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竞争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兼论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9-05 12:50
(原标题: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兼论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方案) 【导语】 "十四五"期间,中国用五年时间完成了竞争政策从理念宣示到制度成型的关键一跃。站在"十五五"门 槛,国内"内卷式"竞争与国外"补贴—反补贴"冲突同步升温,竞争政策亟待从"有没有"迈向"强不强""优 不优"。本文在系统总结既有经验成绩基础上,提出把竞争政策升格为顶层宏观治理工具、把高标准国 际经贸规则内化为治理标准、把产业补贴全面纳入竞争中性评估的新思路,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提政策参考。 作者:黄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 一、"十四五"奠基:竞争政策法治保障体系的系统性集成 1.从政策表述到制度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发端,中央对竞争政策高度重视,递进的 表述不断推动竞争政策从幕后走向台前。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这是 竞争政策的表述首次进入中央全会文件。"十四五"规划《纲要》用单独一节的内容,对强化竞争政策基 础地位作出具体部署。"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提出要实现"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更加协调"的目标, 把握住了这项工作的核心内 ...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兼论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9-05 12:22
【导语】 "十四五"期间,中国用五年时间完成了竞争政策从理念宣示到制度成型的关键一跃。站在"十五五"门槛,国 内"内卷式"竞争与国外"补贴—反补贴"冲突同步升温,竞争政策亟待从"有没有"迈向"强不强" "优不优"。本 文在系统总结既有经验成绩基础上,提出把竞争政策升格为顶层宏观治理工具、把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内化 为治理标准、把产业补贴全面纳入竞争中性评估的新思路,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政策参 考。 作者:黄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 一、"十四五"奠基:竞争政策法治保障体系的系统性集成 1.从政策表述到制度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发端,中央对竞争政策高度重视,递进的表述不断推动竞争政策从幕后走向台前。十九届四中全会 《决定》要求"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这是竞争政策的表述首次进入中央全会文件。"十四五"规划《纲要》用单独一节的内容,对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出具 体部署。"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提出要实现"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更加协调"的目标,把握住了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 随着竞争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2年《反垄断法》首次修订,写入"强化竞争政策基 ...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9-05 07: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黄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 "十四五"期间,中国用五年时间完成了竞争政策从理念宣示到制度成型的关键一跃。站在"十五五"门槛,国内"内 卷式"竞争与国外"补贴—反补贴"冲突同步升温,竞争政策亟待从"有没有"迈向"强不强""优不优"。 "十四五"奠基:竞争政策 法治保障体系系统性集成 随着竞争政策重要性日益凸显,2022年《反垄断法》首次修订,写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表述;新《反垄断 法》条文形成后,国务院还出台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自公平竞争审查 制度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审查政策措施近200万件,清理存量文件约500万件,其中约10万件排除、限制竞争的政 策措施废止或修订,市场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公平竞争工作从整体改革到多点突破,铁路、能源、电信等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行业的竞争性改革同步推进。此 外,中国相继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签署《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DEPA),上海自贸试验区2024年开出了首张跨境数据"竞争合规证明",为TikTok、S ...
头条话题 |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53
黄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 "十四五"期间,中国用五年时间完成了竞争政策从理念宣示到制度成型的关键一跃。站在"十五五"门 槛,国内"内卷式"竞争与国外"补贴—反补贴"冲突同步升温,竞争政策亟待从"有没有"迈向"强不强""优 不优"。 "十四五"奠基:竞争政策 法治保障体系系统性集成 随着竞争政策重要性日益凸显,2022年《反垄断法》首次修订,写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表述;新 《反垄断法》条文形成后,国务院还出台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 度。自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审查政策措施近200万件,清理存量文件约500万件,其中 约10万件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废止或修订,市场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公平竞争工作从整体改革到多点突破,铁路、能源、电信等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行业的竞争性改革同步推 进。此外,中国相继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签署《数字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DEPA),上海自贸试验区2024年开出了首张跨境数据"竞争合规证明",为TikTok、Shein等 企业应对欧盟《数字市场法》(DMA)提供"中国方案"……公平 ...
