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减排

搜索文档
创新驱动竞逐低碳新赛道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1 10:24
行业低碳转型战略 - 石化行业需以技术创新驱动全流程节能降碳 聚焦生产全过程和全链条实施示范项目 [1] - 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型核心 需通过装置能效对标和新技术应用实现化石能源洁净化与生产过程低碳化 [1] - 太化集团通过关停高耗能装置和系统化宣传教育 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企业运营实践 [1] 碳管理体系建设 - 企业需建立覆盖核算/报告/核查环节的碳管理体系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披露透明度 [1] - 政企协同机制至关重要 需保持与环保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政策动态沟通 [1] - 数字化供应链碳足迹监测系统可提升透明度 需与供应商协同制定减排目标 [2] 技术创新路径 - 研发高效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是降低化工过程碳排放的关键技术方向 [2] - 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加速低碳技术突破 需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专项研发 [2] - 国际技术合作可借鉴先进生产流程优化经验 尤其关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 [2] 市场化减排机制 - 参与碳交易市场可实现碳资产增值 包括配额交易和碳信用开发 [2] - 供应链碳数据共享机制能推动全链条转型 需建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2] - 跨国项目合作有助于推广低碳工艺 重点减少生产流程能耗与废气排放 [2]
重庆合川持续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8:08
核心观点 - 重庆合川区通过构建再生铝全产业链循环体系 实现工业固废高效资源化利用和显著节能减排效益 [1][2] 产业发展模式 - 构建"再生铝材料+铝灰危废利用"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从再生铝资源到再生铝回收的全产业链循环体系 [1] - 打造废旧铝材回收 再生铝生产到铝灰渣综合利用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推动铝产业向低碳高效循环方向发展 [1][2] 资源利用效率 -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1] - 废铝回收率从85%提升至98% 年处理6万吨铝灰渣可额外回收铝颗粒约6500吨 [2] - 每年减少固废产量约6500吨 创造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 [2] 能耗与排放 - 再生铝项目综合能耗为104千克标准煤/吨 较国家标准降低20% [1] - 年产能30万吨规模下 年节约标煤约7800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9万吨 [1] - 直接利用废旧铝材避免铝土矿等原生资源过度开采 [1] 固废资源化技术 - 铝灰渣经水解脱氨 固氟处理后制成装配式墙板浆料 设计年产建筑材料60万立方米 [2] - 减少固废委外处理量约6.3万吨 [2] - 处理过程中废气通过氨水吸收 硫酸喷淋等工艺 设计年生产5万吨氨水和2000吨硫酸铵 [2]
中国对废物下了狠手
36氪· 2025-06-18 14:03
环境污染与治理转型 - 2010年《垃圾围城》纪录片揭示北京周边460座垃圾场形成的"山丘式城堡"凸显城市垃圾处理危机 [1] - 同期《围剿地沟油》调查曝光地下产业链,地沟油首次成为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符号 [2] - 2024年出现戏剧性反转:垃圾焚烧产能过剩(年处理能力3.88亿吨超清运量2.62亿吨),地沟油转为航空燃料原料 [2][14][15] 消费增长与污染数据 - 2000-202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56元增至54188元,社零总额从3.84万亿增至48.33万亿 [4] - 同期塑料产量增长7倍(2000年1035.8万吨→2019年8184.2万吨),2022年废弃塑料达6300万吨 [4] - 生活垃圾清运量增幅70%(2000年1.55亿吨→2024年2.62亿吨),远超人口增幅11.13% [5] 餐饮业与地沟油产业 - 餐饮网点从2000年300万家激增至2024年1680.6万家,多油烹饪催生"地沟油大国" [7][8] - 2014年地沟油年产量1000万吨中500万吨去向不明,回收体系落后于欧美生物燃料技术 [8][10] - 2023年欧盟规定废弃油脂制航空燃料可双倍计算碳减排量,2035年航空燃料占比需达20% [13] 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从2016年23.8万吨/日增至2024年116.6万吨/日,实现年处理能力3.88亿吨 [14][15] - 污水处理厂数量20年增长10倍,总处理能力达2.5亿立方米/日(912.5亿立方米/年),覆盖全国781.15亿立方米排放量 [17] - 中国掌握850-1100℃高温分解二噁英技术,垃圾焚烧达世界领先水平 [17] 新兴市场与政策驱动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2025年700万吨→2030年2000万吨 [13] - 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处理项目依赖政府补贴快速扩张,部分产能脱离实际需求(如咸阳项目处理能力超实际垃圾量1倍) [18] - 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成本为普通航空燃油3倍,盈利性依赖政策补贴 [18]
江苏索普: 江苏索普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16 16: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4.03亿元,同比增长18.4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9亿元,同比增长56.47% [5] - 基本每股收益0.1842元/股,较上年0.0161元显著提升 [5] 经营发展策略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醋酸及衍生品产量同比增长31.81% [12] - 实施28个技改项目,包括环保提升类投资8421万元、智能化类投资1031万元 [12] - 开展29个研发项目,新增授权专利47件,聚焦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 [12][13] - 推进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已完成环评等审批流程 [13] 融资与担保计划 - 拟申请不超过5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30亿元担保 [6] - 授信用途包括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6] 关联交易情况 - 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49.38亿元,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55.48亿元 [27][29] - 主要关联方包括索普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交易涉及采购、销售等日常经营 [27][29]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不送股及转增股本 [5] - 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14.04亿元 [5]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5次监事会会议 [8][20] - 完成同一控制下合并索普天辰气体公司,追溯调整财务数据 [5]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5]
