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菲菱科思: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8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总则 - 制定目标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法规及公司章程[1] - 内部审计定义为对公司经济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独立客观评价的确认与咨询活动[1] - 内部控制目标涵盖经营管理合规性、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真实性及战略实现[1] 适用范围与机构设置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子公司[2] - 审计机构设置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指导工作,独立审计部向董事会负责[2] - 审计部门负责人由董事会任免,经费纳入预算保障,禁止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2] 审计职责与人员要求 - 核心职责包括评估内控有效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反舞弊机制建设及重大事项专项审计[3] - 审计人员需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客观性及沟通技能,禁止参与被审计单位决策[4] - 职业道德要求诚信正直、保密义务,违规者将受处分[4] 审计职权与工作基础 - 审计机构享有知情权、调查取证权、临时强制措施权及奖惩建议权等六项职权[5] - 货币资金检查频率为每季度一次,重点关注大额非经营性支出审批[6] - 审计范围需覆盖所有财务相关业务环节,包括采购、存货、资金管理等[6] 审计实施与报告 - 实施原则强调风险导向,需编制年度计划及项目方案,运用多种取证方法[9] - 审计报告需包含概况、依据、发现及建议,并声明准则遵循情况[10] - 后续追踪要求督促整改并报告缺陷,重大缺陷需追究责任[10] 监督机制与附则 - 建立审计人员考核激励制度,对违规行为视情节给予处分或移送司法[11] - 审计委员会需每半年检查高风险事项如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等[12]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与法规冲突时以上位法为准[13]
菲菱科思: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防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8
防止资金占用的制度框架 - 公司制定《防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制度》,旨在规范资金管理并保护股东权益,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1] - 制度适用范围涵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与公司及合并报表子公司间的资金往来 [1] - 明确禁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以任何形式侵占公司利益,董事及高管对资金安全负有法定义务 [1] 关键主体定义 - 控股股东定义为持股超50%或表决权足以影响股东会决议的股东 [2] - 实际控制人指通过投资关系、协议等能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个人或机构 [2] - 关联方包括法律及上市规则界定的关联法人及自然人 [2] 资金占用禁止条款 - 严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通过经营性往来占用公司资金 [2] - 禁止公司以垫支费用、拆借资金(含委托贷款)、委托投资、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等六类方式变相提供资金 [2] - 关联交易需及时结算,避免形成非正常经营性资金占用 [3] 监督与执行机制 - 财务部门需定期检查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关联交易支付需审查决策程序合规性 [5] - 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内控执行,提出改进建议并确保经营合规 [5] - 资金占用原则上需以现金清偿,非现金资产抵债需满足业务协同性且经评估/审计,定价需折扣并公告 [6] 责任追究与处罚 - 董事及高管协助资金占用将面临处分、罢免或赔偿,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 [6] - 违规担保导致损失的,相关董事需承担连带责任 [7]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的责任人将受行政及经济处分,并依法追责 [8] 制度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最新规定为准,由董事会解释修订并自审议通过后生效 [9]
IPO失败后业绩骤降,这家公司寻求被A股公司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0: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光韵达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亿联无限曾在2023年6月提交创业板IPO申请 但在2024年3月收到二轮问询后撤回 终止IPO [5] - 此次收购比例从最初计划的100%降至56% 主要因二股东王周锋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3][9][1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亿联无限2020-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75亿元、4.37亿元、7.89亿元和2.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万元、2781万元、8417万元和4510万元 [6] - 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 全年归母净利润仅2875.09万元 不到2022年的34% 仅为2023年上半年的63.74% [7] - 2024年资产总额3.86亿元 负债总额1.82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亿元 [8] 估值变化 - 此次整体估值6.28亿元 对应56.0299%股权估值3.5187亿元 [5] - IPO时拟募资3.68亿元 发行后估值至少14.7亿元 当前估值较IPO时大幅缩水57% [8] 业务与战略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 业务聚焦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 [10] - 光韵达拟通过收购切入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市场 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拓展海外市场 [10] 潜在风险 - 子公司长沙亿联购置土地原值3421.6万元 因IPO停止计划退还土地 存在支付违约金及没收定金风险 [13] - 光韵达近年业绩不佳 2020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至亏损 当前市值49.62亿元 [13]
关注AI算力机遇,通信板块大涨,通信ETF(515880)收涨超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2:51
