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仪表“华佗”——记全国劳动模范、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集团技能大师富小青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10:33
公司技术成果与创新 - 富小青扎根一线37年,从学徒工成长为集团仪表维修工技能大师,参与国家"九五"计划等重点项目18个,累计不停车维修仪表10余次,为企业降本减费2450万余元 [3] - 带领团队完成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线分析、氧化炉FTIR系统改进工程,参与13套水质监测仪表改造等多个攻关项目 [3] - 2024年通过修复进口岛津载波器、改进德国烟尘仪校准等技措技改,解决42项设备仪表技术难题,降本增效170多万元 [4] - 研制9套创新工装保障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外壳研发及传递,获2项国家专利授权和中国石化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7] 行业技术突破与国产化 - 创新改进进口特阀密封,消除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结晶工序泄漏问题 [6] - 承担国产化大机组33项改进工作,获装备厂家技术进步奖 [6] - 改进德国进口加氢反应器特殊压力液位控制阀,延长使用周期并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6] - 完成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装备国产化攻关,包括在线分析、氧化炉FTIR系统改进等 [8] 研发与培训体系升级 - 富小青创新工作室以"创新工作室+培训基地"新模式,助力碳纤维复合材料、仪表专业培训等领域技术攻关 [5] - 工作室成立以来获评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国石化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8] - 在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主导热固预浸料线、热塑预浸料线设备改进等多项工作 [4] 国际技术合作与输出 - 作为中国石化专家组仪表负责人赴俄罗斯,成功启动搁置15年的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实现公司首次技术输出 [7]
网易-S(9999.HK)2025Q1财报点评:游戏稳健 降本增效带动利润显著增长
格隆汇· 2025-05-20 09:42
核心观点 - 网易2025Q1实现营收288.29亿元(YoY+7.4%、QoQ+7.8%),归母净利润103.01亿元(YoY+34.9%、QoQ+17.5%),non-GAAP归母净利润112.37亿元(YoY+32%、QoQ+16.1%)[1] - 游戏业务表现强劲,收入288.3亿元(YoY+7.4%、QoQ+7.8%),毛利率提升至68.8%,新游和长青游戏共同驱动增长[2] - 网易有道营收12.98亿元(YoY-6.7%、QoQ-3.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47.7%至1.04亿元,AI战略成效显著[4] - 网易云音乐营收18.58亿元(YoY-8.4%、QoQ-1.2%),毛利率36.7%,成本控制优化[5] - 创新及其他业务营收16.24亿元(YoY-17.6%、QoQ-28.9%),网易严选和网易传媒表现分化[6]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64.1%(YoY+0.7pct、QoQ+3.3pct),销售费用率9.4%(YoY-5.6pct、QoQ-1.2pct),研发费用率15.2%(YoY-0.3pct、QoQ-1.5pct),管理费用率3.3%(YoY-1.1pct、QoQ-1.0pct)[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140/1239/1303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90/435/461亿元,对应PE 14/13/12X[6] 游戏业务 - 新游《漫威争锋》2025年1月创在线新高,《燕云十六声》注册玩家突破3000万,《界外狂潮》Steam全球畅销榜第六,《巅峰极速》登顶五国免费榜[2] - 暴雪回归带动《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国服玩家增长[2] - 长青游戏《第五人格》1月全球收入涨幅123%,《蛋仔派对》春节档用户创新高,《率土之滨》"青春服"模式用户量达五年峰值[2] - 2025Q2计划:《漫威争锋》S2赛季登顶Steam,《七日世界》手游上线166地区下载榜首,《暗黑破坏神Ⅲ》技术测试推进[3] 网易有道 - 学习服务净收入6.02亿元,有道领世/小图灵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40%,AI订阅服务总销额7000万元(YoY+40%)[4] - 智能硬件净收入1.9亿元(YoY+5.1%),词典笔S7 Pro巩固份额,AI答疑笔SpaceOne库存10天售罄[4] - 在线营销净收入5.05亿元(YoY+2.6%),效果广告客户数增长超20%[4] - AI模型迭代:推出开源推理模型"子曰-o1","子曰翻译大模型2.0"日均处理量15亿tokens[4] 网易云音乐 - 成本同比下降6.6%,AI技术优化分发,推出DeepSeek锐评红心歌单和"小灯泡"智能推荐[5] - 社区生态扩容:播客品牌"音乐友邻计划"上线,新增AI音乐人与见习音乐人身份[5] 创新及其他业务 - 网易严选Pro会员数同比提升213%,宠物和家清品类两位数增长[6] - 网易传媒客户端新增创作者增长18%,跟贴互动量增长33%[6] - 网易伏羲3篇论文入选CVPR 2025[6]
向新提质锻造硬实力——京鼎工业专注精密模具细分领域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8
行业概况 - 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工业产品依赖模具生产的比例达75%至85%,在汽车、电子等高精度制造领域接近90% [1] - 行业比例随着智能制造和材料技术创新持续增长 [1] - 急冷急热模具技术等核心工艺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控,形成技术壁垒 [4] 公司发展历程 - 1998年创始人黄志强以3万元资金在深圳创业,初期通过生产平口钳获得第一桶金,1年后员工从3人扩充至20余人 [2] - 2004年创立精森源模具(深圳)有限公司,从贸易商转型为实体制造商,专注出口级"商品模" [2] - 2012年成为德国知名汽车公司的特定供应商,获得10年量产订单,成为中国地区首家民营供应商 [3] - 2018年立项研发急冷急热模具技术,通过上千次试验攻克技术难题 [5] - 2023年帮助中外合资车企3天内解决车门结构设计缺陷问题 [6] - 2024年"京鼎未来中心"投入使用,配备先进研发设施 [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汽车钥匙模具齿形轮廓偏差控制在±0.01毫米(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采用双料注塑工艺实现无缝融合 [3] - 急冷急热模具技术使产品注塑成型周期缩短30%,减少表面瑕疵和废料污染 [5] - 隐藏式车门把手采用普通尼龙结合尼龙透明材料,机械强度与90%透光率兼得 [7] - 同步注塑工艺精确控制两种材料的注塑量、速度和压力,解决熔接痕等问题 [8] - 研发投入连续7年超营收5%,研发人员占比30% [7] 市场与产品 - 产品覆盖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智能清洁机器人等领域,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拥有授权专利154件(发明专利29件) [1] - 在瑞士设立欧洲总部,打造区域性资源平台拓展海外市场 [6] - 目标未来10年营销收入突破百亿元 [8]
