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跨界供热、制氢、海水淡化……如何不断拓宽核能综合利用的边界?
中国能源网· 2025-06-15 08:58
消费需求多元化推动产品创新 - 消暑产品呈现多元化创新趋势,如防晒帽檐装风扇、防晒服加长领口替代口罩、凉茶酸梅汤改卖配方等 [1] - 消费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促使厂家和经销商在产品改进和精准服务上推陈出新 [1] 核能综合利用边界不断拓宽 - 核能应用从稳定发电扩展到高质量供热、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生产同位素等领域 [1] - 核能综合利用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功能不断延展,概念逐步转化为实际成果 [1] 核能供热商业化进程 - 2017年核能供热引发关注,外界质疑其安全性、性价比和商业化前景 [1] - 2019年"暖核一号"一期投运,首次实现向周边70万平方米供热 [2] - 2021年"暖核一号"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投产 [2] - 2023年"暖核一号"三期投运,创造国内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先例 [2] - 核电企业通过热电联供新模式实现零碳热源跨区域共享,快速切入清洁取暖市场 [2] 政策支持核能综合利用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3]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核能供汽供热 [3]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3]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推动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应用 [3] 核能应用场景快速扩展 - 2019年起核能综合利用加速,实现商业供热、城市供暖、南方和东北供暖、工业供热供汽等突破 [3] - 应用场景从园区到县域再到跨区域,从单一发电到城市供暖、工业供热供汽 [3] 第三代核电技术规模化落地 - 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沿海地区批量化、规模化落地,首要任务为发电保供 [4] - 山东海阳、浙江秦山、辽宁红沿河、江苏田湾等核电基地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民用供暖和工业供热供汽 [4] - 2024年核准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为全球首个核能与石化大规模耦合项目,采用"华龙一号"和高温气冷堆机组技术套餐模式 [4] 核能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将催生更多绿色用能场景,为核能带来转型机会 [5] - 技术层面需推进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迭代升级,加快小型堆、四代堆研发,释放供能制氢等价值 [5] - 模式层面探索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与化石能源耦合发展 [5] - 机制层面需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5]
2025中荷青年科学家绿色发展论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6-14 2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阿姆斯特丹6月14日电 (记者 德永健)2025中荷青年科学家绿色发展论坛13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 丹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等主题进行研讨,力求深化中荷在绿色科技与可持续 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 当日论坛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秘书处和中欧创新创业协会主办,系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欧洲专场 活动之一,来自中荷的60余位科技专家、青年学者等出席论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发表致辞。他表示,青年科学家作为创新中坚力量,在数字转 型、可再生能源、再生农业等前沿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希望中荷青年学者以开放姿态推动跨学科、 跨文化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朱永官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 污染危机等全球环境挑战,各国科研机构与青年学者的协作尤为重要。鼓励中荷青年科学家打破学科壁 垒,探索绿色科技跨界融合的新路径。 中欧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宋志伟表示,当前绿色转型与"双碳"战略已成国际社会核心关切。中荷在可持续 发展领域优势互补,青年科学家应积极参与跨学科、跨国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理念落地实施。 在嘉宾报告环节, ...
【今日头条】6月14日要闻速览:海南自贸港"封关"进入百日攻坚,全国高考成绩陆续放榜;俄乌冲突现"静默期",全球科技巨头加速AI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39
海南自贸港建设与离岛免税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百日倒计时,11个重点园区正推进"封关画像"落地,海关监管设施、税制转换系统、跨境数据流动试点等核心工程已完成超80% [2] - 海口美兰机场二期、三亚凤凰机场三期等交通枢纽同步升级,为封关后"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贸易便利化奠定基础 [2] - 海南暑期旅游消费季启动,离岛免税店推出香化、珠宝类商品低至5折优惠,新增10条"免税购物+旅游景点"直通车线路,预计6-8月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5% [2] 国内经济与新能源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2.5万辆,同比增长37%,新能源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 [3][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餐饮收入增速达12.3%,显示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4] - 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完成在轨测试,将为"双碳"目标提供天基数据支撑 [4] 全球市场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若通胀持续回落,年内可能启动降息,市场预测首次降息或于9月落地 [4] - 受美联储降息信号影响,美元指数一度跌至103下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升至7.18附近 [4] 科技与创新 - 日本东京试点一款配送机器人,当因避让行人或迷路延误送货时会播放道歉语音,试运行首月用户满意度提升25% [6]
