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618大促平台求变 “种草”模式、即时零售“出圈”
广州日报· 2025-06-04 23:46
平台竞争策略转变 - 电商平台从传统"囤货"消费转向以外卖为核心的即时零售 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1] - 京东与阿里主动破壁 分别与小红书达成战略合作 推出"红猫计划"和"红京计划" 通过种草模式寻求流量增量[2] - 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积极扩张 京东阿里选择关键大促时间合作 显示种草模式对流量增长的带动能力[2] 即时零售赛道爆发 - 美团闪购618首周期数据显示 3C家电 运动用品 美妆护肤等类目超800个品牌商零售商成交额翻倍增长[3]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0万人 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4000万单[3] - 平台利用外卖业务提升电商大促活跃度 反映消费者从"囤货"向"即时满足"的消费方式转变[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大促从简单拼价格转向比拼供应链高效协同与用户消费体验精准匹配[3] - 互联互通成为存量时代下电商新一轮发展趋势 相对过往火药味十足的竞争态势[2] - 小红书选择多方合作 既避免受制于阿里 又能通过京东高客单价类目实现流量更好变现[2]
即时零售成端午假期消费新亮点 多家平台相关订单大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1:08
即时零售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即时零售成为消费新亮点 多家平台加码补贴推动多场景渗透 带动多品类订单高峰 [1] - 顺丰同城端午期间餐饮和非餐全场景单量同步高增 饮品 快餐 商超百货 母婴 医药等品类同比增长显著 独享专送服务单量同比增长数倍 蛋糕 鲜花品类增长显著 [1] - 美团闪购"618"大促期间帐篷 钓具 烧烤用品等出游类商品及跑鞋 溯溪鞋等运动商品成交额同比翻倍 迪卡侬成交额翻倍增长 粽子礼盒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艾草花束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倍 [1] - 美团闪购"六一"期间学生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 积木拼插玩具增长近5倍 早教益智玩具增长超3倍 小天才品牌增长近16倍 乐高品牌翻倍增长 [1] 平台运营数据 - 京东七鲜端午期间满足短途旅行"减负出行"需求 日用清洁 个护美妆等品类销量增速明显 [2] - 淘宝闪购端午节叠加高考季 粽子销量相比上周增长220% 定胜糕增长40% 向日葵销量增长78% [2] - 顺丰同城作为霸王茶姬 蜜雪冰城 瑞幸咖啡等品牌的即配服务商 端午假期饮品单量同比高增 通过弹性运力模式保障高峰订单履约 [3] 行业发展趋势 - 招商证券预计即时零售规模2030年将超1.7万亿元 未来五年CAGR约20% 平台模式预计2030年超万亿规模 [2] - 民生证券认为即时专送作为重要细分领域发展态势蓬勃 京东2025年入局外卖行业与美团 饿了么形成"三国杀" 或为中游即配市场创造机遇 [3] - 艾媒咨询指出外卖平台竞争已扩展至即时零售市场全面争夺 "线上下单 小时级甚至分钟级送达"模式正成为零售行业新增长点 [3] 平台竞争态势 - 淘宝 京东 美团等平台通过补贴和红包不断加码即时零售竞争 [2] - 新茶饮 咖啡品类成为平台外卖补贴重点 假期新品集中上市带动头部饮品品牌门店单量显著攀升 [3]
清醒社交、微醺悦己……今天的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喝酒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6-04 20:16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饮酒方式从"豪饮"转向"微醺",更注重放松和愉悦自己 [2] - 低度酒、精酿啤酒、果酒等品类迅速崛起,例如江小白旗下"果立方"成为热门选择 [2] - 酒类消费场景更加碎片化、日常化,如晚餐、电影、游戏或独处放松 [2] 酒类市场结构变化 - 啤酒销售占比从1%-5%提升至20%-30%,销量翻了数倍 [2] - 高端白酒不再是绝对主力,400元以下价位白酒在即时零售渠道销量亮眼 [8] - 千元级白酒在周四、周五出现订单高峰,因周末聚会备货需求 [8] 社交与消费行为 - 酒成为分享生活、表达情绪的媒介,而非传统社交工具 [4] - 年轻人更看重酒的品质、口味和品牌故事,愿意为独特产品买单 [4] - 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成为酒类分享和种草的重要渠道 [4] 即时零售的崛起 - 美团闪购618酒水品类爆发,浙江久加久首日销售额突破1100万,北京海淀某门店订单增长86倍 [1] - 即时零售解决传统买酒痛点,提供品种丰富、价格透明、30分钟送达的服务 [7] - 酒类连锁品牌线上销售额占比超50%,催生"纯外卖仓"新模式 [7] 618促销策略 - 即时零售改变618对线下酒商的负面影响,美团闪购白酒成交额首12小时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超70倍 [9] - 酒商调整策略:啤酒引流、白酒刺激淡季销量、低度新酒饮瞄准年轻消费者 [9] 行业未来方向 - 酒行业未来属于懂年轻人、适应新场景的品牌,如江小白"果立方"、精酿啤酒等 [11] - 消费场景从正式宴请扩展到碎片化放松,即时零售满足"想喝就喝"需求 [11]
