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WA
icon
搜索文档
马云入局的千亿平台 密集出招区块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21:52
公司战略转型 - 云锋金融于7月15日宣布在现有保险与金融科技业务基础上,全面进军Web3.0、RWA与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5] - 公司通过投资获取底层技术、引入关键人才、升级合规牌照、储备资金弹药,并迅速启动实操项目,步步为营地推进新战略[10] - 战略转型的一重目的在于为保险主业铺路,利用Web3解决传统金融在成本、效率、安全等多方面的痛点[16] 近期重大举措 - 9月1日,公司与蚂蚁数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战略投资Pharos公链,共建机构级RWA金融新基建[6] - 9月初,公司在公开市场购买1万枚以太币,耗资约4400万美元(超3亿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4][7] - 旗下云锋证券新增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完成升级后可直接开展虚拟资产交易[7] - 9月16日,公司完成配售1.91亿股,募得11.7亿港元,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业务拓展[8] - 9月17日,公司宣布独立完成首个金融资产RWA项目,底层资产为其子公司投资的FOF份额[9] - 10月2日,公司宣布战略入股全球加密货币人寿保险公司Anthea Holding Limited,双方将共同探索在保险业务上运用区块链技术[2] 合作方与投资标的 - 此次入股的Anthea Holding是一家专注于加密货币计价人寿保险的全球创新保险公司,已获百慕达金融管理局预批准创新长期保险业务牌照[10] - Anthea提供以数字货币计价的储蓄型寿险产品,并实现全数字化投保与理赔流程[10][18] - 云锋金融未公布具体投资金额和股比,只明确购得少数股权,且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10] 公司基本面 - 云锋金融总资产高达1050亿港元,主阵地在港澳地区[2]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云锋金融控股",马云与虞锋分别持股29.85%、70.15%[3] - 截至10月3日,公司市值约250亿港元,自7月15日宣布新战略以来,股价翻倍有余[11] - 2024年1-6月,公司保险业务实现收入15.32亿港元,经营利润显著增长,带动整体净利润同比大增142%[13] - 其中,万通保险贡献净营运利润6.96亿港元,而其他金融服务经营亏损1000万港元,保险是公司唯一盈利引擎[13][14] - 万通保险在香港经营50年,能排进当地保险公司前十,截至6月底在香港和澳门有2791个独家代理[15] 人才引进与股东背景 - 公司新引入多名Web3领域关键人才,均与马云的人脉圈子挂钩[21] - 9月5日,前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加入董事会,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其在Web3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领域有丰富投资经验[22][23] - 同在9月加盟的蒋国飞曾担任蚂蚁数字科技总裁,拥有深厚区块链与Web3技术背景,将出任云锋金融Web3发展委员会主席[24][25] - 董事会成员肖风是区块链领域教父级人物,其掌舵的HashKey Group是香港Web3进程的核心推动者[25] - 公司实际最大持股人为虞锋,通过多层控股实际控制47.25%的股份[19]
马云入局的千亿平台,密集出招区块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21:24
公司战略转型 - 云锋金融于7月15日宣布将在现有保险与金融科技业务基础上,全面进军Web3.0、RWA与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 [5] - 公司通过投资获取底层技术、引入关键人才、升级合规牌照、储备资金弹药,并迅速启动实操项目,步步为营地推进新战略 [10] - 战略转型的一重目的在于为保险主业铺路,利用Web3解决传统金融在成本、效率、安全等多方面的痛点 [17] 近期关键举措 - 9月1日,宣布与蚂蚁数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战略投资Pharos公链,共建机构级RWA金融新基建 [6] - 9月披露已在公开市场购买1万枚以太币,耗资约4400万美元(超3亿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 [4][7] - 旗下云锋证券新增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完成升级后可直接开展虚拟资产交易 [7] - 9月16日完成配售1.91亿股,募得11.7亿港元,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业务的拓展 [8] - 9月17日宣布独立完成首个金融资产RWA项目,底层资产为其子公司投资的FOF份额 [9] - 10月2日宣布战略入股全球加密货币人寿保险公司Anthea Holding