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市政协委员走进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8 06:49
人形机器人技术展示 - "天工2 0"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地形行走如履平地 四足小狗机器人可灵活行走并完成翻跟头动作 [1] - 机器人展示多样化功能 包括泡咖啡 汽车检测 骨科手术 种牙等医疗应用 [1] - 仿生机器人能模拟人类表情 实现同步眨眼和张嘴等交互功能 [1] 机器人产业生态 - 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聚集优必选 合鲸科技 灵足时代 跨维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企业 [1] - 园区覆盖人形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机器人大世界展示工业 医疗 居家生活等多场景应用方案 [1] 行业发展建议 - 医疗行业专家建议加强政策指导 系统梳理市场需求 引导企业研发满足实际需求的核心技术 [1] - 强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推动行业有序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 - 科技自立自强被视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2]
国常会最新定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券商中国· 2025-06-27 23:00
科技强国建设 -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有力有序推进科技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3] -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巩固和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包括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科技保险 [4]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 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 [2][5] - 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事项 [5] -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一网通办" [5] - 目前已取得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主要体现在政府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基层一线负担明显降低 [6] 农村公路建设 - 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2] - 要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等责任,保障资金投入,有效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2] 政务服务优化案例 - 山东省群众在门诊出示"医保码",即可办理预约挂号、现场签到、报告查询、门诊缴费等全流程事项 [6] - 海南省通过全省统一的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家长只需在线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完成子女入学申请 [6] - 江苏省通过建立"线下线上多触点一窗受理、线上多渠道全程网上办理"的公租房申请新模式,申请公租房保障只需提供"一证、一表、一书" [6] - 商务部组织建设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中央和省级两级平台,实现家电以旧换新分级建设、央地联动,报废车换新一网核查、闭环管理 [6]
国常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快讯· 2025-06-27 19:19
科技创新政策 - 国常会强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推动科技发展 [1] - 政策方向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 - 巩固和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把握发展主动权 [1] 科技成果转化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 - 目标是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A股十年变迁: 扬帆出海结硕果 中国智慧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
证券时报· 2025-06-27 01:49
中国上市公司出海业务概况 - 2024年有海外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560家,数量占比达到66.37%,均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营收突破10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2.8倍 [2] - 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14.28%,创历史新高,与十年前相比提升4.65个百分点 [2] - 2024年海外业务毛利润达到1.63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8.33倍 [2] - 海外业务毛利润占总体毛利润的比例达到14.71%,相比十年前提升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海外营收占比 [2] 出海业务驱动因素 - 企业内生动力:国内部分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开拓海外增量市场 [3] - 海外市场机遇: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强劲,消费与基建需求旺盛 [3] - 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在新能源、电动车、光伏、通信设备等领域积累显著优势 [3] - 国家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战略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3] 行业出海表现变化 - 电子行业海外营收达到1.39万亿元,占A股权重13.58%,相比十年前增加8.56个百分点 [4] - 汽车行业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达到9.88%,相比十年前增加5.92个百分点 [4] - 电力设备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达到7.03%,相比十年前增加4.71个百分点 [4] - 石油石化行业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由2014年的30.29%降至2024年的12.96%,减少17.33个百分点 [4] 出海业务四大转变 - 产业竞争力重心从"基础资源/基建输出"向"中高端制造与技术输出"跃迁 [5] - 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端电子制造、先进材料成为新引擎 [5] - 全球对绿色能源、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激增 [5] - 国家战略引导成效显现,相关行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5] 行业龙头出海案例 - 立讯精密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354.67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37.2倍,海外营收占比87.6% [7] - 比亚迪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218.85亿元,十年间增长28.7倍 [8] - 比亚迪5月份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89047辆,同比增长137.46% [8] - 比亚迪4月在欧洲市场销量达7231辆,首次超越特斯拉 [8] 出海模式升级 - 从产品出口、代工转向技术主导权、生态协同力与合规适配性三位一体 [9] -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许可向福特授权电池专利 [9] - 迈瑞医疗向欧洲输出5G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9] - 中控技术为沙特炼油厂提供工业操作系统+AI模型授权 [9] - 隆基绿能向越南光伏制造商授权硅片技术及设备 [9]
