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步入繁荣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09:31
行业概述 -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是电源核心器件,具有高频、电子迁移率高、导通电阻低等优势,能有效降低能量损耗并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2] - 行业经历了萌芽期(1998-2008年)、发展期(2009-2017年)、商业化期(2018-2022年)和繁荣期(2023年至今)四个阶段 [5][7] - 2023年被行业认为是氮化镓指数增长的元年,行业步入繁荣发展期 [5] 市场需求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需求量达6.95亿颗,市场规模达12.16亿元,产品单价约为1.75元/颗 [1][14] - 消费电子是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超80%,2024年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达166952.9万台,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33912.9万台,同比增长3.22% [11] - 下游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 [10] 技术优势比较 - 氮化镓在耐热性、耐压性、辐射抗性(3.39)、耐压性(3.3 m)、开关频率(2.7 /s)、导通电阻(2000 Ω)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硅基半导体 [3] - 与碳化硅相比,氮化镓在开关频率和耐压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导通电阻略高 [3] 政策环境 - 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 [8][9] - 政策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链式"发展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硅基板、光刻胶、清洗液、溅射靶材、特殊气体、三甲基镓、生产设备等行业 [10] - 下游应用市场包括消费电子(智能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等快充适配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等)、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 [10]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高,国际企业如Power Integrations、Navitas Semiconductor、EPC等凭借先进技术和市场经验占据一定份额 [16] - 国产企业如英诺赛科、士兰微、华润微等凭借技术积累、产能和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16][17] 代表企业表现 - 英诺赛科采用IDM全产业链模式,拥有全球首条产能最大的8英寸GaN-on-Si晶圆量产线,2023年营业总收入达5.93亿元,同比增长335.17%,2024年达8.29亿元,同比增长39.78% [17][18] - 士兰微是国内IDM龙头企业,技术与产品涵盖绿色电源芯片、MEMS传感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领域,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12.2亿元,毛利润21.42亿元,毛利率19.09% [17][20] 未来发展趋势 -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将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逆变器)和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供电、人形机器人关节器件)领域迎来快速增长 [22] - 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材料生长和器件制造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向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22]
多元主体纷纷借力并购市场谋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00:40
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 自去年9月"并购六条"政策实施以来,并购市场持续活跃,8月已有中国神华、黑芝麻、九鼎投资、芯导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计划或进展 [1] - 政策支持下,并购市场吸引国资、私募、上市公司等各类型主体积极布局,并购成为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1] 国资与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 黑芝麻控股股东拟转让20%股份给广西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企,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实控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1] - 广西旅发大健康表示将通过产业资源和管理优势为黑芝麻业务赋能,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中国神华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煤电、煤化工等13家公司股权,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公司 [3] 私募与科技企业并购动态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2] - 芯导科技拟收购上海瞬雷科技100%股权,双方同属功率半导体领域,业务协同性强,有望通过技术共享提升核心竞争力 [2] 传统与新兴产业并购趋势 - 传统产业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并推动技术升级,如中国神华案例 [3] - 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拓展市场份额,如芯导科技案例 [4] - "硬科技"企业成为热门并购标的,因其高成长潜力和技术优势,可帮助并购方快速切入新兴赛道 [4]
功率半导体行业交流
2025-08-12 23:05
行业与公司 * 功率半导体行业 华虹公司[1] * 行业交流涉及华虹公司的工艺平台、产能分配、客户订单、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华虹5月调价5%-8% 但二季度均价因产品结构变动及酒厂新产能折扣而下降 三季度涨价支撑不足 全年ASP涨幅10%目标或难实现[1][3][4] * BCD工艺平台需求显著增长 两个工厂合计约37K 对比去年年初22K有显著增长 主要客户MPs订单增至19K 年底产能将大幅提升[1][5][6] * NODE平台中 赵毅55纳米ETOX价格约为1,100元 订单可见度高 对ETOX部分持乐观态度 紫光和巨神平台需求下降至约1,600片[1][9][11] * eFlash总投入量稳定增长约16,000片 主要应用于MCU和智能卡 紫光和华大提出增量需求以应对ETOX产能削减 预计年底产量将增加至18-19k[1][13][15] * MOSFET产品结构调整 中压SGT品类需求下滑 大幅调整60%产能转向低压产品供应MPs 新节能订单减弱 车用比例下降[1][18][19] * IGBT产能增量至14,000片 斯达占11,000片 宏威约1,500片 斯达受价格限制影响 倾向于选择优惠较多的酒厂进行生产[1][26][27] * CIS需求增至1万片 高阶应用占比提升 但第三代5千万像素CMOS未抢到三星订单 处于调整状态[1][29] * DDIC产能已全部转移至酒厂约7千张 客户需求稳定但短期受设计优化异常影响 订单降至5千张[1][30] * 数字逻辑客户需求不如预期 杰力从原计划4,000至5,000片降至实际订单2,000片[32] * 英飞凌进入初步风险量产阶段 合作顺利 需求旺盛 预计年底实现约2,000片量产[33] * 短期内看不到持续涨价动力 各产品线需求不及预期或减弱 