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搜索文档
下半年扩内需仍紧迫,CF40报告:这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20
中国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中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超出全年增长目标 [2] - 二季度经济增长动能较一季度边际弱化,下半年面临关税、房地产和财政可用财力受限三方面压力 [2] - 建议下半年额外发行2.3万亿元政府债券,力争广义财政支出达到全年预算增长目标 [2] - 6月~12月预计发行7.6万亿元政府债券,低于去年同期规模 [2] - 城市更新改造被视为扩大内需的现实突破口 [3] - 建议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改善通胀预期 [3] - 房地产市场需供求两端同时发力以促进回暖 [3] 人民币汇率分析 - 2022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超过15% [5] - 贬值中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贡献4.8个百分点,国内价格水平下降贡献10.6个百分点 [5] - 人民币资产和外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对比是决定汇率的关键 [5] - 2022年以来的贬值主要源于持续的内需不足 [5] - 建议通过逆周期政策走出需求不足以实现汇率合理估值 [6] - 短期内建议宽幅区间波动汇率机制,守住7.2的下限 [6] - 2005年至2022年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近60%,年均升值2.7% [4]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 - 人民币汇率正经历预期逆转和利率环境改变两大结构性变化 [7] - 稳定币被视为具有规模效应和垄断效应的新型基础设施 [7] - 发展人民币稳定币面临四种路径选择:在岸/离岸人民币、在岸/离岸盯住其他资产 [7] - 建议优先在香港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但应用场景较少是短板 [7] - 可利用中国制造和产业链优势拓展线下应用,完善"链"上投融资闭环 [8] - 有观点认为应优先发展在岸人民币稳定币并严格监管 [9] - 美元稳定币的发展需要中国参与布局以避免"存在感"缺失 [9]
日子好好过,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人民日报· 2025-07-27 13:46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透过数据可以直观呈现其强大力量:今年上半年,内需对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内需特别是消费成为增长的主动力。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提振消费的空间依然较大。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针对性解决 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各地纷纷推出消费券、以旧换新等具体举措,让大家有能力、有意愿、有条 件消费,引导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理念,提高消费品质。 消费的过程,既是人民群众不断满足美好生活所需的过程,更是不断把"蛋糕"做大做好的过程,为广大 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倡导节俭和鼓励消费不是一时一地之策,它们既是民生、国计,更关乎社会福祉、民族未 来。 勤俭节约是为了推动经济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 动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当前,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与此同时,大力提振消费的举措一条接一条。既倡 导节俭又鼓励消费,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 倡导节俭和鼓励消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能相互促进 ...
新能源车下乡要适配当地
经济日报· 2025-07-26 09:11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成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5部门联合启动 首站在江苏如皋开展 有望持续释放扩内需新动能[1] - 2020年启动以来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车型 销量近1500万辆 显示绿色出行在乡村渗透率提升[1] - 政策形成供给与需求联动 带动充换电设施等新基建向乡村延伸 如皋190余辆展车与充电桩企业协同下乡[1] 农村市场面临的挑战 - 充电设施存在"重县城轻乡村"现象 电网容量不足和土地手续问题阻碍"车能路云"一体化落地[2] - 现有车型对坑洼路况适应性不足 皮卡/轻卡等生产型车辆供给短缺 难以满足"代步+生产"复合需求[2] - 售后网络下沉滞后 "三电"系统维修难且成本高 影响消费信心[2] 硬件建设解决方案 -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在乡镇政府/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布局 并向旅游村/产业村延伸[3] - 结合农网改造 通过专项债/政策性贷款支持变压器增容 推广"个人桩+社区共享"模式提高利用率[3] 产品供给优化方向 - 开发高底盘/强化载重/7座MPV等"乡村定制款" 跳出"城市车型下乡"思维定式[3] - 规范新能源二手车市场 建立电池健康度评估标准 推动退役网约车安全检测后进入农村[3] 售后服务提升措施 - 车企与县域经销商共建联合服务站 将"三电"维保服务拓展到乡镇一级[4] - 开展"售后流动服务车"下乡 农忙时节进村提供免费检测 培养本土化维保人才[4] 消费理念引导策略 - 在乡镇集市设置泥泞路面试驾区/载重测试区 举办新能源汽车嘉年华增强体验[4] - 通过APP实时推送电池数据 开展"村干部带头试驾"活动 用身边案例增强说服力[4]
中国经济年中观察:财政政策发力显效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新华网· 2025-07-25 20:51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 今年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1]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2] - 上半年已下达2批资金共162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 [4] - 上半年已下达1730亿元设备更新资金,惠及约7500个项目 [4] 消费领域成效显著 - 辽宁省阜新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申报达1.1亿元,直接拉动消费6.3亿元 [2] - 今年以来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 [2]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2] - 手机专卖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2] 投资领域支持加强 - 广东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获1.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3] - 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给予更多自主权 [2] - 摩根大通认为今年政府发债规模相比往年大幅提高 [3]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重庆顺多利机车公司获225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 [4] - 安徽科蓝特铝业公司通过税费优惠节省超千万元,引进先进设备 [5] - 前5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5] -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累计投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390余个,金额超300亿元 [5] 民生保障持续强化 - 四川省南充市发放创业补贴1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14亿元 [7] - 上半年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04亿元,同比增长9.2% [8] - 卫生健康支出11004亿元,同比增长4.3% [8] - 教育支出21483亿元,同比增长5.9% [8] - 广西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八成左右 [7]
