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2 10:14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取得丰硕成果 包括乡村绿化 发展绿美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 [1] - 对200个集体和200名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包括政府部门 企业 科研机构等各类单位 [1][3] - 受表扬企业涵盖环保 新能源 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如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玖龙纸业 惠州亿纬锂能等 [4][6][11] 参与企业类型 - 环保类企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 瀚蓝环境 广东奥克化学等提供环保技术和服务 [4][6][11] - 新能源企业:大唐汕头新能源 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等参与清洁能源开发 [5][7][11] - 农业科技公司:广州灏源农业科技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等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4][19] 科研机构参与 - 高校科研团队:中山大学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等提供技术支持 [10][12] - 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开展相关研究 [9][18] - 环境监测机构: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省汕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环境监测 [18]
看空气这样发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发展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7]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安全影响日益突出,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电力供需时间不匹配的关键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项目,采用"非补燃"技术,无污染且能过滤空气粉尘 [2][3]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4] - 单机功率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盐穴复杂构造问题,突破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完井技术,实现"手术刀级"精度 [9] - 采用"高位注气、低位排卤"方案解决地形排卤难题,为全球盐穴资源再利用提供范例(中国90%以上盐穴可应用) [9][10]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周期仅1.5-2年(抽水蓄能需6-8年),选址灵活,已吸引美国、荷兰等国关注 [6][10] - 中国能建同步推进甘肃酒泉300兆瓦地下人工硐室型项目,技术路线多元化 [10] - 压气储能可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5]
特斯拉下跌6.6%,报296.7美元/股,总市值9556.5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1 21:50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7月1日特斯拉开盘下跌6.6%,报296.7美元/股,成交46.06亿美元,总市值9556.58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193.35亿美元,同比减少9.23% [1] - 归母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减少70.58% [1] 评级与财报披露 - 6月30日获加通贝祥重申Buy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03美元 [1] - 预计7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纳斯达克官网预估日期) [1] 公司业务概述 - 特斯拉为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日 [1] - 业务涵盖设计、制造、销售及租赁高性能全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系统 [1] - 全球首家垂直整合可持续能源公司,提供发电、存储和消费端到端解决方案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当前产品线包括Model 3/Y/S/X、Cybertruck、Tesla Semi及新款Roadster [2] - 技术优势包括领先的里程、充电灵活性、加速性能及自动驾驶硬件 [2] - 支持无线更新功能,降低充电、维护等拥有成本 [2]
2025年4月全国绿证单独交易环比增长63.24%,泉果基金调研江苏新能
新浪财经· 2025-07-01 15:47
泉果基金调研江苏新能核心信息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70 90亿元 管理7个基金 6位基金经理 旗下最佳基金近一年收益18 34% [1] - 江苏新能一季度风力发电量8 77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7 19% 主要受江苏地区风况不佳影响 [1] - 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平均自发自用比例超70% 余电上网部分未被限电 [1] 新能源发电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参与绿电交易电量46万度 价格0 43元/kWh 2025年4月全国绿证交易量3201万个 均价2 31元/个 环比增长63 24% [1] - 江苏2025年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显示:风电均价407 03元/兆瓦时 光伏407 59元/兆瓦时 火电413 15元/兆瓦时 核电409 66元/兆瓦时 [1] 项目政策与规划 - 陆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36000小时 海上风电52000小时 补贴期限为并网后20年 主要设备折旧年限20年 [1] - 新项目开发将重点考虑造价、电价、当地消纳水平等因素 建设过程注重选址和设备选型的可靠性及经济性 [1]
