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一诺威总经理李健:瞄准聚氨酯赛道深耕细作 新材料“锻造”新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6:27
发展优势显著 淄博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化工重镇,用数十年时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工业史诗,尤其在化工产业上实现 了精彩的产业跃迁。近年来,淄博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板块协同发展,一批化工"头 雁"企业应运而生,在各自细分赛道深耕细作,标杆示范与带动效应显著,有力推动了淄博化工产业集 群不断壮大。 一诺威正是这样的发展标杆。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企业,以强有力的技术突破和完善的产业布局,一举 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知 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发展成果丰硕。目前,公司在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学工业园 区、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拥有三大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多年深耕之下,一诺威形成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 铺装材料及防水、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氨酯组合聚醚和高端表面活性剂等多系列产品矩阵,产 品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领 域,销售遍及全国并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区。 在他看来,一诺威的产品顺应产业升级和行业进步的方向与趋势,发 ...
瞄准聚氨酯赛道深耕细作新材料“锻造”新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4:1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聚氨酯赛道深耕20余年,形成了深厚的护城河优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聚氨酯预聚体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 [2][3] - 公司拥有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学工业园区、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三大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2]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77亿元,同比增长10.04% [3] -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46.12%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铺装材料及防水、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系列产品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领域 [2] - 公司坚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综合质量水平领先 [3] 产业链与区位优势 - 公司背靠化工大市淄博及化工大省山东,可从化工龙头企业处获得丰富原料,购买成本和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2] - 毗邻相关原料企业,管道输送方式能有效规避车辆运输风险,保障安全发展 [2] - 地处国家级园区,能更好地坚守合规底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总人数50%以上,计划招聘250名至300名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研发力量 [4] - 正在建设软泡系列、硬泡系列、弹性体系列及表面活性体系列四个下游应用实验室,全面对标巴斯夫、陶氏等国际顶尖企业 [5] - 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未来公司将聚焦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二酸及下游衍生物三大产业链,实现横向多元化、纵向产业化发展 [1] - 优化产品结构的着力点是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实现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 [4] - 公司将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综合创效能力,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6] 市场前景与国际化布局 - 聚氨酯被称为“万能材料”,应用范围广泛,能较好地“熨平”周期性波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其带来新应用领域 [5] - 公司业务已覆盖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区域,在海外多地设立办事处,配置专业市场开发团队 [6] - 未来几年公司将着力提升海外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海外业务占比,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6]
荆楚大地,何以争先?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03:17
◎记者 荆淮侨 丁鹏 ——在达梦数据,工程师们推动数据库管理系统迭代升级,为AI时代的数据安全护航,保障关键行业 不被"卡脖子"; ——在三特索道,通过山水音乐会、非遗时装秀等创新营销成功"出圈",开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径。 这些企业的生动实践,源于湖北持之以恒将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回望过去五年,湖北经济总量接连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通过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等机制, 让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全省千亿级产业已达19个,正全力打造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光电 子信息产业更在2024年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5年前三季度,湖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以"好于同期、高于全国"的昂扬姿态,跑出了发展加速 度,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正将这份宏大的 战略蓝图,书写在产业升级的第一线。 企业是区域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上市公司更是引领创新的排头兵。近日,上海证券报调研组深入湖北多 家上市公司,感受到来自企业一线的强劲脉动: ——在中信特钢,从深中通道的"生命线"到 ...
凤鸣楚天阔——湖北上市公司熔铸核心科技领航产业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03:17
| "61020" | 每年突破6项重大基础研究、 攻克10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 | | --- | --- | | | 20项标志性产品 | | | 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 | | "51020" | 干亿级优势产业和20个干亿级 | | | 特色产业集群 | | | 2025年前三季度,湖北实现生 | | "6.0%" | 产总值44875.62亿元,同比增 156.0% | | | 截至2025年10月末,湖北共有境 | | "154" | 内上市公司154家,最新总市值接 | | | 近2万亿元。今年以来,湖北新上 | | | 市了兴福电子、超颖电子和未元 | | | 生物等三家企业。 | 湖北有"数" ...
