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不断涌现
证券日报· 2025-09-20 00:11
科技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凸显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3] - 2024年有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2] 基础研究进展 - 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2] - 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2]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2] 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 - 2024年我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 [3]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3] - 商业航天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不足百家增长到目前的超过500家 [3] - 业内预计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3] 重大科技成果与应用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 [3] - 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 [3] - 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加速商用,完善国产供应链体系并加快关键元器件等领域自主可控进程 [1]
美联储降息潮来袭:全球钱流大转向,中国市场攥住三大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09
美联储降息政策背景 - 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2] - 降息是对美国经济降温信号的主动应对 国会预算办公室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9%下调至1.4% 失业率预计年底升至4.5% 通胀率小幅回升至3.1% [3] - 美联储政策呈现风险管理特征 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还有两次降息 [3] 全球资本市场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创收盘新高 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0.94% [4] - 欧洲市场分化 法国CAC40指数上涨0.92%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跌0.07% [4] - 亚太市场显现吸引力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91% 韩国KOSPI指数收涨0.35% 在岸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12附近 [4] - 中国央行通过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4] 新能源汽车行业影响 - 长春某新能源汽车4S店到店客流比上周激增30% [2]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24万辆 理想汽车重夺新势力销冠 [5] - 业内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650万辆 渗透率达55% [5] - 借贷成本下降预期刺激购车需求 消费信贷环境改善推动电动化转型 [5] 科技研发领域机遇 - 降息带来融资成本下降 为航天AI模型和太空计算星座等尖端技术商业化注入动力 [5] - 商汤科技日日新5.0大模型快速迭代受益于宽松环境下的研发投入增加 [5] - 科技股表现强劲 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0.94% [4] 绿色经济领域发展 - 美联储降息降低全球绿色项目融资成本 与COP30气候大会形成政策呼应 [5] - 中国在新能源和储能等领域技术优势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推动双碳目标加速实现 [5] - 长春航空博览城等项目体现航天技术与汽车产业协同创新 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5] 消费市场变化 - 消费市场显现暖意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与借贷成本下降直接相关 [5] - 消费信贷环境改善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等大宗消费分期利率可能更优惠 [6] - 绿色节能产品补贴政策与低息贷款结合产生双重优惠效应 [6]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综合创新能力升至世界第十位
新华社· 2025-09-19 09:13
研发投入与强度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 [1]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基础研究水平提升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 [1] 高技术产业发展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1]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1] -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 [1] 重大科技成果 - 量子科技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1]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 [1] - 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1]
新华鲜报|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新华社· 2025-09-19 00:19
科技创新总体成就 - 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 [1]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0位 [1] 基础研究与前沿突破 - 高被引论文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二 [4] - 在航天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包括“天宫”巡天和“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其中嫦娥六号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4][8] - 新能源汽车产业驰骋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4] 科技创新机制与成果转化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达到6.8万亿元 [6] - 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等试点改革,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线转化 [6] - 采取自由探索与面向国家战略攻关“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强基础研究 [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由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达到43.3%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青年承担 [5] - 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决定大国科技的后劲和韧性 [5] 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 - 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当前距离目标实现仅有10年时间 [1][4] - 未来五年被定位为关键的攻坚期,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8]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4]
这一次赌上10年,马斯克说:没有不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17
特斯拉薪酬协议 - 特斯拉董事会与埃隆·马斯克签订为期10年的薪酬协议,若公司市值从约1万亿美元增至8.5万亿美元并达成运营目标,马斯克将获得约1万亿美元薪酬,失败则几乎无现金报酬 [2] - 8.5万亿美元市值目标超过全球市值前两名英伟达(4.2万亿美元)和微软(3.7万亿美元)的市值总和 [3] 思维方式与目标设定 - 核心信念是设定10倍增长目标,即10倍增长、10倍效率、10倍体验突破,而非10%或20%的优化 [5][23] - 高目标作为筛选机制,吸引敢于挑战的人才,即使只实现目标70%也远超追求10%进步者 [24][25] - 采用愿景导向型思维,先设定宏大目标再吸引资源,而非被现有资源限制想象 [27][29][3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特斯拉面对电池技术限制,选择重新定义问题,使用数千节18650锂电池通过软件整合成动力电池组,奠定续航优势 [20][21] - 为达成Model 3周产5000辆目标,停掉产线重新设计自动化流程并自研电池组装机器人,实现产能重构而非渐进改进 [36][40] 运营与执行策略 - 强调快速行动,SpaceX在猎鹰1号首次发射失败后,最短仅隔4个月进行下次发射,通过快速失败快速学习缩短迭代周期 [41][44][45] - 将失败视为必要过程,星舰发射爆炸后团队欢呼并收集数据,负面反馈被当作真实用户数据用于修正 [46][48][51] - 时间管理采用5分钟为单位切片和批量处理任务,以保护注意力并优先推动关键事务 [53][57][58] 行业影响与创新文化 - 特斯拉用2年推出Model 3,并通过OTA升级修复漏洞,传统车厂研发周期为5-7年 [45] - SpaceX成功实现火箭回收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将行业认为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31][32]
