生态拓宽电脑边界,截至目前,超150个TOP级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超300个融合生态已完成适配、超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加速适配,覆盖多个垂域,满足基础办公及核心场景,使鸿蒙PC更易被消费者接受 [8]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商用PC市场,华为份额从3%跃升至9%,预测2025年中国PC市场大盘预期同比持平,下半年开始恢复增长,政策支持下,政府、教育行业PC采购带动整体大客户市场增长,金融、电信、医疗等行业迎来转折点,华为鸿蒙PC正式推出有望冲击现有市场格局,尤其在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国产化替代加速背景下,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8]
国泰海通:短期贵金属及工业金属价格或震荡运行 小金属矿端或偏强运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10:54
贵金属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至4 50%之间 符合市场预期 已连续三次维持利率不变 [1] - FOMC政策声明增加"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增加"描述 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时点延后至7月 [1] - 中美经贸会谈开启 英美贸易协定落地 市场情绪好转 美元指数和美股反弹 黄金价格承压 [1] - 长期利多金价因素包括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去美元化进程推进 央行黄金需求保持高位 [1] - 美联储仍有充足降息空间 对金价形成有力支撑 受益标的包括山东黄金 山金国际等 [1] 工业金属 - 中美经贸会谈开启 国内年内首次降准降息 宏观层面利好因素频出 [2] - 步入传统消费淡季 工业金属现实压力增大 中美和谈尚需时日 [2] - 全年维度看 多数工业金属供给仍呈现偏紧格局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供给端扰动 [2] - 下半年海内外政策有望呈宽松基调 工业金属震荡中或迎来布局机会 [2] 小金属 - 钨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 开采利用受国家指标控制 供应受限 [3] - 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深 钨资源战略性地位逐步凸显 矿端或维持强势运行 [3] - 短期需求端释放增量有限 但国内制造业复苏及出口端修复或延续钨的供需错配 [3] - 钨价或稳定增长 产业持续调结构升级 向高端化迈进 [3] - 钨下游刀具等领域具有较大国产化替代空间 有望推动相关生产企业利润增长 [3]
纳思达20250509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打印、芯片、金融耗材、汽车、工控、人形机器人、低压印制电路板、超声波倒车雷达芯片等行业 - 公司:纳思达及其子公司奔途、吉海芯片、利盟、吉海微电子等,还提及拉卡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 年度经营情况 - 奔途营收 46 亿元接近历史高点,毛利超 2022 年,净利润 6.15 亿元低于 2022 年,因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投入增加,国产替代需求稳定[2][3][6] - 吉海芯片营收与 2023 年持平,扣非净利润 1.3 亿元,寻求非打印行业增长,研发投入超 30%,非耗材芯片业务同比增长近 60%[2][3][6] - 金融耗材业务受美国制裁影响,营收 62 亿元同比增长 10%,净利润 7400 万元,受新业务投入影响,保持全球通用耗材龙头地位[2][3][6]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公司整体营收约 60 亿元同比下降 5%,归母净利润 8000 多万元同比大幅下滑 70%,奔图国际订单延迟及研发投入增加是主因,信创市场同比增长 10%,A3 复印机销量增长近 50%[2][7][8] - 利盟营收约 5 亿多美元平稳,净利润从 2.8 亿元降至 8000 万元,因存货跌价损失[2][10] - 吉海微电子营收 2.5 亿元同比下降 20%,净利润 1200 万元同比下降 70%,非耗材芯片业务同比增长近 60%达 1.04 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接近 40%[2][11] - 通用耗材业务营收约 13 亿元相对平稳,净利润 1600 万元,出货量同比下降 0.56%[12] 未来业绩预期 - 预计 2025 年二季度起信创市场逐步推进,对完成全年预算指标充满信心,看好奔图在信创、“一带一路”国家及非打印芯片在汽车和工控领域发展,以及 A3 复印机和 A4 彩机增长[4][13][14] 公司业务发展亮点 - 集成电路业务在行业内卷下保持 10%以上数量增速,公共和汽车产品领域达 40% - 100%增速,产品获市场认可,借国产化替代机遇发展[16] - 公司从不到 500 人发展到超 1000 人,在汽车领域推出多款认证产品,工控领域向中高端转型,销售渠道扩展[18] - MCU 业务国内排名前三,有望成国内公共和汽车领域头部企业,进入 TI 重要竞争对手名单,是 ST 年会中国重要客户之一[19] - 2025 年将推出带打印头耗材新产品、标签打印机相关方案,围绕打印机主控 SoC 推出全系列喷墨微打印机,目标成国内领先打印机主控芯片提供商[20][21] - 