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美元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行业周报:美国关税风波再起,看好黄金避险属性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风波使黄金避险属性凸显,弱美元支撑金价;工业金属中铜价震荡、铝价受库存支撑;能源金属锂行业待磨底、金属硅价震荡弱行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周度数据跟踪 - 板块&公司涨跌:本周有色金属板块普遍上涨,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涨 1.3%;二级子板块涨跌不一,贵金属涨 5.6%、工业金属涨 1.9%;三级子板块中黄金涨 5.7%、铜涨 3.8%;涨幅前三为中洲特材+37%、西部黄金+19%、东方钽业+12%;跌幅前三为宜安科技-15%、章源钨业-11%、龙磁科技-9% [11][17][18] - 价格及库存变动:周内有色品种价格涨跌不一,如 COMEX 黄金涨 4.8%、SHFE 铜跌 0.4%、工业级碳酸锂跌 2.2%等;交易所基本金属库存有变动,如铝 LME 库存周度-1.1 万吨、铜 LME 库存周度-1.5 万吨 [21][22][25] - 公司公告跟踪:金诚信子公司签 8.05 亿美元铜矿服务协议;有研粉材增资设立子公司投建 2 亿增材制造项目;海南矿业氢氧化锂项目全流程贯通 [33] 贵金属 - 黄金:弱美元是主线,美国债务及税收法案或推高债务,支撑金价;近期黄金大跌后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关税不确定性或提升黄金避险属性 [34] 工业金属 - 铜:宏观环境反复,美国制造业 PMI 显示经济有韧性但市场仍担忧;全球铜库存环比-2 万吨,去库支撑铜价;原料趋紧,冶炼利润受限,供给压力上行;下游需求有韧性,铜价震荡,关税影响未全体现 [60] - 铝:国内宏观利好,社会库存降低支撑铝价;山东产能转移,广西、四川复产;广西、贵州铝棒企业和河南铝板企业复产;氧化铝价格或涨,成本支撑增强,铝价短期震荡、中远期有向上弹性 [75][77] - 镍:周内 SHFE 镍跌 1.2%,硫酸镍持平,高镍铁涨 1.6%;供给端部分减产停产,需求端三元电池和钢厂需求弱,预计短期镍价偏弱 [104] 能源金属 - 锂:价格低迷,电碳跌 2.2%、电氢跌 1.4%;产量环减 3%,开工率 42%,去库 141 吨;5 月新能源零售预计 98 万,渗透率 52.9%;短期供强需弱格局难改,行业待磨底,锂价或企稳 [116][117] - 钴:国内电解钴跌 2.6%,硫酸钴跌 0.4%;供应端部分减产,需求端清淡,短期内行情或震荡偏稳 [142] - 金属硅:社会库存 58.2 万吨,周减 1.7 万吨;成本端部分原料价格有变动,利润降低;新疆部分硅炉 6 月或复产,福建等地开炉数减少,云南四川开炉增加;有机硅开工率 62.28%,多晶硅企业降负荷,价格或底部运行 [149][150] 稀土&磁材 - 报告展示了中钇富铕矿、轻稀土镨钕、重稀土铽等价格走势及进出口数据,但未作具体分析 [183][195][201]
外汇市场展望:山重水复
国泰君安· 2025-05-23 12:15
美元汇率 - 年初受“关税风向标”影响,从“关税溢价”到“关税折让”,指数从109降至100以下,现徘徊震荡[4][5] - 下半年美联储降息前下行空间有限,或震荡,关税进展或带来阶段性上涨[4][6][8] - 中长期受债务问题、衰退风险与高利率、“去美元化”压制[4][9] 欧元汇率 - 后续有支撑,市场定价欧央行降息预期,欧股盈利向好与德财政政策转向强化基本面[4][13][15][16] - 下行风险来自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与欧元区改革成效待验[4][16] - 下半年预计保持较强水平,目标区间1.08 - 1.18[4][16] 日元汇率 - 日美贸易谈判或使日元渐进式升值,但缺乏长期支撑[4][17] - 阻力来自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困难与日本经济衰退担忧[17] - 美元兑日元长期区间预计137 - 145[4][17] 英镑汇率 - 通胀黏性超预期与美元信用担忧推动英镑强势,突破1.3470创2022年初以来新高[22] - 英国与美欧贸易协议消除关税风险折价[22] - 后续维持强势,交易区间1.30 - 1.39[22] 澳元汇率 - 与非美贸易关系是关键,4月因中美贸易战下跌后反弹[25] - 国内经济有韧性,4月就业增8.9万人,失业率4.1%,预计GDP增速回升[25] - 或区间震荡回升,区间0.64 - 0.69,贸易紧张升级有下跌风险[25]
美、日财长:当前美元兑日元汇率反映基本面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09:23
