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为民履职守初心 砥砺奋进谱新篇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法护营商专题询问。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 2024年,极具特殊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实现"十 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滨江全面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奋进之年。 一年多来,滨江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省委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市委"深化改 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和区委深入推进"136"主题攻坚活动部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助力 营商环境优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上争当排头兵。全年听取审议工作报告21个,对5部法律法规实 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审查规范性文件13件,作出决定决议18个,为奋力谱写"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 谷天堂"新篇章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滨青开讲吧——青年·局长面对面"协商活动。 法护营商人大协商。 区人大常委会走访企业。 民生实事监督。 一条"主线"贯始终:人民民主为"人民" 这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杭州滨江区,火炬产业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两个梦 想"计划,仅用一周时间便帮助在滨江工作的陆先生解决了租房难题。这位企业员工通过代表联络站组 建的"一个梦想·家"需求群,快速找到价格适宜的理想居所。 2024 ...
税费优惠激活中国经济蓬勃“向新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07:55
科技创新与税费政策 - 第一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1] - 税费支持政策聚焦研发投入、创业投资、研发设备、重点产业链等领域,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 -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开发及相关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3] 行业增长数据 - 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显著高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 [2]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4%、12.6%、12.2% [2] - 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8%、15.7% [2] 政策效果与未来方向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创新动能增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3]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建议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密集型企业设立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 [3] - 税费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4]
南京市鼓楼区服务业一季度多维突破显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52
数字经济与高端服务业 - 2025年一季度南京市鼓楼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体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江苏(南京)"算数空间"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社区聚焦算法、数据、算力三大要素,构建"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新生态 [2] - 鼓楼区签约9大项目,包括万帮能源等"独角兽"企业及央企,覆盖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智能电网等赛道 [2] 产业创新与项目落地 - 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新能源总部东亚电力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落户鼓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2] - 铌奥光电入选"福布斯",朗坤智慧苏畅瑶光大模型入围"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新型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 [2] - 鼓楼区形成"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亿元、贸易业销售额2197.7亿元,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3]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112%,家电换新订单增118%,手机换新销售增129% [3] - "五一"期间鼓楼9家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同比增10%-20%,翻台率超200%,带动消费约5万只锅贴 [4] 商文旅融合创新 - 鼓楼区通过"首发经济+在地文化+场景营造"策略,举办新春消费季、"她"经济主题月等活动 [4] - "五一"期间联动200家企业推出超万份票根优惠,整合文旅资源形成"一条龙"体验链 [5] - 米其林指南评选带动餐饮业发展,江南灶·云府获一星,多家餐厅入选必比登推介及指南榜单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鼓楼区升级"鼓悦荟"3.0版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6] - 召开金融业、法律服务业等专场座谈会,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破解发展瓶颈 [7] - 发布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应用场景,系统性提升服务效能 [8]
推动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向新向实(开放谈)
人民日报· 2025-05-27 05:40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各项指标创新高,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1] - 2012年以来双方贸易规模年均增速达8.8%,2024年贸易额达历史新高1423亿美元[1] -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累计240亿美元,涌现宁波中东欧产业园等产业园区[1] - 基础设施合作成果显著:匈塞铁路建设中,中欧班列南向通道加速,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领先地中海,直航航线超30条[1] 未来合作拓展方向 - 进口贸易目标:中国计划5年内从中东欧进口1700亿美元以上商品,重点推动农副产品、矿产品、高端中间品[2] - 电商渠道建设:支持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开设"中东欧商品"专区[2] - 服务贸易发展:利用中东欧旅游资源开拓免签国旅游线路,引入数字服务商拓展中国市场[2] 产业投资布局策略 - 重点投资领域: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3] - 投资模式创新:鼓励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3] - 制度保障措施:加快落实中塞自贸协定,推动与更多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3] 基础设施与人文联通 - 交通网络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开拓新航线,建设中欧班列沿线公共海外仓[4] - 教育合作:推动高校间合作,鼓励学生访学留学交流[4] - 人文机制建设:拓展友好城市网络,利用华侨华人资源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4]
揭秘涨停 | 资金抢筹核聚变龙头
证券时报· 2025-05-26 18:49
涨停股封单资金排行 - 融发核电封单资金居首达4.03亿元,封单量65.09万手,收盘价6.19元,换手率13.84%,连续2天涨停,涉及可控核聚变和小型堆核岛主设备关键装备制造[2][3][5] - 尚纬股份封单金额2.16亿元,封单量28.90万手,收盘价7.48元,换手率0.54%,连续3天涨停,涉及核电电缆和新能源负极材料[3][5] - 鸿博股份封单金额2.03亿元,封单量11.87万手,收盘价17.12元,换手率33.82%,涉及AI算力服务和英伟达概念[3][5] 连续涨停天数 - 非ST股中汇得科技连续4天涨停,封单7.21万手,主营聚氨酯树脂产品,2024年营收26.7亿元同比下降1.51%,一季度营收6.11亿元同比下降8.92%[3] - ST岭南连续6天涨停,封单36.08万手[2][3] - ST金鸿连续3天涨停[3] 可控核聚变概念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核能行政命令,涉及核管理委员会改革和加快核反应堆测试流程[4] - 民生证券认为全球可控核聚变科研和试验堆进入建设关键节点,行业有望快速发展[4] - 哈焊华通产品可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2023年在AP1000、华龙一号等核电项目签订多项供货合同[5] - 雪人股份为可控核聚变项目提供"兆瓦级"大型氦气压缩机设备[6] 数字经济概念 - 中科信息专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为产业升级转型助力[7] - 湘邮科技为中国邮政集团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推动邮政业数字经济发展[7] 龙虎榜数据 - 武汉凡谷、鸿博股份、凯美特气、保变电气龙虎榜净买入额超1亿元,分别为1.94亿元、1.7亿元、1.64亿元、1.31亿元[8] - 信邦智能、星宸科技、凯美特气机构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8757万元、5982.6万元、4960.68万元[8] - 机构净卖出鸿博股份和中洲特材金额较多,分别为4787.31万元、3269.64万元[8]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5-26 16:14
2025-05-26 15:00:31 作者:狼叫兽 5月23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位于深圳市光明 区新落成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圆满落幕。本场年度盛会以"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了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 量,共同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阶段性成果,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 五年深耕结硕果:吸引全国创新资源向深圳集聚 自2020年启动以来,"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 相。其中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各赛道前沿成果通过沉浸式路演,直观展现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突 破性进展。 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委员、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在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将和深圳市科协继续加强合作 ...