在汽车和工控领域扩展多方向,进入 M52 赛道,在 DSP 赛道领先,推出多种产品,涉及多个赛道[22] - 雷达芯片国产化替代国内唯一,推出三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汽车厂商,在机器人芯片市场有较强竞争力[4][25] - 奔图信创在金融、能源及政府行业预计稳定增长,采购开支持续增加[26] - 纳思达人形机器人技术布局完善,聚焦感知与执行部件,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27] - 超声波倒车雷达芯片国内首家实现国产替代,已推出三代产品,性能提升,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大[28][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拉卡拉 2024 年业绩不错,奔图业务和利润增长,奥才回升,集成电路销售数量增长,2025 年一季度受全球行业市场波动影响表现差强人意[14] - 纳思达在低压印制电路板领域初步突破,低温环境适应性显著进展,投入资金人力扩展高门槛市场产品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定制开发[23] - 纳思达基于“MCU 加”战略扩展到 DSP、感知、数据链和功率器件等领域,可提升销售额和经营效率[24] - 奔图信创市场上半年靠政府采购,下半年金融和能源行业成主力增长点,公司组建专门团队推动国产化打印机市场进展[30] - 公司虽业绩未恢复到 2022 年水平,但核心竞争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前景好[31]
鸿蒙PC产业趋势与鸿蒙生态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智慧出行、PC 等行业 - **公司**:华为、苹果、微软、长虹、创维、海尔、科大讯飞、同方泰德、润和软件、联想、惠普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鸿蒙操作系统相关 - **诞生背景与历程**:2012 年任正非提出开发自主操作系统,2019 年正式推出以应对“卡脖子”事件;操作系统历经小型机、移动 PC、移动端、万物互联四代,鸿蒙属第四代[2] - **技术特点**:面向万物互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架构提高安全性和性能,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有微内核架构、分布式软总线、方舟编译器三大主要技术特点[3][4][8] - **生态构建**:致力于打造开放、共享、共赢平台,与多方合作推动设备无缝连接;2021 年超 1000 家 IoT 合作伙伴接入,生态链完善、底层设备超 10 亿台时发展加快;“1 + 8 + N”战略推动其在智能硬件应用[1][4][10] - **发展情况**:2019 年发布 1.0 版本,2025 年纯血版 5.0 发布,多款设备搭载展示其在智能终端重要应用及未来创新场景[1][6] - **国产化目标**:目标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端操作系统,虽未完全实现但技术和生态构建进展显著[7] - **与其他系统差异**: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强调分布式架构实现多设备无缝连接与协同,与侧重单一设备体验优化的 Windows 和 macOS 不同;通过分布式总线技术实现分布式流转,与苹果 iOS 基于网络或 iCloud 及账号的跨设备切换方式不同[13][15] 华为生态布局相关 - **双生态线布局**:推出鲲鹏和鸿蒙两条生态线分别布局企业级和消费级市场,应对美国在芯片和软件领域领先地位,提升全球 IT 产业竞争力[1][5] - **1 + 8 + N 战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连接八大终端及更多 IoT/AIoT 设备构建万物互联生态,2025 年鸿蒙 PC 发布补齐短板,未来还涉及智能家居等多领域[1][10][11] 鸿蒙 PC 相关 - **技术细节**:2025 年发布,搭载自主研发 X90 系列处理器,采用 10 核 20 线程架构,有企业级 930 版本和消费级 7090 版本,性能超苹果 M2 芯片,接近英特尔 I7 13 代处理器 13700 水平,AI 算力约 4 TOPS[1][12] - **竞争与发展**:需完善第三方生态扩展,适配国产办公和设计软件,两到三年内有望追赶 Windows 生态;多屏协同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未来可能成卖点;与 Windows 竞争,短期需兼容,长期不兼容可释放国产化替代市场机会[17][18][22] - **开放与合作**:在 PC 领域通过外包公司开发,润和软件获较多份额且技术储备充足;华为对与联想、惠普等主机厂合作持开放态度,但主机厂可能因立场问题谨慎切入[19][20][21] - **版本关系**:开源版与商业版可能存在竞争,开源版吸引厂商完善生态,商业版靠技术差异保持优势[21] - **定价策略**:以华为旗舰笔记本 MateBook X Pro 为基座打造,定价稍低但不便宜;企业级产品对标苹果 MacBook,价格不低且略低于 Windows 端以促进推广[23][24] - **使用体验**:X 系列芯片表现优,硬件创新多,屏幕色彩和外放效果好;Matebook 音质和触控板有创新优势,软件层面有 AI 会议记录和超级终端功能,但存在续航不足、游戏生态和专业软件支持待优化问题[25][26][27][28] 华为智慧出行布局相关 - 推出鸿蒙出行平台,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系列;2025 年上半年与上汽合作推出“上界”车型,在电动自行车领域也有合作[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拉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应用推进慢,因开发人员技术投入和内部重视程度不足;鸿蒙面向消费级市场接受度高,投入人力资源多[18] - 鸿蒙系统开源版与商业版关系类似云端技术发展模式,效果需观察[21]
