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墨加商讨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沪金高位震荡
金投网· 2025-08-07 14:05
黄金期货行情 - 黄金期货短线呈现震荡走势 当前交投于786 18附近 暂报783 78元/克 跌幅0 06% [1] - 价格区间在766-786元/克高位震荡 周线连续三周收出长上下影线 显示多空博弈激烈 [4] 国际贸易政策动态 - 墨西哥与加拿大达成合作共识 将制定工作计划聚焦供应链韧性 港口贸易通道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及能源安全领域 [3] - 美国对加拿大输美商品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 符合美墨加协定优惠关税待遇的商品除外 [3] - 美国与墨西哥同意未来90天维持现行关税税率并谈判新贸易协议 [3] - 分析认为美国关税压力下墨加双边贸易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长期可能使美国被排斥于世界经贸体系之外 [3]
LV在华首家巧克力店开业一年后将闭店,240元 “最便宜奢侈品” 哪里找?
36氪· 2025-08-05 09:17
LV巧克力店关闭事件 - LV确认上海前滩太古里巧克力专卖店将于2025年8月10日关闭 该店为LV在中国首家巧克力专卖店 闭店后中国将暂无LV巧克力专卖店 但巴黎、新加坡和纽约等地门店仍运营[1] - 该店于2023年7月开业 产品单价240元起至3200元 采用LV经典包装盒 曾因"LV最便宜单品"标签在社交平台刷屏[1][6] - 闭店原因未官方说明 网友猜测包括价格较高、快闪性质或可能迁址至上海兴业太古汇[3] LV巧克力业务布局与策略 - 该店为LV全球第三家巧克力专卖店 产品由米其林甜品师Maxime Frédéric设计 包含Damier棋盘巧克力、老花图案巧克力等十多种[6] - LV巧克力每家门店甜点由巴黎40人团队手工制作 原料来自法国各地小型农场和供应商的牛奶、黄油、鸡蛋和坚果[7] - LV曾表示将融合中国特色推出定制产品 如春节特别版 强调巧克力传递情绪价值的品牌体验[9] 奢侈品牌跨界食品行业趋势 - 奢侈品牌近年频繁跨界食品餐饮 LV、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等均开设过咖啡馆或餐厅[9] - 行业观点认为此类跨界通过低门槛产品吸引普通消费者 增强品牌体验与社交传播 培养潜在客户对核心产品的好感[9] 全球巧克力行业现状 - 可可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2024年7月纽约市场可可价格约8100美元/吨 虽低于2023年12月的1 2万美元/吨 但仍远高于历史水平[11] - 可可供应链脆弱 全球三分之二产量依赖科特迪瓦和加纳 近年受气候变化、虫害和投资不足影响[11] - 价格飙升催生非法贸易 非洲走私可可豆被运往比利时、荷兰等加工中心后流入巧克力制造链[11] 巧克力企业应对策略 - 费列罗4月对健达四款产品提价6%-8% 玛氏箭牌、好时北美也实施提价 好时涨幅达双位数[13] - 企业调整产品包装策略 百事推出六种尺寸乐事薯片 亿滋国际推出小包装妙卡巧克力棒以降低单次消费门槛[13] - 玛氏加码印尼可可产区 推广高产树种使产量提升50% 并配置"可可医生"提升产业链质量[13][14]
国际运价跌三成、外贸旺季或延后,出口企业布局有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7-31 20:30
国际海运价格及贸易动态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连续第7周下跌至1592.59点 较上期下跌3.3% 较6月6日高峰下滑近三成 [2] - 美西航线运价跌至2067美元/FEU 较6月高峰下降六成 美东航线跌至3378美元/FEU 下降五成以上 [2] - 对美运价自6月13日起进入下跌模式 较关税暂缓期开启仅一个月 [2] 外贸旺季及订单状况 - 传统8月外贸旺季尚未启动 货代企业反映需求无明显增加 旺季可能推迟至8月底或9月 [3] - 前期"抢出口"订单多为4月积压订单 新订单需求整体不旺盛 [3] - 7月外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行8.9个百分点至6.9% 预示短期实际出口量仍改善 [7]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双方于7月28-29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就经贸关系及宏观政策进行建设性交流 [4]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 以稳定经贸关系 [4] 越南贸易及产业链调整 - 越南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 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 经越转运货物征收40%关税 [3] - 