Limited,购得少数股权,双方将共同探索在保险业务上运用区块链技术 [2][10]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云锋金融总资产高达1050亿港元,主阵地在港澳地区 [2] - 公司业务版图主要分为两类:保险业务(核心是万通保险)以及证券经纪、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 [14] - 2024年1-6月保险业务实现收入15.32亿港元,经营利润显著增长,带动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大增142% [14] - 万通保险贡献的净营运利润达6.96亿港元,而其他金融服务经营亏损1000万港元,保险是公司唯一的盈利引擎 [15] - 万通保险在香港经营50年,能排进当地保险公司前十,在港澳两地有2791个独家代理 [16] 投资标的概况 - 此次入股的Anthea Holding是一家专注于加密货币计价人寿保险的全球创新保险公司,已获百慕达金融管理局预批准创新长期保险业务牌照 [10] - Anthea提供以数字货币计价的储蓄型寿险产品,并实现全数字化投保与理赔流程 [10][19] 股权结构与关键人物 - 云锋金融的最终控股公司为"云锋金融控股",马云与虞锋分别持股29.85%、70.15% [3] - 公司实际最大持股人为虞锋,通过多层控股实际控制47.25%的股份 [20] - 9月公司引入多位Web3领域关键人才:56岁的梁信军加入董事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其在Web3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领域有丰富投资经验 [23][24] - 前蚂蚁数字科技总裁蒋国飞加盟云锋金融,将出任Web3发展委员会主席,拥有深厚的区块链与Web3技术背景 [25][26] - 董事会成员还包括区块链领域的教父级人物、HashKey Group掌舵人肖风 [27] 市场反应 - 自7月15日宣布战略转型以来,公司市值大幅上涨,截至10月3日市值约250亿港元,翻倍有余 [11]
吴说 9 月 VC 月报:金额 51 亿美金,大量 Pre-IPO 融资
新浪财经· 2025-10-03 07:28
2025年9月Crypto VC投资概况 - 2025年9月公开风险投资项目共62个 环比下降25.3% 同比下降37.4% [1] - 总融资金额为51.22亿美元 环比上升5.2% 同比大幅上升739.7% [3] 各赛道项目数量分布 - DeFi赛道占比最高 约为25.8% [3] - CeFi赛道占比约21% [3] - L1/L2和AI赛道占比相同 均为12.9% [3] - Tool/Wallet赛道占比约11.3% [3] - RWA/DePIN赛道占比约6.5% [3] - NFT/GameFi赛道占比最低 约为4.8% [3] 主要融资轮次详情 - Forward Industries完成16.5亿美元Post-IPO融资 用于启动基于Solana的数字资产金库战略 [3] - Figure Technology通过IPO融资7.87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以RWA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平台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50亿美元 [3][4] - StablecoinX获得额外5.3亿美元融资 总承诺融资额达8.9亿美元 为纳斯达克上市做准备 [4] - Helius Medical Technologies完成超5亿美元PIPE融资 用于启动SOL金库战略并探索链上DeFi收益机会 [5] - ETHZilla新增3.5亿美元可转债融资 资金将用于在Layer 2协议和RWA中部署ETH 公司当前持有约10.2万枚ETH [5] - Flying Tulip完成2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对应FDV为10亿美元 并计划通过公开发售再募资最多8亿美元 [6] - Fnality完成1.36亿美元C轮融资 用于扩展其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结算系统 覆盖美元与欧元市场 [6] - Tron Inc获最大股东1.1亿美元新投资 以扩充TRX财库 使公司TRX持仓总价值超2.2亿美元 [7] - Zerohash完成1.04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10亿美元 专注于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 [7] - Bit Digital拟通过可转换票据融资1亿美元 主要用于增持以太坊及其他Asset Tokenization相关用途 [8]
