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搜索文档
A股热浪催生“股神”公司:主业边缘化 炒股成新赛道
犀牛财经· 2025-09-20 09:20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规模与趋势 - 2025年以来至少8家公司动用10亿元及以上资金开展证券投资或购买理财 其中利欧股份最高投资额达30亿元 方大炭素和七匹狼分别为24亿元和20亿元[2] - 截至2025年9月10日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1.33% 21.00% 36.71%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2] - 江苏国泰计划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同时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进行证券投资[15]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表现 - 七匹狼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中 服装主业利润仅约3000万元 其余1.3亿元主要来自股票投资[3] - 七匹狼2024年实现营收31.4亿元同比下滑8.84% 但凭借2.36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5.35%[3] - 截至2025年6月底七匹狼持有股票总额达14.4亿元 仅腾讯控股单只股票就获利5500万元[3] - 珠江股份预计出售股票收益将占最近一年经审计净利润50%以上[3] - 苏宁易购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5亿元 上年同期为0.90亿元 同比增长1797.73%[4] - 利欧股份2025年上半年凭借理想汽车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64.28%[5] - 金风投控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高达19.62亿元 超过金风科技同期18.6亿元净利润[7] - 吉林敖东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2.82亿元[9]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吉林敖东持有广发证券A股约12.52亿股占流通股16.47% 截至2025年9月初其持有广发证券股权(A+H)市值超260亿元[11][12] 证券投资策略与动机 - 塔牌集团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13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称可通过投资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积累行业知识和经验[14] -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主要分为现金管理型(如江苏国泰因海外建厂暂缓将百亿资金转投理财)和产业协同型(如宁德时代持仓锂电企业394亿元以强化供应链控制)[24][25] - 云南白药2019年交易性金融资产达88.21亿元 当年投资净收益高达14.7亿元 2020年重仓腾讯 茅台 伊利 小米使股票账面上升到112亿元[23] 证券投资风险案例 - 两面针2025年上半年主营牙膏业务盈利480万元 但因长期持有的中信证券股票下跌1250万元导致最终亏损[20] - 云南白药2021年港股市场下跌致股票账面从112亿元缩水至47.2亿元 最终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23][24] - 江苏国泰在披露18亿元炒股计划后因投资者批评取消该计划 其总市值124亿元低于原计划138亿元的投资规模[15][16]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 212 期)-20250919
国信证券· 2025-09-19 20:47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27][29]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已创新高的股票中进一步筛选出具有平稳动量特征的股票,这些股票被认为可能具有更强的动量效应和持续性[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模型是一个多步骤的筛选流程: 1. 初始股票池: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过250日新高的股票[19][27] 2. **分析师关注度筛选**:过去3个月内有不少于5份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29] 3. **股价相对强弱筛选**: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9] 4. **综合打分筛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29]: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 \text{平滑性} =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sum|\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 $$[27] 该比值越高,表明价格路径越平滑,波动越小。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9] 5. **趋势延续性筛选**:对经过上述筛选的股票,计算其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并最终选取该指标排序最靠前的50只股票[2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1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当前股价相对于其过去250个交易日最高点的回落幅度,用于识别接近或创出新高的股票,这类股票被认为具有动量效应[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单只股票,在时间点t,其250日新高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 \text{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text{Close}_t}{\text{ts\_max(Close, 250)}} $$[11] 其中,$\text{Close}_t$ 为股票在t日的最新收盘价,$\text{ts\_max(Close, 250)}$ 为股票在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该因子值为0;若股价从高点回落,则该因子为正值,表示回落的幅度[11]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因此此部分省略。)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250日新高距离因子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IC、ICIR、因子收益率、年化多空收益等,因此此部分省略。)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212期)-20250919
国信证券· 2025-09-19 19:2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250日新高距离模型[11]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来衡量股票或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以此捕捉市场动量与趋势[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对于给定的标的(股票或指数),取其最新收盘价 `Closet` 和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 `ts_max(Close,250)`,按以下公式计算: $$250 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11] 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结果为0;若价格回落,则结果为正值,表示回落幅度[1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27][29] **因子构建思路**:在创250日新高的股票池中,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股价路径平稳性和创新高持续性等多个维度,筛选出价格路径更为平滑、趋势更可能持续的“平稳创新高”股票[27][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筛选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1. 初筛股票池:筛选出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过250日新高的股票[19] 2. 分析师关注度:要求过去3个月内,有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不少于5份[29] 3. 股价相对强弱:要求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9] 4. 多指标综合打分: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29]: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计算公式为 `过去120日涨跌幅的绝对值 / 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27][29]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9] 5. 趋势延续性:使用`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作为指标,并最终选取该指标排序最靠前的50只股票作为最终筛选结果[2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截至2025年9月19日,上证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63%[12],深证成指250日新高距离1.09%[12],沪深3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08%[12],中证5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24%[12],中证10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54%[12],中证20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91%[12],创业板指250日新高距离1.79%[12],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28%[12] 2.