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场景

搜索文档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商业的“形神”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6-24 12:46
商业模仿与创新 - 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揭示商业法则:模仿是起点,但止步于形似将导致失败 [1] - 索尼和三星通过"学其神"成功,而山寨企业因"仿其形"被市场淘汰 [1] - 华为剥离荣耀成为观察中国企业从模仿到超越的样本 [1] 荣耀的转型策略 - 独立初期荣耀陷入"华为影子"困境,产品逻辑和技术路径与华为高度趋同 [1] - 荣耀开始探索高端化、全球化,加速AI战略,将AI融入影像优化、续航管理等 [3] - 荣耀致力于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3] 中国企业的进化路径 - 中国企业经历从代工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随西方到定义东方的转变 [3] - 华为引领全链路国产化,比亚迪全球销量登顶,展示品质、设计、科技的跃迁 [4] - 中国消费者不再只认低价,开始为品质、设计、科技、情感价值买单 [4]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 中国市场用40年走完西方200年的消费启蒙,催生独具特色的中国式营销 [5] - 中国商业的进阶之道在于"神形兼备",在全球化版图上开垦中国智慧生态 [5]
国内AI应用市场Q1剧变:DeepSeek登顶,腾讯元宝狂飙,Kimi失速,“场景为王”时代开启|2025年一季度AI应用价值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9:29
市场格局变化 - 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从模型参数竞争转向应用生态竞争,技术迭代、资本流向与用户需求共同塑造新格局 [3] - DeepSeek以8111.3万月均下载用户数和1.87亿月均活跃用户规模断层式领先,下载量是第二名豆包的三倍 [17] - 腾讯元宝月均下载量达1343.3万,环比增长近1500%,MAU为2358.3万,环比激增超1546% [20] - 豆包月均下载量2723.8万,MAU 9980.5万,但下载量环比增长不足30%,MAU环比增长约66% [21][23] - Kimi智能助手月均下载量833.8万,环比下滑3.9%,MAU 2165.3万,增长压力显著 [24] 增长与下滑应用分析 - 纳米AI搜索下载量环比增长近620%,MAU环比增长近1100% [32] - AI输入法Lovekey MAU环比增长超1670%,规模超230万 [32] - 豆包爱学MAU近650万,成为唯一上榜的AI教育应用 [32] - 即梦AI和可灵AI下载量环比分别增长301%和173% [32] - 文小言下载量环比下降17.1%,MAU环比下降17.0% [27] - 天工MAU下降33.9%,讯飞星火MAU下降22.6%,智谱清言MAU下降10.2% [27] - AI陪伴类应用如猫箱、逗逗游戏伙伴、ChatBird、冒泡鸭下载量或MAU显著下滑 [33] 行业趋势 - Top 6应用占据前20款应用MAU总和的近90%,市场集中度极高 [34] - 通用AI助手竞争白热化,垂直化、社区化成为破局关键 [37] - 用户需求从尝鲜阶段过渡到寻求实用价值、创作赋能和情感连接的应用阶段 [37] - 未来竞争将转向应用场景挖掘、产品体验优化、社区生态构建和商业模式探索 [38]
神州泰岳(300002):核心产品流水回落 期待海外新品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4.52亿元,同比增长8.22%,归母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60.92%,扣非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38.29%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23亿元,同比下降11.07%,环比下降31.74%,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9.09%,环比下降28.53%,扣非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21.10%,环比下降27.96% [1]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5/12.9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4.2亿元 [4] 游戏业务 - 2024年游戏业务营收46.62亿元,同比增长3.66% [2] - 核心产品《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2024年四季度充值流水分别为8.25亿元和2.49亿元,环比下滑4.4%和2.6% [2] - 2025年1-3月公司位列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榜5/8/10名,较2024年10-12月的5/5/4名有所下滑 [2] - 新游戏《Stellar Sanctuary》和《Next Agers》已在海外发行,处于商业化测试和调优阶段,并已获得国内游戏版号 [2] 软件信息业务 - 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2.21% [3] - 在ICT运营管理领域通过六大AI专家协同赋能推动业务场景创新 [3] - 云服务方面与亚马逊云深度合作 [3] - 信息安全领域推出Ultra-AIS自智安全大模型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 [3] 估值与评级 - 给予2025年23倍PE估值,目标价13.47元 [4]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19倍 [4] - 维持"买入"评级 [1][4]
神州泰岳(300002):核心产品流水回落,期待海外新品表现