川能动力: 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公司债券概况 - 债券简称24川新能GCV01,代码148936.SZ,发行规模2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42%,期限3年(2024年11月4日至2027年11月4日),按年付息到期还本[3][5][6] - 募集资金用途为向子公司四川能投会东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能投甘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增资,全部投入碳减排绿色项目[4][18] - 截至2024年末债券余额2亿元,募集资金已使用1.22亿元,剩余0.78亿元计划于2025年1月完成投放[18] 新能源发电业务 - 2024年底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129.77万千瓦(风电127.38万千瓦+光伏2.39万千瓦),全年发电量40.15亿千瓦时(同比+18.12%),售电量39.10亿千瓦时(同比+18.41%)[14] - 在建项目包括会东淌塘三期等7个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177.08万千瓦,建成后装机规模居四川省前列[14] - 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主要布局在凉山州会东县等高海拔风资源富集区[14] 锂电业务 - 现有锂盐产能1.5万吨/年(碳酸锂1万吨+氢氧化锂5000吨),2024年产量1.13万吨;在建3万吨产能已完成机械竣工[15][16] - 李家沟锂矿项目进入联动试生产阶段,2024年产出锂精矿4.85万吨(自产1.4万吨+委托加工3.45万吨)[16] - 受锂产品价格下跌影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利润下滑[17] 行业动态 - 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单机大型化趋势加速(2024年新增装机平均容量同比+34%),度电成本持续下降[12]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同比+24.4%),中国占比超60%,动力锂电池产量达826GWh[13] - 光伏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全球领先,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239.7万辆[13]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流动比率2.20(2023年1.58),速动比率2.05(2023年1.48),资产负债率降至49.92%[22] - EBITDA利息倍数4.85(2023年7.37),主要因锂价下跌导致利润承压[17][22] - 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2.51亿元,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显著增加[17] 募投项目进展 - 堵格二期风电(9.79万千瓦)、淌塘三期风电(15.06万千瓦)等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28] - 理塘高城光伏(80万千瓦)计划2027年7月投运,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28] - 碳减排效益暂未显现,乡村振兴效应将通过电站建设运营带动当地就业和基建改善[29][30]
武汉绿色低碳先行一步,39位居民用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益
长江日报· 2025-06-30 08:40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武汉推出全国首个"碳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闭环系统,居民可通过日常低碳行为积累碳减排量并用于抵扣房贷和消费贷款利息 [1][2] - 截至报道时,已有39位居民累计抵扣贷款利息740元,碳减排量实现与个人金融利益的直接挂钩 [1] - 民生银行实施"1千克碳减排量=2元"的利息抵扣政策,用户可通过"武碳江湖"平台将减排行为转化为实际金融收益 [7] 个人碳减排实践 - 典型用户案例显示,通过地铁通勤(78.4克/公里)、共享单车骑行(93.3克/公里)等绿色出行方式,每月可积累26千克碳减排量 [5] - 家庭节能行为(如节电习惯)每月可额外产生12.6千克减排量,快递包装回收可贡献4.5千克/月,个人月度总减排量可达43千克 [5] - 用户累计491千克碳减排量曾用于兑换实物奖品或公益捐赠,现可直接转换为贷款利息抵扣 [6][7] 平台运营与规模 - "武碳江湖"平台上线10个月累计记录市民减排行为827万次,存储碳减排量3万余吨,相当于种植90万棵树的环保效益 [11] -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公司累计交易6.68亿吨碳配额,成交额459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运营机构 [11] - 平台注册用户达170万,通过量化减排行为推动低碳生活方式普及 [11] 企业级碳资产应用 - 瑞博宏新能源通过聚合200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年产生14万吨减排量,创造400万元收益 [12] - 格林美产业园屋顶光伏项目实现年省电费500万元,并通过碳交易增收16万元 [12] 新能源基础设施进展 - 汉十高速建成400公里新能源示范线,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 [13] - 长江流域投入运营三款新能源船舶(纯电动游轮、甲醇动力货轮、氢能船舶),实现零排放与低噪音技术突破 [14]
中国华电“小伙伴”,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8:46
