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
搜索文档
汇纳科技(300609.SZ)动态报告:实控人拟变更,开启AI生态新布局
民生证券· 2025-05-16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汇纳科技,给予“推荐”评级 [6][7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纳科技以“智能算力 + 数据要素”双引擎驱动深度转型,战略成效显著,依托“汇客云”平台整合商业数据资产,构建闭环生态,释放“AI+数据”商业价值;纯视觉大模型重构多模态学习范式,AI 技术赋能商业场景,革新商业数字化效能;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2 亿元、0.27 亿元、0.55 亿元,EPS 分别为 0.10 元、0.22 元、0.46 元,虽当前估值高于可比公司,但看好长期成长空间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 与大数据驱动的核心业务布局 - 智能算力与数据要素双擎构建数字化转型核心底座,算力方面,汇纳科技通过“战略投资 + 生态协同”布局高性能算力服务,合资公司预计形成算力规模约 4,500P,远期新增不低于 10,000P;数据要素方面,“汇客云”平台整合多方数据,覆盖超 2,500 家购物中心及 50,000 家品牌门店,年统计客流超百亿人次 [13][14][16] - 汇纳科技拟易主金石三维江泽星,构建 3D 打印 + AI + 算力全新布局,实控人拟变更,江泽星深耕 3D 打印领域,转型有望加速落地,整合资源实现 AI 技术场景化应用和 AI 工业管理系统 [17][18][20] - AI+商业服务打造商业决策智能引擎,客流分析系统依托自研技术构建决策闭环,为商业体和零售店提供服务;远程巡店系统重构门店管理流程,服务多业态客户;公司拟收购丙晟科技股权强化 AI 零售战略纵深 [21][24][25] - AI+公共服务聚焦智慧城市与政法数字化,智慧城市治理推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AI 双轮驱动”转型;政法数字化通过收购多融科技打造司法数字化解决方案 [25][29] - 主营业务加速转型,从传统硬件销售商向数据服务商转变,数据与运维服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4 年达 46.98%;公司重视研发投入,近五年研发费率超 10%,销售费率下降,管理费率 2024 年因股份支付等增加 [31][32][33] 2 大模型驱动产业变革:AI 重塑商业生态新图景 - AI+视频大模型方面,开源生态繁荣推动大模型多元化发展,垂类应用加速落地,汇纳科技等有望构建轻量化模型;豆包 Video World 大模型突破传统多模态模型局限,实现纯视觉认知,重塑 AI 学习范式,在多领域有应用优势 [35][37][38] - 大模型炼金术重构汇纳商业数字化效能边界,利用 AI 算法和商场客流数据构建精准模型,以大模型为核心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增长 [45][50][53] - 政策赋能消费升级,“AI+消费”打造商业新增长极,汇纳科技技术布局契合国家战略,通过“汇客云”平台助力实体商业运营,布局消费新场景和热点 [54][55] 3 财务透视:亏损收窄,数据化转型强化长期价值 - 营收波动显韧性,短期盈利承压,过去三年公司收入和盈利有波动,2024 年整体亏损缩窄 [59] - 数据化转型成效显现,数据服务驱动毛利率跃升,2021 - 2024 年毛利率逐步修复,高附加值数据与运维服务业务增长改善经营质量 [61]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 4.75 亿元、6.3 亿元、8.14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30.84%、32.57%、29.18%;各业务中,数据与运维服务预计保持高速增长,客流数据分析与远程巡店系统、数字化软硬件集成和其他业务预计有不同增速,同时对各业务毛利率进行了预测 [64][70][71] -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选择云赛智联和石基信息作为可比公司,汇纳科技当前估值高于可比公司,但在“AI + 商业服务”与“数据要素平台”领域布局稀缺,盈利结构优化,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3]
东吴证券:给予航天宏图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14 14:43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5.75亿元,同比-13.39%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72.23%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53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20.19% [2] - 2025年Q1营收1.24亿元,同比-44.10% [2]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23.91% [2] 业绩分析 - 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及2023-2024年订单减少 [3] - 军采暂停导致未签约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2亿元,因项目款项支付减少及人员优化 [3] 核心产品发展 - 2025年将推进产业模式升级和核心产品竞争力优化 [3] - 截至2024年12月,女娲星座完成12颗雷达遥感卫星组网,全球重访周期最快6小时 [3] - 强化云平台建设,推动核心产品向云端转型 [3] - 特种应用领域深化空间态势感知、仿真训练引擎等技术研究 [3] 数据要素服务 - 2023年8月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6大系列14类数据产品 [4] - 数据产品覆盖测绘、国土、减灾、海洋等多领域 [4] - 探索大数据应用与价值转化新路径,助力数字政府及经济建设 [4] 盈利预测 - 2025-2026年EPS预测下调至0.48/0.81元,2027年EPS预测1.26元 [4] - 预计下游客户订单恢复后将实现业务恢复 [4]
航天宏图(688066):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24年报业绩低于预期,积极拓展数据要素服务
东吴证券· 2025-05-14 1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和军采暂停,2023 - 2024年订单减少致收入下降,未签约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但流出减少,因支付项目款减少和优化人员架构 [2][9] - 2025年公司将推进产业模式升级和核心产品竞争力优化;女娲星座已组网,公司将强化云平台建设,推动产品向云端转型,拓宽云服务能力;在特种应用领域深化关键技术研究 [9] - 公司紧抓数据要素时代机遇,2023年8月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数据产品,致力于成为顶尖“数商”,助力各行业建设 [9] - 考虑需求端影响,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EPS预测,预测2027年EPS为1.26元;预计下游订单恢复后公司业务有望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819|1,575|2,108|2,677|3,298| |同比(%)|(25.98)|(13.39)|33.81|26.99|23.