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为吃鸡排奔一座城,值吗?
36氪· 2025-10-15 19:35
行业趋势转变 - 中国旅游行业正从“看风景”转向“品生活”,从“打卡地标”转向“追寻烟火”,形成由味蕾引领的城市漫游新方式 [1] - 旅游业从“景观经济”向“情感经济”转型,消费者需求从物质满足升级为精神共鸣,愿为文化附加值付费 [3] - 产业策略从“卖资源”转向“卖体验”和“卖生活方式”,推动深度体验式消费升级 [7] 消费行为与需求 - “好玩又好吃”成为游客出行决策新标准,商务部监测的78个步行街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增长8.8%和6.0%,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 [2] - Z世代消费者看重独特性与参与感,将美食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情感纽带,追求社交、文化及自我表达的多重满足 [2][3] - 美食成为天然社交货币,衍生“美食社交圈”等新型社群,并通过打卡行为展示生活态度,与国潮崛起、文化自信增强相关 [3]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 传统“景点—酒店—交通”线性链条转变为以美食为核心的网状生态,形成“美食+文化+商业”复合模式,如长沙文和友带动周边商铺与民宿繁荣 [6] - 景区定位从“单一景点”转向“场景运营商”,通过结合美食街区与景观打造“边吃边玩”复合体验,推动从资源依赖转向体验创新 [4] - 建议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小店、政府、社区共同参与生态构建,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 [6] 未来发展方向 - 内容化运营将美食故事、制作工艺融入旅游产品,如开发“火锅文化体验课” [7] - 场景化打造构建“美食+社交+娱乐”复合空间,如结合AR互动装置或边吃边看脱口秀 [7] - 味蕾经济将与AR/VR、国潮文化、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催生“美食+科技+文化+乡村”新业态,例如通过AR展示食材溯源或开发唐风火锅宴 [8][9]
荣成税务助力康养文旅焕发新生机
齐鲁晚报· 2025-10-15 19:30
项目概况 - 那香海健康小镇由山东万恒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山东威海荣成市,拥有16公里海岸线和2.5公里钻石沙滩浴场等稀缺自然资源 [1] - 项目围绕“文旅度假+医养健康”板块,整合康养和医疗资源,旨在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跃迁 [1] 配套设施与服务 - 园区内配备安云医院、中医草堂、医养抗衰中心、中医养生馆、中医理疗馆等全功能健康中心,提供老年人全周期康养服务 [1] - 公司为业主配备了健康智慧管理平台、智慧居家健康中心,并筹备健康智慧社区,提供医疗呵护、健康运动等全龄友好和健康管理服务 [1] 政策支持 - 国家税务总局荣成市税务局“税助康养宣传团队”为项目财务人员提供不同行业涉税事项、税费政策、申报指南等要点讲解 [1] - 税务部门以“一对一”讲解和“政策找人”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税费申报指导、发票开具申请等业务辅导,优化产业政策服务内容 [2]
西藏山南市洛扎县2025招商引资推介会拉萨落幕 签约超30亿元
新华网· 2025-10-15 12:27
招商引资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秘境洛扎・能融未来”,达成两项战略合作协议并促成4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规模达30.71亿元 [1] - 活动由洛扎县委员会和洛扎县人民政府主办,重点展示清洁能源、文旅融合及特色农业领域的资源与潜力 [1] 清洁能源产业 - 洛扎县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为水电站、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优越自然条件 [1] - 多项清洁能源项目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将规划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1][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依托库拉岗日雪山、白玛林错等自然风光,整合非遗与“洛扎粉丝”、“次麦藏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雪山观光+非遗体验+特色农产”一体化模式 [1] - 提出“公路+文旅+产业”融合新模式,规划新业态文旅消费项目 [2] 政府规划与支持 - 洛扎县规划了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新业态文旅消费项目、特色产业链三大合作方向 [2] - 未来将释放资源潜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推进“清洁能源+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2]
东城打造“文旅+电竞”新场景,全球顶级电竞赛事落地隆福寺
新京报· 2025-10-15 10:57
今年,"故宫以东"品牌与202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结缘,开启了"文旅+电竞"融合的新探索。2025年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于10月14日正式在北京开赛,这是该项赛事第三次在中国举行。来自全球五大赛区 的17支顶尖战队齐聚中国,将在为期五周的赛事中角逐全球总冠军头衔。 活动现场,3处东城非遗主题应援打卡框成为年轻人拍照传播的"网红聚点"。这些打卡框以景泰蓝、扎 燕风筝等为设计灵感,同时融入了英雄联盟IP元素。 据介绍,北京站作为赛事首站,将举办入围赛与瑞士轮比赛,预计将吸引全球数亿观众在线观看。东城 区首次尝试观赛授权合作模式,面向商业综合体、酒店、餐饮等15家文商旅企业,支持商家打造观赛氛 围,并通过相关平台发放商户优惠券,实现线上线下消费闭环。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9日,覆 盖202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全程。 借大赛举办契机,东城区以"1+3+N"活动体系构建全域参与、线上线下(300959)互观的生态。1组嘉 年华线下观赛活动于10月14日、15日落地北京隆福寺。3处东城非遗主题应援打卡框分别设置在中轴线 文化博物馆、隆福寺等地。N家文商旅企业联动参与,开展各类观赛及促销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谷 ...