力星股份(300421) - 300421力星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12 08:59
公司业绩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1.28%,增长受优化产品结构、成本管控等因素影响 [3] - 2025 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期末余额 72348 万元,比期初余额 73736 万元减少 1388 万元,减少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致 [3] - 2024 年“管理费用”中列支职工薪酬 2055.8 万元,比上年 1576.4 万元增长 30.41%;“销售费”中列支工资福利费 448.23 万元,比去年 334.5 万元增长 34.01%,薪酬增加受企业战略调整、员工绩效等因素影响 [6] - 2024 年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非常损失高达 424 万元,是对巴西寄售库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存货损失进行了全额计提 [13] 产品研发与应用相关 - 陶瓷球是人形机器人积极的可能性轻量化方案,但需解决成本和原材料稳定输入问题,公司研发团队正在验证中 [2] - 2023 年以来,公司加大投入氮化硅陶瓷球的新材料开发,人形机器人对合金钢替代传统轴承钢,国产化替代正在快步迭代 [4] - 公司从上游的 0.4 - 0.8mm 微型丝杠钢球在加大供应产能,中型丝杠正在研发,和下游客户一起开发定制化 [5] - 公司已经在供微小丝杠的钢球,工业滚珠丝杠应用到机床,汽车丝杠大批量应用到驻车系统等,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杆、灵巧手滚珠丝杠技术研发等均在有序搭建中 [5] - 高铁轴承滚子(圆锥,短圆柱)已成功通过 250 - 350 公里的路测,目前正在进行 450 公里的新测试项目 [6] - 2023 年完成陶瓷球关键工艺,设备和人员的配置;2024 年完成主要客户的交样和测试;2025 年开始和主要客户在新项目上稳步开发,目前小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高转速高温免润滑项目正在开发陶瓷球的应用 [6] - 2023 年搭建陶瓷球关键工艺的设备和能力;2024 年和中科院开始联合研发攻关;2025 年引进欧洲及美国氮化硅头部企业的关键人才;2025 年实现无尘精密车间的改造;已和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在多个项目上联合开发,陶瓷球等应用到众多领域,未来 2 - 3 年会集中变现 [10] 市场与业务拓展相关 - 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公司积极跟随下游客户和市场开发新能源的设计和应用,在主要新能源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尤其在轮毂,传动轴,DGBB,TRB 等产品线上加大产能投资和释放 [5] - 工业机器人关节、回转支撑,人形机器人丝杠微小钢球,精密机床及自动化是公司在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应用 [6] - 公司是滚动体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际国内多行业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产品质量稳定,专注中高端市场,是全球滚动体覆盖 0.4 - 250mm 的最全尺寸最多行业覆盖的解决方案 [8] - 公司钢球产品汽车领域占比较大,滚子产品风电领域占比较大 [12] - 工业机器人 ACBB 关节轴承的滚子应用供应稳定;汽车驻车系统等传统批量供应有大幅提升;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灵巧手等小微滚珠订单正在爬坡阶段,未来 6 - 18 个月的订单满产,并正在扩产 [12] 公司战略与规划相关 - 2023 - 2025 年用 3 年时间夯实基础,提升 OEE,PPM 等关键运营指标,建成 4 大基地,数字化全面转型;2025 - 2028 年外部同业并购,快速占领国内北方市场并突破欧洲北美市场制约;2028 - 2030 实现滚动体行业及衍生行业应用市场扩展目标,覆盖传动,新能源材料,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 [11] - 为实现营收翻番计划(2025 年达到 20 亿元;2028 年实现 30 亿元),公司采取同行业并购、产能提升、数字化转型、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整合、海外基地布局、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下游终端市场等举措 [14] - 公司处在转型变革期,2023 - 2025 是夯实基础阶段,多个新项目同步进行,随着项目落地,未来 2 - 3 年人员优化等方面会有显著提升,逐步反映到应收和利润上 [14] 其他相关 - 美国南卡工厂去年复工,主要服务美国本地大客户,人员储备和技术开发到了满产临界点,今年 4 月中美新关税征收,公司积极调整和客户的分担方案,新关税谈判落地后会有更明确的利润评估 [7] - 公司拟用自筹资金收购青岛飞燕钢球,目前处于尽职调查、审计、资产评估阶段 [11][12] - 小额快速融资将根据公司未来发展资金需求实施,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2.5 亿元 [15]