"以旧换新"政策进阶,浙江等地如何破题内需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38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达1.6万亿元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1]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1] - 浙江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二季度增速达6.0%,为去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 [9] 政策扩围与补贴升级 - 浙江将3C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涵盖手机、智能手表等品类,单件产品限价6000元 [6] - 全省补贴品类总数从国家政策的12类扩展至85类,各地可自主增补,目前已新增60余个品类 [6] - 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按售价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 [6] - 电动自行车新购车辆补贴比例由20%提高至40%,补贴上限从500元升至1200元 [7] 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 - 浙江推动"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全省11市同步发力 [8] - 计划举办500余场系列活动,包括家电展、便民服务进社区等 [8] - 苏宁易购门店将"享国补"作为重大宣传点,吸引消费者选购 [3][5] 消费新动能挖掘 - 浙江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10] - "浙BA"篮球联赛期间发放赛事消费券,发展"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 [10] - "五一"和"端午"假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 [10] 未来政策方向 - 财政部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2] - 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2] - 财政部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9]
政治局会议专题:7月政治局会议前瞻
天风证券· 2025-07-25 14: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 年上半年 GDP 增速达 5.3%,政策驱动是经济修复关键,全年实现 5%增长目标难度不大,但需将政策驱动复苏转化为市场内生增长动能,预计 7 月政治局会议宏观政策基调延续扩张中性,强调政策延续性,或推进调结构和产业改革,同时分析不同政策领域关注点及历史会议后债市表现[1][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 月政治局会议前瞻 - 2025 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有韧性,GDP 同比增长 5.3%,但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承压等压力,预计会议强调政策延续性,推进调结构和产业改革[14][15] - “反内卷”政策方面,因部分行业产能扩张和价格战,PPI 连续 33 个月负增长,预计会议重点提及该政策以调结构、优供给、防风险[16] -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延续 4 月基调,强调加快债券发行使用,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18] -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维持“适度宽松”基调,加强与财政协同,短期降息概率低,关注结构性工具扩张[3][20] - 地产政策方面,上半年地产销售和投资不佳,下半年宽松政策或围绕“释放需求、优化供给”部署[21][22] - 消费政策方面,内需贡献率提升,预计会议强调扩内需、促消费,下半年政策或接续发力[23] - 历史上会议召开后 30 日,债市利率多先下后上,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和政策范式[26] 2024 年:政策基调延续积极取向,债市维持震荡 - 会议提出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落实“存量政策”,储备“增量政策”,强调延续性[28] - 会后 T+30 日,1Y 和 10Y 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 6BP、2BP[28] 2022 年:政策力度放缓,弱化经济目标,利率下行 - 会议对经济下行压力判断缓解,不再强调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政策重在落实,市场对政策加码担忧缓和[35] - 8 月央行超预期调降 OMO 和 MLF 利率 10BP,会后 T+30 日债市利率下行[35] 2021 年:政策由调结构转向稳增长,债市震荡盘整 - 会议认为经济稳增长优先于调结构,政策重心向“稳增长”倾斜,财政政策更积极,地方债发行提速[42][49] - 会后 T+30 日,债市收益率震荡偏上运行[42]
股市机会扩散,债市短期承压
中信期货· 2025-07-25 1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市机会扩散,债市短期承压,各金融衍生品投资建议为股指期货持有IM,股指期权采取牛市价差、备兑策略,国债期货趋势策略震荡偏谨慎,套保关注基差低位空头套保,基差策略适当关注基差走阔,曲线策略关注曲线做陡 [1][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 股指期货板块机会扩散,沪指站上3600点,十余个行业指数涨幅超1.5%,大宗市场反内卷品种活跃,政治局会议前关注扩大内需措施,维持积极态度,优先配置弹性成长品种,操作建议持有IM [1][6] - 股指期权续持牛市价差,昨日成交额66.90亿元,流动性处高位,看涨成交占比下降,各品种偏度低,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卖权配置价值重现,短期续持牛市价差,中期备兑适当加仓 [1][6][7] - 国债期货债市仍然承压,昨日全线收跌,风险偏好抬升与股债跷跷板压制债市,资金面波动构成利空,后续维持谨慎,关注长端空头套保,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操作上趋势策略震荡偏谨慎,套保关注基差低位空头套保,基差策略关注基差走阔,曲线策略关注曲线做陡 [2][7][8] 经济日历 - 当周经济指标包括中国7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中国6月全社会用电量年率 [10] 重要信息资讯跟踪 - 财政方面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支持多领域项目建设 [10] - 汇率方面2025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第六,占比2.88%,支付金额总体增加2.57%,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2.85% [11] - 外卖行业美团召开恳谈会,商户担忧价格战、客单价下滑、收入减少等问题 [11] - 基金方面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证监会注册,后续将发售,设置三档费率水平 [12] 衍生品市场监测 - 报告提及对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国债期货数据进行监测,但未给出具体数据内容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激发动能 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日报· 2025-07-25 05:24