通信板块表现 - 7月8日通信板块大涨 通信ETF(515880)收涨超4 6% [1] 行业驱动因素 - 高速光模块需求提升有望带动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大模型兴起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带动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带动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增长 [1] -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 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 预计2029年800G和1 6T光模块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美元 [1]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光模块厂商在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 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显示中国厂商占据7席 主导地位 [1] 通信ETF产品特性 - 通信ETF(515880)跟踪通信设备指数 选取A股涉及通信设备制造、通信技术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 该ETF在同类中流动性好 标的指数光模块权重占比近30% 本轮AI浪潮下充分受益 [1] 相关基金产品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A(007817)和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C(007818) [1]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8
开源证券· 2025-07-08 22:41
核心观点 - 宏观经济工业生产趋缓、地产成交趋弱,通信行业在AI浪潮下铜互连及相关技术需求有望提升 [3][11]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供需方面工业生产趋缓、消费需求趋稳,建筑开工率季节性位置回落,部分化工与汽车钢胎产业开工率回落,建筑需求偏弱,汽车、家电需求波动运行 [3][6] - 商品价格上地缘影响消退,国际油金价格回落、铜铝回升,国内工业品震荡偏强 [7] - 地产与流动性方面新建与二手房成交量均转弱,资金利率震荡上行,一线城市新建房成交同比降幅扩大,二手房价格挂牌指数环比回落、部分城市成交量转弱 [8] - 出口方面6月出口同比或在+2%左右,7月前6日同比或在+3%左右 [9] 通信 - AI浪潮中铜互连因低成本和低功耗优势在数据中心短距离连接市场份额将提升 [4][11] - GB200大量应用铜连接方案,AI推动高速铜缆行业需求高增 [12] - AEC作为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技术成关注焦点,有望取得更大突破并为算力产业链注入活力 [13] 投资建议 - 关注铜缆连接器产业链各环节领军企业,如连接器领域龙头华丰科技等,一体化优势企业中际旭创等,扎根相关领域企业博创科技等,线材企业沃尔核材等 [14]
专网通信造假再发酵:瑞斯康达实控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扭亏之路遇重创
搜狐财经· 2025-07-08 22:17
财务造假事件 - 一起牵连十余家上市公司、涉资逾900亿元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仍在发酵[1] - 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3] - 公司2019年~2020年两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营业收入约6.33亿元、利润总额约1.17亿元[7] 公司股价与财务表现 - 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跌幅达9.95%[1][2] - 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2024年净利润亏损1.2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8亿元[2][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89%,净利润亏损1936.71万元,同比降幅达195.18%[10] 业务与战略调整 - 公司2024年实施"光+IP+X"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但营收同比下降14.99%[10]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收入和利润未达预期[10] - 董事长李月杰曾提出"向上生长、向外发展"战略,但业绩持续下滑引发质疑[1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未让实控人任建宏代行董事长职责,而是选择副总经理韩猛[8][9] - 任建宏作为创始股东参与财务造假,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50万元[8] - 公司一致行动人由李月杰、朱春城变更为李月杰、任建宏[8] 专网通信业务造假细节 - 公司通过子公司深蓝迅通开展虚假专网通信业务,为隋某力方面提供垫资[5] - 业务模式为"以销定产",通过倒算采购单价虚增业绩[6] - 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罚款200万元,李月杰、朱春城分别罚款100万元[7]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上涨0.87%,前十大权重包含海格通信等
金融界· 2025-07-08 21:38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7月8日上涨0.87%报2645.67点成交额209.41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93%近三个月上涨19.68%年至今上涨7.66% [1] 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50只涉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航空动力及控制系统、微波雷达、卫星导航、光电红外、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航空航天材料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以2012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为中航沈飞(8.29%)、中航光电(6.37%)、航发动力(6.24%)、中航西飞(4.75%)、中航机载(3.62%)、中国长城(3.51%)、航天电子(3.37%)、海格通信(3.25%)、中航成飞(3.08%)、西部超导(2.89%) [1] - 按交易所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46%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21%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34% [2] - 按行业分布:工业占比73.65%原材料占比10.47%通信服务占比8.15%信息技术占比7.74% [2] 指数维护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基金包括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联接A、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联接C、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 [2]
