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ESG一周丨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创业板指剔除国证ESG评级B级以下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9:27
ESG政策 -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六大举措助力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跃升,包括提供评级指导、推动沟通交流、改进信息披露、形成最佳示范、加强正向激励和提升管理绩效等 [1] - 行动方案旨在解决当前ESG评价标准不统一、企业实践碎片化等问题,从信息披露优化到标杆案例示范,既提供方法论指导又建立激励机制 [1] 创业板指调整 - 深交所对创业板指等指数实施样本定期调整,创业板指数样本股将剔除国证ESG评级B级以下的上市公司,同时设置权重调整因子,单只样本股每次定期调整时有20%的权重上限 [2] - 创业板指数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有助于尾部风险管控,提升股指稳定性 [3] 能源转型指数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全球能源系统加速转型,中国排名持续提升至第12位,领先法国、英国和美国 [4] - 中国排名的跃升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的决心,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未来需在技术创新与碳市场建设方面持续突破 [4]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预计2030年实现碳排放目标的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 [5] -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有力支撑"双碳"目标 [5] 可持续披露准则 - ISSB主席范易谋表示中国近期发布的关于企业可持续披露的征求意见稿彰显了提升气候相关财务信息质量与透明度的决心,为增强全球信息披露可比性作出贡献 [6] - 中国在全球ESG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提升,正在成为ESG规则共同塑造者,为全球可持续金融体系注入新动能 [6] 氢能产业发展 - 湖南省印发《湖南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氢能装备和材料高地、氢能应用示范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 [7] - "制造+应用"的闭环设计有望为中部地区培育新的绿色增长极,为全国氢能产业区域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7]
“商业向善”关键在于厘清ESG如何重塑公益价值坐标,北大光华构筑ESG未来共益场
华夏时报· 2025-06-20 19:1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蓓 北京报道 "回应当代社会对'商业向善'的呼唤,关键在于厘清ESG如何重塑公益的价值坐标,进而为公共利益与企业目标找 到可持续的结合点。"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龙凯在2025 MBA公益论坛暨创新市集表示。 2025 MBA公益论坛暨创新市集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届论坛以"共创ESG价值同筑向善生态"为主题, 聚焦ESG(环境、社会、治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协同机制与实践路径,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与资源,旨在 探索商业、政策与社会共创可持续未来的中国方案。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是思想的高峰交锋,更是行动的系统 连接,标志着北大光华MBA公益论坛的重磅回归。立足ESG框架,论坛既深化了前行路径,也为未来生态的重构 提供了新思路。 强调责任协同与机制共建 ESG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路径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齐虎在《共创ESG价值协同探索创新——打造科技公益新范式》为题的主 题演讲中指出,精神追求是人的核心追求,人的道德实践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可以普遍化的。公益与商业虽有边 界,但并不存在不 ...
北京谷财集团获评四星级ESG评级
北京商报· 2025-06-20 19:11
公司ESG评级 - 谷财集团获得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的ESG四星级评级,成为平谷区首家获此评级的企业[1] - ESG评级是国际主流的非财务评价标准,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表现[1] - 公司ESG评级体系共分五个等级,星级越高代表ESG管理水平越出色[2] 公司业务与ESG管理 - 谷财集团是以投融资业务为主的区属国企,主要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酒店运营等[1] - 公司在平谷区国资委支持下积极构建ESG管理体系,系统性推进环境、社会与治理工作[1] - 公司ESG管理水平较好,能有效规避ESG风险事件,弥补风险敞口,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 ESG评级带来的益处 - 提高ESG评级能提升集团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1] - 有助于吸引注重长期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投资者,为企业发展注入稳定资金[1] - 助力优化风险管理,增强企业发展韧性,为信用提级提供基础[1]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以ESG评级为契机,持续深化ESG理念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2] - 围绕高大尚平谷建设,聚焦主责主业,从多个方面提升ESG管理水平[2] - 计划从安全化债、提高盈利、金融服务、盘活资产、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2]
专访亿纬锂能肖忠湘:ESG非独立选项,要与企业战略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8:5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阶段,电池产业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高性能、低碳足迹电池技术是驱动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引擎 [1] - 动力电池企业将ESG理念融入发展战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第九,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消费类电池覆盖电动工具、两轮车、医疗等领域 [1] 碳中和目标与进展 - 公司提出"3040碳中和目标",绿电使用比例较上年提升近三倍,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16% [2] - 发起"摇篮计划"搭建覆盖30多国的全球电池回收数字化网络,整体进度积极向好 [2] - 建设全球最大单体锂电池工厂(60GWh),配套300GW光伏基站后可年减排2亿吨,相当于一省年排放量 [5] 供应链碳管理 - 开展碳盘查和ESG尽调,供应链碳排放核算从范围一、二延伸至范围三,正梳理数据绘制风险地图 [3] - 开发硅碳负极、高镍无钴正极等材料,部分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减少60%以上 [5] ESG战略与业务融合 - ESG战略是长期发展重点,需与公司战略、金融体系、产品设计深度绑定,避免成为独立概念 [4] - 通过"电池护照"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6大板块、100余条数据),推动to B向to C服务转型 [8] 技术创新与投资方向 - 重点投入内部碳定价体系,研发环节推广硅碳、高镍等低碳材料,生产环节极致节能降碳 [7] - 碳管理系统上线后人员效率提升80%,时间效率提升60%,电池回收地图平台将升级为可溯源系统 [8] 数字化升级 - 数字化平台实现"三全三新"理念: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链条贯通、全品类覆盖,以及新管理方式、新供应链互动、新商业模式 [8] - 为满足欧盟2027年电池护照强制要求,计划2026年提前实现合规交付 [8]
