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频繁跳票背后,苹果AI落后的真相
36氪· 2025-05-29 20:11
距离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还有20天,OpenAI 宣布了自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购了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创办的硬件初创公司io。 通过收购"io",OpenAI不仅获得了曾参与设计iPhone等标志性产品的艾维及其前苹果设计团队,还将整合该初创公司的技术资源,并推出AI硬件产品。 Jony Ive曾主导iMac、iPhone、Apple Watch等划时代产品的设计,定义了如今智能手机外观与体验。此次重返消费电子领域被视为苹果最有潜力的对手之 一。过去,消费电子领域一直是苹果主导,公众自然而然认为AI+消费电子,也应该是苹果脱颖而出。 但苹果屡次让人失望,其最畅销的产品iPhone至今未能实现在AI领域的大规模创新。被寄予厚望的SIri不过是定闹钟、问天气而已,而且多个AI功能连续 推迟上线后体验仍然不佳。 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下跌了25%。长期关注苹果的记者Mark Gurmn发表在彭博社的一篇名为《Why Apple Still Hasn't Cracked AI》的 文章揭露了苹果AI依然落后于行业的内幕。根据此文,并结合苹果AI的最新动 ...
三友联众(300932) - 2025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9 17: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继电器及互感器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国内继电器领域销售额排名前列 [2] - 形成全流程服务体系,继电器产品涵盖六大类及电感和互感器产品 [2] - 未来做强做大优势领域,高质量发展部分领域形成新利润增长中心,进行相关多元化发展 [2] 行业发展趋势 - 继电器发展取决于下游行业市场需求,传统下游市场稳定增长,新兴产业为其开辟新市场 [3] 海外市场拓展 - 现阶段聚焦通用及电力板块产品,未来提升国外市场营收占比,深化部分产品海外布局,增强盈利能力 [3] - 引进高端人才,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加快新兴市场销售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 [3] 境外子公司情况 - 在北美、韩国、德国和越南建立子公司负责销售或生产,越南子公司已投产磁保持继电器,未来增产其他产品 [3] 2025年营收/利润指引及增长动力 - 围绕战略主轴深化业务高质量增长,核心业务提升头部客户份额,海外市场扩大全球份额,新兴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推进智能制造升级与供应链垂直整合,提升运营效能,财务目标结合市场环境动态优化并披露进展 [3][4] 海外销售方式 - 以直销模式为主,依托海外销售子公司及多地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开拓海外市场 [4]
又来?特朗普政府被曝要禁止对华出售芯片设计软件
新浪财经· 2025-05-29 16:27
美国对华EDA软件出口限制 - 美国政府要求部分头部EDA公司暂停向中国客户发货,涉及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等企业[1] - 新思科技16%收入来自中国,楷登电子中国业务占比约12%[1] - 消息公布后楷登电子股价单日下跌10.7%,新思科技下跌9.6%[1] 企业回应与影响 - 新思科技CEO表示尚未收到官方通知,无法评估潜在影响[2] - 美国商务部确认正在审查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部分情况下暂停出口许可或增加许可要求[4] - 行业专家认为管制措施将促使中国加速实现供应链自给自足[6] EDA行业重要性 - EDA软件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工具[5] - 该软件允许设计人员开发和测试下一代芯片,在半导体供应链中具有核心地位[5] - 缺乏EDA工具将使先进芯片设计变得极其困难[5] 中国应对措施 - 中国商务部谴责美方滥用出口管制,表示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企业权益[8][9] - 国产EDA厂商正加速布局AI技术,进展超预期[7][8] - AI技术可优化芯片设计流程,提升EDA工具效率和精度[7] 历史背景与行业观点 - 美国曾禁止华为使用EDA软件,并持续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范围[6] - 英伟达CEO认为管制措施导致公司损失150亿美元,对美国企业伤害更大[6] - AI大模型发展正推动EDA行业变革,中国相关技术突破带来新机遇[7]
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AI催生非标消费品的无限可能
北京商报· 2025-05-29 15:46
会上,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表示,如今,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分层,迭代和盈利周期越来越 快,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消费需求来看,大家都能感受到新的消费是"多快好 省"。消费者希望商品品质越来越好,对价格也越来越敏感。 李波涛提出,未来将继续发挥媒体作为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的角色作用,聚焦热点、凝聚共识,打 造智库型媒体,为首都餐饮行业提供积极的舆论环境支持和资源的链接。期待和各界朋友一起搭建业态 融合共赢的大平台,以创新之力破解困局,共同擦亮首都餐饮的金字招牌。 北京商报讯(记者 何倩)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磅常态化活动,2025北京餐饮产业高质量 发展会议5月2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圆满举办。本届会议以"寻路餐饮消费力"为主题,齐聚政府部门、餐 饮领军企业、行业专家及技能大师,共商首都餐饮产业提质升级路径。 此外,李波涛认为,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重塑着所有的行业的产业格局。这类技术颠 覆性的革命让企业不断突破产能门槛,推动了标准品生意高效运营。另一方面,AI也催生着定制化、 体验式的非标消费品的无限可能。 李波涛还提及,当下"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期间,品牌建 ...