品质消费、商场“焕新” 这五年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34
消费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15] - 按照世界银行算法,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美国的1.6倍 [17] 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超过45% [2][21] - 品质消费成为关键词,消费从“买得到”向“买得好”、“买得高兴”转变 [15] - 新能源车市场显著扩张,2024年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已超过50% [2] 新业态、新场景与新型消费 - 网上零售额稳居世界第一,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呈现蓬勃增长态势 [4][19] - 新消费场景激活内需,例如海口国际免税城通过打造体验式购物空间,将购物清单变为闯关地图,实现销量200%至300%的提升 [7][9] - 消费业态更加丰富,直播带货、网上购物、虚拟现实消费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线上线下消费相互促进 [21] 政策驱动与市场活力 -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持续实施,政策的持续优化为消费场景创新提供了保障 [9] - 消费市场更加开放,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同时更多国潮品牌走向全球 [15] 供需互促与产业联动 - 居民家庭消费偏好变化与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形成供需互促的良好局面 [19] - 生产商敏锐捕捉市场趋势,例如巧克力品牌商根据消博会反馈,开发融合本地食材和文化特色的产品,并计划从参展商转为投资商 [11][13]
从“好邻居”到“超级合伙人” 安阳如何成为河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
河南日报· 2025-10-15 07:01
安阳的战略定位与协同发展 - 安阳市是河南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城市,成为该省对接京津冀的“独一份窗口”[5] - 安阳致力于构建“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资源在京津、市场在安阳”的互补格局[5] - 安阳从创新、智造、文旅、生态、人才“五条链”上精准对接京津冀[5] 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链 -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的“链主”,其高端显示材料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终端产品[3] - 旭阳光电为京津冀下游企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并借助其市场和技术资源加速自身迭代升级[3] - 鸿阳科技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已落地安阳,安阳巨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近三成产品销往京津冀地区,交货周期缩短30%[4] - 旭阳光电牵头成立河南精密玻璃产业研究院,并与北京、天津的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共同攻克显示材料关键技术[4]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安阳拥有3000米以下自由飞行空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以及覆盖1200平方公里的3000米以下5G对空专网[9] - 2024年2月,安阳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团队合作建成省级蓝天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全省唯一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省级实验室[11] - 蓝天实验室已开发出33个应用场景,输出14项全国性标准[11] - “安阳造”无人机在河北省邢台市的禁种铲毒行动中,效率提升8倍,漏检率低于1%,1小时可扫描1平方公里,AI算法2秒锁定疑似点位[7][8] 创新资源对接与科技成果转化 - 安阳在北京构建“双中心”科创格局: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链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高校院所;启迪(安阳)科创中心推动成果转化[11] - 截至目前,两地已发布安阳技术需求634项,260项精准匹配创新资源,116项技术合同落地转化[11] - 近三年,安阳累计承接京津冀项目121个,总投资达1047.5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11] - 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链”模式,华能、中核等12家央企落地,总投资299亿元;未势能源、铭镓科技等9个技术密集型项目扎根[12] 文旅生态与人才引进 - 安阳依托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等世界级IP在京津冀进行高密度推介,签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12] - 来安阳的省外游客中,京津冀地区占比近三分之一[13] - 2024年安阳优良天数达到226天,同比增加14天,得益于深度参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13] - 2023年以来,安阳从京津冀引入各类人才3403名,其中博士172人、硕士1037人,采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孵化”模式[13] 河南省内区域协同 - 安阳的优质工业产品可通过郑州航空港区的多式联运体系快速辐射全国及全球,郑州的物流资源也为安阳产业升级提供支撑[14] - 洛阳市的轴承产品与安阳的钢铁产业协同,其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河南对接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的先锋[15][16] - 南阳市利用中药材资源与长三角医药企业协作,打开了河南对接南方市场的“南大门”[16]
书写砥砺奋进的中原答卷——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之一
河南日报· 2025-10-15 07:01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 量、外调量全国第一,蔬菜产量全国第二,肉蛋奶总产量占到全国1/12;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到610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居全国第2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农 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4个百分点。国之大者,依然"风雨不动粮如 山"。 文化魅力正在变成发展动力。聚焦黄河、古都、功夫等重大文化IP,"文旅+百业"全面融合加速推进, 催生120多个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开封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品牌,清明上河园、万 岁山武侠城等景点持续火爆;洛邑古城内,汉服小姐姐衣袂飘飘,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有河南·戏 剧幻城,动态画卷与麦田光影交融……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 谋篇布局之年,对河南而言,"十四五"以来,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 风景,也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在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持续发力 ...
