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文档
高纯度硬科技、高弹性龙头集中,华夏港股通科技ETF重磅发行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3
中国AI产业崛起 - 中国AI模型Kimi K2发布引发全球轰动,被誉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 [1] - 中国正处于A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加速渗透至经济和社会各层面 [1] - 港股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涵盖算力、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1]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港股科技板块凭借估值优势与成长确定性,率先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1] - 南向资金5月开启新一轮流入趋势,6月和7月净流入合计超2150亿港元,日均净流入51亿港元 [1]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跟踪ETF产品规模从2024年末77亿元扩张至278亿元,增幅达259% [3]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特点 - 精选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速快的科技龙头股,要求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速>10%或研发费用率>5% [3] - 前三大行业为电子(23%)、传媒(22%)、医药生物(15%),创新药板块占比13.16% [4] - 前五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包括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等 [4] 指数长期收益与估值 - 2017年以来累计收益率159.9%,年化收益率10.29%,跑赢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127.3%,9.81%) [4] - 市盈率24.46倍,市销率2.92倍,处于指数上市以来27.27%、45.02%分位点 [4] - 港股科技股估值远低于纳斯达克、创业板指等主流科技指数 [4] 华夏基金ETF布局 - 华夏基金发行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 [2] - 公司权益ETF管理规模超7200亿元,稳居行业首位,旗下权益ETF产品数量突破100只 [5] - 管理14只港股ETF产品,合计规模942亿元,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均位居全市场第一 [5] 港股科技板块机遇 - H20芯片解禁释放算力供给,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AI模型迭代加速推动技术突破 [6] - 外卖行业补贴战降温促进市场理性回归,港股科技板块迎来系统性估值重塑黄金窗口期 [6]
海通证券晨报-20250815
海通证券· 2025-08-15 11:11
腾讯控股 - 腾讯控股2025Q2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4.5%,经调整经营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营利润率37.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国内游戏收入404亿元(+16.8%),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35.3%),《三角洲行动》7月日活突破2000万 [3] - 营销服务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9.7%,受益于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提升 [4] - 金科企服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企服收入增速环比加快,得益于GPU租赁和API token使用需求增加 [4] - 研发投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7.1%,资本开支191亿元同比大增118.9%,主要用于支持AI相关业务发展 [2] 毛戈平 - 毛戈平预计2025H1净利润6.65-6.75亿元,同比增长35%-37%,净利率提升0.93-1.01个百分点至25.88%-25.96% [5] - 2025年618期间天猫渠道增长超70%,抖音GMV同比增长超50%,线上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7] - 线下渠道持续拓展高端百货网点,2025年正式入驻北京SKP,杭州湖滨银泰旗舰店亮相 [7] - 5月推出首款常规版香水系列"闻道东方"共13款香型,正式开拓香水品类 [7] 物流仓储行业 - 2025年快递"反内卷"力度超预期,7月义乌底价提升约0.2元,8月广东多地跟进上调底价约0.4元 [9] - 2024年中通/圆通/韵达/申通单票净利分别为0.26/0.15/0.08/0.05元,2025Q1进一步下降 [9] - 2021-2022年快递"反内卷"曾驱动业绩估值双重修复,2021年4月义乌快递底价由0.8元升至1.4元 [8] 基础化工行业 - 固态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南都电源签署2.8GWh半固态储能电池项目订单 [22] - 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关键缺陷 [23] - 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激增,国内企业加快中高端领域产能投放 [22] 纺织服装行业 - 中小市值研究从信息研究转向逻辑研究,重点关注商业模式和主题策划 [25] - 经济复苏初期中小市值超额收益明显,但经济越好超额越少 [25] - 一级产业退出是当前特定叙事,反映经济发展从类债向类股转变 [25] 太阳能行业 - 8月多晶硅价格略有上涨,部分企业上调1元/公斤,头部企业去库明显 [50] - 7月组件排产52.4GW,8月预计维稳在52-53GW,中国市场仍有分布式与集中式项目拉货 [51] - 光伏协会就《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促进产业链回归理性竞争 [51] 金融工程 - 基于300ETF期权的备兑策略最大回撤从42%降至22%,在下行与横盘阶段表现优异 [54] - 罗素2000备兑ETF(RYLD)净值波动显著低于指数,提供更好持有体验但上涨市收益率不及指数 [54]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各地密集出台公积金优化政策,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拉动效果明显 [56] - 测算显示新政对北京、上海销售面积增幅约4.4%、1.8%,对烟台、淄博等地增幅接近50% [57] - 新政后上海、武汉等5城市月供已小于月租金,北京、杭州等10城市月供与租金差额在1000元以下 [57]
研报掘金|招商证券:上调腾讯目标价至700港元 看好公司独特市场地位
格隆汇· 2025-08-15 10:53
腾讯第二季业绩 - 公司第二季收入按年增长15%,超预期3% [1] - 非IFRS净利润按年增长10%,超预期3% [1] - 各业务板块利润率改善推动业绩超预期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所有业务线在AI赋能下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1] - 社交网络护城河和AI技术为关键竞争优势 [1] 未来增长潜力 - AI代理、广告、AI产品商业化预计带来潜在收益 [1] - AI驱动利润率扩张可能提升估值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增持"评级 [1] - 目标价由670港元上调至700港元 [1] - 公司独特市场地位被持续看好 [1]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815
第一创业· 2025-08-15 10:51
宏观经济组 - 7月美国PPI同比上升3.3%,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预期2.5%,前值修正为2.4%;季调环比上升0.9%,为2022年6月以来新高,预期0.2%,前值持平 [4] - 7月美国核心PPI同比上升3.7%,预期2.9%,前值2.6%;季调环比上升0.9%,预期0.2%,前值持平 [4] - PPI数据走强可能引发市场对通胀和利率的重新定价,但市场仍普遍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93%,50个基点大幅降息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4]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存在分歧,部分官员认为通胀压力限制大幅降息空间,而美联储理事巴尔金等则表示通胀压力不大 [4] - 杰克逊霍尔年会将成为美联储政策走向关键节点,若鲍威尔释放对通胀谨慎态度,可能抑制市场对多次降息的乐观预期 [5] - 盘后市场反应: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58BP至3.73%,10年期涨5.61BP至4.29%;美元指数从97.8涨至98.3;美股波动较小,黄金跌0.6%至3335美元/盎司,布油涨1.92%至66.89美元/桶 [5] 产业综合组 - 太辰光2025年上半年营收8.28亿元(同比+62.49%),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18.02%),毛利率提升至38.9%(2024年为34.6%) [7] - 业绩增长主因:关键器件自主研发替代外购及销售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上升,海外数据中心升级推动硅光、CPO技术商用刺激高密度连接器件需求 [7] - 鸿海Q2营收1.79万亿新台币(同比+16%),AI服务器营收同比+60%,预计Q3同比+170%,环比+300%,2026年AI需求持续旺盛 [7] 先进制造组 - 储能电芯订单火爆,需求急升,多家企业半年报显示业绩回暖,储能项目落地加速,新兴市场需求向好 [9] - 152家储能企业发声反内卷,涵盖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标志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9] - 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1.62万辆(同比+185%),1-7月累计8.22万辆(同比+191%),渗透率从2023年6月5.69%升至2025年6月26.07% [10] - 