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

搜索文档
688230,重大资产重组!不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04 08:21
半导体领域重大资产重组 - 芯导科技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实现对瞬雷科技100%控制 [1] -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暂定为4.026亿元,其中现金对价12653.72万元,可转债对价27606.28万元 [3] - 交易涉及5个交易对方,分别获得不同比例的股权和支付方式组合 [4] 交易结构细节 -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4]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但公司未安排停牌 [5] - 交易完成后将显著增强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协同效应 [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芯导科技2024年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10.15%),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5.70%)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426.29万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2407.11万元(同比下降1.62%) [5] - 瞬雷科技2024年营收2.17亿元,净利润3879.25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净利润1861.13万元 [6]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帮助芯导科技进入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等新领域 [6] - 瞬雷科技可借助上市公司渠道扩大消费电子市场份额 [6] - 瞬雷科技的自建晶圆和封测生产线将增强芯导科技供应链控制能力 [7] 业绩承诺与未来发展 - 资产出让方承诺标的资产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和4000万元 [6] - 交易将扩大公司整体销售规模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7]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将进一步增长 [7]
芯导科技拟4.03亿元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完善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58
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为4.0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实现完全控制 [1] - 交易对象包括盛锋、李晖、黄松、王青松及瞬雷优才投资合伙企业 [3] 标的资产情况 - 瞬雷科技专注于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TVS、ESD保护器件、MOSFET、肖特基二极管等 [3] - 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工业等领域 [3] - 吉瞬科技为持股主体,直接持有瞬雷科技82.85%股权 [3]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与标的公司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高 [4] - 瞬雷科技拥有完整产品布局,覆盖数百种型号,可提供全系列电路保护方案 [4] - 收购将实现优势产品线互补,公司可借助标的公司客户资源进入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4] - 标的公司具备晶圆至封测的自有供应链能力,可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运营效率 [4]
688230,拟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2:40
交易方案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4.026亿元,其中现金对价12653.72万元,可转债对价27606.28万元 [2][3][4] - 配套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中介机构费用 [4] -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实现对瞬雷科技的完全控制 [2] 标的公司情况 - 瞬雷科技主要从事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吉瞬科技为其控股股东(持股82.85%),无实际经营 [5] - 标的公司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技术能力,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安防仪表、工业等领域 [7] - 盛锋为吉瞬科技第一大股东(持股40%),系瞬雷科技实际控制人 [5] 业绩承诺 - 转让方承诺标的资产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和4000万元 [4] - 累计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06亿元,若未达承诺的90%需进行补偿 [4]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10.15%),净利润1.12亿元(同比+15.7%)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26.29万元(同比+8.1%),净利润2407.11万元(同比-1.62%) [6][7] 交易影响 - 交易双方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强 [8]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8]
重大资产重组!A股公司,刚刚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8-03 20:42
半导体领域并购重组动态 - 芯导科技拟以4.03亿元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实现全资控股瞬雷科技,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2] - 标的公司瞬雷科技主营功率器件(TVS、ESD保护器件、MOSFET等),客户覆盖汽车电子、安防仪表、工业及消费电子领域,与芯导科技形成市场协同[3] - 业绩承诺要求瞬雷科技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和4000万元[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2024年国务院及证监会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并购重组,包括《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改革意见》,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4] - 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A股重大资产重组达200起,同比增长172%,半导体领域并购活跃[4][5] 其他半导体并购案例 - 珂玛科技以1.02亿元收购苏州铠欣半导体73%股权,强化碳化硅陶瓷材料布局[5] - 正帆科技拟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估值18亿元),提升半导体核心零组件竞争力[5] - 木林森子公司以2.56亿元收购普瑞光电18.77%股权,加强LED专利器件与功率器件协同[6]
芯导科技拟4.03亿元购买资产
北京商报· 2025-08-03 18:19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 1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间接持有两家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价格暂定为4 03亿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1] 标的公司业务 - 瞬雷科技主营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吉瞬科技为瞬雷科技持股主体 持有其82 85%股权 [1] - 标的公司与公司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 深耕功率器件多年 能提供全系列电路保护方案 [1] 交易进度 - 截至预案签署日 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1]
