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慈星股份(300307) - 2025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3 17: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重鼎资产、卓戴资本、大岩资本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3日10:00 - 11:30,地点在公司展厅及会议室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杨雪兰和财务总监邹锦洲 [3] 电脑横机行业现状 - 2025年行业生产运营延续上年态势,一季度平稳开局,但受关税和终端消费需求影响,下游企业订单滞缓 [3] - 横机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行业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3] 买方信贷模式情况 - 客户支付货款总额一定比例为首付款,剩余部分由合作银行在公司担保下提供融资 [3] - 公司实际提供担保总余额为9425.58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2.94% [3] - 因客户还款逾期,公司代为偿还剩余融资本息及相关费用合计4803922.16元 [3] 海外市场情况 - 海外市场占比约10% - 15%,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墨西哥、俄罗斯、埃及等市场,印度、南美等地有少量客户 [3] - 孟加拉市场稳中略增,越南、柬埔寨市场因关税政策影响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而大幅增长 [3] 沈阳顺义科技情况 - 是从事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等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及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逐步向民用领域拓展 [3][4] - 截至目前拥有发明专利40项(含国防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和软件著作权81项 [5] 收购沈阳顺义科技原因 - 公司需转型升级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平抑业绩周期性波动,突破行业瓶颈 [5] - 顺义科技技术优势显著,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有自主知识产权 [5] - 双方在技术融合、数字化升级、特种材料、渠道整合等方面可形成协同效应 [6] 顺义科技一季度亏损原因 - 受军工行业特点影响,主营业务收入有季节性特征,上半年多进行预算审批等工作,第四季度验收交付多,2025年一季度产品交付少致营业收入少而亏损 [7]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夯实主业,开发细分机型,提升针织机械技术,推动针织产业智能升级,探索非服科技领域 [7] - 探索转型升级新曲线,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7]
券商首席信息官密集“换将”,西南证券公开招聘条件曝光,券业IT人才争夺升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4:22
西南证券招聘首席信息官 - 公司正在招聘首席信息官 负责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及参与业务发展决策 [2] - 应聘者年龄要求不超过45周岁 需具备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3] - 任职条件包括熟悉证券法规 10年以上信息技术相关经验或8年以上监管/自律组织经历 并需具备相应管理经验 [3] - 现任首席信息官华明59岁 接近退休年龄 曾任职招商证券 中天国富证券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机构 [3] - 2024年公司信息技术投入达2.84亿元 主要用于系统建设 日常支出及人员薪酬 [3] 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信息科技发展加速推动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 业务向智能化 敏捷化方向发展 [4] - 国内证券公司持续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 布局金融科技生态 推动产品设计和服务升级 [4] 券商首席信息官变动情况 - 近期5家券商首席信息官变动 包括国联民生 华林证券 华西证券 粤开证券 上海证券 [5] - 华西证券1月公开招聘首席信息官 6月30日聘任李钧担任该职 李钧曾为华西证券信息技术总监 [6] - 华林证券6月24日聘任吴伟中为首席信息官 原首席信息官王惠春转任首席运营官 [6] - 粤开证券7月1日由联席总裁雷杰兼任首席信息官 原首席信息官汪俭因工作调动离任 [6] - 上海证券7月2日聘任孙一伟为首席信息官 孙一伟长期在公司信息技术岗任职 [6]
土味广告牌爆红背后:小店新故事里藏着怎样的商业变化?