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新浪证券· 2025-11-11 21:56
会议概况 - 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于2025年11月11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革故鼎新·质赢未来” [1] - 会议聚焦“十五五”规划、全球资产配置、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储能、AI、金属等热门投资领域 [1] - 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者共计2000余人参会,活动首日现场座无虚席 [1] - 峰会由中信建投证券与沙特交易所联合主办,这是沙特交易所首次与中资券商在中国共同举办投资者峰会 [1] 中信建投证券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加快打造“价值投行、新质投行、数智投行”的战略目标 [2] - 打造“价值投行”旨在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打造员工成长平台,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资源,与沙特交易所共同举办论坛是具体行动之一 [2] - 打造“新质投行”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依托“研究+投资+投行”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平台 [3] - 打造“数智投行”需战略性重视数据要素,公司已整合各业务条线数据搭建统一客户数据底座,实现业务协同 [3] 中国与沙特资本合作 - 沙特交易所致力于深化沙特和中国之间的资本合作,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资本市场之一 [4] - 中国对沙特阿拉伯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去年年底已接近83亿美元 [4] - 沙特交易所已与上海、深圳交易所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深化双向资本流动 [4] - 沙特CSOP和香港中国股票的ETF成功上市,显示中国对沙特资本市场兴趣日益浓厚 [4] 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 - 2026年被视为“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预计GDP增长将在5%左右 [5] - 2026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处于宽松周期,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有望下降50个BP,并继续降息 [6] - 未来两三年美国处在降息周期,为中国的财政、货币“双宽松”提供外部环境配合 [6] 2026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A股和港股有“新四牛”逻辑支撑,包括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和消费升级牛,预计2026年市场将延续“慢牛”格局 [6] - 中长期投资主线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资源安全等逻辑,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存在机遇 [6] - 债市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开启,收益率下行仍是长期趋势 [7] - 大宗商品方面,黄金及白银受益于地缘政治深化等因素,原油受制于弱需求,铜受益于电力建设需求但受总需求不确定影响 [7] 论坛活动设置 - 论坛设置了两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企业跨境业务与长期资本合作”和“资产配置展望:中国、沙特、全球”展开深入讨论 [7] - 峰会为期3天,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邀请了近百位专家学者、产业专家进行演讲,以及500余家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交流 [8]
重要研判 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1 21:45
峰会概况 - 中信建投证券与沙特交易所联合主办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这是沙特交易所首次与中资券商在中国内地共同举办投资者峰会 [1] - 会议主题为“革故鼎新质赢未来”,首日现场参会人数达2500余人 [1] - 2022年两国签署《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后,双边关系不断推向新高,今年正值中沙建交35周年 [3]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将加快打造“价值投行”,以客户价值体现自身价值,整合资源打造适应客户需要的产品线、供应链、朋友圈、生态圈 [3] - 公司将加快打造“新质投行”,依托“研究+投资+投行”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平台,在创新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公司将加快打造“数智投行”,战略性重视数据要素资产,差异化推动适配性算法,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的转变 [4] 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 - 2026年将是财政货币“双宽松”之年,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 [5] - 明年GDP预期增长将在5%左右,未来两三年美国处在降息周期中,为国内政策宽松提供外部环境配合 [6] - 财政、货币政策的宽松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的稳定构成利好,将对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发挥托底和促进作用 [6] 资本市场投资展望 - 维持A股、港股“新四牛”观点: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市场会沿着“走廊”逐渐往上运行 [6] - 中长期主线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资源安全等逻辑展开,AI、半导体、计算机、初级品、小金属、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存在机遇 [6] - 债市方面,随着低利率时代来临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收益率下行仍是长期趋势,债市有望成为长期牛市 [6] 大宗商品投资机会 - 黄金是长期的投资机遇,其近期上升逻辑由地缘政治驱动,与过去受利率、美元定价驱动的框架完全不同 [8] - 多国央行、投资者出于对地缘政治的担忧购买黄金、白银,未来黄金仍会不断走出上行态势 [8]
重要研判,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1 21:40
峰会概况 - 中信建投证券与沙特交易所联合主办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 这是沙特交易所首次与中资券商在中国内地共同举办投资者峰会[2] - 会议主题为“革故鼎新 质赢未来” 首日现场参会人数达2500余人 现场座无虚席 气氛热烈[2] 中信建投证券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将加快打造“价值投行、新质投行、数智投行”的战略目标[3][6][7] - 打造“价值投行”方面 强调以客户价值体现自身价值 整合资源打造产品线、供应链、朋友圈和生态圈[6] - 打造“新质投行”方面 依托“研究+投资+投行”模式 致力于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平台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6] - 打造“数智投行”方面 战略性重视数据要素资产 差异化推动适配性算法 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7] 中沙合作背景 - 2022年两国签署《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后 双边关系不断推向新高 今年正值中沙建交35周年[5] - “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规划建议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5] 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 - 2026年被认为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 是战略反攻之年、创新育新之年、提振内需之年[9] - 从政策空间看 2026年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之年 从风险挑战看是风险收敛之年[9] - 在“政策支持+内需企稳+产业升级”支持下 明年GDP预期增长将在5%左右[10] - 未来两三年美国处在降息周期中 为国内财政、货币“双宽松”提供外部环境配合 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构成利好[10] 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维持A股、港股“新四牛”观点: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 市场会沿着“走廊”逐渐往上运行[10] - 中长期主线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资源安全等逻辑展开 AI、半导体、计算机、初级品、小金属、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存在机遇[10] - 债市方面 随着低利率时代来临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 收益率下行仍是长期趋势 债市有望成为长期牛市[10] - 大宗商品领域 黄金被视为长期投资机遇 其上升逻辑由地缘政治驱动 多国央行和投资者出于对地缘政治的担忧购买黄金 未来仍会不断走出上行态势[11]
10月通胀数据点评:通胀整体改善,政策效应显现
麦高证券· 2025-11-11 20:16
CPI表现 - 10月CPI同比回升0.5个百分点至0.2%,环比上涨0.2%且略高于季节性水平[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但仍拖累CPI下降约0.54个百分点[11]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1][11] - 服务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1][15] PPI表现 - 10月PPI环比上涨0.1%,为年内首次正增长;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窄[2][1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6%[19][2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2.4%[19][22]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2.3%,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环比下降0.8%[3][22]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1.3和0.7个百分点[19]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8.4%,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价格分别上涨3.3%和2.1%[20]
30强城市三季报出炉,广州不再是第四,这个城市“上位”!
