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展望“十五五”
中国化工报· 2025-05-09 10:24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 石化行业在"十五五"期间面临国际市场环境根本变化 国内石化产业具备竞争优势 [2] - 石化产品供需规模持续提升 预计2030年聚乙烯下游主要衍生物产能将快速提升 [2] - "双碳"约束下行业调整与机遇并存 石油的材料属性更加凸显 [2] - 高端化、差异化需求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 新兴领域将快速发展 [2] - 大宗产品稳定盈利时代结束 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准自身优势 [2] 绿色能源与精细化工发展 - 碳达峰政策下化工行业需节能降碳 绿色液体燃料在欧盟等高溢价市场预期强劲 [3] - 绿色能源体系发展路径为:先绿色甲醇后绿色液氨 先生物柴油后绿色氨醇 先低碳LNG后绿色燃料 [3] - 精细化工领域高端产品自给率不足 部分单体存在短板 [3] - "十五五"期间企业应关注原料匹配、关键单体、核心技术等六大因素 提高关键单体自给能力 [3] 智慧化技术应用 - 智慧管碳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园区 有效帮助提效降碳 [4] - AI技术赋能智慧招商 可精准推荐目标企业并快速评估化工入园项目 [4] - 招商流程重构为"招商分析、现场调研、需求对接、服务运营" 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4]
长春以绿色智造促低碳转型
中国环境报· 2025-05-09 10:01
传统产业升级 - 长春积极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奥迪一汽新能源生产基地铺设超过32万平方米光伏设施,年发电量超3500万度 [2] - 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实施22项节能降碳措施,2024年单车碳排量较2023年下降32% [3] - 2024年一汽红旗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3.7%,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1家省级"绿色工厂"向"无废工厂"转化 [4] 新兴产业崛起 - 长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永春生物医药城将打造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重点招商项目包括南京远森生物科技微生态产品研发及生产项目 [5] - 永春生物医药城计划2025年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实现入驻率70%以上,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协助推进区域规划环评编制和无废园区建设 [5] 循环经济发展 - 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碳足迹碳认证碳交易中心等核心功能区,已签约8家上市公司合作废塑料回收、退役风机回收等项目 [6] - 产业园规划建设12种再生资源利用全产业链,三期工程投产后可实现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全环节碳足迹溯源 [6] - 全市设置500余个回收点位,采用统一标识封闭厢式货车推行"定点、定时、定车"源头回收新模式 [7]
技术+全球+智造,从2024年财报中看江苏华辰的破局之道
证券之星· 2025-05-09 09:5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 69% [1] - 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18 48%跃升至2024年45 62%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 28% [5]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15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 [2] - 自主研发EES系列工商业储能一体柜容量达215kWh [3] - 获得"智慧园区能量管理系统"等三项软件著作权 [3] 人才与管理机制 - 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绑定核心人才 [2] - 设计科学公正的绩效体系并优化组织架构 [2] - 研发团队在储能、变流器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 - 境外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39 87% [5] - 与国内主要发电集团、电网、EPC总包建设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4] - 积极拓展海外经销商,部署本地化营销和服务 [5] 智能制造与产能提升 - 启动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投资8 29亿元 [6]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新能源干式变压器产能1,056万kVA/年、新能源油浸式变压器产能1,584万kVA/年 [6] - 获得"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称号 [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球电力需求增速预计2024-2025年达4% [4] - 欧盟计划投入5840亿欧元用于电网检修和升级 [4] - 能源系统向智慧化、互动化运营转型 [3] 商业模式转型 - 从硬件制造商向"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3] - 构建"设备+平台+服务"的立体盈利模式 [3] - 差异化竞争壁垒通过软件能力实现可定制、可迭代特性 [3]
上市煤企全解析(二):“五宗最”之换个角度看财报
国盛证券· 2025-05-09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煤价调整自2021Q4的历史最高点以来,下跌持续时间已近4年,价格普遍跌回本轮起涨之前,市场对煤价下跌有充分认识,目前处于煤价探底关键阶段,距离价格底部或已不远,应把握行业本质属性,坚定信心、坚守定力 [7][63] - 我国动力煤成本位于全球成本曲线左侧,煤价下跌时海外动力煤矿山成本偏高或率先减产,导致进口煤数量下滑;国内煤企亏损面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3月亏损企业占比过半达54.8%,价格进一步下行时国内煤企被动/主动减产概率加大 [1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谁是“现金王” - 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高景气使煤企历史负担减轻,虽2024年初至今煤价下行,但部分公司账面类现金远大于付息债务 [1][14] - 截至2025Q1末,账面净现金排行前5的是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晋控煤业、中煤能源、潞安环能 [6][17] - “账面净现金/2024归母净利”排行前5的是晋控煤业、潞安环能、恒源煤电、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6][17] 谁的“负债低” - 截至2025Q1末,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3%,同比增长0.5pct,多数样本煤企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整体 [20] - “资产负债率”最低依次为中国神华、晋控煤业、电投能源、伊泰B股、上海能源 [6][20] - “资本负债率”最低依次为潞安环能、晋控煤业、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恒源煤电 [6][20] 谁的“家底厚” - 专项储备是煤炭企业用于安全生产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储备,属权益类科目 [25] - 2023年末至2025Q1末,“专项储备”净增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伊泰B股、潞安环能、甘肃能化 [6][31] - 