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节能增绿 中原何以“减”装轻行?——“美丽河南面面观”系列观察之降碳篇
河南日报· 2025-09-06 07:22
能源结构优化 -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输送超过700亿千瓦时青海绿电至河南 相当于减少火电机组标煤消耗2232万吨[2] - 河南特高压形成"5站16线"格局 外电入豫输送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 可满足全省四分之一负荷需求[2] - 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 较2020年增长162% 实现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与装机占比超50%的双突破[3]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8% 较2020年提高约7个百分点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3] - 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总用电量比重接近40%[3] 绿色运输转型 - 千吨级纯电动智能货船"豫交投001"号实现碳排放减少90%以上 电耗每公里7.35千瓦时 燃料成本降低85%[4] - 铁海联运班列年发送量达18.9万标箱 内河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4] - 累计建成投运14条铁路专用线 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4] 低碳生活推广 - 电子招投标系统累计为356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证书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66.4吨[5] - 减排量相当于3286亩森林年固碳量 减少纸张打印2849.9万页 替代差旅客运周转1073.1万人公里[5] - 新建建筑100%执行节能标准 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20年降低32%以上[6]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 提前完成国家目标[6]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出席2025新西兰国际建筑业博览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06 01:28
行业合作与政策导向 - 中新两国在建筑业领域深化合作 重点聚焦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 科技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及基础设施等互补领域 [2] - 新西兰推动建筑业改革 开放海外建材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中国正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并发展绿色建材产品 [2] - 两国业界通过互学互鉴共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2]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博览会为期2天 吸引超过100家知名企业和品牌参展 [4] - 预计观展人数超过10,000人 [4] - 中国广东 浙江等地企业及本地代理商参展 展示中国制造的结构材料 装饰材料 智能家电 厨房卫浴等产品 [4]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人民日报· 2025-09-05 09:23
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框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首份碳市场中央文件 旨在为全国碳市场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强大的能力支撑 [1] - 碳市场被定位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1] - 生态环境部强调通过加强碳市场建设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激发绿色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 [1] 碳市场体系结构与运行现状 - 全国碳市场体系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构成 两者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 [2] - 强制碳市场于2024年3月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60% [2] - 截至2024年8月22日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8亿吨 成交额474.1亿元人民币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2.1亿元人民币 [2] - 生态环境部已制定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 初步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并加强数据质量监管 [2] 碳市场发展时间表与路线图 - 强制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当前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 [3] - 自愿碳市场目标到2027年实现对重点领域的全覆盖 当前覆盖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能效提升和林业碳汇等领域 未来将扩展至生物质利用和固废处理 [3] - 目标到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且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 [3] 配额管理制度设计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作为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 [4] - 配额分配体系需统筹平衡减排目标与经济成本、行业差异与公平统一等关系 [4] - 当前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法 未来将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计划到2027年对排放总量稳定行业实施总量控制 [4][5] - 研究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以增强市场稳定性 [5] 自愿减排市场发展举措 - 加快构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及绿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 [6] - 加快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丰富交易产品与主体 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机制衔接 [6] - 强化市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 数据质量监管体系 - 实施企业排放关键数据月度存证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制度 [6] - 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 大幅提升监管效能 [6] - 持续优化核算核查方法 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2][6] 碳市场金融创新与参与主体扩展 - 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包括碳质押和碳回购制度 [8] - 碳质押允许企业以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8] - 碳回购允许配额持有者出售碳资产并约定未来回购 获得短期资金融通 [8] - 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和自然人参与交易 [8] 能力建设与监管强化 - 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 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 [9] - 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 [9] - 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9]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印发
新华网· 2025-09-05 07:46
核心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这 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 如何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近日印发,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配额分配与清缴制度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础。《意见》 明确提出,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要通过加强碳市场建设,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 结合,确保碳市场放得活、管得住,激发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明确提出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激 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 ...
