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能环保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速览|科创板开市六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7-22 08:00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概况 - 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坚守"硬科技"定位并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1] - 截至2024年,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超7万亿元,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3] - 板块内71%企业(415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产品企业 [3][4] 企业结构与上市标准创新 - 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上市,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盈利"摘U" [7] - 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19家已有45款药物/疫苗上市销售,16家营收超1亿元,9家实现首次盈利 [7]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19-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2024年营收规模达16,000亿元 [8][9] - 六年累计研发投入7090亿元,2024年单年研发投入1681亿元(同比增长6.4%),占营收中位数比例12.6% [10][11][12] - 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30%,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16项,中芯国际等企业专利超万项 [12][13] 科技创新成果 - 30%企业产品/在研项目具行业首创性,80%瞄准进口替代,380余家企业850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3] - 81家企业138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5家细分领域全球第一,124家全国第一 [13]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60%企业创始团队为科研人才/专家,30%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40%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15] - 433家企业推出761单股权激励计划,覆盖14万人次,板块覆盖率73% [16][18] - 2024年产业并购超110单,交易金额1400亿元,35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21] 市场吸引力与投资者回报 - 90%企业上市前获创投投资,平均每家获投9.3亿元,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 [24][26] - 2019-2024年累计分红1768亿元,2024年分红388亿元(60%企业现金分红比例超30%) [27][28]
*ST节能: 关于累计新增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26
累计诉讼、仲裁事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6,563,366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4.64% [1]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其他未披露的单个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一千万元的情况 [1] - 主要诉讼案件包括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涉及金额从2,976,928.68元至3,078,915.76元不等 [2] 银行账户被冻结情况 - 因诉讼事项,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影响金额合计6,137,115.44元 [3] - 被冻结账户包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账户 [3] - 被冻结金额中部分系因原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被执行的案件恢复执行所致,公司已向原股东发函要求履行偿付责任 [3] 诉讼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 被冻结资金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净资产、货币资金年末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64%、4.34%、80.36% [4] - 被冻结账户主要为二级子公司联合立本银行的一般账户,近期基本无发生额或发生额较小,不属于主要经营结算账户 [4] - 公司预计本次被冻结的资金暂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4]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淡季同比小幅转正,反内卷下销售价格企稳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21 19:21
战略性新兴产业PMI分析 - 7月EPMI环比下降1.1个点至46.8,降幅小于季节性均值(历史7月环比降幅3.9个点),同比由负转正(+0.7个点)[1][5][7] - 中观景气面走弱,7个细分行业中仅新材料处于扩张区间(景气度>50),扩张行业数环比减少1个[1][5][9] - 工业淡季扰动显著,但绝对景气水平(46.8)为历史同期第三低,高于2024年7月的46.1[8] 分项指标表现 - **供需双降**:生产、产品订单、出口订单分别环比下降1.3/1.5/2.2个点,出口订单连续2个月加速下滑[2][9] - **价格企稳**:购进价格下降1.9个点,销售价格逆势上升1.7个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价格涨幅显著[2][14] - **融资改善**:贷款难度指标结束两月上行趋势,环比下降1.4个点[2][9] - **产需比稳定**:生产与订单差值2.2,连续5个月在1.5-3.3区间窄幅波动[2][12] 细分行业景气度 - **新材料领跑**:景气度连续3个月>50,环比上升0.4个点,出口订单大幅增长17个点[3][17][19] - **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韧性**:景气度高于季节性均值1.3/0.2个点[17][18] - **生物/新能源汽车承压**:景气度<45,出口订单分别骤降17.7/10.1个点[3][17][20][21] 高频数据与政策影响 - 7月地产成交、汽车零售较6月放缓,原油价格高基数效应显现[4][21] - "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销售价格回升,工信部将发布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4][22] - 金融市场影响偏正向:环比放缓符合预期,同比转正显示产业韧性[4][22]
晋城市节能协会与北京君发科技集团携手共绘低碳蓝图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成功
中国能源网· 2025-07-21 17:56
战略合作签约 - 北京君发科技集团与晋城市节能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晋城为核心枢纽联合开发区域煤矿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1] - 合作将依托君发科技自主研发的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技术体系,助力山西省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1][2] - 签约仪式由双方高层共同出席,包括君发科技董事长杨君廷、晋城分公司管理层及晋城市节能协会主要领导 [1][5] 技术合作内容 - 合作基于君发科技与安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煤矿瓦斯全浓度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技术体系涵盖直流蓄热氧化、新型复合氧化、逆流蓄热氧化及安全稳定燃烧等创新技术 [2] - 该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并主导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将应用于晋城及周边矿区的项目开发及产业化落地 [2] 合作领域拓展 - 双方将深化碳资产开发、绿证认证和生态共建三大领域的协同合作 [3] - 具体包括联合开发山西省煤矿瓦斯减排项目对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新能源项目提供绿证支持,搭建区域节能减排产业服务平台 [3] - 君发科技成为协会会员单位,获得技术推广、政策对接等专属权益 [3]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将打造"项目开发-工程落地-碳资产运营"全链条解决方案,为全国煤矿区提供可复制的双碳实践样本 [6] - 晋城市节能协会将发挥政策智库与资源枢纽作用,加速技术体系在晋城及周边煤企的规模化应用 [8] - 双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围绕碳管理体系搭建、工业节能改造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10]
主攻“十亿级”,“最甜街道”奏产业强音
新华日报· 2025-07-21 14:40