小米YU7马上要公布,雷军为何选在这个时候上市?上市后能否卖爆?
搜狐财经· 2025-05-19 23:11
哎呀,小米 SU7 要来了!这段时间小米处于风口浪尖,初期的争议、车祸事件,还有 Ultra 版本的风道问题等等,让雷军疲于应付。不管这些争议最终结果 如何,对小米品牌已产生不小影响。那么,小米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 SU7 呢?要知道,作为小米首款 SUV,SU7 此前预售销量很好,大家期待度极 高。在风口浪尖发布 SU7,对小米汽车未来发展会有多大影响?为何雷军选在此时发布?发布后能否卖爆?又是否会受近期负面事件影响?咱们一个视频 聊清楚。 那么,SU7 发布后会卖爆吗?我认为会。从目前曝光的造型看,SU7 颜值吊打同级车型;价格虽非小米传统优势,但也不会太贵,目标用户群体能接受。 更关键的是,雷军太懂用户需求了,他擅长为用户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 比如某些功能设计未必特别实用,但看起来 "拉风"。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百公 里加速 3 秒、5 秒还是 7 秒,在城市道路和限速高速上差异不大,但车企强调这些性能,能让消费者产生 "用二三十年万买到过去几十万上百万豪车性能" 的心理满足感。在用户心理把握上,雷军在中国企业家中绝对排第一,其他企业家难出其右。 首先,为何雷军在此时发布 SU7?我认为这正是他的高 ...
技术创新的性质
36氪· 2025-05-19 18:14
需求驱动创新 - 技术创新源于实际需求,如地理大发现源于欧洲人对香料的需求,计算机起源于二战军事需求[2] - 人工智能作为重要驱动力量,但"AI四小龙"因缺乏落地场景而发展不佳[2] - 技术必须与经济目的结合才能推广,未落地的先进技术如同空中楼阁[2] 创新试错成本 - 创新本质是探索性实践,需通过大量试错实现,如爱迪生测试6000多种灯丝材料[3] - 核能技术进展缓慢,全球发电占比从1990年代17%降至现今9%,主因试错成本高[3] - 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容错空间小,而网络空间试错成本低,成为技术试验田[5] 渐进式创新特征 - 重大创新均为长期迭代结果,如蒸汽机经60年改良才推动工业革命[6] - 计算机发展经历多代技术更迭(Z3/ABC/Colossus/ENIAC),40年后才普及民用[7][8] - 创新常被误认为突变,实际是"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积累过程[8] 创新发生规律 - 资源匮乏地区(如以色列、日本)创新动力更强,资源型国家易患"荷兰病"[9] - 大企业易受路径依赖束缚,柯达、诺基亚因未能适应技术变革而衰落[9] - 重大创新常诞生于边缘领域,如量化投资公司分拆团队开发出顶尖AI模型[10] 创新生态要素 - 人才流动促进"异花授粉",移民占美国科技行业半边天,北上深集聚全国独角兽[11] - Transformer架构论文8名作者来自7国,体现基因多样性价值[11] 创新年龄趋势 - 20世纪重大创新72%发生在30-50岁,26岁前仅占7%,50岁后占14%[13] - 创新高峰年龄从1900年的30岁推迟至2000年的40岁[13] 创新不可预测性 - 历史显示创新常同步独立发生,如21人独立发明电灯泡[15] - 权威预测屡现失误:IBM原总裁曾认为全球只需5台计算机[15] - 当前AI领袖对AGI实现时间预测差异显著(2025-2035年不等)[17][18]
通鼎互联(002491) - 002491通鼎互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7:1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文字互动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下午15:00 - 16:30,地点在全景•路演天下(http://ir.p5w.net)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小平、总经理白晓明、独立董事杨友隽、财务总监陈当邗、董事会秘书陆凯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持续优化健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2]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经营业绩、强化核心竞争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2] - 公司生产的光电线缆、ODN光器件等产品可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投资信息以法定信息披露媒体公告为准 [3] - 公司主营业务以通信线缆、设备及解决方案为主,增资南京亿博切入储能消防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智能制造方面推动传统生产条线智能升级,降本增效 [3] - 公司基于“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战略,以传统业务为主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多板块协同发展避免市场和客户依赖性,保持发展动能 [4] 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77亿元 [3]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9%,较2023年下降7.00%,下降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影响;公司将做好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回报股东 [4] 技术研发 -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关注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结合主营业务布局,形成专利成果和技术标准,增强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 [4] 其他事项 - 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详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3] - 北京北卓业绩补偿事项进展详见2025年4月25日披露的公告,公司将督促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承诺补偿义务 [4]