中国至越南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冲高至68.9% 而对美集装箱货运量同比下降至-7% [7] - 上半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21.0% 显著高于对东盟整体14.3%的增速 [7] 企业国际化战略转型 - 部分企业停止越南转口业务 因越南严查转口且综合成本优势不明显 [6] - 中国企业更注重在越南建立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而非简单包装组装 [6] - 箱箱共用等企业实现海外营收占比近50% 通过本地制造及服务网络深化产业出海 [8] 区域贸易数据表现 - 美国自中国集装箱预定量同比持续保持在-16.9%低位 [7] - 上半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速较对东盟整体快6.7个百分点 较总值增速快13.8个百分点 [7]
拓邦罗马尼亚基地产能扩张加速,中资企业出海重构“欧盟制造”价值坐标系
中资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中资企业全球化战略从产品制造输出转向品牌塑造与全产业链协同出海 [1] - 欧洲市场一体化环境、严苛合规要求及高端产品偏好推动这一变革 [1] - 产业链上游企业同步"出海"以响应终端客户对高效服务、柔性交付和快速响应的需求 [1] 拓邦股份罗马尼亚制造基地 - 公司2022年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投资建设制造基地,占地12,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 [2] - 基地严格对标欧盟法规体系,通过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认证 [2] - 截至2025年7月已建成13条生产线,未来三年规划扩容至32条,满产年产能达1,200万件 [2] 供应链韧性重构 - "欧洲制造+柔性交付"模式提升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提供稳定供应、成本优化等综合价值 [4] - 罗马尼亚基地规避跨境物流时效瓶颈,原材料采购周期缩短至1–2周,成品交付仅需1–3天 [4] - 基地地理位置毗邻德国、捷克等电子制造强国,实现本地化快速采购与高效交付 [4] 柔性化交付与服务优势 - 基地配备SMT贴片、AOI检测等先进设备,支持多工艺、差异化定制制造需求 [5] - 地理邻近性使基地能敏捷响应欧洲客户订单,优化生产计划,降低客户库存压力 [5] - 支持客户产品定制开发与快速迭代,助力客户新产品快速上市 [5] 成本与合规优势 - 欧盟内部物流成本比亚洲进口低20%–40%,运输损耗与延误风险大幅降低 [7] - "Made in Europe"标签使客户享受零关税,降低综合成本 [7] - 基地遵循欧盟环境与劳动法规,降低客户合规成本,尤其符合RoHS和REACH要求 [7] 本地化服务与响应效率 - 罗马尼亚基地凭借地理时区重合与语言文化接近,实现高效客户沟通与问题响应 [8] - 客户可到厂监督生产,工厂24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2–3个工作日内安排技术人员处理 [8] - 不良品检测、返修与替换可在本地快速完成,显著提升响应效率 [8] 未来发展规划 - 罗马尼亚基地将成为面向欧洲市场的核心支点,强化全球制造网络与本地资源联动 [10] - 基地将持续赋能客户,提供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敏捷市场响应和优化运营成本 [10]
中亚航空开辟亚欧新通道,东南亚空运反弹非关税驱动,阿提哈德 IPO 延后待良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38
近期航空货运领域动态频频,中亚航空新开航线构建亚欧新通道,东南亚对美空运量技术性反弹彰显市 场韧性,阿提哈德航空推迟 IPO 静待合作价值释放。这三大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分别从航线网 络、市场调节、资本战略三个维度,揭示全球航空货运格局的深层变革。 中亚航空破局:亚欧高附加值货运走廊的 "新玩家" 中亚航空上海 - 阿姆斯特丹货运航线的开通,绝非简单的航点增加,而是对传统亚欧航空货运通道的一 次结构性补充。这家以塔什干为核心的航司,在获得中国大陆航线运营权仅 3 个月后,便密集新增上 海、鄂州航点,并快速完成塔什干 - 杭州首航,其扩张速度背后是对亚欧贸易痛点的精准把握。 从网络布局来看,中亚航空已串联起 7 国 9 城的转运网络,将中亚的杜尚别、比什凯克,中东的迪拜双 机场、伊斯坦布尔等关键节点纳入其中,形成了东亚与欧中东市场的高效衔接枢纽。这种布局恰好填补 了传统航线在中亚区域覆盖的空白,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农产品等贸易提供了更直接的空运选 项。 机队配置更凸显其战略定位:8 架 B767 货机(含 7 架客改货)及新增的 B757-200 机型,专注于危险 品、生鲜冷链等高附加值货物运输。这意味着 ...
