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2025年三季报点评/德赛西威】短期业绩承压,看好智驾出海及产业外拓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10-30 23:3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5Q3实现营业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2% [2] - 25Q3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下降0.57%,环比下降11.74% [2] - 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下降13.25%,环比下降12.86%,业绩低于预期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23.37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17.88亿元,同比增长27.08% [2] 收入驱动因素与客户结构 - 25Q3大客户理想汽车产量同比下滑40%,环比下滑16%,对公司业绩形成压制 [3] - 新客户如小米、长城等客户拓展以及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支撑整体收入基本维持稳健 [3] - 核心增量客户小米汽车因YU7车型销量表现强劲,为公司业绩带来增厚 [3] 盈利能力分析 - 25Q3毛利率为18.51%,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5个百分点,主要受下游车企激烈竞争导致价格传导影响 [5] - 海外地区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5年上半年境内毛利率19.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境外毛利率29.0%(同比上升8.2个百分点),有望成为后续毛利率重要支撑 [5] - 25Q3期间费用率12.04%,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78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6] - 销售费用1-9月累计2.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89%,主要系业务扩张及获取客户订单支出增加,短期费用前置拖累利润但长期利于订单储备 [6]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 在建工程从年初4.45亿元增至9月末8.20亿元,同比增长84.08%,主要增加对厂房、产线投入,推测产能用于智驾域控制器、座舱产品扩产,为出海订单储备产能 [7] - 全球化战略持续落地,2025年5月印尼地区开始贡献产能,2025年6月墨西哥蒙特雷工厂首个量产项目落地为美洲市场提供本地化产能保障 [8] - 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2025年底竣工并于2026年量产,为欧洲地区供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产品,海外业务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重要支撑 [8]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334亿元/420亿元/504亿元(原预测369亿元/462亿元/5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6%/+20% [9]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9亿元/33.3亿元/40.1亿元(原预测27.6亿元/36.7亿元/4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28%/+21% [9]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0倍/23倍/19倍 [9]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延续增长 负债规模减少近百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2:07
10月30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披露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7.90亿元,同比 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从负债结构来看,牧原股份2025年三季度末环比2025年二季度末,短期借款压降66.48亿元,应付票据 与应付账款压降16.9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负债总额中有应付股利50.04亿元,公司在10月份已完成半年度权益分派。这 也就意味着,如考虑十月完成的50.04亿应付股利,牧原实际负债降低规模近百亿元,完成年初制定的 目标。 与此同时,牧原股份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持续增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达285.8亿元。 牧原股份负责情况不断改善也标志着,公司大额资本开支阶段已经结束,进入负债结构更好、总负债规 模更轻松、运营效率更高的阶段。 在国内生猪养殖业务由高速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同时,牧原股份将国际化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 略之一。 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同时,牧原股份资产负债率与总负债规模也持续下降。 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已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 ...