年底均价提升策略主要通过产品线调整、减少客制化和功率占比来实现[36] 其他重要内容 * 华虹产能分配:七厂维持31天10万片当量 BCD工艺平台占34K 功率部分占31K 存储部分占21K 其他约3,000片 酒厂功率部分投片量约17K 存储ETOX部分约8K DDIC部分约7K BCD工艺平台约3K 40纳米逻辑工艺平台约2K[2] * 酒厂新开产能达到35,000片 但仍在七厂基础上打8折到8.5折[3][4] * MPs提出24k产能需求 但因全年有价格提升要求且不希望过分依赖单一客户 目前策略优先满足国内客户[6] * 南星订单从去年年初3,000片增加到现在约4,500片 艾维从2,000多片增加到约3,700片[8] * 酒厂仍以55纳米节点为主 45和40纳米节点尚未进入量产[10] * 赵毅55纳米ETOX价格接近1,100元 65纳米NO价格在1,300元左右[11] * 年底ETOX部分单酒厂将增加至接近1万片 七厂可能下修至3,000片左右 停掉的产能将转移至iFlash产品线[12] * MCU主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 几乎不涉及车规级别 高阶卡类应用每月约2,000片[16] * ST合作仍停留在风险量产阶段 每月订单仅一两百片 年底规划为3,000片[17] * 中低压MOSFET平台价格变化幅度较低下限为5-6%[20] * 超级MOS整体产能七厂约10.5k 五厂约9k 总计2万 东威占9.5k 尚阳通4.5k[21] * 东威8月订单已确定 9月订单能见度仅有一周左右[24] * 国产硅片使用比例约45% 价格呈下降趋势[34] * 华丽先进制程在六厂进行 产能配置接近3,000片投入量 良率约70%[35] * 功率的量从原本规划的当前17K到年底22K 调整为从17K下降到15K[38] * 今年第三季度预计营收6.2到6.4亿 第四季度预计达到6.7亿 对于明年的销售端预测目前偏向于悲观[39]
民德电子:8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7:19
公司治理 - 第四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2日以现场和通讯结合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结构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制造业占比76.68%[1] - 租赁业收入占比11.29%[1] -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收入占比9.7%[1] - 功率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2.34%[1] 市场表现 - 当前收盘价27.85元[1] - 总市值48亿元[1]
综艺股份拟收购吉莱微51.1628%股权,扩大功率半导体市场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8-12 10:50
收购交易概述 - 综艺股份拟以现金增资方式收购吉莱微电子45.2807%股权 投资金额2.2亿元 [2] - 若吉莱微完成股份回购 综艺股份持股比例将提升至51.1628% 并获得原实控人828.7109万股表决权委托 合计控制表决权超50% [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组上市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 [3] 标的公司业务 - 吉莱微是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设计、制造、封测、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安防监控、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2] - 拥有多条晶圆生产线(4英寸、5英寸、6英寸在建)及配套封装测试生产线 [2]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将帮助公司进入功率半导体研发、生产及销售领域 优化产业链布局 [3] - 吉莱微的IDM能力将提供技术储备与人才支撑 加速集成电路核心赛道布局 [3] - 交易契合国产替代趋势 增强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 [3] 财务承诺与预期 - 交易对方承诺吉莱微2025-2028年净利润分别达到2600万元、3300万元、4100万元和5000万元 [3] - 若实际净利润未达承诺值的80% 业绩承诺方将进行补偿 [3] - 收购预计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
友阿股份股价上涨2.34% 回复重组审核问询函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12 00: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公司股价报6 1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 34% [1] - 当日开盘价为5 97元,最高触及6 15元,最低5 97元 [1] - 成交量为48 65万手,成交额达2 96亿元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属于商业百货板块 [1] - 近期披露拟收购功率半导体企业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计划形成"百货零售+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的双主业布局 [1] 收购标的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尚阳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 34亿元,同比增长28 10% [1] - 净利润2239 94万元,同比增长66 94% [1] - 已与比亚迪、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 - 产品技术指标获得国际权威认证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63 4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52%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1 8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05% [1] 重大事项进展 - 公司于8月11日晚间完成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1]
综艺股份股价上涨1.98% 拟2.2亿元收购功率半导体企业
金融界· 2025-08-12 00: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综艺股份股价报5.6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8% [1] - 当日成交量为49.81万手,成交金额达2.8亿元 [1] - 公司总市值约73.58亿元 [1] 业务领域 - 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创投、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 [1] 资本运作 - 拟通过增资方式以2.2亿元收购江苏吉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5.28%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将获得标的公司超过50%的表决权 [1] - 正式进入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制造领域 [1] 标的公司情况 - 吉莱微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设计、制造、封测和销售业务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21.23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5385.23万元 [1]
友阿股份回复重组审核问询函,释放多重关键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2:53