双轮驱动形成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6
从产业结构层面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一般是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推 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也可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推进双轮驱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更好发挥市场 机制作用,统筹推进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在调整二产内部结构的同时,扩大三产的比重,走出一条从 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转变之路。 值得重视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别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 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转型发展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去资源化",而 是要更加科学地精深利用资源、延伸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转型过程中让传统产业与新兴 产业同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建,因资源利用转化而兴,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传统资源,转型发展 是一道必答题。从油城克拉玛依的实践看,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双 轮驱动:一是立足传统资源,将资源型产业做强做精;二是要跳出传统资源,培育新兴科技型替代产 业,竞逐产业新赛道。 克拉玛依在推进转型过程中,辩证看待传统资源,着力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 ...
上市公司多元化创新 拓宽服务消费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9:30
政策机遇与行业方向 - 服务消费市场的拓展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上市公司需通过多元化创新拓展服务消费潜力[1] - 政策为服务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为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公司需明确多维度业务拓展方向并跟踪落地细则[2] - 消费场景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依托原有业务优势打造多业态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可激发消费新活力[1] 拓展服务消费市场的具体策略 - 上市公司可从创新消费场景和扩大优质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拓展服务消费市场[2] - 建议上市公司融入服务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 加强与知名IP合作 打造商旅、文化、体育、健康等多业态融合的新消费场景[3] - 鼓励发展首发经济 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等试点机遇助力新兴服务品牌成长[3] - 文化旅游及文博机构可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夜间经营 体育影视类企业应聚焦高品质赛事和精品内容创作[3] - 养老医疗健康企业可借助行业开放政策引入社会资本或外资资源提升服务专业化多样化水平[3] 数字化转型与生态建设 - 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服务新生态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4] - 公司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构建直营门店、加盟门店、智能终端、电子商务和APP等全渠道网络体系[4] - 外卖自运营体系和社区团购等业务有效盘活线下门店资源 实现商品、支付、会员、库存等全要素线上线下高效协同[4] - 文旅会展等相关企业可结合入境免签等便利政策开发适合国际游客的服务产品以拓展跨境消费市场[4] 政策资源与金融支持 - 建议相关上市公司用好用足政策资源 主动申报文化体育等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资金支持[4] - 建议对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专项信贷等金融工具以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综合融资成本[4]
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国际标准发布|ESG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3:47
全球生物多样性标准发布 -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国际标准ISO 17298,为各类组织提供评估和管理生物多样性影响、依赖性、风险和机遇的框架 [1] 中国气象预警方案与国际合作 - 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该方案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共鸣,标志着中国从全球气象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转变为重要议程的贡献者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1] 中国CCER方法学扩容 -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四批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包括规模化猪场粪污沼气回收利用工程、滨海盐沼植被修复和海草床制备修复 [1] -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共计发布四批13个CCER方法学,涵盖造林碳汇、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煤矿瓦斯利用等多个领域 [2] 全国碳市场扩容与配额分配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2] - 2024、2025年度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基于单位产出碳排放分配配额,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为政策导向 [3] - 配额分配遵循循序渐进、抓大放小原则,以主要排放企业和排放工序为重点 [2] 氮肥行业减排潜力研究 - 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氮肥生产以煤炭为原料的比例达79.59%,远高于全球22%的平均水平,碳排放强度突出 [4] - 氮肥消费端利用率长期处于28%–41%的较低水平,过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并排放大量N₂O [5] - 报告评估生产和消费两端减排潜力,生产端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工艺升级(如"绿氨"技术)实现减排,消费端应优化施肥管理并推广新型肥料 [5] 山西煤炭产业公正转型探索 - 研究报告指出文旅产业为煤炭资本提供多元化投资新机遇,并对促进就业和地区公正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6] - 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前期科学规划与后期运营,并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上提供持续支持 [6] - "煤转旅"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正转型实践,在实现"双碳"目标、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民生福祉 [7] 科技公司碳排放挑战 - 微软报告其2025年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影响比2020年高出23%,部分原因是大规模扩建高排放量的数据中心 [8] - 微软为实现2030年碳中和目标,需在东亚部分地区争夺有限的清洁电力供应 [8] 欧盟气候政策与挑战 - 欧盟委员会就波兰未能提交最终更新版国家能源与气候计划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规成员国需在2024年6月30日前提交更新后的计划 [9] - 欧盟环境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正危及欧洲的经济民生,欧洲环境署警告许多领域难以实现2030年目标 [10] - 欧盟委员会表示绿色议程承诺依然有效,但在实施上会给予某些产业和提出异议的成员国一定灵活性以缓解转型压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