荣盛石化: 2025 Semi-annual Report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6.29亿元,同比下降7.83%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12.28%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6] - 总资产3840.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6] 主营业务分析 - 石化行业收入占比最大,化工产品收入607.42亿元,同比增长5.46% [43] - PTA收入157.54亿元,同比下降39.59% [43] - 海外收入149.71亿元,同比下降33.16% [43] - 国内收入1336.58亿元,同比下降3.74% [43] - 贸易及其他业务收入86.01亿元,同比下降7.30% [43] 产能与规模优势 - 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球单厂规模最大 [11][22] - 拥有8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和420万吨/年乙烯产能 [11][22] - 炼化一体化率全球领先,燃料油收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2] - 可加工全球80%-90%的原油品种,原料适应性强 [23] - 年产43万吨聚酯薄膜产能,国内排名前四 [29] 技术创新突破 - 中金石化成功自主研发新型高性能歧化催化剂 [17][27] - 在ZPC 2歧化装置(350万吨/年)首次应用 [27] - 催化剂具有高空速、高收率、高重芳烃转化利用率特点 [27]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17][27]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3.69亿元 [43] 战略合作进展 - 与沙特阿美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和框架协议 [14][20] - 沙特阿美每日供应48万桶优质原油 [20] - 获得8亿美元20年期无息购买信贷额度 [20] - 计划收购沙特阿美旗下SASREF炼厂50%股权 [21] - 在舟山为沙特阿美提供原油储罐及相关设施 [20]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浙江石化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1.32亿元 [52] - 中金石化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33亿元 [54] - 大连逸盛投资净利润915万元 [55] - 逸盛大化石化净利润691万元 [56] - 海南逸盛石化净利润133万元 [59] 行业地位与荣誉 - 2025年全球最具价值化学品牌第5名(Brand Finance) [11][30] - 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第14名(C&EN) [11][30] - 2024年ICIS全球化工企业100强第8名 [11][30]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BBB级,全球多元化化学品行业领先 [11][30] - 控股股东荣盛控股位列世界500强第118位 [19] 产业布局优势 - 七大生产基地布局环渤海、长三角和海南经济圈 [35][65] - 形成聚酯、工程塑料、新能源、高端聚烯烃和特种橡胶五大产业链 [65]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与宁波石化基地实现协同发展 [32] - 位于浙江自贸区,享受多项政策优惠 [24][36] - 配套原油库容达460万立方米,国内炼化设施中最大 [3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货币资金148.93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44] - 短期借款462.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38% [44] - 长期借款1166.3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6% [44] - 在建工程528.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0% [44] - 应收账款30.4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41% [44] 衍生品投资情况 - 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4.41亿元 [46] - 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579.6万元 [46] - 期末金额3.64亿元,占总资产0.84% [46] - 报告期内实现投资收益1244.79万元 [46] - 严格执行套期保值业务,不进行投机交易 [46]
赋能绿色发展 中国“风光”点亮上合组织成员国
新京报· 2025-09-04 23:16
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 2025年被确立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峰会通过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1] - 成员国承诺完善协作机制 发展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 扩大可持续投资领域务实合作 [1] - 中方提出未来5年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同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1] 可再生能源合作成果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 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人民币 项目总装机超77GW [2] - 油气类项目61个 煤炭类项目5个 油气煤炭类项目投资金额约445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4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14.5倍 约占全球50% [3] - 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 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 [3]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已达9600万千瓦 [3] 具体项目案例 - 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 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2]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 [2] 合作平台建设 - 中方宣布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4] - 成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4] - 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正式揭牌 将打造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 共享发展三大平台 [4] - 中国-上合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揭牌启动 将促进绿色产业政策交流与项目合作 [4] 绿色产业发展前景 - 绿色产业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5] - 在城镇化加速 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需求推动下 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 [5]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远方不再“遥远”,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人民群众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国家能源局· 2025-09-04 18:37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能源设施保障,也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汽车、交通、电力三大行 业,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交通强国"等多个方面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担当。2025年是"十四五"的 收官之年,总结"十四五"以来充电行业发展经验,将对"十五五"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成就回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 刘永东 远方不再"遥远" 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人民群众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一、"十四五"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成绩斐然 "十四五"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迈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五年来,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快速扩张、充电新进企业不断涌现、 充电市场竞争十分活跃,充电站(桩)已经成为百姓城市交通、跨域出行的身边物,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有效支 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覆盖广泛的充电网络基本形成 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网络。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1610万个,是"十三五"末的9.5倍。2025 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充换电行业用电指数比2020年基期 ...
9500车级甲醇预留汽车运输船“安吉鼎盛”轮在扬开航
扬子晚报网· 2025-09-04 17:46
该船的顺利交付开航是扬州海事服务地方船舶产业发展的又一实践。据悉,扬州海事将继续聚焦"水运江苏"建设,发挥专业职能优势,深化船舶工业与海 事服务融合,优化保障举措,为更多绿色船舶建造交付保驾护航,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与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校对潘政 据了解,"安吉鼎盛"轮作为新一代远洋运输主力船型,兼具规模优势与环保属性。该船总长228.00米、型宽37.80米、型深15.40米、结构吃水9.1米,设计 航速18.3节,满足远洋运输高效性与稳定性需求。同时采用"甲醇预留"设计,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项目。 扬子晚报网9月4日讯(通讯员扬海轩贺聪记者成沫)近日,在扬州海事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下,由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建造的9500车级甲醇预留汽 车运输船"安吉鼎盛"轮顺利交付开航。 从船舶建造到交付,扬州海事搭建全链条管理数字化平台,建立海事、船厂、船东多方协作机制,以"一船一策"实现全流程精准保障。对接船厂生产需 求,在手续办理、审批许可环节等重要环节提供悉心指导,助力高效完成交船验收、政务流程办理。建立紧密沟通机制,快速响应并解决企业建造交付中 的难题。试航前开展"拉网式"检 ...