重组进展 - 友阿股份完成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收购尚阳通100%股权的重组项目进入实质审核阶段 [1] - 本次问询回复从标的公司业务模式 技术水平及业绩可持续性等多维度进行释疑 标的公司价值进一步彰显 [1] 标的公司业绩表现 - 尚阳通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 同比增长28.1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239.94万元 同比增长66.94% [2]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显示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修复且呈边际改善态势 [2] - 2020-2022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140.84% 2023-2024年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业绩出现短暂调整 [2] 技术研发与客户认证 - 尚阳通研发投入占比达11.8%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自建CNAS认证实验室获得TÜV莱茵车规检测资质 MOSFET及MOSFET模块产品荣获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颁发的AK符合性证书 [3] - 与英搏尔 比亚迪 富特科技 中兴通讯 长城电源 麦格米特 英飞源 优优绿能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3] 战略布局与行业背景 - 友阿股份通过收购尚阳通快速切入半导体功率器件赛道 形成"百货零售+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的双主业格局 [4] - 功率半导体行业具有高研发投入 高资本开支特性 尚阳通可依托上市公司平台突破资金与客户拓展瓶颈 [4]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地缘重构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关键变革期 "9·24新政"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4] 并购价值与市场意义 - 尚阳通兼具技术领先与业绩支撑双重优势 构成交易独特价值的基础和重组战略的核心逻辑 [5] - 半年度业绩企稳回升印证标的公司基本面稳健修复能力 反映双方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的初步成效 [5] - 自"并购六条"新规发布以来 截至2025年6月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案例已超1400单 [4]
【高盛】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延迟的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08-10 10:39
中国制造业产能周期现状 - 七个关键行业(空调、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钢铁、工程机械)中五个行业产能仍高于全球总需求,供应分散且成本曲线趋平的结构性问题持续存在 [1][6] - 政策刺激(如以旧换新)短期提升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和空调行业政策释放需求分别占2025年预期需求的16% [1][6] - 产能周期转折点延迟,光伏行业最接近底部但仍需半年至1年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利润薄弱、成本曲线陡峭最需市场整合 [1][8] 供需结构与成本曲线变化 - 光伏、钢铁、功率半导体和锂电池行业头部与尾部企业现金利润率差距缩小(从12-74%降至5-44%),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曲线因竞争加剧更陡峭 [2][64]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2028年海外新增产能预计占中国总产能的0.5%-14%,增强供应链韧性但可能加剧全球供应过剩 [2][51] - 政策刺激导致需求前置(如光伏抢装潮需求同比增150%),但2026年后刺激退坡可能使需求回调至2023-24年不均衡水平 [2][30]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空调、锂电池和工程机械行业头部企业凭借显著成本优势表现稳定,光伏和钢铁行业因HHI指数低于1000且成本曲线平坦整合潜力最低 [58][59] - 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本支出/销售额比达10-12%,2025-26年产能年增速9-13%,功率半导体行业集中度边际递增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散化加剧 [45][65] - 光伏行业2025-26年资本支出计划下调45-52%,锂电池行业资本支出上调,反映生产商对利润和需求差异化的响应 [43][45] 全球供应链地位与风险 - 2024年中国供应全球86%光伏组件、80%锂电池、68%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平均33%,海外市场份额达37% [50][51] - 东南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产重点,空调行业海外产能占比预计提升14%,光伏组件新增27GW海外产能 [56][57] - 需求改善对边际生产商缓解作用大于头部企业,锂电池行业第三组企业与头部差距缩小,钢铁行业尾部企业利润率压力减轻 [66][67] 行业具体表现 - 空调行业2025年产能利用率预计68%,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增长15%,龙头企业控制产能投入使供需保持平衡 [68][69] - 光伏行业单位EBITDA利润率同比下降,现金利润率维持-9%,需求前景疲弱导致资本支出持续削减 [37][40] -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恶化,库存和应收账款天数延长加剧尾部企业压力,整合依赖周期性下行加速 [64][65]
皇庭国际宣布参投固态电池企业 系A股商管巨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20:32
公司战略转型 - 皇庭国际与尊光固态电池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重点布局储能等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 进一步完善公司围绕功率半导体+投资和发展逻辑构建的产业新生态 [1] - 公司提出123转型发展战略规划 目标成为以高新科技+商业管理双主业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 [2] - 深度参与尊光固态电池公司治理 在材料研发 场景应用 融资规划等领域形成战略协同 积极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和多场景应用 [1] 投资标的业务 - 尊光固态电池主要从事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自主研发第三代碳材料碳量子点材料 覆盖动力电池 储能系统 消费电子等3大应用市场 [1] - 尊光固态电池成立于2024年3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俯仰纳米 惟几科技 中科超能 尊光科技分别持股50% 30% 12.5% 7.5% [1] - 俯仰科技拥有碳量子点材料和高熵合金两大前沿核心材料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 节能环保 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 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设在坂田 拥有江西芦溪工业园180亩生产基地 [2] 合作背景与产业协同 - 皇庭国际2024年1月与安徽蚌埠淮上区领导及华智达新能源就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进行深入交流 双方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3] - 皇庭国际功率半导体业务以子公司意发功率为载体 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及销售 拥有年产36万片6寸功率晶圆能力 [2] - 商业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 资产管理和配套服务及物业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