搜狐财经· 2025-11-11 19:46
城市GDP排名格局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30强城市GDP排名显示,重庆以24449.36亿元GDP超越广州的23265.65亿元,占据第四位[1][3][4] - 重庆2024年全年GDP达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而广州同期GDP为31032.50亿元,增速为2.1%[3] - 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5.3%,广州增速为4.1%,显示重庆经济持续发力[3][4] 重庆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重庆拥有土地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和人口3190.47万,相比广州的7238.46平方公里和1897.8万人口,具备显著的体量优势[4] - 产业升级效果显著,依托汽车、电子、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5][7] - 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方面突破,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领域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7] - 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加快轨道交通、机场和港口建设改善投资环境[7] 广州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原因 - 广州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商贸、科技服务等行业占比高,但受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需增长放缓影响,消费和服务业增长受限[8] - 广佛一体化中的佛山经济增速低迷,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1.6%,对广州经济形成拖累[4][9] - 在土地资源和人口扩张上存在限制,土地面积仅7238.46平方公里,难以在总量增长上与重庆抗衡[4][9] 烟台高速工业增长模式 - 烟台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6.4%,位列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13] - 工业成为主要引擎,龙口裕龙石化产业园、蓬莱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福山潍柴比亚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千亿级大型项目陆续投产进入产出高峰期[15] - 面临结构性挑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17] 温州新兴产业驱动模式 - 温州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1%,经济增长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力,第三产业增速6.4%超过第二产业的5.7%[21] - 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7%,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并成立全省首个地级市人工智能局,计划建设大型绿色低碳智算中心[23] - 在新能源和绿色算力方面具备优势,拥有浙江省规划中19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资源及大量光伏电站资源,为智算中心提供能源保障[25] 二线城市崛起趋势 - 烟台和温州等二线城市增速亮眼,新兴产业和大项目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显示其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29] - 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如重庆凭借政策支持、人口红利和产业布局,正在逐渐缩小与传统一线城市的差距[11][29] - 未来城市经济版图将更加多元化,呈现更多二线城市快速崛起的态势[29]
沪指在4000点“歇脚”,投资者很煎熬
搜狐财经· 2025-11-11 19:3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微跌0.39%收报4002.76点,全天围绕4000点震荡 [1] - 深证成指下跌1.03%,创业板指下跌1.40%,科创50指数跌幅达1.42% [1] - 市场成交额小幅萎缩至2.01万亿元,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1] - 指数在4000点附近呈现窄幅波动格局,上攻乏力但向下空间有限 [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微涨0.18%报26696.41点,表现相对稳健 [1] - 恒生科技指数与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15%和0.19% [1] - 港股成交额小幅缩量至2102亿港元,展现出抗跌特性 [1] - 市场与A股形成“内弱外稳”的分化格局 [1] A股行业板块表现 - 政策驱动型板块表现突出:光伏设备领涨,培育钻石延续强势,乳业板块午后回暖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商贸零售上涨1.43%,房地产上涨0.81%,钢铁上涨0.62%涨幅居前 [2] - 通信下跌2.20%,电子下跌1.74%,计算机下跌1.41%调整明显 [2] - 算力硬件产业链深度回调,多个科技主题板块跌幅超过2% [2] 港股行业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与影视板块表现亮眼 [2] - 地产建筑业上涨1.39%,金融业上涨0.77%同步走强 [2] - 恒生行业指数中,沪深港通大湾区优质生活指数上涨1.93%,消费品指数上涨1.91%涨幅居前 [2] - 半导体行业下跌2.04%,与A股电子零件板块下跌2.32%形成共振 [2] 行业驱动逻辑 - 政策层面:“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新能源消纳、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措施催化光伏、储能、地产链走强 [3] - 超硬材料板块因进出口政策调整延续强势,流感概念股受秋冬季疫情防控需求推动 [3] - 资金面呈现“避险轮动”特征,A股资金从高波动科技板块流向消费、地产等低估值领域 [3] - 港股资金关注政策红利与稳定收益,REITs指数上涨1.79%反映避险与收益偏好并存 [3] 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 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整固态势,A股科技板块情绪修复需等待财报季业绩验证 [3] - 消费、地产等政策受益板块具备阶段性防御属性 [3]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深度回调后,若美联储政策预期缓和,估值吸引力将逐步显现 [3] - 市场热点轮动加快,投资者应保持冷静耐心,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热点 [4] - 建议利用市场调整时机,分批布局具备坚实中长期逻辑的优质标的 [4] - 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科技领域及受益于反内卷和需求放量的化工、有色等行业值得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