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截至2025年9月19日,电子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0.65%[13],通信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3.31%[13],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76%[1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2.03%[13],汽车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2.22%[13],食品饮料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银行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煤炭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综合金融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非银行金融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全市场共有1461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250日新高[19],其中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204只[19],机械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201只[19],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158只[19],有色金属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64.52%[19],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41.98%[19],综合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34.78%[19] 2.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科技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56只,占比32.25%[20],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17只,占比26.71%[20],周期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346只,占比30.81%[20],医药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98只,占比19.96%[20],消费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96只,占比19.96%[20],大金融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0只,占比17.54%[20] 3.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证20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523只,占比26.15%[20],中证10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306只,占比30.60%[20],中证5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170只,占比34.00%[20],沪深3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101只,占比33.67%[20],创业板指中创新高个股数量36只,占比36.00%[20],科创5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23只,占比46.00%[20] 4.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最终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30],其中科技板块18只[30],制造板块15只[30],科技板块中电子行业创新高最多[30],制造板块中机械行业创新高最多[30]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9-19 19:10
乘势而起: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被视为市场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量、趋势跟踪策略的有效性。本报告旨在定期跟踪市场中创新高的个股及其 分布,以追踪市场趋势、把握市场热点。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1.63%、 1.09%、1.08%、1.24%、1.54%、1.91%、1.79%、1.28%。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电子、通信、消费者服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指数距离 250日新高较近,食品饮料、银行、煤炭、综合金融、非银行金融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概念指数中,工程机械、发电设备、万得风电、万得中概 股100、5G、风力发电、电子设备和仪器等概念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见微知著:利用创新高个股进行市场监测 报 告 摘 要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共1461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间创出250日新高。其中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的是电子、机械、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 比最高的是有色金属、电子、综合行业。按照板块分布来看,本周科技、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8:32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积极变 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 设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 间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 以及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 的效率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A股市场并购重组已进入"活跃期"。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上升, 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突破210单,贴合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本轮并购重组潮的特点之一。 从重组目的来看,A股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中,多为聚焦主业和以产业合作为目的的重大重组,包括横 向整合、垂直整合、战略合作等,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数量居 多,电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19 07:57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积极变 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 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间 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 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 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促进三者良性循环是当前和今后资本市场改革 创新的重要主线,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过去一年间,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创板改革"1+6"政策、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相继出台。随着科创板、创业板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的完善,科技型企业通过并 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
Price Over Earnings Overview: Helios Technologies - Helios Technologies (NYSE:HLIO)
Benzinga· 2025-09-19 06:01
In the current session, the stock is trading at $55.61, after a 3.67% spike. Over the past month, Helios Technologies Inc. HLIO stock increased by 7.27%, and in the past year, by 25.59%. With performance like this, long-term shareholders are optimistic but others are more likely to look into the price-to-earnings ratio to see if the stock might be overvalued.How Does Helios Technologies P/E Compare to Other Companies?The P/E ratio measures the current share price to the company's EPS. It is used by long-ter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19 01:45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 积极变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度建设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 间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 以及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 的效率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从重组目的来看,A股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中,多为聚焦主业和以产业合作为目的的重大重组,包括横 向整合、垂直整合、战略合作等,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数量居 多,电子、汽车、计算机、医药生物等前沿科技板块并购规模突出,一些传统行业也在探索运用新技术 转型升级。以钢铁、机械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沪市这两大行业以技术创新破解"内卷式"困局,向高 附加值领域 ...
爱媒关注通过后门途径向俄罗斯供应爱尔兰商品
商务部网站· 2025-09-19 00:41
(原标题:爱媒关注通过后门途径向俄罗斯供应爱尔兰商品) 《爱尔兰独立报》9月14日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爱对俄周边国家的出口持续飙升,这加剧了人 们对受制裁的爱尔兰商品通过后门进入该国的担忧。截至2024年底,爱尔兰对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 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出口额达到近2.165亿欧元, 较2021年(即俄乌冲突前一年)增长近9500万欧元。为解决贸易问题,俄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平行进 口"的方法,即利用"友好国家"的公司来获得俄罗斯无法获得的商品和服务。2023年11月,爱尔兰企业 部表示,欧盟已将这些国家列为"存在规避对俄制裁风险"的国家。欧盟、英国和美国已向被指控与俄罗 斯进行平行进口的国家施加压力,许多国家已采取行动,防止其领土被用于逃避国际制裁。爱向上述国 家销售的精油和香水材料价值增幅最大,跃升 63%,达到9500多万欧元。爱对这些国家的金属矿石、 化工材料、道路车辆和机械设备的出口也大幅增加。自2021年底以来,爱尔兰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增 长13%,达到近7950万欧元,爱尔兰对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精油和香水、化学材料以及水果 和蔬菜。上 ...