稳定币的发展历程、成败叙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搜狐财经· 2025-10-03 06: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稳定币市场呈现市值复苏和交易量突破的新变化,主流国家监管逐步介入 [1][6] - 稳定币与支付宝在运行基础、发行机制和制度属性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支付宝并非稳定币 [15][18][19] - 美国凭借监管的“模糊容忍”策略、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以及完善的网络效应与应用生态,在稳定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3] - 欧盟与新加坡虽监管完善,但因过度监管、货币国际化不足及交易生态不完善,导致其本币稳定币规模和市场话语权有限 [24] - 香港可打造“香港稳定币走廊”,通过多元货币策略、场景嵌入和动态监管培育RWA生态,避免重蹈欧盟覆辙 [27][28][29][30] - 中国可采取“三箭齐发”战略,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中国版美元稳定币和“全球币”,以创新模式获取全球稳定币市场战略优势 [31][32] 稳定币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2014-2017年):稳定币起源于2014年,早期代表包括USDT、bitUSD和bitCNY,2017年市值攀升至10亿美元,ICO兴起是重要推动因素 [1][3] - 第二阶段(2018-2022年):标志性事件包括USDC发布、Facebook推出Libra计划,后者推动全球监管战略重视加密货币 [5][6] - 第三阶段(2023年至今):稳定币市值复苏,2024年交易量达11.9万亿美元,超过Visa同期10.8万亿美元,特朗普家族推出USD1,Circle上市 [6][7] 稳定币技术分类与市值 - 抵押型稳定币包括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和商品抵押型(如PAXG) [8] - 算法稳定币(如UST)和混合稳定币(如FRAX)规模较小,UST崩盘后市场信任度下降 [8] - 主要稳定币市值:USDT接近1700亿美元,USDC约700亿美元,USDe超100亿美元,DAI约50亿美元,USD1约22亿美元 [10] 主要稳定币运作机制 - USDT采用法币1:1锚定机制,盈利核心为沉淀资金投资,2024年80%以上资产为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国债,净利润达137亿美元 [10][17] - USDC合规性更强,已获美国48州货币传输许可证等多国牌照,但合规成本高且应用场景受限 [13] - DAI由去中心化平台以加密货币超额抵押发行,灵活性高但面临全球监管不认可的合规挑战 [13][14] 稳定币与支付宝对比 - 相似点:均与法币1:1等值,旨在提升交易便利性,早期盈利模式均依赖沉淀资金投资收益 [16][17] - 不同点:稳定币基于区块链体系实现全球秒级跨境支付,支付宝依赖传统金融体系;稳定币具备货币发行功能,支付宝仅为支付通道;稳定币存在挤兑脱钩风险 [18][19]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清晰法案”建立稳定币许可制和分类监管框架,对链上点对点交易采取“入口+出口”合规追溯 [20] - 欧盟MiCA法案设置稳定币单日交易量限额(超100万笔或2亿欧元触发干预),监管严格 [21] - 香港《稳定币条例》采用牌照管理制,要求2500万港元注册资本金,限制稳定币与DeFi结合,2025年8月有77家公司提交牌照申请 [22] 香港稳定币发展路径 - 香港需从“监管者”转向“市场培育者”,打造连接全球的“稳定币走廊”,重点培育RWA生态 [27][28] - 政策支持包括推行多元货币策略、政府示范应用稳定币支付、推动本地支付工具与稳定币对接、建立动态监管沙盒 [29][30] 中国稳定币战略构想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服务“一带一路”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1] - 中国版美元稳定币以持有的7000多亿美元美债为底层资产,支持多币种计价 [31] - “全球币”采用一揽子货币储备,提升人民币资产占比,建立去中心化全球联盟治理机制 [31] - 通过赋予“法定稳定币”强制接受性,扩大应用场景,形成与“市场稳定币”的差异化体系 [32]
帮主郑重:22万散户盯着跌停板?这“算力”变“算计”的坑,咱得这么躲
搜狐财经· 2025-10-03 04:47
公司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在国庆假期第一天股价跌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22.5万名股东受影响 [1] - 公司解除一项价值36.9亿元、服务期为5年的算力大单,该合同于今年3月签署,但在7个月内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 公司公告称合同解除“双方无分歧”且“不影响经营” [3] 公司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空作业平台、叉车等工程设备租赁 [3] - 近年来公司频繁追逐市场热点,包括涉足算力领域、发行“黄蜂哥NFT”并承诺推广大使可获得股票分红收益,以及推出价值1000万元的RWA产品 [3] - 算力大单解除后,NFT与RWA业务也未产生实质性收益 [3] 市场表现与股东动向 - 公司股价在3月从5元上涨至13元,涨幅显著 [4] - 知名投资者章建平于2月以均价8.2元买入公司股票,在股价上涨约50%后,于第二季度从十大股东名单中退出,推测卖出价超过10元,获利约20% [3] 行业风险案例 - 一家传统印刷公司曾宣布进军元宇宙数字藏品平台,股价连续三天涨停,但三个月后平台未上线且无具体技术合作方披露,股价跌回原点 [5] - 一家机械零件公司公告获得2亿元新能源充电桩订单,但订单细节模糊,后续因对方资金未到位而暂缓执行 [6] 投资分析框架 - 评估公司主业扎实程度,建议关注最近三年财报中主业营收占比是否超过80% [7] - 跟踪大订单落地细节,需关注是否签订正式合同、首笔预付款是否到账、是否开始生产或交付,框架协议若数月无进展则属高风险 [7] - 分析股东进出节奏,重点关注股东在股价暴涨后是否密集减持 [7]