华泰证券· 2025-04-27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3.47 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神州泰岳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长,但 25Q1 业绩下滑,预计主因核心游戏产品流水回落,公司出海 SLG 品类有优势,期待新品贡献业绩增量 [1] - 基于存量游戏流水下滑、新品大推时间预计延后及买量费用增加,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包括下调游戏收入及上调销售费用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收 64.52 亿元(yoy+8.22%),归母净利 14.28 亿元(yoy+60.92%),扣非归母净利 11.47 亿元(yoy+38.29%);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3.23 亿元(yoy-11.07%,qoq-31.74%),归母净利 2.39 亿元(yoy-19.09%,qoq-28.53%),扣非净利 2.26 亿元(yoy-21.10%,qoq-27.96%) [1] - 预计 25 - 26 年归母净利为 11.5/12.9 亿元(下调 21%/22%),新增 27 年预测 14.2 亿元 [4] 游戏业务 - 2024 年游戏业务年营收 46.62 亿元,同增 3.66%;壳木游戏 25 年 1 - 3 月位列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榜 5/8/10 名,较 24 年 10 - 12 月的 5/5/4 名有所下滑 [2] - 核心产品《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24Q4 充值流水分别为 8.25/2.49 亿元,环比下滑 4.4%/2.6% [2] - 2024 年末在海外先后发行《Stellar Sanctuary》《Next Agers》两款游戏,目前处在海外商业化测试和调优阶段,均已获国内游戏版号,后续将择机在国内上线,期待 25 年贡献增量业绩 [2] 软件信息业务 - 2024 年公司软件业务实现收入 17.9 亿元,同增 22.21% [3] - 通过 AI 技术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推动 B 端产品创新与商业化落地,在 ICT 运营管理、云服务、信息安全领域均有成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给予 25 年 23X PE,目标价 13.47 元(前值 15.55 元,对应 25 年 14.5 亿净利润/21XPE)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962|6,452|7,419|8,037|8,434| |+/-%|24.06|8.22|14.98|8.33|4.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887.18|1,428|1,151|1,290|1,420| |+/-%|63.72|60.92|(19.38)|12.08|10.05|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45|0.73|0.59|0.66|0.72| |ROE(%)|16.74|22.35|15.37|15.12|14.59| |PE(倍)|25.35|15.75|19.54|17.44|15.84| |PB(倍)|3.90|3.21|2.82|2.47|2.17| |EV EBITDA(倍)|16.99|11.34|13.41|11.21|9.83|[10] 可比公司估值表(2025 年 4 月 25 日) |公司|股票代码|市值(亿元)|PE(25E)|PE(26E)|归母净利润(25E,亿元)|归母净利润(26E,亿元)| |----|----|----|----|----|----|----| |三七互娱|002555CH|353|12.4|11.4|28.5|31.1| |恺英网络|002517CH|346|16.2|14.1|21.4|24.5| |完美世界|002624CH|238|31.7|20.0|7.5|11.9| |巨人网络|002558CH|267|16.3|14.3|16.4|18.7| |平均值|||19.1|14.9|||[11]
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8:4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管理软件领域,定位为"企业数智化赋能者"和"工业软件践行者"[5] - 主营业务涵盖企业数字化规划、流程咨询、管理应用软件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实施服务及开发,提供覆盖企业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7] - 拥有679项软件著作权和34项发明专利授权,客户包括华为、美的、华润等头部企业[9] 核心业务板块 - **软件实施开发产品及服务**:以工业软件(MOM/工业互联网平台)、新一代云原生泛ERP系统数字化中台为核心,形成泛工业应用软件矩阵[10] - **运维产品及服务**:基于ITIL4框架构建"智能运维平台+全场景服务"立体化产品矩阵,提供ITSM运维平台及用户支持服务[31][34] - **代理软硬件分销业务**:作为渠道向客户销售其他原厂的基础软件或硬件配套产品[40] 技术能力与产品 - **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家族(S-MOM)**:包括APS(高级计划排程)、MES(车间制造执行)、WMS(智能仓储及物流)、QMS(数字化品质管理)、EDO/SCADA(工业设备运营数据采集)[18][20] - **谷神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双跨"平台,覆盖21个行业和9大领域,融合AI、大数据、区块链、5G等技术[24] - **善谋GPT企业级AI中台**:支持多模型对接、向量管理、私有模型预训练,提供AIGC、AI视觉和智能求解器三大核心产品解决方案[13][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软件实施开发领域正从"流程数字化"向"智能场景化"跃迁,AI管理平台构建及场景实施能力成为竞争核心[11] - 制造业面临工业场景数据碎片化与业务逻辑复杂性的双重制约,需通过垂直行业供应商实现"研产供销服"全链路闭环赋能[11] - 下一代ERP将向"智能业务操作系统"演进,支撑企业双模数字化转型(稳态业务管控+敏态创新响应)[27] 战略布局 - 2012年开启工业软件自主研发,2019年定位转型升级,2022年全面布局AI技术[6] - 构建"咨询-实施-演进"三位一体赋能体系,推动传统ERP向云原生架构迁移[28] - 通过MCP协议破解AI应用落地难题,实现工业场景中模型孤岛打通与跨系统智能体协作[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