创业邦· 2025-07-03 12:22
短视频赋能中小商家转型 - 常州东北烧烤店通过赞助苏超联赛获得广告位曝光,抖音搜索量环比增长732倍、同比增长3074倍,带动线下消费热潮[4] - 00后创业者郭伦彩通过抖音记录火锅店创业全过程,单场直播销售额超50万元,1年扩展至7家门店并计划年底达15家[6][9] - 泉州玲曦阁簪花馆通过文化直播实现月均团购销售额超百万元,旺季单店日接待量近百人[10] 数字化突破服务业结构性困境 - 社科院报告指出短视频帮助中小商家突破"三公里经济圈"限制,解决成本上涨与效率停滞的"成本病"[14][15] - 淮北市牛奶厂方言直播唤醒本地情怀,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门店从几家扩张至28家[16][18] - 许昌"扇脸哥"羊肉串店通过直播3分钟售出1000串,从街边店发展为连锁品牌[18] 内容驱动差异化竞争 - 老君山景区通过"恋爱打卡送结婚门票"活动建立情感连接,差异化应对同质化竞争[22] - 成都竹涟烧肉以100多种自研蘸料创造独特体验,顾客年复购达46次[23] - UGC内容形成"预体验"效应,降低获客成本并提升信任度,非遗体验店等小众业态通过长尾聚合实现规模效益[25][26] 行业趋势与宏观影响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超320万中小商家线上订单同比增长69%,线上验证推动线下快速复制模式[20] - 2020-2030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比将达52%,年增长率9.2%,中小商家数字化成为经济转型关键环节[27] -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内容+服务"双轮驱动,情感连接替代价格战成为核心竞争力[26][27]
★民营银行十年:走到十字路口 重塑功能定位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民营银行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民营银行资产总规模突破2.1万亿元 从2014年底首家开业至今已走过十年 [1] - 2017至2021年资产规模增长超8倍 但2022年后增速放缓 最近三年同比增速分别为8.5%、10.2%、9.5% [6][7] - 2024年19家民营银行中仅10家实现营收正增长 部分银行不良率攀升导致拨备计提增加 尾部银行出现资产萎缩和亏损 [7] 差异化发展路径 - 民营银行分为三类:纯数字化经营(如微众银行)、属地化经营(依托股东背景)、定位模糊的助贷资金提供方 [2] - 纯数字化银行在零售/小微金融数字化方面起行业示范作用 第二类银行则通过扎根当地形成特色化发展 [2] - 头部银行科技投入显著:网商银行2024年科技投入占比36% 微众银行研发费用占营收7.72% 苏商银行保持6% 均高于同业3%-4%水平 [3] 数字化转型与挑战 - 科技人员占比分化明显:网商银行(67%)、微众银行(>50%)等头部机构领先 其他银行多在11%-45%区间 [3] - 微众银行单日交易峰值突破14亿笔 户均IT运维成本仅2元 体现高并发与低成本优势 [6] - 部分银行曾陷入开放银行误区 如富民银行接入上百低效场景 90%对获客无效 导致资源分散 [4][5] 监管政策影响 - "一行一店"政策限制线下展业 迫使银行依赖线上渠道与外部流量合作 但削弱自主风控能力 [6][8] - 2024年新规要求助贷业务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年化24% 导致部分银行暂停新增助贷业务 转型压力加剧 [7][8] - 监管强化属地化经营要求 禁止跨区域展业 倒逼银行回归本地化与自营渠道建设 [12] 未来转型方向 - 头部银行转向产业金融: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科技子公司 富民银行打造"产业生态银行" 2024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9] - 产业链数字化带来新机遇 下游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数字化提速 为产业金融服务创造条件 [10] - 行业呼吁差异化监管 建议通过沙盒机制给予创新空间 让民营银行承担银行业改革试点角色 [13] 行业定位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全国4295家银行业机构总资产444万亿元 民营银行在数量和规模上占比微小 [11] - 存量博弈时代来临 零售金融数字化进入尾声 产业金融数字化成为新增长点 [11] - 反催收黑灰产导致恶意投诉激增 缺乏统一催收行为标准加剧资产保全难度 [8]
★工信部审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56
两化融合政策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审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强调将两化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 [1] - 政策目标包括制定1800项以上行业标准 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 [1] - 会议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两化融合任务落地 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1] 数字化转型措施 - 加快落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场景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 强化工业互联网五大功能体系建设(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1] -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 [1] 技术供给能力建设 - 强化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关 