正泰安能发布全新战略 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新华财经· 2025-06-14 09:52
公司战略转型 - 正泰安能发布全新战略,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转型,聚焦"更安全、更便宜、更友好、更绿色"的能源发展方向 [2] - 公司将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与微电网为物理基础,虚拟电厂与能源即服务为平台,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模式 [2] - 未来业务布局包括城市家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及非洲地区直流离网系统、乡村/社区/交通场景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一季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历史性超过火电,成为能源格局优化的主要力量 [1] - "双碳"目标下,绿电需覆盖新增用电量并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发电,当前清洁能源装机量远未达标,行业空间广阔 [2] - 光伏等具备"四更"(更安全、环保、便宜、便捷)特性的能源将成为世界能源格局优化的核心 [1] 公司业务成果 - 过去十年累计建成超180万座电站,年发电540亿度绿电,减排4320万吨二氧化碳 [1] - 业务覆盖超2000个区县,市占率行业第一,累计发放收益近50亿元,带动农村超20万人就业 [1] - 母公司正泰集团已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全产业链,成为国际先进电力与新能源设备供应商 [1] 生态合作建设 - 成立综合能源服务联盟,联合能源央国企、金融机构等探索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新兴业务 [3] - 联盟旨在搭建跨领域、贯通产业链的协作平台,共筑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 [3]
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市场化竞速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4 06:35
海上风电市场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3] - 行业进入市场化竞速期 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 技术持续升级 多产业融合发展三大趋势 [1] - 截至今年4月底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3] 深远海风电开发进展 - 三峡大丰800兆瓦项目刷新国内海上风电离岸距离纪录 达85.5千米 将安装98台金风科技机组 [2] - 项目采用GW191-6MW GWH230-8.5MW GWH252-13.6MW三种机型 定制化设计适应7.9米/秒年平均风速 [2] - 预计年发电3500小时 年产能超28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237万吨 [2] - 深远海开发验证可行性 拓展风能利用边界 每向大洋推进1公里风能开发边界提升 [2] 技术装备突破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 [4] - 明阳集团突破漂浮式风机核心技术 推出"三峡引领号""海油观澜号""明阳天成号"等创新项目 [4] - 金风科技研发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120米碳纤维叶片 并运用AI算法优化运维路径 [4][5] - 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要素数字化重构 动态优化运维窗口期 [5] 行业发展挑战 - 深远海开发面临复杂气象地质条件 如台风频发 地震烈度高 海床沉积层差异 [6] - 海洋腐蚀问题严峻 金属结构腐蚀速率达陆用设备5-8倍 浪花飞溅区腐蚀速度0.5mm/年 [6] - 需提升机组关键部件寿命至25年以上 构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保障体系 [6] 未来发展路径 - 聚焦漂浮式基础研发 柔性直流/低频交流技术应用 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7]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空间集约利用 提升海洋经济综合价值 [7] - 加强跨部门协同与国际技术交流 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光伏产业在技术与生态中协同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6-14 05:23
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成长阵痛期。在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 (SNEC 2025)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对多家光伏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多位业内高管以"冷思考"直面行 业现实困境,同时以"热信心"勾勒出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与生态协同的未来图景。在"双碳"目标与市 场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光伏行业正在穿越周期,进行一场可持续发展底层逻辑的重构。 ● 本报记者 刘杨 "如此先进的产业却陷入如此惨淡的境地。"一道新能董事长刘勇用"背离商业逻辑"来形容当前光伏产业 困境,究其根源在于非理性的扩张导致的价格扭曲。 但刘勇同时表示,这样的低谷期不会长久,每一次行业低谷都是技术革新的催化剂,从单晶替代多晶到 如今TOPCon、异质结和钙钛矿叠层技术的迭代,光伏度电成本已降至所有能源形式中的最低。 "尽管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光伏行业仍需面临电网消纳、储能等诸多挑战。"刘勇直言,当前新能源电价 市场化仅覆盖上网侧,终端用户尚未真正享受到绿电成本下降的红利。 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系统性重塑,大变革带来的阵痛仍在持续,产业链上多数企业尚未摆脱亏损 困境。不过,产业增长大势不改,经过技术、资本、市场的三重共振 ...
