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周期调节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信号!刚刚,财政部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9-12 16:15
财政政策力度与空间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且留有后手 未来发力空间充足[1] - 政府负债率处于68.7%的合理区间 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1] - 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2.7%逐步提升至今年4%[4] 债务管理与资金运用 - 安排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预计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2] - 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靠前使用化债额度[1] - 通过置换隐性债务及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收购[2] 特别国债与政府投资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3] - "十四五"期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15万个建设项目[3] - 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3]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19%[6]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4%[6] - 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力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9] 民生领域投入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涵盖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领域[7] - 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保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7] - 今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和2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资金[7] 经济贡献与政策导向 - 过去4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8] - 财政政策强化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 支持内需扩张和新质生产力发展[8] - "十五五"期间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5]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
金十数据· 2025-09-12 16:12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 [1]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1] - 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4]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财政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至2025年的4% [3] - “十四五”以来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3]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 [3] - 2025年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5] 民生与重点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6] - 财政民生投入总额近100万亿元 [6] - 2025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6] 政府债务状况与管理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8.7% [10] - 截至2025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1] - 各地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11]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60%以上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清零 [12] 经济支撑与改革方向 - 过去4年我国经济实现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财政部门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7]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已制定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正在抓紧推进 [8][9]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新发声,未来财政政策空间依然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9-12 15:55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1]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1]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 [1] 财政政策空间与调控能力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 未来发力空间充足 [2] - 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财政运行基本盘坚实稳固 [2] - 宏观调控经验积累 政策工具丰富 跨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2] -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机制健全 存量风险逐步消化 财政应对挑战更有底气 [2] 消费刺激与就业外贸支持 - 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落实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5]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两项贴息政策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5]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5] 政策方向与结构性措施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突出位置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6] -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保障改善民生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5] - 优化新增储备财政政策 扩大总需求 建议赤字率4.0%基础上追加预算 [6] - 建议纾困救助外贸等受损行业 优化化债政策 启动新一轮有效益投资 [6]
财政部:过去4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12 15:28
财政政策方向 - 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 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 战略上更加主动 战术上更加精准 [1] - 强化逆周期调节以熨平短期波动 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以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 [1] - 支持扩大内需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畅通经济循环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经济增长表现 - 过去4年中国经济实现平均5.5%增速 [2]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政策“组合拳”快且准 经济“热力图”春意浓
新华网· 2025-08-12 14:31
经济先行指标表现 - 1月制造业PMI为50.1% 连续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回升 [2] - 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1% 铁路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量及新订单指数明显上行 [2] - 工程机械开工率维持高位 1月高炉开工率超七成 南方八省电厂日均耗煤处于较高水平 [2] - 焦化企业开工率从去年12月末54.3%回升至76.2% 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达201.36万吨环比上升1.32% [2] 金融与实体经济数据 -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 新增社融6.17万亿元 双双创单月历史新高 [4] -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8% 增速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高0.8和0.4个百分点 [4] - 中央企业1月营业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利润总额1852.7亿元同比增长11.3% [4]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同比增长11.6% 央企净利润1423.8亿元同比增长10.2% [4] 政策调控方向 - 财政政策需加快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进度 加大民生领域支出并延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 [8] - 货币政策应把握美联储政策收紧前窗口期 通过降准降息及增强汇率弹性提振需求 [8] - 需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多重均衡 [8] - 建议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生动力 [8] 经济环境研判 - 经济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一季度经济表现预计超市场预期 [6] - 面临全球产业链调整、海外通胀及主要经济体政策退出等外部挑战 [7] - 内部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7] - 政策需通过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应对经济爬坡过坎关口 [1][7]
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 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1] - 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 经济发展基本面 - 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 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 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 [1] - 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困难挑战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政策方向与目标 -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1] 结构性政策工具运用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加法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 [2] - 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行业倾斜 [2]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2] - 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 [2] 物价与汇率管理 - 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 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 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2]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2]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 外部环境应对与风险防控 - 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 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2] -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2]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2]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7-30 22:39
▲这是在广州番禺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拍摄的埃安智慧产线(2025年2月24日摄)。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未来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 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 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本次会议在延续以往"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明确提出 要"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并强调宏观政策要"适时加力",这一系列新提法,为理解下半年经济工作的 核心思路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框架。 整体来看,"稳"依然是基本盘。无论是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还是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 预期",都表明宏观决策的底座依然是牢固和坚实的。 但与此同时,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多重压力交织下,仅 有"稳"已不足以应对所有挑战。因此,政策工具箱中新增的"灵活性"与"预见性",便 ...