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4.21)|(1,392.89)|125.73|211.31|328.17| |同比(%)|(241.51)|(272.23)|109.03|68.06|55.30|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43)|(5.33)|0.48|0.81|1.26| |P/E(现价&最新摊薄)|(12.57)|(3.38)|37.40|22.26|14.33|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8.0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83/30.20元,市净率5.76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4,702.99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12元,资产负债率78.09%,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261.28百万股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005|3,659|4,316|4,918| |非流动资产|1,768|2,103|2,417|2,734| |资产总计|4,773|5,762|6,734|7,652| |流动负债|2,148|2,860|3,600|4,191| |非流动负债|1,426|1,422|1,432|1,432| |负债合计|3,573|4,282|5,032|5,62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876|1,157|1,378|1,706| |少数股东权益|324|324|324|324| |所有者权益合计|1,200|1,480|1,702|2,030| |负债和股东权益|4,773|5,762|6,734|7,652| [10]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575|2,108|2,677|3,298|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1,221|1,146|1,499|1,913| |税金及附加|6|6|7|9| |销售费用|159|190|214|231| |管理费用|264|295|321|346| |研发费用|312|278|340|419| |财务费用|109|45|57|68| |加:其他收益|70|105|120|132| |投资净收益|(1)|(1)|(1)|0| |公允价值变动|5|0|0|0| |减值损失|(1,135)|(106)|(117)|(80)| |资产处置收益|1|1|2|0| |营业利润|(1,555)|148|243|365| |营业外净收支|(1)|(8)|(8)|0| |利润总额|(1,556)|140|235|365| |减:所得税|(162)|14|23|36| |净利润|(1,394)|126|211|328| |减:少数股东损益|(1)|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93)|126|211|328| |毛利率(%)|22.48|45.61|44.02|42.00| |归母净利率(%)|(88.42)|5.96|7.89|9.95| |收入增长率(%)|(13.39)|33.81|26.99|23.2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72.23)|109.03|68.06|55.30|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22)|(58)|63|130| |投资活动现金流|(131)|(516)|(529)|(521)| |筹资活动现金流|(572)|975|345|125| |现金净增加额|(926)|402|(121)|(266)| |折旧和摊销|153|148|177|205| |资本开支|(131)|(529)|(528)|(521)| |营运资本变动|(66)|(487)|(515)|(557)| [10]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3.01|4.08|4.93|6.18|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61|261|261|261| |ROIC(%)|(32.52)|4.53|5.76|7.57| |ROE - 摊薄(%)|(158.96)|10.87|15.33|19.23| |资产负债率(%)|74.86|74.31|74.73|73.4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38)|37.40|22.26|14.33| |P/B(现价)|5.98|4.41|3.65|2.91| [10]
大金融爆发!金融科技水下直线翻红,银之杰领涨4%,金融科技ETF(159851)升逾1%
新浪基金· 2025-05-14 13:38
市场表现 - 14日午后券商、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板块走高 金融科技指数从下跌转为上涨 银之杰、飞天诚信、赢时胜等多股涨幅超过4% 东方财富、指南针、财富趋势、拉卡拉、安硕信息等多股涨幅超过2%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从下跌转为上涨超过1% 成交额达3亿元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盘中价格1.437元 上涨0.012元(0.84%) 均价1.425元 成交量889万份 总成交量206.43万份 换手率6.75% 外盘118.02万 内盘88.40万 成交金额2.94亿元 振幅1.96% [2] 政策支持 - 政策端依托"五篇大文章"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科技金融"方面加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 "数字金融"方面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 加快数字金融创新 支持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 [3] - 金融科技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提升 [3] 需求驱动 - 需求端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预期在信创系统切换与数智化平台建设驱动下持续提升IT投入 中小金融机构IT需求增长明显提升 [3] - 上市银行IT投入增速虽有所放缓 但依托新兴领域技术实现经营效率改善的需求有望带动行业成长性恢复 [3] 技术发展 - 技术端云作为技术基座仍为金融机构当前核心投入领域 大模型及AIAgent有望成为银行经营效率提升的关键 [3] - 金融企业加强将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 相关技术发展有望带来行业自下而上催化 [3] 投资标的 - 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A类013477、C类013478)全面覆盖AI应用、互联网券商、华为鸿蒙、金融IT、信创等热门主题 [3] - 截至4月30日 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规模超42亿元 近6月日均成交额达5.7亿元 规模、流动性优势突出 [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开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14 10:34