AVAX DEX Volume Climbs Sharply in September, Boosting Recovery Outlook
Yahoo Finance· 2025-10-02 16:13
核心观点 - Avalanche生态系统在9月份表现强劲,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达到三年新高,并获得巨额资金库交易,为中期新一轮增长周期奠定基础 [1][7] 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 - 9月份Avalanche链上DEX交易量达到174亿美元,为过去三年最高水平 [2] - 在过去24小时内,DEX交易量接近6.9亿美元,证实流动性回归和用户对链上DeFi基础设施的信心 [3] - DEX交易量在各大平台中排名靠前 [4] 战略发展与机构兴趣 - Avalanche Treasury Co与Mountain Lake Acquisition Corp达成6.75亿美元合并交易,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于纳斯达克上市后,其资金库将持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AVAX [4] - 该交易被视为将资本流入Avalanche生态系统制度化的战略举措,为现实世界资产、稳定币和支付基础设施的重大投资铺平道路 [5] - 公司在韩国和日本扩大稳定币支付应用,增加区块链的现实世界用例 [6] - 机构对AVAX兴趣增长,VanEck、Grayscale及Bitwise等巨头已提交AVAX交易所交易基金申请 [6] 市场表现与技术分析 - AVAX当前交易价格约为30.62美元,过去24小时上涨2%,过去一个月上涨近30% [8] - 技术信号表明AVAX处于关键水平,若能维持关键支撑位,则可能实现突破 [1]
BNB Chain News: Uptober Kicks Off as Gas Drops and RWA Arrives
Yahoo Finance· 2025-10-01 23:12
市场整体表现 - 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比特币价格接近117,000美元,Altcoin Season指数恢复上行[1] - BNB Chain生态系统在市场波动中表现稳定,是少数实现周度正增长的altcoin板块之一[2] - 该板块市值较上周增长0.7%,较一个月前增长11.8%,目前距离历史高点不到3%[2][4] 代币表现 - 尽管本周大多数BEP-20代币价格下跌,但BNB的相对强势支撑了市场[3] - 部分小市值代币表现突出,本周涨幅领先的代币涨幅均超过25%[3] - 热门代币列表包含内容平台代币、粉丝代币以及Boundless(ZKC)代币[3] 链上活动与网络发展 - BNB Chain在日活跃地址数上曾短暂超越Solana,并且链上收入因Aster(ASTER)的成功而显著激增[5] - 网络交易量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活动出现下降[6] - 网络升级将基础Gas费减半至0.05 gwei,并将区块间隔加速至约450毫秒,旨在实现更便宜、更快速的交易[7] 生态系统催化剂 - 更低的Gas费、零费用的稳定币交易以及新的空投活动推动了链上活跃度[4] - Binance的HODLer空投计划新增OpenEden(EDEN),使BNB质押者和订阅者可通过空投门户获得EDEN代币[8]
诺娃RWA丨环球 RWA 暨稳定币研讨峰会香港站盛大开启,共探金融创新前沿
搜狐财经· 2025-10-01 11:40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金融创新加速演进的当下,2025 年 9 月 27 日,"环球 RWA 暨稳定币研讨峰会" 首站于香港丽豪航天城酒店隆重拉开帷幕。此次峰会汇聚了业界及机构高管、学术专家和企业领袖,旨在搭 建跨界交流桥梁,为 RWA 和稳定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首先登台的是 RWA 公链委员会主席本杰明(美国),他围绕 RWA 公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展开分享, 为大家带来了国际视角下的前沿见解。紧接着,RWAC 公链发起人之一蕾雅(法国)登场,她深入剖析了 RWAC 公链的发起初衷与核心优势,让与会者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紫荆 RWA 首席执行官陈波安 博士(香港)也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从紫荆 RWA 的运营实践出发,探讨了 RWA 领域的创新与挑战。 在一场动人的歌唱演出后,峰会进入签约环节。紫荆 RWA 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相关合作迈出了坚实 的一步。随后,RWA 与 RWAC 合作签约仪式的完成,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小高潮,彰显了不同主体在 RWA 领域携手共进的决心。 在签约仪式后,又一场精彩的歌舞表演为峰会增添了艺术氛围。随后,稳定币前沿研究报告环节开启,林凯 文教授(台湾 ...