上交所召开落实科创板“1+6”政策保荐机构座谈会
证券时报· 2025-06-26 18:47
科创板政策动态 - 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专题座谈会 与头部保荐机构就科创板"1+6"政策进行深入交流[1] - "1+6"政策在"科创板八条"基础上推出 连续两年出台科创板改革政策 凸显科创板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1] - 科创成长层高效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展 既畅通融资通道 又为投资者提供参与优质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投资渠道[1] 市场参与方反馈 - 与会机构认为"1+6"政策对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增强服务科技创新包容性和适应性意义重大[1] - 保荐机构表示将加强企业辅导和政策培训 与上交所协同保障科创板发挥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主战场作用[2] 后续工作部署 - 上交所将按证监会部署 加强政策宣贯和市场沟通 加快典型案例落地以形成示范效应[2] - 通过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信心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 其他市场资讯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5] - 华为鸿蒙智行推出智界全系2万元补贴[5] - 英伟达重夺市值第一地位[5] - 某复牌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超600%[5]
聚力服务国家战略 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越秀资本参展第十四届金交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3:34
公司概况 - 越秀资本是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0987 SZ),国内首个地方金控上市平台,自2018年起连续获得中诚信AAA评级 [4] - 公司形成"融资租赁 不良资产管理 投资管理+战略投资中信证券"的"3+1"核心产业结构 [1] - 旗下拥有越秀租赁 广州资产 越秀产业基金等7个金融业务平台,是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 [4] 业务布局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累计投放超1540亿元,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14 89GW,服务农户52 8万户 [2] - 越秀租赁绿色项目累计投放超1400亿元,绿色业务收入占比超50%,户用光伏装机11 4GW [4] - 围绕光伏 风电 储能等领域打造绿色资产开发运营和投资管理双平台 [2] 科技创新投资 - 在管基金规模超325亿元,已投26家科技企业实现IPO [2] - 重点布局航天 汽车 半导体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 [2] - 越秀产业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连续六年获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6] 普惠金融 - 普惠金融累计投放895亿元,服务中小微客户55 3万户 [2] - 发展普惠租赁 户用光伏 个贷不良 保险+期货等普惠业务 [2] - 广州资产2024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规模318 22亿元,处置规模114 23亿元 [5] 行业地位 - 越秀租赁资本实力位居全国外商系融资租赁公司前十,连续十年获"融资租赁年度公司"称号 [4] - 广州资产资本实力位居全国地方AMC前列,拥有全业务资质 [5] - 广州期货连续多年获"中国期货公司金牌管理团队",2024年获"中国最佳期货公司" [7] 战略方向 - 贯彻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绿色 普惠 科技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 [1] - 深化产融协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聚焦"碳达峰 碳中和" 科技自立自强 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1] 近期荣誉 - 越秀租赁获"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和数字金融优秀案例 [3] - 越秀金科获"点数成金"数字金融优秀案例 [3] - 越秀产业基金2024年获"投中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30" [6]
自觉担起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8
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 湖北肩负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责任,目标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1] -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和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大省 [1] - "十四五"期间湖北强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 湖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 [1] - 湖北拥有146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科技创新机制改革 - 湖北实施科技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创新,包括"揭榜挂帅"和"赛马"制 [2] - 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推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改革 [2]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运行4年成立78家专业研究和服务平台,转化科技成果600项,孵化高科技企业200多家 [2] 科技与产业融合 - 湖北制造业底子厚实,硅钢、海工钢等优特钢占比超过50%,食品级、电子级等精细化工产品占比超过40% [3]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催生新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确保供应链安全 [3]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 [3]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资本赋能 硬科技加速成长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6
双创板块IPO募资情况 - 2024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77.4亿元,占IPO总额比例56.03%,再融资275.53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5.92% [1] - 2023年双创板块IPO募资2661.94亿元,占IPO总额比例74.66%,再融资1127.51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7.54% [1] - 2022年双创板块IPO募资4316.81亿元,占IPO总额比例73.55%,再融资2004.39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25.55% [1] - 2021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504.16亿元,占IPO总额比例63.62%,再融资1809.5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8.41% [1] - 2020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119.17亿元,占IPO总额比例65.85%,再融资857.99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9.69% [1] 双创概念股首发募资情况 - 中芯国际首发募资532.3亿元,为双创板块最高 [2] - 百济神州-U首发募资221.6亿元 [2] - 中可公司首发募资212.03亿元 [2] - 金龙鱼首发募资139.33亿元 [2] - 芯联集成-U首发募资110.72亿元 [2] 双创板块研发支出 - 