化工行业8月月报:政策收紧,行业竞争格局优化-20250904
恒泰证券· 2025-09-04 16:5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政策收紧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通过能效和碳排放政策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重塑市场竞争格局[2] - 化工行业分化加剧 农药 专用化学品 涂料 合成橡胶等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利润和进出口额"三增长"[2][55] - 建议关注SW农药 SW氟化工 SW钾肥 SW煤化工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SW油田服务等子板块[2][63] - 推荐关注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159870 SZ)[2][64] 行情回顾 - 8月沪深300指数涨幅10 33% 科创创业50指数涨幅33 25% 科创50指数涨幅28 00% 创业板50指数涨幅27 74%[8] - 红利指数下跌0 73%[8] - 基础化工板块PB较上月有所提高 石油化工板块PB较上月提高但仍低于年初水平[2] 宏观数据表现 - 8月PMI为49 4% 较上月提高0 1个百分点[2][29]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 3% 较上月提高1 8个百分点[2][29] - 7月PPI同比为-3 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PPI为-6 5% 降幅扩大0 4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PPI为-8 9% 降幅扩大1 2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PPI为-12 6% 与上月持平[2][29] - 7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 7% 降幅扩大3 6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11 1% 提高0 5个百分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累计同比-11 3% 降幅扩大0 2个百分点[2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创年内新高[2][29] 原材料价格走势 - 8月WTI原油均价64 00美元/桶 环比下跌4 72% 较2024年均价下跌15 51%[38] - 8月NYMEX天然气均价2 8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环比下降12 42% 较2024年均价上涨19 92%[38] - 8月秦皇岛5500K动力煤均价670元/吨 环比上涨0 75% 较2024年均价下跌6 63%[38] 下游行业需求 - 7月纺织纱线 织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额同比0 6% 较上月提高2 2个百分点[47] - 7月家用电器出口金额同比-3 8% 降幅收窄5 2个百分点[47]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17 10% 较上月降低1 1个百分点[47] - 7月汽车产量同比8 4% 较上月降低0 4个百分点[47] - 7月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累计同比-19 4% 降幅收窄0 6个百分点[47] - 7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15 0% 较上月降低0 8个百分点[48] 政策影响分析 - 《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对21种化工产品提出明确能效要求 14种产品2025年底前达不到基准水平将淘汰 7种产品2026年底前需达标[2][56]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项目实行节能审查[2][53] -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提出2027年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2030年建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49][50] - 全国碳市场已累计成交配额6 81亿吨 成交额467 84亿元[50] 行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7 77万亿元 同比下降2 6% 利润总额3810 3亿元 同比下降10 3% 进出口总额4414 3亿美元 同比下降6 9%[54] - 油气开采板块营业收入6829 6亿元(同比下降5 2%) 利润1834 2亿元(同比下降11 1%)[55] - 化工板块营业收入4 75万亿元(同比增长1 7%) 利润1996亿元(同比下降5 5%)[55] 子板块财务表现 - 2025H1归母扣非净利润保持增长的子板块包括SW氯碱 SW煤化工 SW涂料油墨 SW民爆制品 SW氟化工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SW涤纶 SW氨纶 SW改性塑料 SW合成树脂 SW膜材料 SW橡胶助剂 SW农药 SW钾肥 SW复合肥 SW油田服务[58][59] - 2025H1净利润增长率排名前三的子板块:SW农药(148 35%) SW氟化工(108 17%) SW钾肥(42 61%)[60][61] - 具备估值优势的子板块:SW煤化工(2025H1 PE 16 86倍) SW氟化工(32 79倍) SW食品及饲料添加剂(14 68倍) SW涤纶(23 33倍) SW油田服务(18 42倍)[62][63]
青海提出到2030年重点企业绿电交易比例显著提高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6:07
绿电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全省有降碳刚性需求的出口外向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基本实现 [1] - 重点企业绿电交易比例显著提高 [1] - 绿电消费认证和碳足迹认证基本实现全覆盖 [1] 电力系统建设 - 统筹发展风电光伏水电实现风光水互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 [1] - 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的衔接协同 [1] - 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 [1] 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探索开展绿电直连 [1] - 鼓励相关主体为企业提供绿电溯源与绿电认证服务 [1] - 对取得国际碳足迹认证的企业按规定予以支持 [1] 国际化认证 - 对接国际第三方碳足迹认证机构拓展绿色低碳贸易认证服务 [1] - 引导外贸企业适应欧美低碳规则提升碳足迹认证能力 [1] 产业园区发展 - 支持重点出口产业和绿色载能产业协同发展 [1] - 推动园区建成能源零碳化产业低碳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管理智慧化技术先进化认证国际化的零碳园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