五大领域AI落地实践,他们这么说
钛媒体APP· 2025-09-30 21:25
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 - 当前90%的制造企业数据处于“沉睡”状态,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统一的数据和业务流程标准[2] - 企业系统齐全但缺乏整合形成数据孤岛,例如创世纪机械拥有SAP、PLM、MES、WMS、SRM、CRM等系统,但业务数据无法贯通导致缺失全局决策视角[3] - 解决数据沉睡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标准化入手,遵循标准化、上系统、数据采集和AI建模的四步曲,业务与IT深度融合是关键[4] - 通过AI技术可实现非标采购的智能化,智造家“采购管家”平台利用多模态大模型对2D/3D图纸快速核价,目标让非标采购像淘宝下单一样简单可控[6] - AI应用于生产计划与物料分配,基于实时设备状态、订单优先级和物料库存的智能排产系统可动态调整生产顺序,初步实现“计划-执行-物料”闭环[6] - 制造业AI落地路径不同于互联网行业,核心在于“小数据”和“场景闭环”,而非盲目追求几百亿参数的大模型[6] 金融行业AI与RWA创新 - 京东云通过统一的JoyScale AI算力平台将GPU资源利用率从不足30%提升至70%以上,并兼容多种国产芯片以应对供应链风险[10] - 京东内部已部署上万个智能体覆盖研发、客服、营销、投研等场景,其JoyAgent智能体已演进至2.0阶段,能够实现多智能体协作自动执行复杂业务流程[10] - 企业级AI应用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数据质量与流通性、精准的业务场景识别以及配套的组织架构与人才培养体系[10][11][12] - RWA创新路径需锚定实物大宗商品以确保合规,例如酱香基酒资产每年增值约15%,通过全流程数据上链在贵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成功挂牌[13][16] - 探索通过香港、迪拜等持牌交易所渠道进行RWA跨境流动,本质是将实体经济中的优质资产数字化以提升流动性[13] 零售业数字化运营 - 零售业追求“日日新”,金源新燕莎MALL每年置换或移位品牌面积达4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重新呈现一个中小型百货店[14][15] - 购物中心本质是构建生态,早期运营方曾提出80%商户不盈利时自身也不追求盈利,关键在于通过精进服务提高产品价值对冲成本[15] - 通过统一收银和会员体系实现人货场数字化,发现“内衣+红酒”等品类组合,运营需高于日常商品管控能力,落脚于“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的核心价值[17] - 百货业CIO需从“术”转向“道”,更多关注消费文化变迁和消费者行为变化,核心策略包括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以及利用AI制造营销热点引导线下回归[19][20] - 大东方百货通过系统改造实现柜组收银和自助收银,解决促销时排长队问题,AI技术未来将对人力资源结构产生明显影响[21] 酒旅航司AI应用 - 心逸酒店从自有APP模式转向企业微信+小程序模式,节省APP研发成本的同时通过企微增加25%客源,但存在总部无法直接触达客户的痛点[22] - 将AI嵌入移动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库问答和动态定价,分析历史数据及监控商圈热点生成调价策略,但需优化方言和指令混乱导致的数据污染问题[23] - 东航在DeepSeek降低AI成本后快速部署本地化模型,两周内完成针对性培训,目前已开发上百个RAG应用和智能体,1万多名一线员工通过“掌上东航”APP实现移动端知识检索[23][24] - 企业级AI作为“一把手”工程,东航董事长亲自担任AI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和科创联盟以推进落地[24] 企业AI落地与ROI衡量 - 企业成功应用大模型的七大关键包括更新意识理性期待、注重高质量数据积累、打造复合型团队、聚焦高价值场景、明确价值点衡量效果、持续运营以及将AI视为持续演进系统[26][27] - 提出三方共创模式:一线员工必须参与、总部发挥职能、数字化部门支持,上线前要求一线员工提出200个以上问题以验证AI功能[29] - 对AI项目进行分级管理,S类项目由业务部门负责人与技术侧共同确定目标,A类项目由副总负责设定目标,业务目标包括功能目标和财务收益目标[30] - 对于无法直接计算收益的项目,提出“运营效率提升”概念,例如全面预算系统压力测试从一季度缩短至一个月,项目定价报告编制从以往耗时较长缩短至1小时[30] - 审计工作模式正向“算力密集”代替“人力密集”、“全量审计”代替“抽样审计”转变,构建智能审计生态需实现审计覆盖全面化、技术智能化、信息多维化、过程连续化、组织中台化和报告灵活化[26]
港股异动 | 阜博集团(03738)尾盘涨近8% 公司完成发行16亿港元债券 加码AIGC及RWA相关业务
智通财经· 2025-09-30 15:51
股价表现 - 阜博集团(03738)尾盘涨近8% 截至发稿涨7.94%报5.98港元 [1] - 成交额达3.49亿港元 [1] 融资活动 - 公司完成发行16亿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 [1] - 所筹资金50%用于开发及投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及现实世界资产(RWA)相关业务 [1] - 所筹资金30%用于偿还现有债务 [1] - 所筹资金2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1] 业务发展与行业前景 - 阜博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内容保护和交易服务商 [1] - 公司正处在AI驱动内容产业变革的核心赛道 [1] - 前瞻性布局的Vobile MAX和Dream Maker平台有望在AI时代抓住中小创作者规模化增长的机遇 [1] - 公司有望从SaaS服务商向平台运营商升级 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