2024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724.31亿元,同比增长4.37%,研发支出占比6.82% [5] - 2023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558.08亿元,同比增长10.96%,研发支出占比6.65% [5] - 2022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178.68亿元,同比增长22.32%,研发支出占比6.29% [5] - 2021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2549.77亿元,同比增长30.86%,研发支出占比6.22% [5] - 2020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1974.37亿元,同比增长13.3%,研发支出占比6.17% [5] 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发展 - 2021-2024年双创板块累计IPO募资超万亿元,再融资超5200亿元 [8] - 2023年双创板块IPO募资占比达74%,创历史新高 [8] - 2022年双创板块再融资占比接近26%,创历史新高 [8]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设立科创成长层 [7][8] - 6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超百亿元,占2021年以来百亿级IPO的42.86% [8] 研发创新成果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 [9] -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境内有效发明专利468.2万件 [9]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6.84万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9] -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支出超186亿元,居双创板块首位 [9] - 百济神州-U2024年研发支出超141亿元 [9] - 双创板块2024年底专利总数超50万件,较2020年增长近50% [10] - 宁德时代专利数近1.38万件,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专利数超4000件 [10] 硬科技企业成长 - 双创板块营收从2015年0.8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46万亿元 [12] - 2024年双创板块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接近9%,高于A股整体 [12] - 2024年双创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近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2] - 2024年双创板块分红金额1661亿元,分红比例64.66%,均创历史新高 [12] - 双创板块资产负债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6%以下 [12] - 宁德时代2024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储能全球市占率36.5%,均居全球第一 [13]
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鲁担科技贷”:疏源开渠,精准浇灌科创沃土
齐鲁晚报· 2025-06-25 20:05
产品概况 - "鲁担科技贷"获评2025"好品金融"科技金融典型产品 自2024年7月推出以来已覆盖济南、青岛、烟台等9个地市20家担保机构 [1] - 累计备案保费补贴业务27.27亿元 为1025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减免保费1667.45万元 [1] - 构建"政府引导+风险共担+精准滴灌"创新模式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示范效应 [1][3] 政策支持体系 - 2023年《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首倡打造省级"鲁科担"品牌 [7] - 2024年出台《山东省省级科技担保保费补贴及风险补偿实施细则》 构建完整政策框架 [7] - 财政资金补贴直达各地市直担机构 通过"先担先贷、后审后补"备案方式提升效率 [7] 产品创新特点 - 担保费率不超过0.5%/年 显著低于市场水平 [7] - 取消知识产权等传统反担保要求 仅需个人信用作为反担保措施 [7][9] - 依托覆盖全省16地市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建立省市县垂直银担合作通道 [7] 实施成效 - 典型案例:为某激光科技公司提供400万元贷款 担保费率0.5% 贷款利率3.85% [9]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支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1.58万户 金额达700.04亿元 [10] - 通过青岛银行等合作机构实现快速放款 解决企业技术升级关键期资金瓶颈 [9] 未来规划 - 优化政策支持标准 强化财政/金融/科技政策协同 [10] - 落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打造"担保+技术+投资"生态圈 [10] - 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重点培育新质生产力 [10]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包容的市场环境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9
科创板改革政策框架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框架,其中"1"代表在科创板设置专门层次——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6"指推出六项改革措施,形成从上市准入到持续融资的完整支持链条 [1] - 创业板同步启用第三套标准,接纳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与科创板形成协同效应 [1] 改革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通过优化上市条件、新设市场板块等方式争夺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中国需深化科创板改革以应对国际竞争 [2] -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需以制度创新激活人才与技术要素,构建更具韧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中国科技企业估值逻辑重构,如DeepSeek等企业印证"创新价值先于盈利显现"的新范式,需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制度支撑 [2] 科创成长层定位与意义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打破"唯盈利论"束缚 [3] - 该分层设计让未盈利企业有"专属赛道",将现有及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企业纳入分层管理,体现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适配 [3] 六项改革措施与市场影响 - 六项措施包括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IPO预先审阅、扩大标准适用领域、支持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及战略投资者认定制度、丰富投资产品与风险管理工具 [4] - 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587家,总市值约6.6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合计占比80% [4]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科创板公司超120家,包括铁建重工、中国通号、中控技术、中无人机等产业头部公司,覆盖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重要产业链 [4] 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 - 改革针对科创成长层企业提出更高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要求,如定期报告需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压实证券公司责任 [5] - 预先审阅等机制实施将助力关键技术攻关期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加速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