电动重卡中充电与换电车型占比稳定在7:3,中长途运输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10] - 南都电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39.23亿元(同比-31.67%),净利润-2.32亿元(同比-225.48%),主因主动削减低毛利铅回收业务 [11] - 天津大学团队研发新型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600瓦时/公斤,续航能力提升2-3倍,兼具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 [12][13] 消费组 - 金龙鱼2025H1营收1156.82亿元(同比+5.67%),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60.07%),Q2净利润7.74亿元(同比+260.96%) [15] - 厨房食品业务单吨毛利462.02元(同比+9.95%),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单吨毛利125.27元(同比+284.34%) [15] - 腾讯音乐2025H1营收157.98亿元(同比+13.43%),净利润67.00亿元(同比+115.85%),Q2毛利率44.4%(同比+2.4pct) [16]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68.5亿元(同比+26.4%),社交娱乐收入15.9亿元(同比-8.5%) [16]
港股迎资金共识:内外资齐加码科技板块,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连续12日吸金
格隆汇· 2025-08-15 10:37
随着腾讯控股发布超预期财报,港股科技板块正式拉开中报大幕。 昨日腾讯股价盘中突破600港元关口,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网易、京东紧随其后披露业绩,三家巨头截然不同的财务表现,为市 场研判科技股投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指标 | 表现 | 超预期幅度 | | --- | --- | --- | | 总营收 | 1845亿元 (同比+15%) | 55.6亿元 | | 经营利润 | 601亿元 (同比+18%) | 8.2% | | AI资本开支 | 191亿元 (同比+119%) | 三倍于去售 | 从南向资金来看,近7日,南下资金净流入靠前的10只个股中,除中国人寿外均为港股科技50ETF(159750)成份股,合计净买入 111亿港元,其中,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净买入分别达31.43亿港元、27.26亿港元。 南向资金近7日净买入前十大个股: | 排名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净买入 | | --- | --- | --- | --- | | 1 | 1810.HK | 小米集团-W | 31.43 | | 2 | 9988.HK | 阿里巴巴-W | 27.26 | | 3 | 26 ...
影石创新(688775):创新驱动 铸就全球影像设备龙头
新浪财经· 2025-08-15 10:29
行业分析 - 行业具备显著的"新消费"特性,包括体验至上、个性化与圈层化、典型UGC工具、拥抱AI等新技术,驱动行业从小众极限运动爱好者向大众用户"破圈" [1] - 23年全球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分别为314 4亿元/50 3亿元,预计27年将分别达到513 5亿元/78 5亿元,CAGR为13 0%/11 8% [1] - 行业竞争核心已从硬件参数转向以AI算法、软件生态与差异化创新为主导的多维度竞争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在全球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分别位居第一名(23年份额67 2%)和第二名 [1] - 公司通过"产品+营销+AI"多维度创新构筑护城河:1)产品创新重新定义影像工作流并融入AI 2)营销创新构建与新生代消费者深度共鸣的体系 3)"软件+AI+增值云服务"三位一体打造用户生态壁垒 [1] - 相比大疆,公司更注重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全链路体验,在社媒营销创新上优势更明显 [2] 成长潜力 - 公司正积极拓展AI视频会议一体机、全景无人机等新品类,打开增量市场 [3] - 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2 11/17 61/25 99元,同比+21 76%/45 40%/47 59%,CAGR高达37 74% [3] - 作为行业领导厂商,公司未来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3] 估值 - 给予26年目标PE45x,目标价197 64元 [1][3] - 可比公司26年市值加权平均PE 27x,公司具有更高成长性(CAGR 37 74% vs 可比公司31 05%) [3]
思科 - 基本符合预期,看涨理由的验证时间提前一个季度Cisco Systems Inc-Largely as Previewed, Kicking Bull Case Argument Forward a Quarter
2025-08-15 10:26