飞龙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1030
洞见研报· 2025-10-30 2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介绍飞龙股份的发展情况与竞争力,指出其在汽车热管理领域有深厚积累,正积极拓展民用市场,产品自制率高且有研发优势,全球化战略布局也在有序推进 [24][30][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飞龙股份,所属行业是汽车零部件,接待时间为2025年10月30日,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谢国楼和证券事务代表谢坤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公司,机构相关人员是汤浩、李元杰,接待对象是常州投资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始建于1952年,发展分两阶段,2017年前专注汽车热管理部件,2017年至今开拓民用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四个研发中心,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并出口多地,有200余家批产客户,服务超300个工厂基地 [24] - 每台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2 - 5只电子水泵,用于电机、电控和电池 [25] - 公司电子泵系列产品自制率超90%,注塑、电机、芯片贴片等自制 [27] - 公司热管理集成模块有“集成化”设计理念,提升装配效率与空间利用率,优化系统性能,多个项目进入放量周期,未来将深化产业链与价值链,推动战略转型 [28][29] - 公司以发动机热管理业务为基础,发展新能源热管理业务,应用领域拓展至多个民用热管理领域 [30] - 公司在汽车和液冷领域有研发项目,液冷领域超120个项目进行中,覆盖多个前沿领域 [31] - 公司既深耕冷板式液冷技术,也推进浸没式等多元液冷技术研发与应用 [32] - 公司全球化战略为国内国际市场协同发展,一是深化全球车企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承接海外订单;二是聚焦区域市场,辐射东南亚,拓展海外资源 [33][34][35]
立讯精密(002475.SZ):预计2025年净利润165.18亿-171.86亿元,同比增加23.59%-28.59%
格隆汇APP· 2025-10-30 21:1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18亿至17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9%至28.59% [1] - 预计202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8.42亿至148.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6%至26.64% [1] - 预计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28至2.37元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利用海外生产基地贴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区域化需求 [1] - 通过“底层能力创新”与“智能制造升级”双轮驱动,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 [1] - 推动智能制造与AI技术深度融合,以实现生产良效率的跃升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拓展,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 [1] - 战略投入领域还包括热管理、智能汽车及机器人,以构建更具弹性的业务矩阵 [1] - 业务拓展旨在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1]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165.18亿~171.8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0:53
业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1809.83万元至1718638.08万元,同比增长23.59%至28.59% [1] - 公司预计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28元至2.37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利用海外生产基地灵活响应全球客户的区域化需求,提供更具韧性和成本优势的制造解决方案 [1] - 公司通过“底层能力创新”与“智能制造升级”双轮驱动,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并推动智能制造与AI技术融合以提升生产良效率 [1] - 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拓展,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 [1] 当前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消费性电子占比78.55%,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比8.91%,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比6.95%,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占比3.93%,其他连接器和其他收入占比1.65%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4736亿元 [2]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165.18亿元~171.86亿元 同比增长23.59%~28.5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0:22
财务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18亿元至171.86亿元 [1] - 预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比增长23.59%至28.59%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发挥海外生产基地的战略支点作用 [1] - 公司将灵活响应并贴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区域化市场需求 [1] - 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具韧性和成本优势的全球化制造解决方案 [1] 业务发展重点 - 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拓展 [1] - 公司将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 [1] - 公司目标为构建更具弹性的业务矩阵,为全体股东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1]
立讯精密:第三季度净利48.74亿元 同比增长32.49%
格隆汇· 2025-10-30 20:15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 [1] - 预计2025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范围为165.18亿元至171.86亿元,同比增长23.59%至28.59%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发挥海外生产基地的战略支点作用 [1] - 公司将灵活响应并贴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区域化市场需求 [1] - 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具韧性和成本优势的全球化制造解决方案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继续推动多元化业务的拓展 [1] - 公司将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投入 [1] - 公司旨在构建更具弹性的业务矩阵,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1]
抢占亚洲电子市场高地!风华高科亮相韩国首尔消费电子展览会
经济网· 2025-10-30 17:04
10月21日至24日,亚洲电子产业盛会——2025年韩国首尔消费电子展览会(简称"KES")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举行。 风华高科携多款突破性高端新品与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向全球客户展示中国电子元器件的前沿技术,积极构建亚洲高端市场战略合作网 络。 此次KES首秀,是风华高科推进全球化战略、落实"走出去"布局的关键举措,借助展会在亚太地区的产业辐射力与资源聚合效应,进一步夯 实了在亚太市场的品牌根基。 技术突破引领应用革新 风华高科本次展出的产品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解决实际应用难题。 车规级新品精准匹配车载高端制造。其中,AV系列车规高压电阻突破了常规车规电阻的耐压极限,通过创新的线路布局设计、定制化调阻工 艺及车规级防硫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器及电驱系统等高压高频应用场景中,仍能保持卓越的电气稳定性与耐久性。 AHP系列车载PoC电感则针对智能驾驶趋势,采用半屏蔽结构设计,搭配风华高科Bias-T测试平台,能为车载摄像头模组、智驾域控提供稳定 高效的"电源+信号"同步传输方案。 电源用贴片新品赋能智慧绿色家居。其中,贴片瓷介电容适配高密度PCB布局,可节省30%以上的电路板 ...