帮主郑重:AMD的“贵”芯片暗藏千亿棋局!
搜狐财经· 2025-07-29 11:09
核心观点 - 成本上涨反成利好,AMD CEO苏姿丰提出"供应链韧性比成本节约更重要"的观点,市场反应积极,股价飙升4% [1] - 美国本土制造芯片成本虽高出5%-20%,但良率已追平台湾工厂水平,且地缘溢价带来战略优势 [1] - AMD通过中美双线布局(美国高端产能+中国生态合作)应对全球半导体业变局 [1] 供应链安全溢价 - 供应链安全溢价成为科技股新估值锚点,AMD提前锁定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产能(满足美国7%芯片需求),获得稀缺资源 [3] - 特朗普关税大限(8月1日)前夕,美国本土产能将成为天然护城河 [3] 技术话语权溢价 - 台积电交付首块N2制程Zen 6芯片晶圆,AMD在2纳米战场抢占先机 [3] - 美国制造良率持平台湾工厂,技术短板被攻克,溢价是能力建设的必要投入 [3] 中国市场战略溢价 - AMD中国AI应用联盟已集结腾讯、百度等100家伙伴,年底将扩至170家 [4] - 苏姿丰展示对通义千问、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的优化成果,强化中国市场布局 [4] - "四大承诺"绑定中国市场:4000名工程师研发团队、AI卓越中心、支持300多个云实例、百所高校合作计划 [5] 中美战略对比 - 英伟达选择技术输出(Rubin芯片性能提升900倍),AMD则侧重生态合纵(联想、华硕、微软等中国PC巨头合作) [4] - AMD通过支持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在AI应用层突破英伟达CUDA生态垄断 [4] 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 - MI350芯片:台积电3纳米工艺,推理性能暴增35倍,成本比英伟达同类产品低30% [6] - Helios超级机架:可串联数千GPU,满足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求 [6] - Zen 6"Venice"芯片:2nm工艺获台积电首批交付,瞄准2026年AI PC大战 [6] - 美国厂保障高端芯片自主,亚洲厂维持中端产能,中国生态消化市场化应用 [6]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尽管计提8亿美元对华出口损失,Q1营收仍增36%,数据中心CPU市占率逼近40% [5] - 花旗将目标价调至145美元,看好长期战略红利 [5] 行业竞争动态 - 马斯克将165亿美元芯片订单交给三星,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巨亏188亿美元,凸显供应链重构趋势 [6] - 半导体博弈进入高维阶段:短期看成本,中期看产能,长期看生态 [6]
【环球财经】白宫披露美欧贸易协议更多细节
新华财经· 2025-07-29 06:45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欧达成《对等、公平和平衡贸易合作协议》,欧盟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将适用15%关税,涉及汽车及零部件、药品和半导体产品 [1] - 欧盟钢、铝、铜等产品将继续适用50%行业性关税 [1] - 欧盟企业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再投资6000亿美元,到2028年从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 [1]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调整 - 美欧将共同致力于消除多个行业关税并为其他产品提供重大配额 [1] - 欧盟将解决美国出口商尤其是中小企业关切,解决影响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问题 [1] - 双方建立强有力的原产地规则 [1] 数字贸易与战略产品 - 欧盟确认不引入或维持网络使用费,双方对电子传输维持零关税 [1] - 双方同意在战略性产品上相互实施零关税,包括飞机及零部件、化学品、仿制药、农产品、半导体设备、自然资源和关键原材料 [2] - 将降低钢铝关税并引入配额体系 [2] 经济与安全合作 - 美欧同意强化经济安全结盟以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创新 [1] - 欧盟同意大量购买美国军事装备 [1] 协议签署情况 -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英国共同宣布达成新贸易协议 [3]
关税战最后结果曝光!美国自食其果,中国税率竟成全球最低?