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Cisco Systems Inc (CSCO.O) [1][5][7] * 行业:电信与网络设备(Telecom & Networking Equipment)[5][94]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FQ4营收/EPS为147亿美元/099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146亿美元/097美元)[10] * 产品订单同比增长7%(预期5%)[3][7] * 非GAAP毛利率684%(预期679%)受益于关税影响减弱 [10] * 网络部门收入763亿美元(预期7337亿美元)驱动增长 [10] * 安全部门收入195亿美元(预期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9% 低于分析师日目标15-17% [3][8] AI业务进展 * 当季AI订单达8亿美元(上季度5亿美元)全年AI订单超20亿美元 [7][8] * 已确认约10亿美元AI相关收入 [8] * 2个超大型客户订单超10亿美元(网络/安全/协作/可观测性)[8] * 主权AI项目(HUMAIN/G42/Stargate)按计划推进 [8] 产品周期与指引 * Cat9K更新周期预计在2H26加速 可能持续多年 [3][7][11] * FY26收入增长指引维持5% FQ1指引隐含65%同比增长 [8][9] * 上调目标价从70美元至73美元(18x FY26 EPS)[1][11] 风险因素 * 公共部门订单同比下降6% 美国联邦业务持续疲软 [3][8] * 关税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熊市目标价46美元(12x EPS)[11] * Splunk整合进度与安全业务复苏速度是关键变量 [8][18]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预期对比 * 摩根斯坦利FY26 EPS预估403美元 vs 市场共识403美元 [5][28] * 62%分析师给予"增持"评级 [21] 资金流向 * 当季未出现显著需求前置现象 [8] * 电信/有线客户订单增长超20% [10] 估值情景分析 * 牛市目标84美元(20x FY26 EPS)需AI/安全业务加速 [11][16] * 基础情景假设网络支出优先度提升 关税影响小于预期 [17]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原文标注的doc编号 未进行额外换算
全球云服务厂商加码AI基建,先进制程需求持续高歌
长城证券· 2025-08-15 10:23
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云服务厂商加码AI基建,先进制程需求持续高歌,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AI需求真实且强劲,"硅基强智能奇点"到来,推动硅含量加速提升 [10][11] - 海外CSP加速AI建设,半导体需求奇点来临,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回温 [2][17] - 25Q2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8%,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15% [3][26]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环比提升2天至127天,预计至25年底恢复至105~110天合理水平 [3][19] - 25年全球半导体ASP震荡回升,存储芯片价格预计环比提升,模拟芯片价格底部震荡 [80][85] 需求端分析 - 智能手机:25Q3出货量预计环比+8%,全年出货量预期下调2%至12.4亿部 [27][29] - PC:25Q3出货量预计环比+6%,全年同比+4%,受益于企业PC更新&AI PC渗透 [30][33] - 服务器:海外大厂Token调用量加速增长,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24% [34][37] - 汽车: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同比+18%,智能化打破原有技术护城河 [38][40] 供给端分析 - 晶圆代工:AI浪潮叠加消费复苏,25年底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回升至84%左右 [44][46] - 台积电:AI需求超预期,上修25年营收同比增速5pct至30%,指引Q3营收环比+8% [48][52] - 半导体硅片:AI数据中心用硅片需求强劲,25Q2出货量环比+15%,300mm硅片渐进复苏 [53][56] - 半导体设备:NAND设备高增,预计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同比+7% [61][64] 库存端分析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环比提升2天至127天,预计25年底调整至105~110天 [71][73] - 细分产品:存储库存天数环比大幅下降44天,MPU/射频/模拟/功率库存天数环比提升 [78][79] 价格端分析 - 25Q2全球半导体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模拟/分立器件ASP环比下降 [82][84] - 25H2存储ASP预计环比提升,模拟价格受汽车及工业需求疲弱影响底部震荡 [8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国产AI服务器产业链(南亚新材)、AI存力产业链(江波龙、澜起科技)、端侧AI苹果链(立讯精密、长电科技)及智能手机复苏链(卓胜微、豪威集团) [5][7]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5