即时饮酒:啤酒拯救白酒,年轻人正在改写酒类消费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6-04 19:16
作者︱懂酒哥 当"线上下单,30分钟达"杀入618,原本疲于"凑满减""付尾款"的消费者突然感到了久违的轻松。 今年618,美团首次出战。5月28日至6月18日,美团闪购推出"万瓶1499元飞天茅台限时抢"活动,用户只需在美团APP搜索"美团618"进入活动页面即可参 与。此外,该平台还向全体消费者发放618元神券包,用于外卖和闪购。 美团618 美团闪购 30分钟好货到手 *以实际送达时间为 活动规则 先预约再抢购 - 您可点击下方商品卡片 [ 立即预约 ] 并留意短信通知 预约后活动期内每天上午10:00开启抢购,当天11:00开启次日预约。 活动时间 第二轮抢购 第一轮抢购 第三轮抢购 5月28日-6月1日 6月15日-6月18日 6月4日-6月9日 1499元飞天茅台限时抢 茅台 飞天 酱香型白酒53度 500ml 【需预约购买】 美团名酒行 预约后 6月5日 10:00 可抢 假一赔十 即时零售正以"分钟级配送"重塑酒水消费格局,或将成为白酒行业破解库存高压与价格体系困局的关键转折点。 从深夜小酌,到好友小聚,再到露营野餐,即时配送正成为酒水消费的"利器"。 根据美团闪购发布的618首日战报,24小 ...
美团-W(03690.HK):外卖补贴影响短端表现 生态建设、海外拓展带来良性增长
格隆汇· 2025-06-04 18:42
整体业绩 - 25Q1营收866亿元(yoy+18%),高于彭博一致预期854亿元 [1] - 调整后营业利润112亿元(预期99亿元),营业利润率13.0%(24Q1为9.5%) [1] - 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预期97亿元),净利润率12.6%(24Q1为10.2%) [1] 核心本地商业 - 25Q1营收643亿元(yoy+17.8%),高于预期635亿元;调整后经营利润135亿元(预期122亿元),经营利润率21%(yoy+3.2pp) [1] - 外卖业务:单量高个位数增长,广告货币化率提升带动收入增速高于单量增速,单均OP同比改善 [1] - 闪购业务:单量同增约30%,非食品类订单增长超60%,闪电仓数量超3万家,收入增速快于单量增速 [2] - 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长30%+,收入增速低于GTV增速,OPM同比小幅回升 [3] 新业务 - 25Q1收入222亿元(yoy+19%),经营亏损23亿元(符合预期),同比减亏 [4] - 美团优选持续减亏,海外业务Keeta覆盖中国香港及沙特,计划5年投资10亿美元进入巴西市场 [4] 行业动态与展望 - 外卖行业:美团会员体系升级,未来3年投入1000亿元推动高质量发展,骑手试点养老保险 [1] - 闪购行业:品牌"美团闪购"发布,618首日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30分钟达场域强化用户心智 [2] - 到店酒旅:与抖音竞争稳定,会员权益运营增强业务差异性 [3] - 海外扩张:加速进入巴西等新兴市场,关注后续进展 [4] 估值调整 - 下调25-27年每股收益至6.04/7.20/8.09元(原预测6.79/7.90元) [4] - 分部估值:外卖业务3.5x PS(25年收入1794亿CNY),到店酒旅13.2x PE(25年税后利润216亿CNY),新业务0.6x P/GMV(25年GMV928亿CNY) [4] - 合理估值10,564亿HKD,目标价172.90元HKD [4]
美团-W(03690.HK):业绩超预期 短期利润承压
格隆汇· 2025-06-04 18:42
财务表现 - 2025Q1总营收866亿元(YoY+18%),略高于BBG一致性预期1.3% [1] - 经调整EBITDA 123亿元(YoY+52%),高于BBG一致预期6.2% [1] - 经调整净利润109亿元(YoY+46%),显著高于BBG一致性预期12.6% [1]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43亿元(YoY+18%),高于BBG一致性预期1.5% [1] - 新业务收入222亿元(YoY+19%),高于BBG一致性预期1.4% [1] 业务运营 - 餐饮外卖业务深化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黏性与购买频次 [1] - 推出"拼好饭"、"神抢手"等差异化产品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2] - 首创品牌卫星店轻量扩张模式助力连锁商家降本增效 [2] - 实施明厨亮灶强化食品安全透明度,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 美团闪购一季度在饮料零食、3C产品、家用电器等品类实现显著增长 [2] - 美团闪购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联合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商家提供30分钟万物到家服务 [2] - 5月29日各业态闪电仓成交额增长近3倍,平台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两倍 [3] - 到店酒旅业务升级"美团会员"专享权益强化中高端品牌心智 [3] 国际扩张 - Keeta已成为香港领先餐饮外卖公司,覆盖沙特全部9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 [3] - Keeta宣布进入巴西市场,承诺未来五年投资10亿美元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63亿、4543亿及5267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84亿、499亿、608亿元 [3]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27