电子反内卷潜在受益板块推荐:碳化硅、功率、面板、LED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特别是 IGBT)、面板、LED - 公司:天岳先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碳化硅行业 - 核心观点: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优化竞争格局,高端产品占比提高,利于头部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 论据:2021 - 2022 年新能源行业需求爆发和海外产能供给不足,企业激进扩张致中低端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小企业亏损;国家发改委限制新产能扩张促企业向高端转型;天岳先进产能扩展顺利、技术突破显著、车规级产品占比提升且推进 8 英寸大尺寸化 [1][2] 功率半导体行业 - 核心观点:反内卷政策稳定市场价格,头部公司受益于新能源需求增长和国产化趋势 - 论据:过去几年 IGBT 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国家限制新增 IGBT 产能审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和国产化渗透 [3] 面板行业 - 核心观点:通过政府干预和企业控产实现产业升级和价格稳定 - 论据:2017 年政府收紧 LCD 项目审批,执行产能置换原则;2022 年二、三季度通过控制产量、停止低价竞争和海外产能退出稳定价格 [1][5][6] LED 行业 - 核心观点:反内卷政策减少低效产能,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行业未来潜力大 - 论据:各环节毛利率低,照明行业面临下行压力和低价冲击,显示领域有产能过剩风险;中国照明协会提出抑制内卷措施;头部照明企业市盈率偏低,下半年需求回升预期好 [2][7][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5 月中国照明协会提出发挥标准质量作用抑制照明行业内卷式竞争,自 2024 年以来照明行业面临下行压力及低价冲击市场问题 [7] - 预计 2025 年 LED 显示领域 COB 规划月产能突破 8 万平方米,持续扩张可能供过于求引发价格竞争 [7] - 目前头部照明企业市盈率处于 20 至 30 倍偏低位,上半年需求未完全回暖 [9]
股市必读:宏微科技(688711)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2.04万元,占总成交额5.49%
搜狐财经· 2025-07-28 03:11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宏微科技报收于22.53元,上涨2.78%,换手率5.12%,成交量10.89万手,成交额2.45亿元 [1] - 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2.04万元,占总成交额5.49%,游资资金净流出614.6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27.4万元 [1][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取消监事会,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董事会成员调整为8名(含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 [1][2][3] - 因"宏微转债"转股,注册资本由212,883,660元变更为212,884,185元 [1][2][3] - 修订《公司章程》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步修订多项公司治理制度 [1][2] 资金管理计划 - 使用不超过1.60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 [1][2][5][6] - 使用不超过2.00亿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 [1][6] - 募集资金总额43,000万元(净额42,327.69万元)主要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研发项目(一期),预计2027年6月30日达产 [5] 外汇及审计相关 - 开展额度不超过1.5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美元、欧元为主,期限12个月 [1][3][6]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审计费用预计68万元(财务报告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18万元) [4]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8月12日召开,审议取消监事会、变更注册资本、修订章程等议案 [2][3] - 股权登记日为8月5日,采用现场+网络投票方式,网络投票时间为9:15-15:00 [2]
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中国终端市场需求趋势最新动态
智通财经· 2025-07-23 18:52
行业需求前景 - 电动汽车需求仍是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关键增长驱动力 [1] - 工业需求在2025年第二季度复苏后,第三季度环比可能基本持平 [1] - 消费需求在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呈现不确定性,部分因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收紧 [1] - 汽车领域单位需求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20%以上,企业对下半年汽车业务增长保持乐观 [1] - 工业领域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多数实现两位数增长,但第三季度订单预计环比持平 [1] 行业盈利能力 - 中国领先硅基功率半导体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可能稳定或略有改善 [2] - 近期产能利用率稳健,但行业竞争阻碍晶圆价格直接上涨 [2] - 2025年IGBT组件价格压力较2024年缓解,但SiC材料和器件价格压力仍较大,可能2026年加剧 [2] 公司评级与表现 - 对斯达半导、芯联集成、天岳先进、新洁能维持中性评级 [1][2] - 斯达半导和芯联集成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可能稳定或改善,第三季度前景稳健 [1] - 行业基本面2025年第二至第三季度持续改善,但未出现价格上涨拐点 [2] 投资者关注点 - 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有意义的价格上涨或回升是主要关注点 [2]
315家杭州上市“预备军”名单公布
杭州日报· 2025-07-17 11:09
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更新 - 2025年7月版《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发布 包含315家公司 覆盖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 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 [1] - 名单中既有胡庆余堂 浙江省盐业等老字号 也有长龙航空 海康机器人等行业龙头 以及认养一头牛 babycare等新消费品牌 [1] - 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新兴科技公司也入选名单 [1] 科技和医疗领域表现突出 - 科技领域聚集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企业 以及海康机器人 海康智联科技等海康系公司 [2] - 医疗领域包含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 数字健康独角兽微医 以及核力欣健 糖吉医疗 赛基生物等一批医疗企业 [2] 杭州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 2018年推出"凤凰行动计划1 0" 2021年升级至2 0版 2023年提出组建三大千亿基金打造产业基金集群 [3] - 截至2024年6月底 杭州创新基金和科创基金累计批复规模1706亿元 投资项目1580个 投资企业2600家次 [3] - 98%以上项目和90%以上资金投向民营企业 [3] 杭州上市公司现状 - A股杭州上市公司共234家 滨江区占比19 7% 西湖区和余杭区各占12 0% [4] - 总市值超3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0家 [4] - 2025年已有中策橡胶等4家杭企登陆A股 中策橡胶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 [4] 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 截至7月15日 港股中杭州上市公司达63家 [6] - 6月圣贝拉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泰德医药也正式挂牌 [6] - 芯迈半导体 海拍客 微脉公司 乐欣户外 德适生物等杭企近期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6]
芯迈半导体港股IPO:收入逐年下滑三年累亏近14亿能否撑起200亿估值? 财务总监李晓蕾为前普华永道合伙人
新浪证券· 2025-07-15 17:06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日前,芯迈半导体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罗兵咸永道担任申报会计师。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H股募集资金预计将用于:(1)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扩大公司的产品供应;(2)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交易;(3)提高销 售及运营效率;(4)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业绩层面,2022—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收入逐年下滑,从16.88亿元降至15.74亿元,区间降幅6.75%;深陷持续亏损泥潭,净亏损额分别为1.72 亿元、5.06亿元及6.97亿元,呈现逐年扩大趋势,3年累计净亏损近14亿元。 芯迈半导体的客户集中度畸高,为业绩增长可持续性蒙上一层阴霾。2022—2024年,客户A虽为芯迈半导体的最大客户,贡献了逾六成收入,但 销售额却逐年下滑,从11.26亿元减少至9.66亿元,区间降幅达14.21%,超过收入降幅。 此外,芯迈半导体本次申报会计师为罗兵咸永道,而公司现任财务总监李晓蕾曾在普华永道任职长达19年,辞职前为普华永道合伙人,辞职次月 即加入公司担任行政总裁助理,今年6月升任财务总监。该层联系是否存在审计独立性风险,进而影响芯迈半导体本次IPO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