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0:00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 [1] - 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会议释放八大关键信号,涵盖经济判断、政策延续性、结构性支持、扩内需、产能治理、外贸外资、地方债务化解、资本市场等 [2][3][5][7][9][10][12][13] 信号一:对上半年经济判断积极 下半年继续巩固 -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达到5.3%,好于市场预期,经济基本面韧性十足 [2] - 当前经济运行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贸易冲突等深层次问题,将持续到"十五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 [2] - 商业周期处于去库存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需针对性增量政策激活经济 [2] 信号二:政策要注重延续性 也要能够灵活调整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3] - 增量政策随时在路上,形势平稳时"隐而不发",形势有变时"果断出击" [4] - 可能措施包括追加预算、降准降息、取消房地产限制举措、纾困外贸企业和就业群体等 [4] 信号三:落实落细存量政策 更侧重结构性支持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调已出台政策的传导和落实效果 [5]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新增专项债发行超过2.2万亿,达到目标的49% [5] - 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结构性工具向小微企业倾斜 [5] 信号四:扩内需重在促消费 高度重视服务消费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7] - 服务消费附加值高、就业带动效应强,能够稳定就业、扩内需 [8] - 服务消费呈现差异化供给扩大价格上升的定价逻辑,有助于稳定就业并提高居民收入 [8] 信号五: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9] - 传统产业严控新增产能,鼓励错峰生产或自愿减产;新兴产业提高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并购重组 [9] 信号六: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0] - 及时纾困救助外贸行业,稳企业稳就业,支持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11] - 助力外贸企业开拓非美海外市场,打通优质商品的出口转内销渠道 [11] 信号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2] - "有力"体现政策决心,"有序"强调风险可控,"有效"聚焦"真转型" [12] 信号八: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改善市场投资回报预期、提高投融资便利性 [13] - 增强包容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14]
2025年度债市中期策略:千淘万漉,吹沙到金
长江证券· 2025-07-04 17:4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债市核心逻辑从“资产荒”转向“负债荒”,交易盘边际定价权增强,上半年基本面韧性形成底部约束但不构成利空,财政宽信用使得债市大幅调整的四要素未齐备,三季度末前流动性或维持“充裕但有底线”格局 [2] - 策略上,Q3 把握利率债做多窗口,建议 10 年期国债利率 1.65% 附近、30 年期国债利率 1.85% 以上时逢调配置;若 Q4 财政加码或推升 10 年期国债利率至 1.8%,但经济若明显承压或推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利率仍可博弈前低 1.6%。信用端建议 7 月布局票息策略,二永债择高流动性波段操作,存单受益资金宽松仍有下行空间 [2] 2025 年上半年行情复盘 上半年利率债复盘 - 经济基本面平稳运行,债市有“底”,2025 年上半年经济整体平稳复苏,部分指标表现超预期,经济基本面的韧性对债市形成底部约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未能突破年初前低 1.6% [16] - 上半年利率债四阶段的交易逻辑可概括为“震荡 - 熊 - 牛 - 震荡”,先后博弈资金面松紧与定价关税扰动;对等关税落地后,债市收益率回落到年初水平附近横盘 [26] - 上半年利率债市场呈现“交易盘主导、配置盘弱化”特征,交易盘博弈宽货币节奏,配置盘配债力量较往年走弱,导致市场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特征,利率债波动率抬升,且曲线平坦化 [35] 信用债上半年供给结构复盘 - 2025 年初至今,信用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信用利差整体呈现收窄趋势,不同阶段受政策调整、资金面、股债联动等因素影响 [39] - 2025 年 1 - 5 月信用债发行额 55,147.39 亿元,偿还额 47,501.02 亿元,净融资额 7,646.37 亿元,城投债净融资延续净流出趋势,产业债净融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63] 二永及同业存单:与资金面息息相关的行情 - 2025 年上半年二永债净融资以股份行为主,仍有“利率波动放大器”特征,一季度利差走阔,二季度先收窄随后延续震荡 [81][87] - 一季度资金面紧张影响同业存单利率,二季度随资金面走松利率逐步下行,但 5 月末阶段性走高,6 月央行呵护流动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逐步下行 [93][101] 从“资产荒”到“负债荒”,债市的逻辑变化 社融增速整体回升,“资产荒”格局边际缓解 - 2021 - 2024 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下滑,催生“资产荒”环境,2025 年上半年社融增速在政府债放量驱动下显著回升,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可能逐渐筑顶 [106][107][108] 今年面临“负债荒”,且央行不是负债压力的唯一来源 - 央行对降准降息等总量宽松工具使用更趋审慎,或转向“结构性工具优先、利率传导机制优化”新范式,同时通过存款利率市场化、MLF 等方式进行利率传导机制改革 [112][116] - 银行面临负债和利润双重压力,总资产增速预计下行,负债端“存款搬家”和政府债发行期限偏长制约配置能力,负债成本下行缓慢使投资债券行为突出“交易”特征 [118][122][130] “负债荒”格局下,机构行为出现新变化 - 保险交易属性不断上升,配置重心转向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和信用债,对二永债配置力度减弱,下半年交易属性或继续增强 [134][138][143] - 理财券种结构出现调整,延续季节性波动规律,增配 1 年期同业存单、减配 1 年期信用债,未来可能减少长久期信用债买入规模 [144][149][158] - 基金配置策略向债券倾斜,在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加强背景下,资产配置格局逐渐向债券倾斜,信用债持仓结构有所调整 [159][163] 千淘万漉,抓住交易机会 下半年基本面大概率不会成为债市的风险项 - 下半年经济基本面大概率不会成为债市的利空项,出口增速或放缓,弱通胀格局下实际利率走高,消费补贴政策下的“以价换量”模式面临持续性问题 [166][168] 货币政策:三季度末之前总体宽松 - 三季度末前银行间流动性大概率维持“充裕但有底线”格局,国债买卖可能在国债供给高峰阶段适时重启,利好债市短端 [173][177] 财政和信用周期:趋势性拐点仍未出现 - 当前环境尚不具备触发债市因财政宽信用而显著回调的条件,央企加杠杆虽构成结构性支撑,但受监管和信用环境制约,难以持续有效弥补财政缺口,多数阶段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率有待提高 [181][186][192] 2025 年下半年债市整体展望 - 利率债方面,三季度仍是做多窗口期,建议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1.65% 附近、30 年期国债收益率 1.85% 以上时逢调配置,四季度灵活止盈 [195] - 信用策略方面,7 月上旬或为信用债布局窗口期,建议采取“票息为盾、利差为矛”策略,增配长久期信用债 [197][198] - 二永债建议择高流动性做交易,短久期下沉配置,关注非银配置力量变化;同业存单资金面宽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