光韵达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正式切入通信设备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2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现金形式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取得控制权,第一轮涉及现金3.5亿元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1] - 收购将助力公司突破90%业务依赖国内市场的现状,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1] 政策与战略意义 - 收购恰逢证监会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窗口,鼓励科技企业收购强链补链资产 [2] - 亿联无限在巴西、印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帮助公司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2] - 收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2] 标的公司技术实力与业绩承诺 - 亿联无限为曾筹备IPO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受市场认可 [3] - 交易约定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累计承诺净利润达1.8亿元 [3] - 目标公司2025—2027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不低于扣非后净利润的50% [3] 全球化布局与资金支持 - 公司90%以上业绩来自国内市场,收购将快速建立全球化业务架构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达3.84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4] - 公司已启动定增募资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彰显对全球化战略的信心 [4] - 收购是公司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转型的关键一步,长期将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 [4]
光韵达: 关于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权暨签署购买资产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21:1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对价基于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协商确定为3.52亿元 [1][16]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标的 - 亿联无限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4128.76万元,主营网络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研发销售,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29]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5.27亿元,归母净利润2875万元,2025年1-4月营收1.42亿元,归母净利润980万元 [11] - 评估基准日净资产账面价值1.61亿元,收益法评估值6.29亿元,增值率290.56% [12][13] 交易协议核心条款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累计现金流不低于承诺净利润50% [20][21] - 补偿机制:未达承诺净利润或现金流时按差额比例现金补偿,最高补偿金额为交易对价全额 [21][22] - 超额奖励:累计净利润超额部分30%奖励核心团队,上限为交易对价20% [22] 战略协同 - 标的公司聚焦巴西、印度等"一带一路"市场,与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形成"研发-制造-终端"产业链协同 [29][30] - 标的公司拥有六大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家居Mesh组网技术、全球运营商管理平台技术等 [29] - 交易有助于整合电子制造上下游资源,拓展海外市场并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29][30] 交易进展 -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 - 标的资产无抵押质押,历史沿革中曾涉及股权代持但已全部解除 [5][7][8] - 过渡期损益按股权比例分配,亏损由原股东承担 [18][19]
专家访谈汇总:挖掘机销量涨了,释放什么信号?
全球通信设备市场 - 2025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3.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5% [1] - 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160亿美元 [1] - 中国光模块厂商在全球TOP10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 - AI相关产业(运营商、光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将迎来边际改善并持续吸引投资 [1] - AI芯片进入"系统定制"阶段,定制化芯片对满足云端新型工作负载至关重要 [1] - XPU(定制计算芯片)在AI计算市场占比达25%,预计随ASIC技术演进份额将继续扩大 [1] - 2028年数据中心市场潜在规模(TAM)预计从750亿美元上调至9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5% [1] 中国手机市场 - 2025年Q2小米以16.63%市场份额夺冠,激活量1141.76万台,同比增长7.39% [2] - 2025年Q1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台,市场份额14.1%,同比增长3.0% [3] - OPPO通过多品牌协同效应在高端市场和折叠屏领域表现突出 [3] - 华为5G和影像技术竞争力回升,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3] - 苹果通过降价获得增长,但创新放缓导致中国市场排名未突破 [3] 银行理财市场 - 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30.97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4% [3] - 债市走牛带动固收类产品收益回升,"固收+"产品吸引低风险投资者 [3]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4%,显著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 [4] - 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较低,因投资者风险偏好保守及理财子公司能力有限 [4] 高端移动设备技术 - 高端设备转向多晶片解决方案以满足AI处理和高负载任务需求 [4] - 多晶片技术通过2.5D/3D封装提升性能,允许灵活组合CPU/GPU/专用加速器 [4] - 3.5D封装和UCIe技术可集成不同技术节点,兼顾性能与成本 [4] - 单片SoC仍是低端和中端市场首选,但高端市场多晶片封装将成为主流 [4] 工程机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挖掘机销量120,520台,同比增长16.8% [5] - 2025年6月挖掘机出口量10,668台,同比增长19.3% [5] - 2025年6月装载机销量12,014台,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动装载机销量3,049台 [5] -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5.5万亿元,新增债券2.6万亿元(同比+4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