【私募调研记录】大朴资产调研国芯科技、纳思达
证券之星· 2025-05-12 08:07
国芯科技调研要点 - 公司与信大壹密合作推出抗量子密码芯片HC001 适用于金融、通信、电力、物联网等高安全要求的端和边缘侧设备 [1] - HC001芯片支持传统和抗量子密码算法共存 逐步实现抗量子密码算法应用迁移 增强抗量子计算攻击能力 [1] - 量子计算技术发展使传统密码算法面临安全挑战 抗量子密码迁移势在必行 潜在市场需求可观 [1] - 公司正与合作方结合特定领域信息安全密码保护升级需要进行产品和方案开发 开拓金融、通信、电力、物联网等领域客户 [1] 纳思达调研要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4.15亿元 同比增长9.78% 归母净利润7.49亿元 同比增长112.11%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59.27亿元 同比下降5.79% 归母净利润0.84亿元 同比下降69.64% [2] - 子公司表现各异 极海的中高端MCU逐步获得市场认同 产品布局完善 实现国产化替代 与多家主流厂商合作 [2] - 信创市场下半年金融和能源行业将发力 政府市场呈现常态化趋势 公司积极推进行业信创市场 [2] 机构背景 - 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于2012年1月 投资团队来自国内知名证券研究机构和投资机构 [3] - 团队专注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研究 保持主动管理、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3] - 公司秉持规范经营和专业投资理念 治理结构体现激励充分、投资独立、专业分工、持续经营原则 [3]
半导体投资策略:聚焦AI+国产化,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提速(附124页PPT)
材料汇· 2025-05-11 23:07
半导体设备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达1210亿美元,中国大陆扩产动能强劲,引领全球市场,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预计2025年增长7%,达每月3370万片(8英寸当量),中国大陆产能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增至1010万片 [2][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加速追赶高端领域,25Q1部分设备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169.7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合计24.9亿元,同比增长34.8% [2][8] - 2019-2024年14家国产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合计营收从138.1亿元增长至683.5亿元,CAGR达37.7%,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8] 半导体材料 - 2024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销售额分别为429亿美元和246亿美元,预计2028年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将突破840亿美元 [3][9] - 13家半导体材料公司2019-2024年合计营收CAGR达18.58%,短期维度下游晶圆厂稼动率低点已过,中长期维度国产供应商料号种类和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9] - 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公司重要战略,打造多维成长空间 [3][9] 半导体零部件 - 2020年起半导体零部件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显著提速,2019-2024年部分零部件公司合计营收从67.7亿元增长至223.4亿元,CAGR为27%,归母净利润从6.7亿元提升至26.9亿元,CAGR达32% [4][10] - 海外制裁背景下设备厂商积极导入国产上游零部件,当前国产零部件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4][10] - 规模效应随营收扩大逐步显现,毛利率保持稳定 [4][10] 封测 - 23Q4至25Q1封测板块连续6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Q1营收达218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13.3%,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5][11] - 先进封装领域研发投入成效显著,长电科技24Q4晶圆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及高端测试领域实现满产,甬矽电子2024年晶圆级封测营收增长超600% [5][11] - 未来封测大厂将持续攻克2.5D/3D封装技术,助力AI芯片性能提升 [5][11] 算力&互连IC - 25Q1十家公司总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合计10.3亿元,同比增长270%,平均毛利率53.