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 [2] - 培育"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低成本工具 以工业智能体深化AI应用 [2] - 带动工业数据集/大模型创新迭代 [2] 企业转型推动策略 -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链"链式"转型 [2] -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 开展"百城"试点 [2] - 培育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 [2] 要素保障机制 - 通过标准凝练创新成果 支持企业研标/贯标/用标 [2] - 打造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 [2] - 加大对两化融合薄弱环节投入 [2] 创新生态建设 - 发挥两化融合标杆引领作用 用好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 [2] - 引导企业深化新技术新产品融合应用 拓展对外合作空间 [2]
★茶园里的核电站:筑起闽东"核电经济圈"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核电行业规模化发展 - 国务院常务会议新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新机组标志着我国已连续四年保持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的节奏 [1] - 我国核电在建规模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建规模总和 [1] - 福建省核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比例较高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1] 宁德核电站运营情况 - 宁德核电一期工程四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1] - 宁德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四台机组41项WANO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 [2] - 宁德核电4号机组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超3000天 [2] 核电安全与绿色发展 - 核电站设计遵循纵深防御原则设置多道物理屏障和多级防御体系 [1] - 宁德核电是全球唯一拥有白茶园的核电站保留近200亩白茶茶园体现自然与工业和谐共生 [2] - 宁德核电每年8月7日举办公众开放体验日通过品"和茶"拉近与公众距离 [2] 宁德核电二期工程建设 - 宁德核电二期工程于2024年开工包括5、6号两台机组预计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近100亿度 [2] - 二期工程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系统策划27项先进建造技术和130项工艺微创小改项目 [3] - 二期项目建设重点着力三维建模、数字沙盘、核岛建安施工平台、智慧工地、智能仓储和进度一体化等系统的全面应用 [3] 核电经济圈带动效应 - 宁德核电专用进厂道路建成通车后极大方便了柏洋村和硖门乡周边的群众和车辆出行 [4] - 柏洋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22年突破千万元成为闽东首个村财破千万的明星村 [4] - 渔井村因地制宜打造成为闽东地区金牌旅游村获得一个国家级和七个省级文旅荣誉称号 [5] 核电对地方经济贡献 - 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投产以来每年的营业收入约占福鼎市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5] - 核电建设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5]
特别策划丨王朝阳: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11
编者按 ■王朝阳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拓展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深化服务消费,满 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支持提振和 扩大消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要结合消费结构调整特点和转型升级趋势,扩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供给,创新设计消费金融产品,以数 字化手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按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呈现出从生存型、改善型到发展型、享受型的递进轨迹。大致来看,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时,处于生存 型消费主导阶段,食品、基础衣物等必需品支出占比高,往往具有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时,对应改善型消费爆发阶段,家 电、汽车、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消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进入发展型消费跃升阶段,服务 消费占比超过商品消费,教育、健康、文化、休闲等支出成为增长引擎,消费重心转向自我提升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人均GD ...