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 国资央企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9-18 08:12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 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资产总额增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至2.6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升至6.7%……"这5年,是国 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5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 快塑造的5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20% 总结"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发展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提炼了3个关键词。 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经营效益稳。"十四五"以来,央企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 至6.7%,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59.4万元增至81.7万元。 "压舱石"作用稳。2021至2024年,央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 进——升级态势持续巩固。 新兴产业培育积厚成势。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启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 资年均增速超过20%。2024年,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营业 收入占比接近30%。 传统产业转型不断加快。"人工智能+"专项行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腾讯启动AI应用繁荣计划;央行副行长陆磊:CIPS跨境支付系统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7:03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 - 腾讯启动AI应用繁荣计划 包括AI共创营和AI百校行两大模块 已有超300家企业报名 覆盖金融 法律 制造 消费等领域 [1] - 苏州发布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 目标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 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 [7][8] - 工信部印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指引 涵盖钢铁 石化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医疗装备 家电 锂电池等14个行业场景图谱 [4] 金融科技与支付系统 - 央行副行长表示CIPS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覆盖全球近190个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处理业务402.95万笔 金额90.19万亿元 [2]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SK On在韩国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 规模4628平方米 开发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计划2029年实现商用化 [3] - 工信部数字化转型指引涵盖锂电池行业场景图谱 [4] 高端制造与工业控制 -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三大类全国产化工控设备 包括IC 3003C服务器 IC3001C/IC3002C工控机 NewPre 310XC系列控制器 [5] - 深蓝航天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S首次整机点火试验成功 用于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 [6] 航天与核能技术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95次飞行 [10] - 中方与ITER组织签署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 承担电源系统设计 研制 制造和调试任务 [9] 医疗器械与标准制定 - 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行业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2026年1月1日实施 [11]
北京丰台:全国每发射10枚火箭有8枚是“丰台箭”
北京商报· 2025-09-17 14:23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14.2亿元,同比增长5.1% [1] - 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490亿元,同比增长14.2% [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2024年前8个月新设企业超2.85万家,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第一,平均每8分钟诞生一家科技企业 [3] - 航天领域优势显著,全国每发射10枚火箭有8枚是"丰台箭" [1][5] - 建成全市首家智能硬件标杆孵化器,上线20款工业大模型 [5] - 科技服务业"十四五"期间收入增长超40%,占GDP比重达14% [5] - 建成各类孵化器80家,在孵科技企业超2600家,数量居全市第二 [5] - 发布"四张机会清单"促成6.5亿元订单,设立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 [5] 科技创新生态 - 2024年前8个月科技型企业增量占全市14% [3] - 2023年有效发明专利量3万件,"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超20% [3] - 2024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88亿元 [3] - 打造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共享测试服务中心 [5] - "青创苗圃"为青年科创人才提供优惠创业空间1.7万平方米、免租减租工位300余个 [9] 人才引进与培养 - 焕新升级"丰泽人才"计划,推出"丰才十条"政策 [9] - 与50余所高校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 [9] - "丰台·学子回家"品牌行动吸引80余所海内外高校学子参与 [9] - "丰"赋青年服务计划推出实习就业岗位6.4万个,培养实训人才2.1万名 [9] 城市发展与环境 - 2024年前8个月PM2.5浓度降至2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 [6] - 森林总面积超94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 [6] - 绿视率达27.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4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达91.69% [8] - 2024年上半年花卉销售额超5亿元 [8]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17 11:54
科创板改革进展 - 上交所推动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行业领域 与多家相关企业开展预沟通 [1] - 科创板"1+6"改革政策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 其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 [1] - 第五套标准适用取得突破 1家企业新获受理 2家前期申报企业注册生效 3家未盈利企业完成注册 [1]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启动试点 新受理企业泰诺麦博披露相关机构投资者信息 [1] - 预先审阅机制有序推进 与多家意向企业开展预沟通 推动首家项目提请预先审阅 [1] 市场建设与投资情况 - 科创板配套制度规则全面发布实施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 [2] - 技术系统改造加快推进并将如期上线 475万户投资者已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2] - 政策发布后推动13只ETF上市 科创板ETF总数达97只 规模合计约2800亿元 [2] - 科创板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上半年研发投入841亿元 为净利润2.8倍 [2] 产业发展与转型成效 - 科创板培育形成硬科技产业体系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2] -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沪市实体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4326亿元创新高 [2] -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行业增长21% [3] - 钢铁、机械行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内卷困局 向高附加值领域跃升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上交所将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3] - 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3]
美国海关确认多退少补!对日本产品征15%关税这样操作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19
有哪些调整 2025.09. 17 本文字数:1066,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冯迪凡 当地时间15日,《美日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于 9月4日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启动 实施,并追溯适用于2025年8月7日之后的进口货物。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公告确认,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日本进口产品征收 15%的基准关税。同时CBP还确认,自2025年8月7日起日本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如缴纳关税超出 15%,将通过退款机制退还给进口商。 简单而言,当前美国对日本产品的征税规则为,如果现有关税低于15%,则补足至15%,而如果现 有关税等于或高于15%,则调整至15%。 从美国东部时间16日0时1分(日本时间16日13时1分)起,特朗普政府将对日本汽车的进口关税下 调至15%。 在电子产品方面,原关税率为 0-5%,新关税率为15%,对航天产品不再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钢铝 关税、铜关税,新关税率统一为15%。 不过,钢铝等产品则继续适用50%的232关税。 据央视报道,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4月至6月,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日本 对美出口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且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