宏观经济和消费趋势 - 202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30万亿元,实际增长5%,四季度增速达5.4%为年内最高[16]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4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8万亿元[1][9]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提振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通讯器材零售增速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26.9%[28][31] - 服务消费韧性突出,餐饮收入增速高于整体,乡村社消增速4.2%超过城镇3.4%[25][27]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30.3%,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推动线上增速6.5%远超线下1.8%[26] 便利店行业发展概况 - 2024年门店数量前十品牌持续扩张,社区型门店占比59.6%成核心渠道[1][45] - 单店日均营收4634元,坪效同比下降7.1%,大型企业与腰尾部品牌差距扩大[1][45] - 商品结构变化:香烟、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1.3%和0.7%,鲜食、咖啡微降[1][45] - 即时零售业务覆盖近4成企业,销售占比提升11.4%,前置仓模式使某品牌SKU扩至4000个[2][45] - 24小时云值守技术普及,会员客单价年均增长2.0%显著高于非会员0.3%[2][45] 业态创新与转型 - 餐饮化转型加速,现煮鲜食、咖啡烘焙引入,"便利店+食堂"模式提升客单价[2][10] - 自有品牌通过"低价高质"策略突破刻板印象,如黄焖鸡全流程品控案例[1][10] - 区域特色商品开发(如广东腐乳拿铁)与零食折扣店竞争[2][12] - 日资品牌增设堂食区,本土品牌联动咖啡烘焙业态优化坪效[2][10]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便利店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后进入二次增长期,中国当前处于相似拐点[35][36] - 日本通过生活服务拓展应对老龄化,中国可参考其供应链本地化与密集开店策略[40][42] - 东南亚人均GDP超2000美元成为日系便利店出海重点,跨文化管理经验值得借鉴[41][42] 行业挑战 - 客流下降与成本攀升并存,人工费用率虽降0.4%但净利率未改善[45][9] - 零食折扣店分流消费者,同品类价格冲击显著[12][45] - 基层员工薪酬增长快于管理层,灵活用工比例下滑6.2%[45]
大通小兑:中国电商行业趋势观察(三)
搜狐财经· 2025-06-04 17:36
直播电商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前9个月全国直播电商规模达1.98万亿,同比增长60.6%,占网络零售额18.3%,占实物网络零售额21.9% [1] - 若以下单宽口径统计,前三季度GMV增速约45%,剔除疫情影响后全年增速预计35-40% [1] - 行业增速显著高于电商整体,但驱动因素从直播间转向短视频信息流、货架、搜索等新兴渠道 [1] 平台表现与渠道分化 - 快手上半年GMV4902亿,同比增33.8%,其中搜索/货架/短视频信息流等综合渠道占比20%、增速80% [3] - 直播间GMV3922亿,上半年增25.8%,全年预计15-20%,剔除低基数影响后实际增速约15% [3] - 纯粹基于直播间的增速即将回归常态,网红模式直播间增速将回落至10%左右 [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广义直播电商(含货架渠道)占比有望从21.9%提升至30%,对应7万亿市场规模 [5][6] - 2023年预计达2.8万亿,未来7年有1.5倍增长空间,是电商主要驱动力但非颠覆性力量 [6] - 货架模式将成为关键,因其能容纳长尾商家和中小品牌,而直播间模式运营成本较高 [7] - 即时零售虽未计入实物网络零售统计,但被视为未来7年巨大增量市场 [7]
外卖大战持续加码即时零售,顺丰同城端午全场景即配单量高增