截至2025Q1末,“专项储备”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潞安环能、中煤能源、兖矿能源 [6][31] - 2025Q1末公司“专项储备”与2024年公司净利润比值前五分别为潞安环能、盘江股份、兰花科创、恒源煤电、郑州煤电 [6][31] - 2025Q1末公司“专项储备”与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比值前五分别为潞安环能、淮北矿业、恒源煤电、中国神华、兰花科创 [6][31] - 预计负债指企业因过去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涉及安全生产相关负债和环境治理负债 [37] - 2023年末至2025Q1末,“预计负债”净增额前五分别为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中国神华、新集能源、山煤国际 [6][39] - 截至2025Q1末,“预计负债”绝对额前五分别为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淮北矿业 [6][39] - 2025Q1末公司“预计负债”与2024年公司净利润比值前五分别为郑州煤电、上海能源、开滦股份、兰花科创、恒源煤电 [6][39] - 2025Q1末公司“预计负债”与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比值前五分别为淮北矿业、上海能源、陕西煤业、新集能源、郑州煤电 [6][39] 谁的“潜力大” - 煤价周期波动,煤炭企业或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保证效益提升,以“经营性净现金流 - 净利润 - 折旧摊销 - 财务费用”与“净利润”比值为评价标准,比值越高未来利润释放潜力越大 [2][51] - 位于前列的依次为昊华能源、伊泰B股、淮北矿业、中煤能源、山煤国际 [2][51] 谁是“分红王”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煤企历史负担减轻、账面现金多且对传统主业资本再投入意愿弱,铸就高分红属性 [55] - 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潞安环能 [3][55] - 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前五分为别为冀中能源、中国神华、广汇能源、兖矿能源、山西焦煤 [11][55] - 2024年现金分红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伊泰B股 [11][55]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前五分别为冀中能源、广汇能源、伊泰B股、盘江股份、中国神华 [11][55] - 静态股息率前五分别为伊泰B股、冀中能源、广汇能源、山煤国际、陕西煤业 [11][55]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煤炭央企中国神华(H + A)、中煤能源(H + A);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绩优的新集能源、陕西煤业、电投能源、淮北矿业;弹性的兖矿能源、晋控煤业、昊华能源、平煤股份;未来存在增量的华阳股份、甘肃能化 [8][64]
昇辉科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09 08:0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以"智能+双碳"为长期发展战略,重点聚焦氢能产业,深度参与绿氢制备及氢能应用场景打造,并布局火电灵活性改造业务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2] - 公司正积极推进年产12万吨钠离子电池项目,目前处于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阶段 [4][5][6] - 公司推出微胶囊自响应灭火贴片,已在多个国内项目中中标 [11][12] - 公司逐步摆脱对地产行业的依赖,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开辟新增长空间,结合筹划中的收购事项,有望在新报告期扭亏为盈 [15][16][17]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525.99万元,同比减少27.32%,扣非净利润亏损2,980.53万元,但亏损幅度较2023年大幅收窄 [10][15][16][17] - 公司表示目前不存在被实施ST或*ST风险警示的情形 [1]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11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337项,聚焦智能配电、物联网、氢能等领域的前沿研发 [10] - 公司研发中心承担技术创新、数字化工厂建设等职能,为业务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10]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电网工程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太阳能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8.9亿千瓦和5.2亿千瓦,同比增45.2%和18.0% [13] - 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行业智能化、集成化、节能化趋势增强 [13][14][18] - 火电作为"兜底保障电源"正向灵活高效转型,将释放大量市场机会 [18] 重大事项进展 - 公司多次重申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正在积极推进中,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3][8] - 公司与比亚迪未开展合作 [7]
行业前三!华光新材Wind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A
全景网· 2025-05-09 08:06
ESG评级提升 - 公司ESG评级显著提升,获得AA评级,表明企业管理水平高,ESG风险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2] - 争议事件管理得分2.93,管理实践得分5.18,反映公司在相关领域采取的有效措施 [2] ESG报告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展示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成就 [3] - 公司以"源头减量、绿色低碳"为指引,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低碳环保理念融入企业运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 [3] - 公司积极支持"双碳"战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 [3]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是国内中温硬钎料行业领军企业,使命为"提升工业连接水平,实现产业链价值共赢" [3] - 公司紧跟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推动产品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 [3] - 未来发展方向为"可靠性、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重点服务新能源、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AI、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 [3]