SNEC 2025在沪召开 全球光储智链共绘零碳新图景
新华财经· 2025-06-13 19:24
展会概况 - 全球光伏行业年度盛会SNEC 2025在上海举办,汇聚3000余家展商,展览面积达38万平方米,覆盖光伏生产设备、高效电池技术、储能系统、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环节 [1] - 展会技术焦点集中在三大领域:高效光伏技术、智慧储能系统和能源数字化 [1] 技术进展 - 高效光伏技术方面,TOPCon、HJT、钙钛矿叠层电池量产转化效率突破26%,多家企业展出全黑组件、智能跟踪支架与BIPV解决方案 [1] - 智慧储能系统方面,长时液冷储能柜、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场景全覆盖,储能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 [1] - 能源数字化方面,AI驱动的光伏电站运维平台、虚拟电厂调度系统、区块链绿电交易平台成为智慧能源焦点 [1] 行业合作与倡议 - 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政府与上海电气、中国三峡国际签署1000兆瓦漂浮太阳能项目合作备忘录 [2] - 协鑫集团、蚂蚁数科、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近20家组织联合发起全球绿色碳链联盟倡议 [2] - 亚太新能源行业协会与欧洲储能行业协会联合启动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 [2] 行业观点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指出TOPCon、BC、HJT技术都在伯仲之间,未来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2] - 高纪凡呼吁通过产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四个维度来应对行业周期 [2] - 高纪凡再次呼吁加强行业整合、严控产能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预计硅料、中下游环节将进行大规模整合 [3] 行业活动 - 展会期间举办了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等20余场平行论坛 [3] - 展会颁出第七届"亚洲光储奖",发布了"全球新能源ESG百强榜"和"全球新能源品牌榜TOP10" [3] - 与会嘉宾表示展会是行业破局与协同创新的新起点 [3]
南存辉寄语正泰安能:汇聚集团优势能力,支持构建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6-13 18:30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光伏等"四更"能源(更安全、更环保、更便宜、更便捷)将成为世界能源格局优化的主要力量 [1] - 国家政策(136号文)明确认可清洁能源作为主力电源地位 [3] - 行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重点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新兴业务 [4] 公司战略与愿景 - 正泰安能战略定位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升级为"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 [3] - 未来将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与微电网为物理基础,以虚拟电厂VPP与能源即服务EaaS为服务平台 [3] - 构建新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管、售电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模式 [3] 业务布局与成果 - 累计建成超180万座电站,年提供540亿度绿电,减排4320万吨二氧化碳 [3] - 累计发放收益近50亿元,带动农村超20万人就业 [3] - 除农村户用光伏外,拓展城市家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及非洲离网系统 [4] - 聚焦乡村/社区/交通场景构建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4] 生态合作与联盟 - 联合央国企、金融机构、代理商、供应商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生态 [3] - 成立综合能源服务联盟,搭建跨领域产业链协作平台 [4]
国内首次!国网天津电力成功开展大规模低压分布式光伏配网短路试验
中国能源网· 2025-06-13 15:29
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 - 截至今年5月天津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达485.2万千瓦,其中蓟州区并网容量64.67万千瓦,占该区最大负荷比例95.8% [2] - 国网天津蓟州公司作为首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示范单位,正推进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建设,目标实现全域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控、可测、可调" [2] 短路试验技术突破 - 6月12日国网天津电力完成国内首次大规模低压分布式光伏配网短路试验,设置12组现场测量点位,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测与自动化数据采集 [1][2] - 试验创新点包括电网运行方式预调整、多级保护策略优化、速动开关加装等措施,保障试验期间400余个新能源用户"不脱网、无感知" [2] - 试验数据将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低压新能源精确建模,支撑新型配电网故障防御技术研发 [4]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公司已研发全国首台新能源并网线路单端时域距离保护和高频极性比较式方向电流保护,开发国网首套有源配电网保护适应边界评估系统 [4] - 试验数据将深化新能源运行特性研究,为天津电网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技术保障,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国家"双碳"目标实施 [4]
四方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巧克力换电从香港扬帆启航
格隆汇· 2025-06-13 14:54
战略合作签约 -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科技、时代小桔新能源与中国一汽进出口公司、龙昇新能源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换电式营运车辆规模化应用[1] - 四方联合启动香港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巧克力标准化换电模式在港澳落地[1] 合作细节 - 推出"2分钟极速换电+车电分离降本+全周期电池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香港地域空间有限、新能源基建不足等痛点[3] - 中国一汽研发的红旗E-QM5右舵换电车型实现电池与整车毫米级匹配,通过万次耐久测试验证可靠性[3] - 计划2026年底前建成10座换电站,形成覆盖香港各区的换电网络[3] 分工模式 - 中国一汽负责车型开发与售后保障[3] - 时代电服负责电池资产运营及回收利用[3] - 时代小桔提供换电站数字化运营支持[3] - 龙昇新能源落地本地基建与车辆推广[3] 市场拓展 - 合作以香港为起点,未来将依托香港区位优势拓展至东南亚市场[4] - 推动"巧克力换电"全球化应用,助力全球交通领域零碳转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