端午消费市场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 [1] - 即时配送成为消费热潮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推动多品类商家订单高峰 [1] 即时配送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生活方式深入出游、宅家等场景,带动全品类增长 [1][7] - 外卖平台通过补贴和红包拓展即时零售消费场景和商品品类 [7] - 第三方即配服务商受益于平台活动,获得增长机遇 [7] 顺丰同城业务表现 - 餐饮和非餐全场景单量同步高增,饮品、快餐、商超百货、母婴、医药等品类同比增长显著 [1] - 独享专送单量同比去年增长数倍,蛋糕、鲜花品类增长显著 [1][2] - 饮品单量同比高增,服务新茶饮、咖啡品牌如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瑞幸咖啡 [7] - 与山姆会员商店、永辉超市等商超零售品牌合作,保障节日"到家"需求 [8] 细分品类配送服务 - 鲜花、蛋糕配送采用精细化流程,包括上提下拖、匀速行驶、喷水壶、保温袋等措施 [5] - 独享专送服务通过"一对一"专送提升配送速度、安全性和个性化体验 [5] - 提供行李帮取送、"代还汉服"等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8] 消费行为变化 - 年轻人热衷新式艾草花束和蛋糕等节日仪式感商品 [2] - 消费者选择"新鲜直送"和1对1急送方式订购节礼 [2] - 宅家过节趋势推动线上下单食材包粽子、订购快餐等需求 [8] - 民俗游兴起,汉服、赛龙舟等体验带动即时配送需求 [8]
互联网电商25Q1业绩总结及展望:盈利分化,即时零售开拓增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4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政策加大内需刺激,带动电商行业增长势能提升,平台核心业务收入普遍边际加速,对新增长极加大再投资,竞争维度延展,持续投入有望带动长期增长正循环,看好平台高质量增长势能,推荐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 [2] 各目录总结 1.电商延续增势,平台加力布局即时零售 1.1 平台主业高质量增长,强力扶持中小商家优化生态 - 线上渗透率提升,25年1 - 4月社零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4.7%,全国网上零售额4.7万亿元,同比增7.7%,渗透率升0.8pct达29.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9万亿元,同比增5.8%;快递业务量614.5亿件,同比增20.9%,高于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5.1pct [2][5] - 国补拉动京东GMV增长领先,阿里与行业增速一致,拼多多及抖快增速放缓,份额挤占能力降低,阿里、京东等平台市场份额渐稳 [9] - 阿里货币化率同比提升,拼多多下降,京东平台和营销收入同比增长且环比加速 [10] - 各平台加大资源投入优化生态,拼多多千亿扶持,阿里、抖音、京东等推出举措减轻商家负担,对平台利润影响可控且利于长期发展 [13] - 25年618各大电商平台开启,天猫、抖音延长战线,京东有预热活动;国补带动全网带电品类增长亮眼,各平台表现出色 [15][16] 1.2 即时零售进一步扩张, 外卖竞争加剧 - 4月以来京东、美团、阿里加大即时零售布局,虽短期补贴影响利润,但美团有先发优势,淘宝基础良好,京东业务协同有差异化竞争 [18] - B端美团商家资源丰富,京东品质外卖聚焦核心需求,淘宝有商家基础和品类优势 [18] - C端美团规模领先、心智成熟,京东需培育心智但潜力足,淘宝用户转化快、单量增速快 [19] - D端骑手规模与履约效率美团>淘宝>京东,未来降低履约成本是竞争战场 [19] - 618大促期间,美团、京东和淘宝竞争,创新玩法和补贴抢占市场,释放增长潜力 [23][24] 2 主业增速延续分化,平台加大生态、AI及新业务投入 2.1 收入端:主业增长趋势分化,AI实质性展现增速拉动效能 - 25Q1全国网上零售额3.6万亿元,同比增7.9%;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营收分别为2365、3011、957、866亿元,增速为6.6%、15.8%、10.2%、18.1%,阿里、京东超预期,拼多多受佣金收入影响低于预期 [29] - 核心业务增速分化,25Q1阿里CMR、京东零售、拼多多广告、拼多多佣金、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为11.8%、16.3%、14.8%、5.9%、17.8%,环比+2.4、+1.6、 - 2.4、 - 27.4、 - 1.1pct [33] - 阿里云业务收入、EBITA快速增长,千问大模型迭代升级,下游合作释放AI应用需求,阿里投入AI战略,对云收入有实质贡献 [38][39] - 拼多多海外业务受关税冲击增速放缓,积极应对并拓展市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聚焦多元化布局和效率提升,收入增长,亏损收窄 [43] - 美团海外扩张持续,Keeta成沙特受欢迎外卖平台之一,计划进入巴西 [44] 2.2 利润端:平台加大投入,优化生态,培育新业务 - Q1平台盈利分化,阿里、京东、美团盈利能力提升,利润超预期,拼多多归母净利润低于预期;25Q2各平台加大新业务培育和主站投入,利润增速将进一步分化 [48] - 25Q1各平台主站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普遍增强,阿里淘天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京东零售,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拼多多经营利润有不同表现 [52] - 各平台加大培育新业务,减亏幅度放缓,阿里非核心业务减亏,美团新业务减亏速度或放缓,京东外卖业务发展并加大投入 [57] - 25Q1各平台营销投放分化,阿里及拼多多投入增长 [58] 3. 投资分析意见 - 25Q1政策刺激内需,电商行业增长势能提升,平台加大再投资,虽业务投入转化业绩需时间,但持续投入有望带动长期增长,推荐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