新股申购信息 - 7月1日可申购深交所创业板新股同宇新材 [1] - 7月7日可申购上交所主板新股华电新能 [1] 同宇新材 - 公司系覆铜板领域电子树脂头部供应商 [2] - 申购代码301630 发行价84元/股 发行市盈率23.94倍 参考行业市盈率38.62倍 [3] - 总发行数量1000万股 全部网上发行 申购上限1万股 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10万元 [3] - 主营电子树脂研发生产销售 应用于覆铜板生产 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与建滔集团、生益科技、南亚新材等全球覆铜板行业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3亿元、8.86亿元、9.5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64亿元、1.43亿元 [3] - 2023年以来业绩下滑主要受产能瓶颈、产品价格下降及子公司建设期亏损影响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29.09%) 归母净利润7820.61万元(同比增长4.11%) [5] 华电新能 - 公司系中国华电旗下新能源业务唯一平台 [6] - 申购代码730930 发行价与市盈率未披露 参考行业市盈率17.85倍 [7] - 总发行数量49.69亿股 其中网上发行7.45亿股 申购上限149.05万股 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490.50万元 [7] - 主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运营 风力发电为主要收入来源 [7] - 新能源发电行业资本密集 大型央企国企竞争优势强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40%市场份额 [7] - 截至2024年底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6861.71万千瓦 其中风电3202.45万千瓦(市场份额6.15%) 太阳能3659.26万千瓦(市场份额4.13%)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88.31亿元 [8]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50-210.00亿元(同比变动9.84%-21.72%) 归母净利润57.60-66.90亿元(同比变动-7.19%-7.79%) [8]
中国华电“小伙伴”,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8:37
新股申购信息 - 7月1日可申购深交所创业板新股同宇新材[2] - 7月7日可申购上交所主板新股华电新能[2] 同宇新材 公司概况 - 主营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覆铜板生产[4] - 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与建滔集团、生益科技等全球覆铜板行业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5]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3亿元、8.86亿元、9.52亿元[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64亿元、1.43亿元[6] - 2024年资产总额15.07亿元,资产负债率33.65%[7]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7820.61万元(同比增长4.11%)[8] 发行信息 - 申购代码301630,发行价84元/股[4] - 发行市盈率23.94倍,参考行业市盈率38.62倍[4] - 总发行数量1000万股,全部网上发行[4] - 申购上限1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10万元[4] 华电新能 公司概况 - 中国华电旗下新能源业务唯一平台[10]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11] - 风力发电是当前主要收入来源[11] - 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6861.71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12] - 其中风力发电装机3202.45万千瓦(市场份额6.15%),太阳能发电装机3659.26万千瓦(市场份额4.13%)[1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1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88.31亿元[1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50-210.00亿元(同比变动9.84%-21.72%),归母净利润57.60-66.90亿元(同比变动-7.19%-7.79%)[13] 发行信息 - 申购代码730930[11] - 参考行业市盈率17.85倍[11] - 总发行数量49.69亿股,其中网上发行7.45亿股[11] - 申购上限149.0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490.50万元[11] 行业背景 - 新能源发电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型央企与国企竞争优势较强[12] - 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国家能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占据40%左右市场份额[12]