三峡水利: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22亿元,同比下降7.65%,营业成本92.58亿元,同比下降7.6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亿元,同比下降39.94% [1] - 完成售电量14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创历史新高 [1] - 资产负债率55.37%,同比上升3.90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 - 公司聚焦主业,稳固提升基本盘业务,电力业务利润实现增长 [2] - 新业务发展取得成效,储能运营总规模约1.2吉瓦时,电动重卡电池用能累计运营规模近1,300套 [2] - 累计已建、在建综合能源项目投资约30亿元 [2]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将现金分红比例由10%提高至30% [5] 公司治理 - 2024年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59项议案 [3]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 [3] - 公司连续三个年度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最高A类评价 [4] - 2024年董事会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最佳实践奖" [4] 投资者回报 - 公司已连续15年进行现金分红,近8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比例远超30% [5] - 自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18亿元 [5]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预计共计派发75,727,652.52元 [5] ESG与社会责任 - 公司编制发布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获第三方机构评定等级A级 [7] - 顺利完成重庆市2024年电力保供任务,保障了供区186万千瓦负荷的用电需求 [6] - 自2008年起连续16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7] 2025年工作计划 - 系统总结"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制定"十五五"规划 [8] - 深耕基本盘业务,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与稳定供应 [8] - 提高综合能源业务发展质量,提升储能综合盈利水平 [8] - 推动绿色交通多元化、新能源差异化、市场化售电规模化发展 [8]
亚太科技: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0
评级结论 - 维持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 [1] - 维持"亚科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011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 [9] - 实际控制人为周福海家族,合计持股约50% [9] - 主要从事汽车铝材、汽车零部件及新兴领域铝材业务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4.33亿元,同比增长4.53% [4] 经营情况 - 保持技术研发优势,2024年研发投入2.52亿元,占营收3.39% [5] - 拥有503名研发人员,418项专利 [5] -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空调液冷管、电池冷却管等 [6]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3.22%,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 [4] - 子公司安全事故导致外购外协增加、成本上升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底总资产80.68亿元,负债25.04亿元 [7] - 全部债务16.57亿元,债务资本化比率22.95% [4] - 流动比率427.45%,速动比率370.67% [8] - 经营现金流净额3.29亿元 [4] - 应收账款21.64亿元,占资产总额26.82% [7] 行业分析 - 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铝材需求增长 [13]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零部件行业形成支撑 [13] - 行业竞争加剧,面临降价压力 [6] - 公司已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13] 风险关注 - 子公司安全事故影响2024年业绩和募投项目进度 [7] - 在建项目尚需投资14.87亿元,存在资本支出压力 [7] - 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对营运资金形成占用 [6] - 汽车行业年降压力传导至上游供应商 [6]
中证ECPI 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上涨0.22%,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远海控等
金融界· 2025-06-20 18:33
中证ECPI 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表现 - 6月20日中证ECPI 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上涨0.22%报1623.73点成交额272.32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72%近三个月下跌1.44%年至今下跌4.16% [1] 指数编制规则 - 从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样本中选取ESG评级较高的4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以2010年6月30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1月和7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除外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指数持仓结构 十大权重股 - 兴业银行(3.45%)大秦铁路(3.34%)生益科技(3.19%)新华保险(3.1%)恒瑞医药(2.88%) [1] - 农业银行(2.85%)巨化股份(2.82%)华能国际(2.81%)三一重工(2.81%)中远海控(2.7%)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34.49%公用事业12.09%金融12.07%原材料9.40%主要消费7.11% [2] - 可选消费6.82%医药卫生5.35%能源4.50%信息技术3.19%通信服务2.66%房地产2.31% [2] 市场板块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1]