历史的镜鉴:日本150年财政四部曲
2025-09-18 22:41
**日本150年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历史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重工业(钢铁 机械)[9] 银行业[2] 出口导向型产业(金属 机械 化学品)[11] 房地产[27][33] * 公司涉及国营企业(后被出售给民企)[2] 民营企业(在松方财政时期得到扶持)[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政政策演变与宏观经济影响** * 明治维新初期(1868-1890年)通过发行纸币和借债筹资推动产业发展 但引发通货膨胀[1][2] 随后松方财政通过回收旧币 统一货币发行 增税和出售国企控制通胀并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但贸易逆差依然存在[1][2][4] * 1890-1910年财政政策转向支持军事扩张 通过甲午战争获取2.3亿两白银(约3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三年财政收入)的赔款 用于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发展 伴随企业勃兴[1][5][9] * 一战期间(1914-1918年)经济景气 出口金属 机械和化学品成为顺差国 但战后迅速陷入萧条并转为逆差 政党政策分歧导致政治理困难和经济萧条[1][11] * 二战后受美国制约财政紧缩 几乎不发国债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开始加杠杆 经济表现优异 80年代全球供给侧改革下略微降杠杆 泡沫破裂后再次加杠杆 目前杠杆率已超二战水平[1][6] * 9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降息至零利率并实施量化宽松(QE) 安倍政府推行QQE 引入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缓解金融体系不良债权但导致工资停滞 投资效益下降及失业率上升[1][28] **战争与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 战争是推动日本财税改革和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赔款极大促进经济发展[9][10] 战时迫使政府实施所得税制(二战期间最高税率达70%) 财税体系从地租为主转向消费税和所得税为主[10] * 二战期间军费支出占正常财政支出近100% 资源高度集中于军事用途[16] 战后美国态度转变 通过道奇方针(保持综合预算平衡 不允许发债)扶持日本经济 朝鲜战争期间通过提供军火物资获得资金支持 至1955年经济指标恢复至战前水平[20] * 日本作为外向型经济体 经济增长依赖外部因素和财政支持 易受外部冲击(如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互联网泡沫)影响[31][37] 中国加入WTO后对其出口份额产生竞争压力[31] **应对危机与结构性问题** * 应对地产危机采取去杠杆措施 包括桥本改革时期紧缩政策(提高消费税 削减公务员 约束赤字率) 小泉内阁时期零利率和QE 限制地方举债 降低居民和企业杠杆率 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安倍内阁时期通过宽松政策实现股市反转[3][29][30][33] * 人口增速放缓及老龄化严重(2010年左右人口增速转负)加剧劳动力短缺和社会福利支出压力 对长期经济增长构成挑战[31][35] * 错过IT革命主因美国70-80年代制裁及自身地产危机处理不当 制度缺陷(主银行制 间接融资为主)也限制其抓住技术创新机会[31][34] * 去杠杆过程困难 日本历史上三次成功去杠杆:一战后通过财富积累 二战后通过恶性通胀(通胀率翻约98倍)和财产税(最高比例90%)及美国扶持 八九十年代泡沫破灭后通过通胀[17][18][39] **财政与税收结构特点** * 日本是中央集权型国家 地方杠杆率较低 骨子里偏向大财政(仅在甲午战争前 二战后及全球改革阶段实行小财政) 二战前实行战争财政推动近代工业化[32] * 税收结构从间接税转向直接税 再到消费税改革后间接税提高 但整体仍以直接税为主[3][32] 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 缺少财产税和房产税等直接税种[36] * 加杠杆核心目的是提升经济增速 需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利率水平才能保持健康[40] 加大财政投入应对危机效果因阶段而异 效果好可顺利去杠杆 否则化债过程麻烦[41] **其他重要内容** * 50年代至70年代高速增长期(GDP增速10%-15%)特点:大规模设备投资 私人消费增加 婴儿潮和城市化加快 消费革命 美国技术扶持 出口结构出现产业优势(汽车 机械 精密仪器) 政府实施减税和基建投资并布局福利体系[21] * 滞胀期间(70-80年代)各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加息应对通胀 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同步 日本则反复调整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始终偏宽松 德国紧缩货币宽松财政 80年代初期各国普遍进行供给侧改革和税制改革(如降低个税税率)[25] * 广场协议后日本扩大内需(以住房市场为重点)导致地产泡沫形成 最终泡沫破裂[27] 90年代后货币政策演变:90-95年降息(政策利率从6%降至0.5% 年均降幅超100基点) 98年零利率 01-03年小泉推行QE 08年后再实施QE 10年购买ETF 12年安倍推行QQE 负利率和YCC[28] * 高桥财政在全球大萧条期间采用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脱离金本位 降低汇率 刺激出口 赤字财政)推动经济复苏 但因军费支出要求被刺杀[15] 紧缩性政策和加税在经济衰退时期效果不佳 曾导致日本20年代长达十年萧条[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