华电新能(600930):注册制新股纵览:国内最大新能源公司之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华电新能是新能源业务整合平台,存量项目规模领先、业务布局完善,新能源发电增长可期且储备装机规模超 132GW;AHP 得分处于中游水平,网下 A、B 两类配售对象有一定配售比例;营收稳健增长但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募投项目贴合国家规划,有多种类型项目布局及收益预期 [2][7][12][19][24][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HP 分值及预期配售比例 - 华电新能 2025 年 6 月 27 日招股将在主板上市,剔除、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 AHP 得分分别为 2.14 分、2.01 分,位于非科创体系 AHP 模型总分的 28.9%、36.9%分位,处于中游偏上、中游偏下水平 [7] - 假设 85%入围率,中性预期下网下 A、B 两类配售对象配售比例分别是 0.0732%、0.0617% [2][7] 新股基本面亮点及特色 存量项目规模领先,业务布局完善 - 华电新能是中国华电新能源业务整合唯一平台,主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是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公司之一 [8] - 业务基本覆盖新能源所有类型项目,风电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协同,太阳能发电在集中式和分布式同步发力,且拥有核电参股权 [8][9] - 截至 24 年末,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 6861.71 万千瓦,市占率 4.88%,国内风电、太阳能行业市占率分别超 6%、4%,规模可降低成本、提升运维效率并保持业绩稳健 [9] 新能源发电增长可期,公司储备装机规模超 132GW - 需求端,中电联预测 25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10.4 万亿千瓦时,2030 年 13 万亿千瓦时,25 - 30 年 CAGR 为 11.8% [12] - 供给端,技术进步使新能源成本有降低可能,我国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计达 80%,新能源将成能源供给主力军 [13] - 公司资产覆盖国内多地,项目布局均衡且有侧重,储备的已备案项目装机规模超 132GW;预计 25 年 1 - 6 月营收 189.5 - 210 亿元,同比增长 9.84% - 21.72%;归母净利润 5.76 - 6.69 亿元,同比变动 - 7.19% - 7.79% [14][17] 可比公司财务指标比较 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占比下行,营收稳健增长 - 选择龙源电力、三峡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 4 家 A 股公司为可比公司,截至 25 年 6 月 26 日,可比公司市盈率(TTM)均值 18.11 倍,所属行业近一个月静态市盈率 17.87 倍 [19] - 22 - 24 年,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占发电收入比例分别为 45.49%、40.79%、33.32%,呈下降趋势;营收分别为 246.73、295.80、339.68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 85.22、96.20、88.31 亿元,高于可比公司均值,复合增速分别为 17.33%、1.80% [19] 毛利率高于可比均值,但降幅较大 - 22 - 24 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4.35%、52.01%、46.10%,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但呈下行趋势 [24] - 风力发电业务毛利率贡献率占比超 69%,22 - 24 年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 0.45、0.44、0.40 元/千瓦时,呈下降趋势,毛利率分别为 54.26%、51.23%、46.96% [24] - 2024 年太阳能发电业务毛利率下降 10.18 个百分点,主要因平均上网电价下降 22.75%至 0.36 元/千瓦时,单位成本下降 5.65%低于电价降幅 [24] 募投项目及发展愿景 - 初始发行股票 496894.4214 万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发行总股数扩至 571428.5714 万股,募资扣除费用后投入风力、太阳能发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 1516.55 万千瓦 [28] - 募投项目包括风光大基地、就地消纳负荷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拟用募集资金 180 亿元),各项目有不同布局和发展模式 [28][30]
【金融一线调研】戈壁滩上的保险投资进化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8 13:37
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 - 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5821万千瓦占比93.5%,新能源装机4325万千瓦占比69.5%居全国首位[1] - 共和光伏产业园是全球最大光伏产业园区和单体光伏电站,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光牧互补模式[2] - 光伏板冲洗水提高土壤涵水能力促进植被生长,羊群除草形成生态循环系统[2] 青海黄河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电力总装机2893.12万千瓦,占青海省发电量供电量约60%[3] - 拥有水、光、风、火、储能等多种电源品种的综合性能源企业[3] - 2019年通过混改引入8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242亿元,中国人寿90亿元领投成为第二大股东[4]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2017年出资80亿元投资债转股基金,2019年追加90亿元股权投资青海黄河公司[4] - 2025年通过资产置换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涉及电投核能26.76%股权价值152亿元[6] - 保险资金聚焦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匹配规模大周期长的资金特性[5] 国寿资产运营管理 - 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3万亿元,第三方资产近900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7] - 建立投后分类分级风险跟踪体系,通过公司治理参与标的公司经营决策[8] - 采用资产负债联动机制平衡期限结构与收益,明确限制类产业投资负面清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