粤海饲料:越南工厂开业暨招商告捷 国际化战略落子东南亚
中证网· 2025-10-30 16:35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越南工厂开业标志着公司向东南亚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是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1] - 越南项目是公司2022年上市后继海南、安徽基地后的重大产能布局[1] - 公司正密切关注泰国、印尼、印度、厄瓜多尔、加纳等市场,未来将通过新建、并购、合作等多元方式推进全球布局[1] - 越南工厂将为集团积累海外运营经验、培养国际化人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海外拓展模式[1] 越南项目产能与投资 - 越南粤海项目总占地面积5公顷,一期工程投资5000亿越盾(约合1.4亿元人民币)[2] - 一期配置4条时产5吨颗粒虾料生产线(预留2条)及1条时产10吨膨化料生产线,年产能超10万吨,中长期规划扩建至20万吨[2] - 工厂以“智能化、高端化”为标准,引入国际领先的布勒机械设备成套生产线及ERP生产流程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2]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越南开业前举办的共富招商会现场签约突破8.06万吨,缴纳定金订单达2.28万吨[1] - 公司近期增长势头强劲,今年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216.48%[3] - 10月18日安徽粤海新厂开业时斩获3.7万吨订单[3] - 越南水产饲料市场容量近600万吨,其中虾料市场有近90万吨市场容量[3] 产品技术与竞争优势 - 工厂关键设备包括利达华锐超微粉碎机组、布勒新型双螺杆膨化机组等,产品水中稳定性与适口性达到东南亚高端养殖需求[2] - 目前已构建涵盖“明海”“粤佳”两大品牌的对虾饲料、海水鱼料、罗非鱼料等多元化产品矩阵[2] - 公司目标助力客户实现“生长速度提高10%,饵料系数降低10%,损耗率降低50%”[2] - 实证数据显示使用43%蛋白虾料养虾92天收获29头/kg,饲料系数仅1.2;生鱼料养殖大规格生鱼饲料系数1.2,小规格生鱼饲料系数低至1.0-1.05[2] 销售网络与行业影响 - 销售网络将以越南为核心辐射东南亚主要水产养殖市场[2] - 公司致力于带动越南当地养殖水平提升,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企业成长与地方繁荣”的共赢局面[3] - 开业典礼有来自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客商共150多人共同见证[3]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16:08
公司概况与发展战略 - 公司始建于1952年,拥有70多年历史,致力于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 - 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17年前聚焦汽车热管理部件;2017年至今重点开拓民用领域客户和市场,推动转型升级 [2]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上海、芜湖、内乡和西峡四个研发中心 [2] - 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已批产国内外客户200余家,服务全球超300个工厂基地 [3]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汽车水泵和涡轮增压器壳体两类产品荣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2] - 电子泵系列产品自制率超90%,涵盖注塑、电机、芯片贴片等环节 [3] - 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集成化”设计替代传统多部件方案,提升装配效率、空间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多个项目已进入放量周期 [3] - 每台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2-5只电子水泵,主要用于电机、电控和电池 [3] 研发与市场拓展 - 在液冷领域有超120个研发项目进行中,覆盖服务器液冷、充电桩、储能、机械装备液冷、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4] - 液冷技术布局包括冷板式液冷深耕和浸没式等多元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 - 应用领域从汽车拓展至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液冷、人工智能、充电桩液冷、氢能液冷、储能液冷等民用热管理领域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通过“以老带新”模式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并借助泰国龙泰公司承接海外订单 [4] - 已与通用、福特、康明斯等国际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 - 泰国龙泰公司利用东南亚汽车产业集群优势,辐射东南亚市场,抢抓区域新能源产业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