在强化专业供给方面,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重点遴选、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 服务商,针对性开发一批行业属性强、赋能效果优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市场化、常态化支撑细分行 业中小企业开展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在加强路径引领方面,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重点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新要素,以 及"链式"转型、集群园区转型等新模式在中小企业的探索应用,系统性发掘一批场景适配好、赋能价值 高的创新实践。 据悉,今年试点工作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 重点行业,重点任务包括围绕企业需求,突出转型实效;供需双向发力,强化专业供给;鼓励探索创 新,加强路径引领;强化机制创新,夯实要素保障;加强经验总结,持续优化举措等5方面内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选取的细分行业应体现自身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具有产值规模较大、中小企 业集聚度较高、改造潜力较深、改造后效益提升明显的特征,避免分散。同时,还要结合不同行业特 点,深入梳理行业共性改造需求,分业分级推进试点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具体来看,在突出转型实效方面,要求精准把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剖析"不愿转、 ...
金融科技板块2024年经营情况小结:格局持续分化,前沿技术打开行业成长性
东兴证券· 2025-05-13 2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A股金融科技板块整体经营承压,产业数字化核心领域研发投入持续,政策扶持、需求端新兴领域机会及技术共振有望带来行业成长性恢复,金融信创推高金融IT服务商价值量,格局将进一步分化,应关注新兴领域机会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A股金融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情况 - 35家上市公司合计收入1186.37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147.62亿元(同比-13.85%),金融信息服务、保险IT板块增速稳健,证券IT板块营收增速降幅大,银行IT板块分化明显,部分公司逆势增长 [3][10] - 研发整体投入135.38亿元(同比-2.54%),研发费用率11.41%(同比+0.02pct),证券IT及金融信息服务板块研发费用率高于均值,银行IT板块24家公司研发投入60.88亿元(同比-3.07%),研发费用率7.78%(同比-0.02pct) [12]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概述 政策 - “五篇大文章”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发展,数字经济有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IT投入规模2024 - 2028年有望以13.33%复合增长率提升至4521.2亿元 [4][24][30] 需求 - 2024年42家A股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08%、2.35%,城、农商行业绩景气度好,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中小银行需求带来增量机会,36家银行2024年ROE下滑,国有大行经营效率待提升,银行人员规模基本稳定,国有行人效指标落后,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不同 [34][37][39] 技术 - 云是金融机构核心投入领域,如建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在云转型发力;大模型及AI Agent有望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如建行相关应用;金融行业探索将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如建行构建评价工具整合数据资源 [45][49][55] 关于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的探讨 - 金融信创加速落地,金融IT服务商产业链地位有望跃迁,应关注与国产生态适配程度与落地案例 [65] - 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分化,传统IT建设投入占比下降,前沿领域投入增加,云、AI、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具备核心技术和标杆案例的企业有望提升份额 [70]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发布:数据要素、算力与产业融合成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08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作为首要任务 强调以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 完善数据产权 交易和流通等基础制度 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3] - 制造业 交通物流 能源等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正逐步向企业有序开放 助力企业开发AI模型 反哺产业数字化升级[3]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全国已建成5G基站425.1万个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4] - 2025年将优化算力布局 推动算力 存力 运力一体化协调发展 建立统一数据流通标准 提升全国算力资源利用效率[4] -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打通数据流通壁垒将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利好[4] 数字产业体系建设 - 数字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梯次培育不同类型数字产业集群[5] -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数据 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场景与数据优势正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5] - 首次提出一链一策数字化转型路径 围绕重点产业链定制化推动数字技术应用 打破数字孤岛[6] 数字治理与安全要求 - 健全数字经济法律法规 加大侵权打击力度 防范平台垄断 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7] - 平台型企业与数字技术服务商将面临更高的数据合规与安全要求[8] 数字经济国际化发展 -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支持数字贸易发展 推动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拓展丝路电商合作空间[9] - 跨境电商 海外供应链 国际数字营销成为产业互联网企业重要增长点[9] - 阿里巴巴国际站 敦煌网等平台快速发展验证数字化出海新机遇[9] 政策信号解读 - 数据 算力等基础要素的新基建地位持续上升 直接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与成本[10] - 产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泛化口号进入链级落地 一链一策成为主流打法[10] - 合规 安全 国际化三大方向将重塑产业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与服务能力[10]