四川遂宁:西博会签约8个产业项目 协议投资额203.3亿元
快讯· 2025-05-25 18:02
西博会签约项目 - 遂宁市在西博会期间签约8个产业项目 协议投资总额达203 3亿元 [1] - 签约项目涵盖锂电新能源 油气化工 电子信息 食品饮料 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1] 遂宁市产业推介 - 遂宁市重点推介锂电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 [1] - 发布低空经济项目 观音湖"未来水世界"等新项目 [1] 投资领域分布 - 锂电新能源成为遂宁市重点招商领域之一 [1] - 电子信息产业同样获得重点关注和投资 [1] - 油气化工 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仍占一定比重 [1] - 数字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出现在签约项目中 [1]
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 四川泸州发布94个产业投资机会清单
搜狐财经· 2025-05-25 09:25
投资推介会概况 - 泸州在第二十届西博会期间举办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吸引100余家知名企业 上市公司和协会负责人参与 [1] - 现场集中签约项目涵盖白酒 化工新材料 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同步发布94个产业投资机会清单 涉及10条产业链 总投资额2064 8亿元 [3] 签约项目产业分布 - 白酒项目13个 总投资352 8亿元 包括茅溪天龙湾酱酒等项目 [5] - 能源项目2个 总投资100亿元 包括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项目 [5] - 化工新材料项目6个 总投资268 9亿元 包括硅碳材料等项目 [5] - 医药健康项目13个 总投资210 8亿元 包括西南美谷等项目 [5] - 核医疗项目2个 总投资100亿元 包括西南核医疗产业园等项目 [5] - 装备制造项目6个 总投资240亿元 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 [5] - 绿色建材项目3个 总投资23 5亿元 包括川滇黔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 [5] - 食品和农产品加工项目11个 总投资130 6亿元 包括调味品生产 竹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等项目 [5] - 电子信息项目2个 总投资11 1亿元 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 [5] - 数字经济项目4个 总投资70 6亿元 包括江阳数智未来港等项目 [5] - 商贸文旅项目32个 总投资556 5亿元 包括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 大玉蟾山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等项目 [5] 招商引资成效 - 近三年泸州成功签约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97个 总投资3425亿元 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1824亿元 [5] 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泸州推行"一个产业 一个市领导链长 一个市级牵头部门 一个工作专班 N个主要承载地"模式 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集群发展 [6] - 出台支持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 对带动性 引领性 支撑性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优先配置资源 [6] - 依托128家在泸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 发布总规模550亿元的"1+1+N"产业投资基金群 [6]
综述:内地多省赴港推介 新质生产力赋能合作新篇
新华社· 2025-05-24 19:44
内地与香港合作新趋势 - 2025年开春以来,内地多个省份密集赴港开展推介交流,合作领域从传统农产品贸易、招商引资向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转型 [1] - 推介活动呈现更多"科创赋能"特色,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展示机器人手臂和AI数字人技术,湖南发布203个项目中超六成来自高新技术企业 [1] - 香港与内地构建"前研后产"协同模式,香港基础科研优势与内地制造能力形成互补,合作呈现"专精特新"化趋势 [1] 政府推动与合作模式创新 - 多位省委书记、省长率团赴港,黑龙江省交流会为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境外经贸盛会 [2] - 湖南省系统展示全省科创需求,山东省与香港贸发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吉林省推动长白山特色产业国际化 [2] - 云南省与香港投资者深化绿色能源、新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领域合作 [2] 香港角色升级与产业机遇 - 香港从"超级联系人"升级为"超级增值人",为内地企业提供品牌建设、国际营销等全方位支持 [2] - 东北装备制造、中部科技创新、西部特色产业通过香港国际平台寻找发展新机遇 [2]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强调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助力内地省市融入全球市场 [2] 合作格局与开放新篇章 - 以新质生产力为纽带、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合作格局正在形成 [2] - 香港国际化专业化优势与内地产业创新优势共同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3]
聚焦一个关键词,国务院有新部署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9:21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两项议题均聚焦一个关键词——"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此次国常会重磅部署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释放哪些信号? 先看第一个"绿色"。 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方式已不可持续。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不仅是环保议题,更是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入"深水区",这场攻坚战怎么打? 观察此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可清晰梳理出有破有立的转型路径: 做减法。 会议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2025年4月,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