坤泰股份(001260) - 坤泰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6:48
业务结构与占比 - 新能源汽车内饰件收入占比 46.58%,整体毛利率与传统燃油车业务略有差异 [2] - 前五大客户占比 41.93% [2] 成本控制与应对 - PA6 切片等原材料占成本 68.5%,公司将通过加强市场研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提高利用率等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3] - BCF 纤维自产有助于延伸产业链、降低综合成本、保障供应稳定、避免采购成本上升风险 [3] 行业影响与应对 - 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目前行业景气度波动对公司影响较小,未来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及创新驱动应对 [3] - 2024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公司所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 [5] 研发情况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38.9%,主要投向生态化、舒适性地毯材料开发等领域 [4] - 三色丝产品、可回收材料等研发项目有序进行,将根据进度承接订单,完成后可加强核心技术积累 [4] 业绩与盈利 - 截止 2024 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5.994 亿元,同比增长 22.2% [4] - 公司业绩情况关注定期报告,之后将拓展海外市场,墨西哥生产基地全面量产后改善业绩水平 [4]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公司将巩固现有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加大优质客户开发力度,推动战略合作,争取优质项目定点 [2][3] 产品毛利率提升 - 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及运营成本,提升各产品毛利率水平 [5]
通威股份(600438):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华创证券· 2025-05-19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硅料及电池片的双料龙头,组件业务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考虑行业竞争因素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3.14/30.76/46.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 - 18/25/17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当前估值水平,给予2026年30x PE,对应目标价20.50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19.94亿、1096.45亿、1300.09亿、1423.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33.9%、19.2%、18.6%、9.5% [3]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70.39亿、 - 43.14亿、30.76亿、46.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51.9%、38.7%、171.3%、51.3% [3] - 2024 - 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 1.56元、 - 0.96元、0.68元、1.03元,市盈率分别为 - 11倍、 - 18倍、25倍、17倍,市净率分别为1.6倍、1.8倍、1.6倍、1.5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450198.57万股,已上市流通股450198.57万股,总市值775.24亿元,流通市值775.24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72.25%,每股净资产9.85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31.12/16.31元 [4]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19.94亿元,同比 - 33.87%;归母净利润 - 70.3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毛利率6.39%,同比 - 20.05pct;归母净利率 - 7.65%,同比 - 17.41pct [7] - 2024Q4实现营收237.22亿元,同比 - 14.31%,环比 - 3.08%;归母净利润 - 30.66亿元,同比增亏,环比增亏;毛利率2.45%,同比 - 12.38pct,环比 - 6.46pct;归母净利率 - 12.92%,同比 - 3.07pct,环比 - 9.48pct [7] - 2025Q1实现营收159.33亿元,同比 - 18.58%,环比 - 32.83%;归母净利润 - 25.93亿元,同比增亏,环比减亏;毛利率 - 2.88%,同比 - 12.08pct,环比 - 5.32pct;归母净利率 - 16.27%,同比 - 12.25pct,环比 - 3.35pct [7] 业务亮点 - 硅料龙头地位稳固,2024年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1%,市占率全球第一 N型产出占比超90%,综合电耗、硅耗分别降至46度、1.04Kg以内 [7] - 积极调整光伏电池产能结构,2024年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9%,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2024年电池全球市占率约14% TNC电池产能达150GW,推动TOPCon PECVD技术市占率超50%,光伏板块累计授权专利2675件 [7] - 组件出货高速增长,2024年组件业务销量45.71GW,同比增长47%,出货量全球第五 国内集中式与分布式双轮驱动,海外深耕核心市场,斩获多国GW级项目订单,2024年海外组件销量同比增长99%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4 - 