易华录: 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7:26
保荐工作概况 - 保荐机构及时审阅公司全部信息披露文件[1] - 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防止关联方占用资源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等[1] - 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共计12次 募集资金项目进展与信息披露一致[1] - 开展1次现场检查并按规定报送检查报告[1] - 发表8次独立意见 未发表非同意意见[2] - 开展1次培训 内容涵盖持续督导要点、信息披露要求、募集资金管理等规范运作内容[6][8]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166.45万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38.5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 主要受业务转型及市场环境影响[1][2] - 智能交通业务建设周期长 新签订单收入将体现在以后年度[2][8] - 数据要素业务在手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但业务基数小且单笔规模小 对整体收入及毛利率影响有限[2][3] - 数据湖前期建设接近尾声 部分项目审计结算存在审减 导致毛利率下降[2][3]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计提显著提高 参股公司经营业绩不佳[3] 募集资金管理状况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账户部分资金被冻结[3] - 北京银行中关村海淀园支行账户冻结金额4,962.39万元 其中4,132.61万元已于2025年3月28日前解冻[3] - 浙商银行北京五方支行账户冻结金额184.20万元[3] - 冻结均系诉前保全 保荐机构持续关注诉讼进展[4] 公司治理与承诺履行 - 公司及股东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得到履行[9] - 保荐机构因其他项目被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 已完成整改并强化内控机制[9][10]
广州发布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首批成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3 08:21
唤醒"沉睡"的医疗大数据 广州发布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首批成果 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发布包括5个数据产品 及28个高质量数据集。据了解,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数据技术和管理经 验,结合广州实际,力求打造一个能够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促进数据价值释放的平台,解 决卫生健康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目前已成功汇聚了多家医疗机构的高质量数据。医 疗机构可依托空间在通用全科、专科专病和便民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破解"三长一短"就医痛点;药械企 业、科研机构可依托空间,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实 现全链条升级,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医疗数据合法合规安全流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当下"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正在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社会结构,同样也牵引健康医疗事业深刻变 革,"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实践各个环节,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医疗健康行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 展,聚焦民生福祉、开展行业 ...
当消费遇上AI|医疗数据流不动、用不好该如何解决?这一地正建“桥梁”
第一财经· 2025-05-12 19:31
如何解决医疗数据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打造的广州 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发布了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首批成果,包括5个数据产品及28 个高质量数据集。 广州在积极探索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希望通过建设一个连接医院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共 平台承载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同时建立数据流通的系列机制。 无数据,不AI,医疗行业大量的数据集中在医院端,但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搭建"桥梁" 广州医疗卫生资源丰富,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医疗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 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数据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中,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问题也制约了其流通与应用;三是医疗机构的算力资源有限,且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卫生 健康数据的可信流通和高水平利用。 近日,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 委副主任李铁钢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州积极探索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希望通过建 设一个连接医院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共平台承载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同时建立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