西部证券· 2025-08-15 10:03
策略研究 - 核心观点:当前高净值投资者(私募、杠杆资金、游资)加速入市,但居民资金主要通过银行理财间接入市而非直接参与股市。私募备案规模显著增加,7月以来杠杆资金日均流入55亿,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创2015年以来新高[7]。居民资金未明显通过公募入市,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持续低位,股票ETF遭遇资金流出[7][8]。散户参与度不及历史牛市水平,银证转账余额边际回落[9]。超额储蓄堆积银行存款,理财和固收+基金规模扩张,预计居民资金将通过固收+渠道间接进入权益市场[10] 汽车行业(北汽蓝谷) - 财务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308/583/785亿元,同比+112%/+89%/+35%,归母净利润-40/-11/10亿元,对应PS1.6/0.8/0.6X[12] - 极狐品牌:2025H1销量5.3万辆(同比+198%),单店销售效率提升384%至355台/年,定价策略下探至30万元以下市场[13] - 享界品牌:定位30-50万元市场,S9增程版月销3k+,智能化配置优于BBA竞品,后续将推出纯电版等新车型[14] 计算机行业(德赛西威) - 业绩表现:2025H1营收146.4亿元(同比+25.25%),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45.82%),新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15] - 业务结构:智能驾驶收入41.5亿元(同比+55.49%),研发投入13.1亿元(同比+28.35%),境外收入10.38亿元(同比+36.82%)[15][16] - 增长驱动:城市NOA、第五代智能座舱技术落地,获VW/TOYOTA等海外客户定点,欧洲工厂投产推动国际化[16] 农林牧渔行业(金龙鱼) - 业绩高增:25H1营收1156.82亿元(同比+5.67%),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60.07%),Q2净利润同比+260.96%[18] - 销量提升:厨房食品/饲料原料销量1187/1468万吨(同比+4.37%/+21.02%),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61%/8.43%[19] - 成本优化:25H1毛利率6.53%(同比+1.63pct),厨房食品单吨毛利462.02元(同比+9.95%)[19][20] 计算机行业(鼎捷数智) - 战略布局:发布《数智生产力》专著,雅典娜平台支撑AI应用开发,已推出ChatBI等生成式AI工具[23] - 商业化进展:台湾地区AI业务营收同比+135%,预计2025-2027年营收25.68/28.16/30.56亿元[24][25] 北交所市场 - 行情表现:8月13日北证50涨0.84%,成交额246.9亿元,专精特新指数涨0.85%,方盛股份(+12.7%)、并行科技(+11.6%)领涨[27] - 投资主线:机器人/AI产业链(宇树等企业参赛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报高增标的(海能技术净利润+139.03%)、新股流动性机会[27][29]
段永平Q2豪赌AI:谷歌持仓暴增75%,英伟达加仓近50%,同时加仓苹果、拼多多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10:02
核心观点 -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2025年第二季度大幅调整持仓,重点增持AI相关股票谷歌和英伟达,同时加仓苹果和拼多多,减持阿里巴巴和微软 [1][3][5][6][7][8] 持仓概况 - 总持仓市值达到115.3亿美元 [1] - 苹果公司为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72亿美元,占比62.47% [1][4]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为第二大重仓股,占比14.24% [1][4] - 拼多多为第三大重仓股,占比7.86% [1][4] - 西方石油占比4.94%,阿里巴巴占比3.68% [1][4] 重点调仓操作 苹果公司 - 重新加仓89.4万股,持股数量增加2.61% [3] - 持仓市值达72.05亿美元,巩固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股的地位 [4] AI相关股票 - 大幅增持英伟达31.97万股,持股数量激增49.56% [6][4] - 暴力增持谷歌83.48万股,持股数量猛增75.17% [6][4] - 但对微软减持2万股,持股数量减少6.68% [4][6] 中概股 - 连续两个季度增持拼多多,本季度增持90.88万股,持股数量增加11.72% [7][4] - 减持阿里巴巴23.59万股,持股数量减少5.92% [4][8] 其他调整 - 对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保持不变 [8] - 小幅减持西方石油27万股,持股数量减少1.95% [8][4] - 减持台积电1.18万股,持股数量减少4.34% [4][6] 投资策略分析 - 在AI领域采取重点布局策略,集中投资于谷歌和英伟达等核心标的 [5][6] - 对中概股采取差异化策略,大幅加仓拼多多同时减持阿里巴巴 [7][8] - 保持对苹果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等核心持仓的长期看好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