活动邀请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北京场)
彭博Bloomberg· 2025-05-29 13:53
活动概述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北京场将于6月18日15:30-18:00举行 主题包括全球与中国市场机遇、衍生品市场动态及动荡市场下的投资策略 [3] - 活动为闭门交流会形式 需报名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 具体地址将通过确认函提供 [3][4] - 系列活动还将在深圳(2025年6月)和杭州(2025年9月)举办 主题与议程将于活动前两周公布 [5] 市场背景 - 2025年全球宏观格局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影响持续震荡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3] - 中国经济复苏与融资需求高涨吸引国际对冲基金布局 境内外多元化资产配置机遇显现 [3] -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动科技股表现亮眼并拉动股指上涨 同时赋能量化投研效率提升 [3] 活动议程 - 核心议题包括: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市场前景、衍生品市场动态分享、互动交流环节 [3] - 特别设置"炉边对谈"环节 探讨动荡市场下的全球投资策略 [1] - 彭博将分享投研交一体化解决方案 展示科技如何助力投资决策 [1] 参与嘉宾 - 来自榜样投资、中信证券等机构的行业领袖将参与讨论 [2] - 彭博大中华区买方机构业务总监、量化解决方案开发员等专家将进行业务分享 [2][5] - 彭博资深评论家、市场专家等将提供专业市场洞察 [2]
英伟达Q1营收同比增长69%,通信ETF(159695)涨超1.5%,万马科技涨超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0:56
光模块CPO概念表现活跃 - 国证通信指数涨1 61% 成分股中万马科技涨超16% 中海达 新易盛 万集科技 天孚通信等跟涨 [1] - 通信ETF(159695)涨1 58% 换手率3 86% 跟踪国证通信指数 反映中国通信行业股票价格变动趋势 [1] - 通信ETF(159695)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类 019071 C类 019072) [1] 英伟达财报表现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69%至441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431亿美元 [1] - 净利润187 75亿美元 市场预期207 67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0 96美元 市场预期0 93美元 [1] 光模块行业前景 - 上海证券认为投资者对光模块过于悲观 中东国家AI基础设施需求可能成为2026年1 6T需求的催化剂 实现量价齐升 [1] - 国内互联网大厂及运营商加大AI领域资本开支 第二梯队光模块厂商有望承接溢出需求 业绩迎来改善 [1] 短期市场展望 - 中原证券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建议以政策导向为主线 兼顾业绩确定性与估值修复潜力 [2] - 短线建议关注通用设备 通信设备以及环保等行业投资机会 [2]
谷歌25年磨一剑,苹果AI掉队有何奇怪
凤凰网· 2025-05-29 10:02
谷歌的AI战略布局 - 谷歌早在2000年就开始为AI布局,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当时就提出AI将是谷歌的终极版本,能够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给出正确答案 [1][2] - 2004年谷歌上市时已不仅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是一家AI公司,拥有约6000台计算机和100份网络内容副本作为早期资源基础 [3] -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近期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生成式AI时代,这源于25年来持续投入的"AI优先"战略,2024年计划投入750亿美元资本支出主要用于AI数据中心 [4] 谷歌的AI基础设施优势 - 谷歌拥有完整的AI基础构件体系,包括数据中心、芯片(如TPU)和能源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站协议),这些是支撑其AI产品的关键 [4][7] - 最新推出的生成式AI工具Flow展示了其技术积累,该产品由多项底层AI技术支撑 [5][6] - 谷歌TPU芯片比苹果自研芯片早推出约7年,目前苹果仍需依赖谷歌的TPU进行AI模型训练 [7] 苹果的AI发展现状 - 苹果在AI领域起步较晚,缺乏大型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部分业务(如iCloud)依赖谷歌数据中心 [7] - 苹果设备端AI处理受限于计算能力,而数据中心资源不足导致其推迟AI版Siri更新 [1][7] - 公司AI人才招募策略保守,限制论文发表影响吸引力,2018年从谷歌引进的AI专家约翰·詹南德雷亚推进进展缓慢 [7] 行业竞争格局 - 微软、亚马逊和Meta拥有大部分AI基础构件,OpenAI正在追赶但仍有差距,而苹果的底层能力短板在2024年暴露明显 [1][7] - 生成式AI可能重塑智能手机等设备生态,基础设施积累不足或对苹果构成长期挑战 [8]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英美应联手
观察者网· 2025-05-28 18:13