高质量发展战略 - 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锚定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持续激发扩大内需主动力 科技创新驱动力 重大项目引领力 交通枢纽支撑力 [1] - 要求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 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现场 强调坚持边建设边出成果 攻关重大装备 突破关键技术 延揽核心人才 放大牵引效应 [1] - 长华化学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被寄望坚持安全绿色发展 精进工艺设计 产品研发 助力石化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2] 港口与交通建设 - 徐圩港区要坚持以港兴城 以产兴城 建好大港口 布局大产业 打开大通道 做好海河联运 海陆联动 [1] - 强调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与淮河生态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1] 营商环境与企业支持 - 要求把营商环境当生命线 围绕项目所需 企业所盼优服务 提效率 降成本 发挥企业家能动性 [2] - 鼓励企业敢干敢闯敢投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 文旅产业发展 - 指出江苏水上文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要开发高性价比游艇游 游船游 邮轮游 开展水上赛事活动 [2] - 强调掀起水上文旅消费新热潮 促进文旅产业升级 [2] 房地产与住房消费 - 肯定苍梧玉苑楼盘用隔音窗户等优质产品提升住宅质量 [2] - 要求以增强居住幸福感为导向 落实住宅标准 守牢材料安全环保关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 [2] - 强调更好激发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
张斌:应当设定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 重点守住下限
搜狐财经· 2025-07-24 16:4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单一盯住美元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 - 央行逐步扩大外汇交易价格浮动幅度并减少干预力度 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 [1]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表现 - 2005年汇改至2022年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接近60% 与中国相对贸易伙伴国生产率提升趋势一致 [3] - 2022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贬值超15% 与贸易顺差扩大和产业升级形成背离 [3]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 - 外部力量:全球风险偏好变化和美元指数影响非美元货币走势 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相关性低于发达国家货币 [4] - 国内市场力量:经济预期改善带动资本流入人民币资产 但主要经济体货币与股市相关性较弱 [4][5] - 政策力量:2017年后外汇储备稳定显示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升 2023年二季度后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偏离反映维稳意图 [5] 人民币汇率走弱原因 - 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和资产收益预期偏低 形成实际汇率低估 尽管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顺差仍出现资本流出 [6] - 低通胀和弱资产价格预期属于市场失灵 对资源配置优化不利 扩大内需可使人均名义GDP提升20%-30% [6] 汇率政策建议 - 短期可设置人民币兑美元宽幅波动区间 留足升值空间并锁定贬值下限 防止汇率过度扭曲 [7] - 需坚决执行汇率干预政策 利用基本面支撑优势遏制市场失灵导致的贬值压力 [7]
21社论丨巩固经济优势,持续增强中国资产吸引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1:53
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 - 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 - 全球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增强 [1] 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的逻辑 - 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面对美国关税冲击仍保持出口增长 [1] - 2025年起国内外投资者认为中国成为具有独立性和全球影响力的经济新一极 [1]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在新能源汽车、创新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快速发展 [1] 中国制造业升级与创新优势 - 中国制造业从组装加工优势快速升级到设备制造优势,并在研发领域取得突破 [2] - 中国经济结构性改善与创新能力提升,储备了未来巨大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2] 全球资本配置趋势 - 约60%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加对中国资产配置 [2] - 亚太和非洲地区主权基金中分别有88%和80%的机构将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 [2] - 北美地区约73%的主权基金对投资中国持积极态度 [2] 中国经济韧性与成长性基础 - 中国经济韧性与高成长性建立在长期稳定增长基础上 [3] - 通过稳中求进方式积累新优势,形成新结构 [3] - 需通过稳增长为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创造条件 [3] 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 - 需通过扩大内需确保经济不受外部冲击,提振市场信心 [4] - 巩固市场规模带来的经济韧性及产业升级产生的强大势能 [4] - 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与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