美的集团通过自身扩岗及产业链带动扩大就业岗位供给
就业岗位供给 - 公司计划2025年通过校园招聘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涵盖研发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八大类岗位,涉及家电智能化、机器人、新能源、医疗、电力电子、算法、智能制造等领域 [1] - 公司常年提供2000至3000个实习岗位,校招规模稳定在2000人以上,其中硕博人才占比超60% [2] - 公司50%的高管来自校招,应届毕业生是管理层"内生造血"的核心来源 [1] - 公司计划2025年新增超100家海外分支机构,急需跨文化营销人才,同时重点招募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高端人才 [3]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打造3级培养体系、3年跟踪机制以及"导师﹢HR﹢高管"的3层关注机制,确保新员工顺利完成职场转变 [2]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全球轮岗、双通道晋升、多样化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支持 [2] - 校招毕业生组织认同度高、留存率高,稳定性强 [1] 创新与技术发展 - 过去5年公司研发资金超600亿元 [3] -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对新技术(如AI、机器人)敏锐度高,有活力和新思维的年轻人有助于推动产品和技术的持续迭代 [1] - 公司计划2025年引入AI工具全面提升招聘效率与交互体验 [2] 产业链与就业带动 - 公司直接吸纳就业近20万人,通过8000家核心供应商组成的产业链间接带动上下游就业超百万人 [3] - 公司拥有超过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44个主要制造基地 [3] - 公司形成美的与小天鹅,华凌与COLMO等多个品牌组合,每年为全球超5亿名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3] 制造业发展趋势 - 公司将持续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力,优化岗位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3] - 公司推行"T﹢3"柔性制造模式及全球供应链优化 [3]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打造灵芝产业全球标杆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明焱从22岁开始投身菌类种植,成为当地第一位"青年星火带头人",后公派日本留学[2] - 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功培育出13个名贵中药材品种,包括"仙芝1号"和"仙斛2号"[4] - 公司已7次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有效成分更优质的"仙芝2号"[4] - 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金华市首个该奖项获得者[4] - 目前公司由第二代接班人李振皓、李振宇分别担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6]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主导制定了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灵芝》和《中医药——铁皮石斛》,已在十余个国家被采用[3] - 自主研发"四低一高"超音速低温气流破壁技术,首创"去壁"技术,解决传统破壁法的重金属污染与氧化问题[4] - 研发人员占比14.6%,外聘专家包括多名院士[4] - 2025年计划将物联网、基因技术、数字孪生与传统种植结合,打造"虚拟适种-现实优化"新场景[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仙芝1号"灵芝品种通过浙江省级审定,"仙斛2号"石斛品种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58.7%[4] - 灵芝孢子粉行业唯一一条全自动高精度装量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良品率从95.4%提升至98.5%[6] - 建立全周期质量追踪体系,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6]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5年冠名浙江省游泳队,通过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5] - 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一期数字化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二期建设[6] - 目标将灵芝打造成千亿规模单品,成为灵芝产业全球标杆[3][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中国灵芝与铁皮石斛行业上市第一股[2] - 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改变国内中药材种植缺乏标准化的局面[3] - 愿景是与业内共同推进灵芝石斛产业进步,打造千亿规模单品[3]
超300亿元,西门子又完成一项重要收购
搜狐财经· 2025-07-02 21:44
西门子收购战略加速 - 公司2024年科技领域收购步伐显著加快 7个月内完成5项重大收购 包括Dotmatics(51亿美元) Altair(100亿美元) DownStream Technologies Wevolver Excellicon [1][5] - 对Dotmatics的收购是公司历史上规模第三大交易 仅次于2020年164亿美元收购瓦里安医疗和本次Altair收购 [1] - 收购Dotmatics使公司数字化工业软件业务总目标市场扩大110亿美元(约789亿元人民币) [4] 数字化业务转型成效 - 数字化工业软件业务2024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4% 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 [4] - 公司启动"ONE Tech Company"计划 全面整合软件 自动化与AI能力 目标成为电气化 自动化 数字化科技公司 [5] - 2024财年公司总营收759亿欧元(约6404亿元)同比增长3% 净利润90亿欧元(约759亿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 [5] Dotmatics业务价值 - 被收购方Dotmatics拥有全球科学智能平台Luma 服务180国20万用户 员工800人 14个全球办事处 [3] - 该平台可实现AI驱动药物开发 预计2025财年营收超3亿美元(约21.5亿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超40% [4] - 收购后预计产生中期年协同收益1亿美元(约7.17亿元) 长期超5亿美元(约35.84亿元) [4] 业务架构调整 - 公司当前三大业务板块为数字化工业(DI) 智能基础设施(SI) 交通(Mobility) 持有西门子医疗超70%股权 [3] - Dotmatics将并入数字化工业软件部门 扩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至生命科学领域 [4] - 通过整合Dotmatics科学智能与工业AI 数字孪生技术 构建研发到制造的端到端数字主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