20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1959.17亿、2011.02亿、2086.52亿、2168.52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379.98亿、1490.47亿、1543.76亿、1587.45亿元 [8] - 利润表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19.94亿、1096.45亿、1300.09亿、1423.5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 70.39亿、 - 43.14亿、30.76亿、46.55亿元 [8]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1.44亿、77.17亿、165.13亿、208.2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85.2亿、 - 27.87亿、 - 5.33亿、 - 104.34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74.8亿、33.29亿、 - 41.5亿、 - 48.36亿元 [8]
技术创新的性质
腾讯研究院· 2025-05-19 16:07
需求驱动创新 - 技术创新根本动力源于实际需求,如地理大发现源于欧洲对香料的需求,计算机起源于二战军事需求[1][3] - 技术必须与经济目的结合才能完善推广,AI四小龙因缺乏落地场景发展受阻[3] - 战争冲突是技术革新重要推动力,从古代战车到现代芯片均体现此规律[3] 创新试错成本 - 创新本质是0到1的探索性实践,需通过大量试错验证,爱迪生测试6000多种灯丝材料才发明白炽灯[5] - 核能技术进展缓慢因试错成本高,全球核电占比从1990年代17%降至当前9%[5][9] - 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容错空间小,而消费电子领域可快速迭代,GPU最初为游戏开发后成为关键硬件[6] 渐进式创新路径 - 重大技术突破均经历长期迭代,蒸汽机从1712年纽科门机型到瓦特改良耗时60余年[8] - 计算机发展是渐进过程,1946年ENIAC仅是里程碑之一,此前已有Z3、ABC等机型[8][10] - 技术突破常被误认为突变,实际是"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持续积累结果[11] 创新发生规律 - 资源匮乏地区创新动力更强,以色列/日韩案例显示"资源诅咒"现象[13] - 边缘企业更易突破创新,中国505个生成式AI中性能最佳者来自量化投资公司分拆团队[14] - 大企业易受路径依赖束缚,柯达/诺基亚案例显示需通过独立小团队保持创新活力[13] 创新生态要素 - 人才流动促进思想碰撞,美国科技行业过半由移民支撑,Transformer论文作者来自7国[17] - 创新黄金年龄推迟至40岁左右,20世纪重大创新72%发生在30-50岁人群[21][25] - 创新具有同步性特征,历史上21人独立发明电灯泡,微积分/集成电路均被多人同时突破[23] 创新预测局限性 - 技术预言常严重偏离实际,IBM总裁1943年预测全球只需5台计算机[23] - 当前AI领袖对AGI实现时间预测分歧显著,OpenAI与DeepMind判断相差5年[26][27] - 历史显示AI预测普遍乐观,1958年专家曾断言十年内计算机将证明数学定理[28]
2025年中国电生理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心律失常患者早筛治疗率不断提升,国产电生理器械加速渗透市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1
行业概况 - 电生理器械用于监测和研究生物体电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临床诊断领域,产品包括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心脏电生理仪器等 [2] - 2024年我国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4.2亿元增长至125.5亿元,预计2032年有望达到400亿元以上 [1][10]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增加、早筛率提升、术式成熟及集采政策推动 [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核心部件、生产设备及软件辅助供应,包括电极、单腔管、外管等核心部件,以及CARTO系统、EnSite系统等软件 [4] - 中游为电生理器械生产制造,代表厂商有微电生理、惠泰医疗、乐普医疗、锦江电子等 [4] - 下游为应用环节,主要是综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电生理手术 [4] 产业环境 - 2024年我国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数量达2820万人,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从2017年的13.8万例增长至45.6万例 [6][8] - 国内电生理治疗渗透率仅128.5台/百万人,远低于美国的1302.3台/百万人,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8] - 心脏电生理手术具备创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优势,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 [6] 竞争格局 - 强生、雅培、美敦力等海外厂商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分别为43%、17.3%、4.4% [12] - 国内头部企业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市场份额分别为3.6%、3.2%,较2020年已有显著提升 [12][14] - 政策支持国产替代,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推动国产品牌发展 [14] 重点企业 - 微电生理2024年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产品覆盖36个国家 [17][23] - 惠泰医疗2024年电生理产品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9.73%,覆盖全国超1250家医院 [19][21] - 乐普医疗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 [16]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抢占高端市场 [21] - 技术创新聚焦智能化与精准化,如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人工智能融合、脉冲场消融技术等 [22] - 基层与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基层医疗机构需求激增,本土企业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