汇率问题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一致认为美元兑日元汇率目前反映基本面 [1] - 双方重申汇率应由市场决定的共识 [1] - 两国同意将汇率问题与贸易谈判分开处理 [1] 贸易谈判 - 市场预计特朗普将在美日贸易谈判中施压日本通过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来减少美国贸易赤字 [1] - 日本和美国均同意将汇率问题与贸易谈判分开 [1] - 美国政府可能仍会把外汇问题和关税问题绑在一起施压日本 [2] 经济影响 - 野村证券预计日元升值可能导致日本GDP在两年内下降0.67%至1.41% [2] - 美元贬值能够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减少进口 [1] - 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并削弱海外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1]
货币战争全面开打,亚洲沦为新战场,美联储降息前,中国先动手了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09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持续下跌 跌破100关口 5月6日跌至99.237 [1] - 弱美元态势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广泛影响 尤其是依赖出口贸易和外汇投资的主体 [1] 亚洲货币市场反应 - 热钱涌入亚洲推动多国货币汇率大幅上涨 日元涨幅8.5% 韩元上涨7.21% 新台币涨幅9.55% 泰铢涨4.36% [3] - 人民币汇率涨幅1.93% 表现相对稳定 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央行政策调控 [3] 货币波动对经济影响 - 本币大幅升值打击出口竞争力 外币计价商品变贵降低外国买家购买意愿 [5] - 本币大幅贬值影响投资信心 导致外资撤离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5] - 亚洲货币升值源于美元被动走弱 非经济基本面改善 具有外部输入性和不可控性 [5] 中国央行政策应对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7] - 存款利息减少但房贷压力减轻 人民币收益率吸引力下降减少国际资本过度炒作 [7] - 中国央行早于美联储降息 释放摆脱美元货币政策被动跟随的信号 [7] - 中国拥有庞大外汇储备和独立货币政策空间 挑战美元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传统地位 [7] 全球金融格局变化 - 美元长期走弱可能标志新周期开始 美元影响力相对下降 [9]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 构建独立货币政策体系减少外部冲击 [9]
突然!暴涨近900点!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5-05 11:20
人民币汇率大涨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两个交易日最大涨幅接近900点,从7.2790升值至7.1893,收复4月2日美国"对等关税"以来的失地 [1][2] - A50指数表现强劲,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过1.5%,同期美股期指下跌(纳指期货跌超1%,标普500期货跌0.8%)[1][2] 驱动因素分析 经济基本面 - 五一假期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3天同比增长超10%,5月1日单日达231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显示消费复苏动能强劲 [1][2]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美方多次主动传递谈判意愿,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2] 资金流动 - 4月1-18日外资净买入人民币债券规模达332亿美元,人民币债券因低波动、高确定性特征成为避险资产 [3] - 一季度证券投资累计顺差42.73亿美元,3月单月顺差17.93亿美元,显示外资持续增配 [3] 美元走势 - 美元指数自3月起出现两轮与实际利率方向相反的大幅贬值,特朗普政策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和美元信用 [4] - 结汇需求推动人民币上涨,一季度呈现"囤汇需求高、购汇倾向回落"特征,待结汇盘规模可能延续扩张 [4] 市场影响 - 人民币资产表现与美股形成分化,A50在美股期指下跌背景下逆势上涨 [2] - 人民币债券重现2020年疫情时期的"避风港"作用,外资配置需求提升 [3]
2025 vs 1984:美国经济四大共性如何影响商品周期?