招商宏观:4月制造业投资动能有所减弱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世界热点
智通财经· 2025-07-28 11:01
经济复苏态势 - 4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需求动能减弱,内生性复苏需消费接力,服务消费或成新增长点 [1] - 3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0.5%(1-2月为-1.3%),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1.4%(1-2月为-22.9%),工业增加值改善提振营收但PPI下降拖累价格 [4] - 4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2(前值51.9),非制造业PMI录得56.4(前值58.2),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8.8和47.6,环比下降4.8和2.8个百分点 [4] - 4月下旬开工率和产量高频指标弱于上旬,商品房销售转差但汽车消费改善,五一假期出游需求旺盛 [4] 政策导向 - 政治局会议提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宏观政策强调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聚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优势领域 [5] - 房地产政策包括"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及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5] - 国办发布稳就业通知,支持扩岗政策及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5] - 央行节前净投放4260亿元,节后流动性改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73% [6]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Q1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1.1%(预期1.9%),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3.7%,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12.5% [7] - 4月非农就业新增25.3万人(前值23.6万),失业率降至3.4%,就业韧性或引发加息预期波动 [7] - 5月美联储加息25BP,市场预期6月暂停加息、9月降息,但预期差或导致美债、美股、黄金短期调整 [7]
博时市场点评7月22日:两市继续上涨,成交破1.9万亿
新浪基金· 2025-07-22 16:20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指数继续上涨,上证指数报3581.86点(上涨0.62%),深证成指报11099.83点(上涨0.84%),创业板指报2310.86点(上涨0.61%),科创100报1110.52点(上涨0.30%)[4] - 两市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为3月6日以来新高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上涨6.18%)、建筑材料(上涨4.49%)、建筑装饰(上涨3.38%)涨幅靠前,银行(下跌0.98%)、计算机(下跌0.73%)、通信(下跌0.43%)跌幅靠前 [4] - 2408只个股上涨,2653只个股下跌 [4] 政策动态 -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出台,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共7章50条,涉及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等内容 [2] -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印发,初始试点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投资境内理财产品 [2] 行业与公司 - 雅鲁藏布江下游重大水电工程带动建材、机械等相关行业受市场青睐 [1] - 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有助于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 -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短期可能为境内资管机构带来增量资金,中长期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3] 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报19179.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5] - 市场成交额为19289.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5]
宏观周周谈:什么是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最佳决策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汽车、半钢胎、有色、基建、热卷、PTA、一手房销售、工业企业(涵盖上游采矿业、中游原材料加工业、中游装备制造业、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公共事业等细分行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显著** - 观点:美国关税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 [3][4] - 论据:美国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关税相关事宜,剧情多次反转,上诉期情况意外,6月上旬法院才接受辩词决定最终关税;特朗普号称有plan b,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122条对多数国家多数商品征150天最高15%关税 2. **关税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有影响** - 观点:关税税率变化类似疫情冲击,影响半钢胎开工率 [5] - 论据:上海疫情封城期间,半钢胎开工率从封城前70%降至4 - 5月的40%,解封后6月恢复到60%但未达封城前水平;5月3号汽车零部件关税使半钢胎开工率下滑,虽5月12号实质性进展后反弹但仍低于去年水平 3. **关税对美国库存和消费的影响类似疫情期间** - 观点:美国消费者面对关税税率变化的行为与疫情期间女性囤护肤品库存逻辑相似 [7][8] - 论据:2020 - 2021年中年,女性因疫情和免税折扣囤护肤品库存,后消化库存;美国面对关税,3月耐用品订单同比激增带动全球贸易量跳升,4月同比降至年内最低,一季度进口透支20% 4. **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透支** - 观点: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存在透支,未来需求可能弱化 [11][12][13] - 论据:工业品同比增长53%,能源因未落地对等关税和价格因素无明显进口增长,下游消费品和部分资本品有进口投资;汽车和零部件一季度进口支付多,或因本土生产、出口转口及国内价格战 5. **国内部分行业数据表现及经济趋势** - 观点:国内内外需数据偏弱,经济数据有下滑空间,可考虑基金周期影响 [15][19][20] - 论据:历清开工率有季节性变化,基建数据有变好机会但目前一般;热卷表需比历史同期高但5月下滑,PTA中伏处于今年较低位置;一手房销售有亮点;4月经济数据同比算成实际GDP 5.6,5月不差,全年目标5.0,上半年可达5.2,下半年到4.8也可,允许6 - 7月数据下滑 6. **美国可能再次施压时间及应对** - 观点:7月中旬到8月上旬美国可能再次对中国关税施压,中方会回应 [21][22] - 论据:特朗普此次谈判对象增多,5月中旬与中国达成共识或为与其他国家谈判样本;7月中旬前美国要与非美国家达成共识及推进大美利法案,22号是中国R4豁免deadline 7.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及趋势** - 观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有望延续回升,但受价格因素压制,若无新政策上行幅度受限 [24][28] - 论据:4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2%(3月3.4%),利润累计同比1.4%(3月0.8%);各行业盈利结构分化,中游原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上游采矿业走弱,下游消费不温不火;GDI降幅扩大反映中端需求偏弱和产能过剩,5月下旬上中游高频数据提前进入淡季 8. **五月PMI数据情况及后续展望** - 观点:五月三大部门PMI涨跌不一,制造业环比回升但仍在荣枯线下方,6月制造业PMI回升有压力 [29][32] - 论据:综合PMI产出指数50.4,环比上升0.2;制造业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方,建筑业环比下跌;五一假期、天气、关税冲击等制约PMI回升幅度;6月年终淡季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冲击制造业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电话会议仅面向招商证券专业投资机构客户或受邀客户,嘉宾发言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信息或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严禁录音等操作 [3] 2. 从康沃周期角度看,这一轮萧条从16年开始尚未结束,中美双向防范,或需用科技穿越周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