那些想退小米汽车的年轻人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8:34
苹果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苹果进军脑机接口领域 开发新一代脑部植入装置读取神经信号 实现用大脑控制iPhone [1] - 该技术旨在帮助因严重脊髓损伤或渐冻症等疾病无法使用手部的用户 预计惠及数万人 [1] - 技术通过解析大脑信号直接读取用户意图 无需检测具体动作 [1] 范代娣家族财富与公司关联 - 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家族持股市值达443亿元 涉及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两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近900亿元 [1] - 范代娣本人已从相关公司退出 未在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担任职务或列主要股东 [1] - 巨子生物多个核心高管由范代娣亲属担任 [1] 佛山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 - 佛山54家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49.42亿元 同比增长14.53% 归母净利润178.77亿元 同比增28.90% [1] - 仅28家企业营收增长 35家企业(占比64.81%)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行业分化加剧 建材与家电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1] 武汉碳普惠金融创新 - 武汉市民通过公交地铁出行可抵扣房贷利息 有市民成功抵扣90元 [1] - 活动由武汉碳普惠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推出 将低碳行为转化为红包贴息 [1] - 2025年12月31日前 11类低碳场景减排量按1000克=2元标准兑换 单用户最高兑2000元 [1] 小米汽车产品争议 -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指功能与宣传不符 无法有效导流空气辅助散热 车主认为42000元选装件仅为装饰 [2] - 小米官方两度致歉 部分车主要求退车 质疑公司"用低端客户思维做高端市场" [2] 黄金消费模式变迁 - 金价高企促使年轻人转向租赁金饰结婚 替代传统购买三金(金戒指、项链、手镯) [2] - 黄金首饰在年轻群体中时尚感知度不高 不属于必买潮流饰品 [2] - 租赁模式反映消费环境多元化和代际消费心理差异 [2] 4月进出口数据表现 - 4月中国出口3156.9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8.1% 进口2195.1亿美元同比降0.2% 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 [3] - 出口超预期增长 进口呈现边际回暖态势 [3] 河南区域经济转型 - 五一假期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旅游收入371.1亿元 [4] - 胖东来、蜜雪冰城等企业出圈 比亚迪落户郑州带动新产业热 [4] - 河南产业变革被认定为"步步为营的艰难转型" 非偶然逆袭 [4]
江苏:废热变动能 蒸汽推动能源高效利用
新华社· 2025-05-02 23:07
蒸汽储热技术创新 - 江苏省内首个蒸汽储热系统在常州金坛区纺织企业投入运营 将工业废水废气余热转化为200摄氏度蒸汽存储于蓄热器 [1] - 系统由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团队开发 可使纺织服装企业每吨蒸汽成本从超600元降至约250元 [1] - 相比燃煤锅炉制取蒸汽 清洁能源制取蒸汽平均每吨能耗降低44% 碳排放减少64% [1] 工业领域应用成效 - 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应用新技术后 每吨蒸汽耗能从750千瓦时降至400千瓦时 年节省成本超百万元 [2] - 常州金坛区已有超百家企业实现定制化综合能源服务 覆盖纺织印染光伏锂电池等产业 [2] - 田湾核电站蒸汽供能项目每年为连云港石化园区节约46万吨标准煤 减少碳排放127万吨 [2] 智慧化管理技术突破 - 艾肯工业技术公司研发蒸汽能源智慧管理系统 通过200多项参数实时监测实现管网无人化运维 [2] - 系统采用AI算法构建能耗动态分析模型 精准定位节能空间 使企业蒸汽使用效率提升达20% [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江苏省将蒸汽高效利用纳入重点工程 涉及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等领域 [2] - 行业痛点集中于清洁低成本制取蒸汽 纺织光伏等产业需求持续增长 [1]
荣盛石化获MSCI授予ESG评级“BBB”级 跻身全球通用及多样化学品行业前列
全景网· 2025-04-28 08:40
ESG评级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MSCI ESG评级跃升至BBB级,跻身全球通用及多样化学品行业前列[1] - 连续四年入选"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获评"2024年度最佳ESG管理上市公司"[1] - 2024年环保领域投入2.73亿元,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综合能耗密度下降12.5%[1] 绿色技术与资源管理 - 替代性水源占总耗水量比例达73.66%,循环水率≥98%,余热制取淡水量7000余万吨[2] - 年回收36万吨CO2,建成2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装置与24万吨/年食品级CO2回收装置[2] - 构建"CO2—EC—DMC—DPC—PC"全链条循环经济体系,年减少乙二醇尾气排放10.3万吨[2] 财务表现与经营质量 - 2024年营收3264.7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7.24亿元,扣非净利润7.62亿元[3] - 总资产3778.46亿元(同比+0.7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6.09亿元(同比+23.26%)[3] - 连续5年营收正增长,经营质量显著提升[3] 清洁能源战略规划 - 计划2025年实现浙江省内工厂新能源项目全覆盖,装机容量达100MW[4] - 拓展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优化绿电与传统电力结合策略[4] - 与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发清洁技术,增加新能源投资及消纳比例[4] 行业地位与技术创新 - 子公司浙石化获2023年度石化行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2] - 单套装置年产52万吨高性能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实现节能减碳与CO2高值化利用[2] - 光伏发电项目在永盛科技、中金石化等子公司落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