三峡能源: 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0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累计并网装机4796万千瓦,全年新增并网装机792万千瓦,发电量7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 [4]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7.17亿元,资产总额突破3500亿元 [4] - 净利润74.58亿元,同比下降9.75%,其中归母净利润61.11亿元,同比下降14.81% [20] - 资产负债率70.96%,较年初增加1.56个百分点 [20] 业务发展 - 海上风电继续保持引领地位,加快推进规模化、深远海项目策划开发 [5] - 陆上基地有序推进,内蒙古库布齐大基地、南疆大基地顺利开工建设 [5] - 创新模式带动资源获取,探索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园"、"海上风电+燃气调峰发电"融合开发 [5] - 广东阳江青洲六、天津南港等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5] 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成本140.78亿元,同比增长18.34% [2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85% [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0.97% [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6.68亿元,同比下降22.78% [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29亿元,同比下降37.40% [20] 公司治理 - 荣获国资委中央企业"双百行动"专项考核"标杆企业" [6] - 连续3年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 [4] - 2024年实施现金分红22.3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1.09% [7] - 控股股东三峡集团累计增持金额超3亿元 [7] 2025年计划 - 2025年投资计划为439.7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4.91亿元 [23] - 预计2025年对外融资总额不超过760亿元:权益性融资不超过160亿元,债务融资不超过600亿元 [23] - 预计2025年新增融资担保规模不超过32.2亿元,占净资产比重不超过2.7% [23] - 2025年拟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合计不超过200亿元 [27]
上海艾录: 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1
评级结果 - 维持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 [1] - 维持"艾录转债"信用等级为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长11.63% [11] - 利润总额0.44亿元,同比下降45.41%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4亿元 [11] - 研发费用4327.06万元,同比增长8.55% [7] - 工业用纸包装收入9.07亿元,占比76.21% [20] - 复合材料包装收入1.59亿元,占比13.32% [20] 产能与利用率 - 工业纸包装产能5.25亿条/年,产能利用率76.81% [7][9] - 复合塑料产品产能4.75亿延米/年,产能利用率11.47% [7][9] - 新增产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复合塑料包装消化压力大 [9] 财务状况 - 2024年底资产总额29.35亿元,同比增长6.33% [11] - 资产负债率47.70%,同比下降8.59个百分点 [8] - 全部债务8.39亿元,同比下降32.32% [8] - 现金短期债务比1.19倍 [11] - EBITDA 1.71亿元 [11] 光伏业务 - 光伏组件业务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5] - 光伏背板膜和光伏边框复合材料在建项目投资2.17亿元 [27] - 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1373.79万元 [20] -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盈利不确定性大 [5][27] 行业环境 - 2024年包装印刷市场规模2.1万亿元,纸包装占比58% [13] - 原材料价格高企,纸浆和塑料粒子价格维持高位 [13][15] - 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13] - 光伏行业制造端供需失衡,价格大幅下跌 [16]
2025年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召开 构建包容协同的可持续信息披露生态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6:34
全球可持续披露准则进展 - 全球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采用或正在将ISSB准则纳入监管或法律框架,这些地区占全球GDP的6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0%、除美国以外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的80% [1] - 中国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明确以国际准则(IFRS S1和IFRS S2)为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准则体系 [1] - 2025年4月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 [1] 中国政策与市场动态 - 财政部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目前基本准则和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已发布 [3] -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南》,加强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可比性及互操作性 [3] - 中国ESG发展已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框架与实践路径,正系统性融入全球ESG浪潮 [4] 企业实践与国际合作 - 中国中车率先践行ISSB准则,实现央企经营业绩考核13连A、连续6年董事会建设考核优秀、连续9年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 [4] - ISSB支持中国以国际准则为基础制定国家统一准则,认为中国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有助于增强全球信息披露可比性 [2] - 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机构代表参与大会讨论,强调统一信息披露对全球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作用 [4][5]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采用ISSB准则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与融资能力,促进资本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 - 准则实施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2] - ISSB副主席指出全球趋同方向明确,呼吁将北京共识转化为全球行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