反内卷时代财富新密码
2025-08-05 11:18
行业与公司分析 1 行业概述 - 讨论主题聚焦于"反内卷"现象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汽车行业和光伏行业的内卷现象[1][2][6] - 汽车行业当前面临严重价格战 23年近一半经销商亏损 亏损比例超40% 平均每卖一台车亏损15%[3] - 光伏行业存在创新停滞问题 过度依赖成熟工艺 技术迭代缓慢 导致同质化产能竞争[6] 2 核心数据 - 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持续高于50% 23年6月曾达62%[3] - 中国太阳能和锂电池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1.2-2倍 明显产能过剩[8] - 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产能利用率不足75% 高端制造领域却供给不足[9] - 专精特新企业数据:省级超14万家 国家级"小巨人"1.4万家 贡献50%以上研发投入 80%在细分市场居首位[16] 3 问题分析 - 价格战导致行业恶性循环:汽车行业价格内斗 厂商利润下降 经销商经营困难[2][3][4] - 创新缺失引发同质化竞争:产品技术模仿严重 缺乏差异化 只能靠降价竞争[5][6] - 产业链压力传导:下游大厂将竞争压力转嫁上游小厂 小厂生存困难[5] - 外需收缩内需疲软:欧美加征关税导致外需锐减 内需转化面临三大制约(消费能力抑制 产业结构错配 投资消费失衡)[8][9] 4 政策与解决方案 - 产业政策转型:从直接补贴转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鼓励创新和技术迭代[12] - 专精特新企业支持:财税优惠(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 15%所得税优惠) 专项融资工具(5000亿科技创新贷款)[17] - 资本市场赋能:北交所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绿色通道 已上市超1000家[17][20] -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上市门槛低(最低市值2亿元) 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19][20] 5 投资机会 - 北证50指数表现亮眼:24年涨幅超36% 5月突破1500点 成分股平均市值38-62亿 具有高弹性特点[23][24] - 专精特新企业投资:覆盖高端装备 半导体 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 与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高度契合[21][24] - 投资渠道:北证50指数基金(场外交易 1元起投)可分散个股风险[23][25] 6 风险提示 - 北交所标的相对风险较高 但通过指数基金可分散风险[25] - 需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适合看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投资者[26] 其他重要信息 - 制造业存在"重硬轻软"倾向:硬件投入占主导 工业软件等底层技术受制国外[6] - 居民消费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受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10] -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改革:从地方主导转向中央主导 避免市场割裂[13]
21社论丨协调好创新与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6:50
反"内卷式"竞争现状与治理 - 反"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市场共识 各行业和部门正通过法治和市场手段治理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内卷式"竞争部分源于地方政府借助产业政策进行地区间产能投资竞争 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 [1] - 地方政府曾以土地为经济抓手发展地产和基建 该模式因不合理负债被限制 现转向扶持实体经济 [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产业政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 但需以竞争政策为前提和基础 [2] - 日本经验显示过度依赖产业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需警惕类似风险 [2] - 产业升级阶段需产业政策鼓励创新 同时竞争政策促进资源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 [3]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政策协同 - 高质量发展阶段需产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协同 避免重蹈日本资产泡沫化覆辙 [3] -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需产业政策激励创新 竞争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3] - 产业政策若异化为产能数量扩张 将削弱企业创新能力 需坚持竞争政策优先 [3] 制度体系建设方向 - 需建立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由中央统一制定产业政策 协调与竞争政策关系 [4]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可防止产业政策被扭曲为地区竞争工具 [4]
刘元春:破解“内卷”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让竞争政策走到C位
第一财经· 2025-07-07 18:03
他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进而导致一定的微观层面失序,因此,目前正处于一个 时代的拐点,就是产业政策必须重新定位,让竞争政策走到舞台中央,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 力的新格局。 当前工业行业普遍存在"成本下降,但利润下降得更快"的现象。针对这一困境,要破解低价与"内卷"现 象,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 7月5日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的2025中国宏观经济年中论坛上,刘元春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表示,中国的微 观治理有两大类政策: 一是产业政策,二是竞争政策。我国的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进而导 致一定的微观层面失序,因此,目前正处于一个时代的拐点,就是产业政策必须重新定位,让竞争政策 走到舞台中央,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反内卷"已经成为我国政策的工作重点。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 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统筹",也就是必须统筹好五个关系,包括有效市场和 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 刘元春建议,宏观经济治理要在当前五个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