创新一站式航空物流服务,促进行业降本增效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5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中国29个省份及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公铁水空、仓配一体化等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1] - 参与投资昆山陆飞通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打造华东地区首家跨省航空异地货站——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 [1] - 将上海机场口岸功能前移至昆山,连接全球111家航空公司、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物流网络 [1] 物流效率提升 - 昆山物流中心启用后,进口货物周转时间从20小时缩短至11小时,出口货物从10小时缩短至5小时 [2] - 物流成本平均下降20%,物流时效平均提升50% [2] - 成功申请国际空港代码KHL,实现昆山与上海两大机场货站直通,构建"空中网+地面网+货源网"物流运行网 [2] 技术创新应用 - 在智能制造供应链场景中部署自动搬运机器人、穿梭车立体库、料箱式立体库、自动输送系统、VNA叉车等多项技术 [2] - 应用AI视觉识别技术及非标自动化设备,提升仓库空间利用率,促进运营降本增效 [2] 绿色物流发展 - 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和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设备维护水平减少故障率 [2] - 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发展 [2]
中色股份(000758)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8:58
分组1: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时间是2025年5月8日 [2] - 活动地点在上海证券报的“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 [2] - 参与人员有董事、总经理蒋雷等公司接待人员 [2] 分组2: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3% [2] - 2024年营业收入按行业分类,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占比48.11%,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占比48.23%,装备制造业务占比2.34%,其他业务占比1.32% [2] - 2024年营业收入按地区分类,境内业务占比49.10%,境外业务占比50.90% [2]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2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元 [2] 分组3: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工程承包业务 - 2024年新签合同额164.88亿元,同比增长103.71% [2] - 公司为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知名品牌,有丰富项目开发、管理经验,业务及技术能力覆盖矿业项目全产业链 [2] - 创新工程承包模式,推行投建营一体化,提升项目承接能力 [2]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 - 通过并购、就矿找资源和工程换资源增厚资源家底,打造国内外资源开发基地,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开发机会 [2][3] - 推动科技研发,将矿山开采及金属冶炼与数字科技深度结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2][3] 分组4: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发展机遇 - 有色金属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开发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供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重点 [4] - 矿山采选端智能、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水平提升,冶炼端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加速 [4] - 新能源等领域发展使有色金属新材料需求增加 [4] 分组5:市值管理举措 - 强化价值创造,注重科技创新,以合规信息披露为基础,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5] - 将市值管理理念融入战略规划,制定制度和计划,明确目标、方式和责任分工 [5] - 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与投资者共享红利,持续研讨有效举措 [5] 分组6:行业与企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稳步提升,公司新签合同额164.88亿元,同比增长103.71% [6] - 2024年锌金属价格上扬,公司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91亿元 [6] 分组7:公司核心竞争力 -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能力强,全球化程度高,有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基础 [7] - 业务覆盖全产业链 [7] - 品牌优势突出,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项目 [7] - 有色金属领域技术领先,有研发、运用和输出核心技术能力,科技创新和矿山智能化水平提升 [8]
顺控发展(003039) - 003039顺控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56
工程业务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工程业务收入约22,156万元,同比增长约34%,承接二次供水相关工程、管网工程、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程等业务,未来将依托水务业务提供多项工程服务 [2] 包装印刷业务 - 2024年12月公司以联合体方式摘牌华新彩印100%股权及相关债权项目,直接、间接合计持有华新彩印95.29%股权,华新彩印产品涵盖五大行业,2024年对公司整体业绩无重大影响,后续将推动其与公司环保经验融合 [2][3] 市场拓展与业绩 - 2024年公司以“双百行动”为抓手,实现营业收入183,886.97万元,同比增长26.33%;扣非归母净利润25,342.74万元,同比增长8.76%,2025年将提升业务辐射能力,围绕多领域加强科技投入 [4] 新能源业务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2.7万千瓦,未来将探索开展新能源项目投资运营,目前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4]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气储能工程落子敦煌
中国能源网· 2025-05-08 17:46
项目突破 - 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压气储能行业正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跃升 [1] - 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创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储气空间"三项世界之最" [3] - 单机功率提升至600兆瓦级,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机容量的重大突破 [3] 技术参数 - 储能规模最大2640兆瓦时,一次发电264万度,相当于18万敦煌城市居民一周用电量 [3] - 人工硐室储气空间最大近50万立方米,可一次性储存2万吨空气,持续支撑660兆瓦满负荷运行 [3] - 项目储能时长8小时,释能时长4小时 [3] 项目规划 - 项目坐落于敦煌市西南方向45千米处,占地405.6亩,动态投资超46亿元 [3] - 投产后可带动传统装备、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压气储能产业发展进程 [3] - 中国能建计划以该项目为核心,配套大规模风光资源开发,打造绿色电站示范基地 [5] 项目影响 - 项目将有效平滑出力,减少对电网冲击,大幅减少弃风弃光,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5] - 具备黑启动能力,全程不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实现真正绿色电能供应 [5] - 助力甘肃省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