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27] - 高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合同负债高速增长显示订单饱满,预付款项和库存维持高位反映公司积极备货 [6][27] - 国产算力芯片及云端互连芯片性价比持续提升,叠加美国芯片禁令和关税纷争背景下国产化需求提升 [6][27] 存储 - 25Q1存储设计厂商表现分化,模组厂商德明利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环比24Q4提升4.6个百分点至5.8% [7][28] - 2025年大宗存储减产和利基存储竞争格局优化有望推动价格上行,带动板块业绩修复 [7][28] - 车用高容量MLCC因供需紧张价格坚挺,行业整体复苏迹象明确 [15] 消费电子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25Q1全球PC出货量6270万台,同比增长9.4%,2024年AI PC渗透率17% [12][33] - 25Q1消费电子板块合计营收4008.5亿元,同比增长22%,行业复苏趋势持续,AI赋能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12][33] - 端侧AI落地多终端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相关产品价值量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33] PCB - PCB板块2024年全面增长,胜宏科技25Q1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339.2% [13][34] - AI等高端产品放量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质量,胜宏科技AI算力卡、AIDataCenterUBB & 交换机市场份额已达全球第一 [13][34] - 高端产能紧缺背景下,大陆PCB公司有望实现供应链突破,中国头部PCB公司从"做大"迈向"做强" [13][34] 面板 - 25Q1十家A股面板公司总收入1118.9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1425.71%,毛利率6.40%,同比提升4.40个百分点 [16][36] -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合并市占率突破72%,接近80%,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 [16][36] - 渠道健康存货水位将为面板价格提供支撑,存货周转天数自2024Q2均在60天以下 [16][36]
营收净利双降 科蓝软件急寻第二曲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3: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43亿元,同比下降27.95%,归属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滑334.66% [1] - 净利润下滑主因包括业务调整、研发成本增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提升、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准备计提比例提升、全额计提深圳宁泽商誉减值准备 [1][3]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2年1.56亿元增至2024年2.14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3.25%升至25.41% [2] - 电子渠道中台、互联网银行、非银金融机构产品毛利率分别为9.13%、10.84%、2.29%,同比下滑16.48%、18.65%、20.43% [2] 行业转型与公司战略调整 - 银行IT预算增速放缓,部分金融机构IT预算缩减,信息化建设趋于成熟导致投入放缓 [1][3] - 银行IT预算从传统中后台运营系统转向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领域数字化建设 [3] - 公司主动压缩IT人员外包类项目规模,重点发展渠道建设和客户服务营销领域解决方案 [3][4] - 战略转型方向包括AI智能、信创、国产数据库(SUNDB)、数字人民币整体解决方案等 [2][7] 控股股东股权状况 - 控股股东王安京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占比达80%,其中王安京质押4140万股(占持股87.51%),宁波科蓝盛合质押1355万股(占持股51.45%) [5] - 王安京另有1884.27万股司法冻结(占持股37.83%),宁波科蓝盛合167.5万股司法冻结(占持股6.36%) [5] - 2025年1月已拍卖500万股,5月拟拍卖100万股,若完成拍卖实控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从15.39%降至15.18% [6] 第二发展曲线布局 - 3A战略核心:AI数据库、AI应用与AI机器人、AI算力,构建"AI技术驱动+生态协同"发展主线 [7] - 创新产品包括SUNDB国产数据库、数字人民币银行解决方案,预计成为未来三五年新盈利点 [7] - AI布局始于五六年前,涵盖国产数据库研发和AI机器人研发,当前聚焦金融行业垂直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