对冲研投· 2025-04-24 19:09
商品价格周期性分析 - 工业金属价格弹性高,对经济政策变化敏感,选取CRB现货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代表,发现70年代与2018年至今走势相似:先低位大幅上行,高位回落后达到更高价格中枢并趋势上行 [2] - 80年代初与近五年市场走势相似性显著,但经济环境和政策条件已变化,当前局面更可比1984年,当时美国经济增速放缓、CPI接近长期合意水平 [4][5] - 70-80年代CRB分项指数表现显示海外油脂波动最剧烈,其次是金属;近年海外食品涨幅最高,金属次之,油脂价格下跌;上行周期持续20-30个月,下跌周期持续12-18个月 [6] 经济与政策相似性 - 当前与1984年美国存在四大共性:经济形势(衰退后利率通胀回落)、财政贸易压力(高赤字与高逆差)、汇率环境(强美元加剧债务压力)、政策手段(减税+石油开发+缩减开支) [8][9][11][12] - 80年代美国通过跨国公司投资回流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增速两位数),近年主要通过海外投资者购买长期证券实现美元回流 [15][17] - 强美元加剧贸易逆差,里根与特朗普政府均希望弱美元以缓解压力,但当前因关税政策导致经济前景不明,美联储难降息 [19][20] 政策手段对比 - 特朗普与里根均采取扩大石油开采、减税刺激、缩减政府开支等措施;里根通过非关税壁垒限制日本优势产业,特朗普直接使用关税政策 [23] -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美元贬值并塑造苏联为敌人形象,当前特朗普以关税为手段,政策性质相似但方式不同 [23] 商品未来展望 - 参照1984-1986年走势,商品趋势性下行难以避免,广场协议后美元贬值导致非美元计价商品跌幅更大 [24] - 当前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需求萎缩、美国经济滞胀或衰退,若产出国规避关税影响或需求端悲观预期修正,价格或迎反弹 [25] - 美国政策持续时间决定经济前景:短期政策回摆影响可控,长期关税壁垒或引发人为衰退;成品价格上涨或为填补赤字,需求端低库存带动的上涨难持续 [25] - 各国可能加大财政刺激托举需求,短期形成价格高点,但长期价格中枢仍由实际需求决定 [25]
海外研究|从美元指数看“海湖庄园协议”叙事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8 08:15
美元指数走弱原因分析 - 3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弱主要源于欧元受财政刺激计划意外走强和美国市场交易"Trump Recession"影响,而非"海湖庄园协议"叙事 [1][4] - 外汇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程度不及24Q3的一半,通过美元/瑞郎25 Delta风险逆转指标可观察到这一现象 [4] - 德国"Whatever it takes"和欧盟"Rearm Europe"政策推动德债利率和欧元短期快速上行,同时美国市场出现"Trump Recession"叙事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4] "海湖庄园协议"构想解析 - Miran构想的"海湖庄园协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关税政策实现"强美元",第二阶段通过货币协议实现"弱美元" [2] - 该协议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 [2] - 若协议存在,根据特朗普胜选后的政策导向,当前仍处于"强美元"的第一阶段 [12] 美元指数未来走势展望 - "海湖庄园协议"叙事短期内预计不会对市场造成显著影响 [17] - 当前经济组合(暂时性通胀+增长放缓+高度不确定性)与美联储点阵图显示的年内2次降息预期相符,任何因素反向变化都可能导致降息次数减少 [17] - 美国2月非农就业和零售销售等硬数据未明显走弱,"Trump Recession"担忧减弱,美元指数短期内大幅下行空间有限 [17] - 若特朗普关税政策力度超预期且欧元回归欧洲基本面逻辑,美元指数可能出现回升 [17]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目标与现实 ——经济每月谈第六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0-31 16:43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核心矛盾 - 特朗普提出"增关税、减税收"组合政策,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并将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60%,旨在通过贸易壁垒和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 [4] - 政策存在三大矛盾:高关税与经济外交利益的矛盾、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的矛盾、弱美元与美元全球地位的矛盾 [4] 高关税与经济外交矛盾 - **财政缺口难以填补**:特朗普减税政策预计未来十年(2025-2034)减少税收7.8万亿美元,而加关税仅增加收入3.8万亿美元,综合赤字或扩大6.0万亿美元 [6][7] - **成本转嫁与通胀压力**:2023年美国进口额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13%),短期关税成本将推高商品价格,预计通胀增加0.75个百分点 [8][9] - **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美国生产工人平均工资3-3.5万美元(中国1-1.5万美元,越南约5000美元),回流企业面临成本劣势,中长期或推升价格中枢 [8][9] - **外交与贸易冲突风险**:美国是加拿大、墨西哥70%出口目的地,也是德英最大贸易伙伴,高关税可能引发盟友反制(如2018年钢铁关税案例) [9] 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矛盾 - **资本逐利性阻碍回流**:1983-2010年美国对外投资收益率8.3%,显著高于本土投资(4.7%-5.8%),金融业ROE(12%)也高于墨西哥工业(9%) [10][11] - **补贴难以持续**:逆市场力量推动回流需长期财政补贴,但美国造船业份额从1943年83.3%降至2021年0.1%,显示保护主义下效率下降 [11] 弱美元与美元地位矛盾 - **贸易逆差短期难逆转**:再工业化初期依赖设备进口,叠加中低端商品需求刚性,逆差或持续 [11] - **美元信用受挑战**:弱美元策略可能加剧通胀,叠加"脱钩断链"政策收缩美元使用范围,金砖国家正尝试建立替代结算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