搜狐财经· 2025-07-27 14:18
全球关税现状 - 中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仅为3.1%,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水平 [3] - 欧盟关税税率为3.2%,加拿大3.6%,澳大利亚3.7%,印度6.2% [3] -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高达19.3%,与中国对美3.1%税率形成鲜明对比 [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货价格猛涨 [4] - 美国企业采购中国制造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 [4] - 精密机械部件和关键电子元件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制造业面临成本压力 [4]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制造商通过在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设厂或组装来规避美国高额关税 [8] - 供应链转移导致越南港口吞吐量逐年增长,工业园区面临仓储紧张 [8] - "中国制造"通过第三国加工后以"当地制造"身份进入美国市场 [8] 欧洲对华贸易策略 - 德国汽车工业、空客订单和法意奢侈品品牌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10] - 欧洲在关键原材料和高端工业零部件领域短期内无法完全脱离中国 [11] - 欧盟采取务实态度,主要寻找备用供应商而非彻底与中国供应链脱钩 [1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全球供应链展现韧性,中国供应链价值在贸易摩擦中更加凸显 [13] - 中高端制造领域中国竞争力依然强劲 [13] - 中国进口税率成为全球大国中最低水平 [1][3][13]
从“送清凉”到“建制度”,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高温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2:44
高温应对措施 - 海尔智家在西安、兰州、广州、重庆等地为户外作业的空调安装师傅配备防暑药品、防晒用品及冰镇饮用水,并调整派单系统避开高温时段作业[8] - 海尔智家郑州空调工厂等生产基地开展"送清凉"活动,每天固定时段为员工提供冰镇绿豆汤、酸梅汤、雪糕等解暑食品[6] - 兆新股份在每年6-10月向高温作业员工发放高温补贴,改善工作环境[6] 制度化管理 - 人社部2023年8月印发《工作场所高温和高寒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参考文本)》,从工作场所、保护措施等多维度规范劳动者权益保障[8] - 海尔合肥洗衣机工厂建立设备检修机制,确保通风降温设备高效运转,并要求管理人员定期观察员工状态及需求[10] - 公司设立"爱心健康问诊台",为员工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防暑药品储备[9] 行业创新实践 - 京东家电家居在8个城市发起"城市冰岛计划",于核心商圈设置清凉站台,配备空调、冷饮、充电设备及防暑物资供户外工作者使用[12] - 美团无人机在上海浦东为张江人工智能岛工程师配送冰袋[1] - 京东物流在广州天河为骑手提供冰袖和电解质饮料[1] 高温影响认知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年可能刷新最热纪录,极端天气正从"黑天鹅"转变为"新常态"[3] - 高温导致的热积蓄可能引发核心体温上升,严重时造成热痉挛、热衰竭等疾病[4] - 高温管理从临时福利升级为关乎供应链韧性的系统性工程[3]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力供应链金融
华夏时报· 2025-07-22 22:47
中国企业供应链策略转型 - 中国企业供应链策略从"中国+1"加速转向更稳健的"中国+N",东盟成为核心枢纽[2] - 近八成中国企业2024年业绩提升,但制造业面临营运成本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3] - 企业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本地化和多元化强化供应链韧性,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波动[3] 东盟市场重要性 - 东盟被视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终端市场和未来投资目的地,马来西亚最受青睐,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4]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将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5] - 中企在东盟的供应链金融需求从单纯融资转变为涵盖结算、融资、风险管理的综合服务[5] 外资银行角色与优势 - 外资银行凭借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深耕优势,助力中企解决跨境资金流转和本地融资难题[2]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境内共有40家外资法人银行,其中37家为外商独资银行,近七成股东来自亚洲[6][7] - 外资银行母行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实力强且国际经验丰富,为在华业务提供坚实基础[6] 跨境供应链金融创新 - 外资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如星展银行"e链通"、渣打银行区块链技术、大华银行"UOB Infinity"平台[7] - 信息互通和货币结算是跨境供应链金融主要难点,需专注定制化服务和结算能力[8] - 外资银行在东盟地区法律法规理解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探索上具备优势[9] 企业未来战略方向 - 多数中企预计2026年起市场改善,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等融入未来三年核心战略[5] - 企业积极开拓北美、北亚和欧洲等高潜力市场,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