【文/观察者网 王一】当今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愈演愈烈,各国都在大力投资AI以期率先掌握这项 事关未来的技术。英国政府今年1月发布报告称,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正取得进展,而英国作为全球第 三大AI市场,正面临着落后的风险。 为消除这一风险,英国政府想出的办法似乎是:渲染中国威胁,蹭上美国AI发展的快车。 5月27日,去年刚就任的英国驻美国大使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主 办的一场活动上又扯上中国炒作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中国赢得技术主导地位更让我担心的 了",中国"经济成熟、高度创新、战略耐心",是美国和英国面临的"明显共同威胁"。 渲染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后,曼德尔森"建言"称,英国和美国应该"联合起来","推动定义本世纪的科 学突破",AI应该成为两国合作的"先锋"。 曼德尔森称,10%的关税税率不太可能继续下降了,但英美可以"在这个基准内"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但比较微妙的是,《独立报》称,工党自上台以来一直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外交大臣戴维·拉米、 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等英国官员接连访华都说明了这一点,而特朗普对中国一 ...
从阿里、SAP合作,看资本市场的AI“确定性”逻辑
硬AI· 2025-05-28 10:32
核心观点 - AI已成为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叙事主题,驱动SAP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市值逆势增长 [2][4] - SAP凭借清晰的AI战略和产品创新,成为欧洲市值最高公司,市值超3000亿欧元 [3][7] - SAP与阿里合作探索通义千问大模型接入,共同拓展企业级市场 [3] SAP的AI战略与产品 - **Joule AI助手**:提升用户30%生产力,跨平台支持非SAP应用,缩短企业迁移SAP系统时间35% [11] - **Business Data Cloud (BDC)**:整合内外部数据,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4% [12] - **AI生态布局**:34000家客户采用商业AI解决方案,生成式AI场景超230个,计划年底达400个 [13] SAP的财务与市场表现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25%,过去12个月涨幅60%,市值超3000亿欧元 [7] - AI驱动存量支持服务收入110亿欧元有望转化为5倍云服务收入 [14] - 目标2026/2027年实现"40法则"中35%的营收增长率与利润率之和 [14] 市场反馈与分析师观点 - SAP被摩根士丹利列为欧洲软件行业"首选股",2026年预期市盈率37倍 [16] - 分析师预测2026/2027财年EPS增长17-18%,潜在超20% [15] - SAP的AI战略被视为防御性护城河,抵御新兴AI初创企业竞争 [18] 阿里与SAP合作展望 - 短期聚焦技术融合与市场拓展,长期构建区域性AI生态系统 [20] - 合作目标为中国、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 [20] - 阿里云加速AI国际化,与SAP协同推动新兴市场传统产业"AI化" [20] AI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 AI重塑企业估值逻辑,SAP和阿里市值增长体现AI的确定性力量 [2][21] - 巨头合作成为新共识,分担AI研发与部署风险 [21] - AI驱动优质资产与宏观经济基本面"脱钩",DAX指数逆势上涨 [10]
日本要扫货美国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8 09:36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chosun 。 据《朝日新闻》28日上午报道,日本政府在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时,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向 美国提议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企业生产的半导体产品,预计半导体进口金额可能高达1万亿 日元(约合9500亿韩元)。 据悉,日本政府提出此项提案的目的是确保英伟达(NVIDIA)的产品供应。英伟达在人工智能 (AI)开发所需的数据中心所需的半导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日本政府计划向运营数据中心的国 内IT企业提供补贴,以支持其购买美国半导体。 然而,去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为685亿美元(约94万亿韩元),而日本提出的半导体采购金额仅为 逆差的10%左右,因此有分析认为谈判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目前,日本已向美国提出了扩大农产品进口、改善扩大汽车进口法规、以及在造船领域开展合作等 措施。但美国坚持认为,只有针对各国差别适用的关税才能进行谈判。 据美国联邦公报21日(当地时间)报道,截至7日,美国商务部就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针 对进口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使用半导体的衍生产品进行的调查,共收到206份意见书。 韩国政府强调,韩国主要向美国出口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