产业集群发展 - 横梁街道启动"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目标三年内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亿元、食品大健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 - 街道拥有100多家制造业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包括南京绿沃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瞪羚企业" [2] - 食品产业园一期主体竣工,签约落户卤人甲等企业,意向销售面积超3万平方米,成为南京都市圈"中央厨房" [3] 企业成长案例 - 南京绿沃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去年营收近1亿元,新厂房建成后预计明年营收大幅提升 [2] - 南京锐进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新建两栋近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自研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2] - 先卓食品订单排到几个月后,全力备战月饼消费高峰 [2] - 合泰机械去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计划投资上亿元新建1万多平方米厂房 [5] - 南京泰宇矿用设备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厂房,计划年产1000台智能巡检机器人 [6] 产业升级与创新 - 颖瑞数控、大劲精密等企业夯实高端装备制造基础 [3] - 合泰机械产品进入中国石油供应链,用于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科探深井 [5] - 江苏中装机械科技新上马1.5亿元挤出成型设备零部件项目 [6] - 街道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方向 [6] 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0.25亿元,同比增长14.58% [6] - 外商独资企业美蕾电子上半年实现产值2.6亿元 [2] - 本地就业率高达40%,制造业稳就业贡献显著 [6] 营商环境优化 - 街道每季度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上半年完成企业走访200余次,解决29条诉求中的四分之三 [7] - 开展4场用工招聘会,服务72家企业,达成用工200多人 [7] - 投资代办专班服务25个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效提升60%,8个亿元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8] 区位优势 - 横梁南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501科创带,西接江北大道发展带 [3] - G328国道横梁先导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滕营路东延段跨新禹河大桥即将开工 [3] - 姚徐工业园区到绕越高速横梁入口车程从半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3]
上合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助力中国企业拓展中亚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19:28
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概况 - 2025年7月18日至19日青岛召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展示中亚特产如阿拉伯马秀、尼泊尔手绘、阿塞拜疆石榴等 [2] - 大会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 携手创新发展",吸引上合组织国家约360家参展商和约3千名采购商参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政要及企业集体出席 [2] - 上合示范区2019年在青岛设立,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与经贸合作枢纽 [2] 能源产业合作 -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合作优先,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互补性强 [4] - 中亚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 [4] - 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等技术领先,与中亚能源转型需求匹配,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估计在5亿千瓦左右 [5] - 华为、东方电气等企业推介数字赋能新能源、海上风电机组等技术,表达跨国投资与技术输出意愿 [5] 装备制造产业合作 - 上合示范区装备制造产业汇聚458家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960亿元 [9] - 山东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大,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超1.3万家,实现营业收入3.01万亿元 [9] - 俄罗斯政府积极推进中国汽车制造业本地化生产,部分中国车企寻求进入俄罗斯市场 [5] - 德固特已向上合组织国家20多个企业展开合作,2024年合同额达2440万美元 [11] 中小企业参与 - 山东杰西玛机械科技等中小企业希望通过展会寻找海外订单,打开中亚、中东市场 [11] - 上合示范区建议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联合制定技术标准 [12] 其他领域合作 - 大会还涉及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物流运输、海洋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合作对接 [13] - 提出《青岛倡议》,呼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共筑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等 [13]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亏损且营收为0也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41
科创板上市标准 - 第一套标准要求公司预计市值10亿元以上,且最近两年净利润合计5000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1亿元以上 [1] - 第二套标准允许亏损上市,要求预计市值15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2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 [2][3]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20亿元以上,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且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亿元以上 [4] - 第四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30亿元以上且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以上,不要求现金流 [5][6] - 第五套标准不要求盈利、营收或现金流,但需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且产品需经国家批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医药企业需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8] 第五套标准实施动态 - 科创板开板以来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 [9] - 2023年下半年暂停第五套标准审核,2025年6月重启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0] - 适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 [1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义 - 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近五年有5家以上在科创板上市或10家境内外上市 [12] - 政府基金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投资人 [13] - 持股超两年且持股比例≥3%或投资额≥5亿元,无关联关系 [14][15] 科创板行业要求 - 禁止房地产、金融、投资类企业上市 [17] - 限制金融科技(如蚂蚁金服)、模式创新企业(如滴滴)上市 [18] - 鼓励七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其他符合定位的领域 [19][20][21][22][23] 科创属性技术指标 - 需同时满足四项指标: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5%(软件企业≥10%)或累计研发投入≥8000万元 [25] - 研发人员占比≥10% [26] - 主营业务相关发明专利≥7项(软件企业除外) [27]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5%或最近一年营收≥3亿元(第五套标准豁免) [27] - 替代条件包括核心技术获国家认定、参与国家级科技奖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 [28] 其他上市要求 - 需管理规范且股权架构合规,股权问题可能导致上市失败 [24][29] - 常见股权问题包括创始人持股、合伙人纠纷、股权转让瑕疵等 [34][35][36]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落实“2+3+4”产业链专班“七个一”工作机制,前瞻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9:27
宣城市产业体系与经济发展 -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全省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毗邻的地级市,也是安徽省距离上海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成为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桥头堡"和安徽省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1][4] -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3.5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1:44.2:46.7,呈现第二产业引领增长、第三产业稳步提升的协调发展格局[5] -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724.3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9%[7] 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创新构建"2+3+4"产业矩阵: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食品、精细化工、纺织、碳酸钙四大特色传统产业[1][18] - 汽车零部件产业2024年产值达85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5家,总数达425家,位居全省第三位[8] - 新能源产业2024年产值达750亿元,同比增长74.4%,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群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8][24] - 高技术制造业成为重要引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5.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3.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8.6%[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首次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五,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单[11] - 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7.8%[11] -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总数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总数48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13件,同比增长44%[11] - 2024年产业链招商签约项目596个,总投资2269.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3%[11] 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 - 创新构建"一屏两廊三区多中心"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差异化农业发展[20] -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重点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等跨区域合作[21] - 形成"一核两区"产业空间框架:中心城区综合发展核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郎广宁智造经济发展区打造高端制造集群,泾旌绩美丽经济发展区发展旅游、文化、大健康等美丽经济[22] 未来发展趋势 - 短期内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突破轻量化材料、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技术,新能源产业将聚焦异质结电池技术迭代[27][29] - 中长期将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依托广德通用机场资源发展无人机物流、航空旅游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30] - 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建设零碳产业园[30]
德固特重组浩鲸科技拓展电信业务 置入56亿资产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长江商报· 2025-07-15 07:52
德固特资产重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 交易完成后浩鲸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2][3]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中介费用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本次重组是公司上市四年以来首次计划重组 标的审计评估尚未完成 预估值及作价未确定 [4] 浩鲸科技业务与财务数据 - 标的为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 2023年 2024年营收分别为38 61亿元 36 54亿元 净利润2 02亿元 2 05亿元 [2][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 34亿元 净利润-1 3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56 17亿元 所有者权益29 54亿元 [10] - 业务呈现季节性特征 因客户采购验收集中在下半年 拥有近30项核心技术 100+发明专利 600+软件著作权 [11] 浩鲸科技股东背景与历史 - 主要股东包括阿里系(通过南京溪软持股27 83%) 中兴通讯(持股27 62%) 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 [10] - 前身为中兴软创 2018年更名 曾在新三板挂牌 2017年摘牌 2018年中兴通讯以12 233亿元转让43 66%股权 整体估值28 02亿元 [8][9] - 2023年启动上市辅导但无进展 是国内仅有的两家规模化服务海外运营商的电信软件厂商之一 [10][12] 德固特主业表现 - 2024年营收5 09亿元(+64 21%) 净利润9671 51万元(+150 15%) 境外收入占比59%达3 02亿元(+100 46%)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 25亿元(-31 19%) 净利润2367 3万元(-53 24%) 剔除2023年交付延迟影响后同比仍增长 [6] - 控股股东魏振文同期以1 36亿元转让5%股权(762 4万股)给杭州晨启成和 [7] 战略转型方向 - 重组后主营业务将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拓展至电信软件 云和AI软件 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5] - 旨在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5] - 浩鲸科技已服务近150家国内外电信运营商 承担1500+云项目 合作伙伴包括阿里云 天翼云等 [12]
青岛这家上市公司跨界“蛇吞象”并购预案公布 股票今日复牌涨停!
大众日报· 2025-07-14 14:00
并购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浩鲸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交易对方为14名浩鲸科技股东,其中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7.83%、27.62%及13.85% [2]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以询价方式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2]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09亿元,浩鲸科技36.54亿元,后者是前者的7.18倍 [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1.56亿元,浩鲸科技56.17亿元,后者是前者的4.86倍 [1] - 2023-2024年浩鲸科技净利润稳定在2.02-2.05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从0.39亿元增长至0.97亿元 [2] - 2024年前三月浩鲸科技营收3.34亿元,净利润-1.33亿元,主要因行业季节性特征导致验收集中在下半年 [3] 标的公司业务 - 浩鲸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国际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客户包括全球电信运营商、云基础设施服务商及政企客户 [2] - 已形成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和AI软件开发及服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业务线 [2] 战略转型动机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此次收购将拓展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4] - 通过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4] - 公司正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打造清洁燃烧和高效换热全价值链体系 [4] 股权变动情况 - 控股股东魏振文协议转让5%股份(762.4万股)给杭州晨启,转让价17.82元/股,总价1.36亿元 [5] - 转让后魏振文持股比例降至47.51% [5] 市场反应 - 复牌后公司股价以26.27元/股涨停,上午收盘时成交额2.204亿元,换手率9.16%,市值40.74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