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精进电动250529
2025-07-16 14:13
配套欧洲大型整车厂的小型三合一电区获得了定点未来投厂后可能成为公司历史上批量最大的产品配套国内主机厂的扁线电机发展增长更重要的是公司终于突破了全球行业最具价值的细分市场北美大型皮卡电区桥的业务 该项目的体量技术力壁垒和整车品牌形象将成为公司未来高速发展坚持并保障2025年京津电动业务业绩高速增长我们继续聚焦核心市场核心客户优化管理提高人潮我们会坚决保障产品的交互抗失产品质量 最大力度的降低物料成本降低制造费用降低其他的经营成本我们会继续发挥核心技术的威力在全球技术最难价值最高的市场板块有纪律的进行拓展精益求精进步进取经济联动将坚持以做世界最好的电驱动系统为愿景秉承追求极致的企业文化坚持精益的质量管理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和广大支持静电电动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静电电动二零二四年度及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业绩声明会本次会议采用网络录播的形式和大家进行互助交流我是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谢文健也是本次业绩声明会的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上交所上证路面中心为公司搭建这样一个与投资者交流的平台 增加公司向资本市场展示的机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及时传递公司的投资价值公司分别于2025年4月25日2025年4月29日在上交所官 ...
赛力斯20250509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赛利斯,对标企业宝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定位与空间 - 公司核心定位20 - 60万级别的SUV,2025年重点在30万以上SUV市场,该市场2024年有200万台出头,国产自主品牌有较大替代空间,单车净利率可达10 - 15%,一台车可赚3 - 5万[1] 对标宝马 - 区域布局上,宝马欧洲销量占比约40%(八九十万台),中国占30%(六七十万台),美国占16%左右,赛利斯规划进入中国和欧洲市场,有成为下一个宝马的可能[2] - 车型上,赛利斯现阶段ito品牌只有SUV,后续可拓展轿车、跑车等;品牌上,宝马有多个高中端品牌,赛利斯可借鉴且有拓展空间[2][3] 智能化优势 - 赛利斯核心定位智能豪华,在激光雷达、滑鼠支架能力、消费者使用智能驾驶功能频率上断档领先,城市NOOA和高速公路NOOA使用率远超其他品牌,高于特斯拉美国[3][4] 财报情况 - 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因M7销量好;2025年一季度问界品牌销量4.5万台,M9、M7、M5分别销售2.3万、1.8万、4000台左右,收入降幅低于销量降幅[4] 短期跟踪要点 - 跟踪M8、M9销量及在30万SUV市场份额变化,M9 25款上市后大定数据达4 - 5万排,M8大定数据也有5 - 6万台[5] - 关注全球化之路展开节奏,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左右先中东后欧洲,路线确定对未来两三年收入增长展望性更强[6] 机器人业务观点 - 复盘公司创始人三次创业历程,公司有进取性且开放拥抱合作,在研发遇阻时可考虑外部合作[6][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净率水平为3.9,还有一些牺牲空间[5]
赛力斯20250526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赛力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港股上市融资**:赛力斯即将在港股上市,有较大融资需求,本周末已启动港股NDR,预计交易规模15 - 20亿元,目标三季度上市[1] 2. **机器人期权**:赛力斯有机器人期权,去年开始招聘相关岗位,虽与华为合作未官宣,但有合理商业逻辑[1][2] 3. **车端销量**:今年2 - 3月以来投资者担心赛力斯车端销量,实则订单无水分,上周M9大定达6万,M8达1.6 - 1.7万,接近去年单月交付最高值;M8刚上市一个月,交付处于爬坡状态,有8万大定,预计后续能达3000 - 5000辆/周;问界未来几个月销量有机会突破5万,其中M8 2万,M9 1.5 - 1.7万,M7改款后大概率恢复到1万以上,M5交付已超5000辆[2][3][4] 4. **业绩表现**:随着M9、M8放量,二季度和三季度业绩会亮眼,毛利率预计接近30%[5] 5. **中长期成长**:中长期赛力斯有很多成长点,M7、M5可能进行更大改款;出海业务刚起步,明年开始体现量,问界国内豪华SUV销量第一,出口有较大空间;机器人期权中长期有很大期待值[5][6] 6. **估值展望**:叠加机器人期权,整体可参考给到30倍估值,看到3000亿以上市值;中长期估值可向宝马集团四五千亿人民币估值展望[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从12月开始持续推荐和跟踪赛力斯,已有4次推荐电话会议,2月20号发过深度报告[7]
富特科技20250516
2025-07-16 14:13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车载和非车载两大类车载产品分为车载电源单体产品和车载集成产品车载电源单体产品如OBC DCDC EVCC等车载集成产品即将单体产品以二合一三合一等XE1的形式进行集成相较单体产品具有轻量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公司协同主机厂 联合开发车载电源系统部件与动力域系统部件的深度集成提高产品集成度顺应发展趋势非车载产品主要有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包含ACDC DCDC模块上述产品主要配套于新能源汽车家用小直流充电桩和移动储能式超级充电桩 车载产品在七升的应用场景主要有日常慢充车辆运行以及对外放电如录影供电车车供电和车网供电具有较强的第二功能属性非车载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在日常家用小直流充电和外出场景下快速补能使用可以有效与现有的充电网络互补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公司总部 位于湖州安吉在同区块新建了第二制造基地并根据公司战略需求和业务发展速度有节奏地推进海外制造基地和华南制造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公司研发总部位于杭州在西安设有第二研发中心以持续吸引技术人才支撑研发活动公司整体推动全球化布局立足国内基于全球化市场战略 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 ...
小鹏汽车20250513
2025-07-16 14:13
大家好欢迎参加中泰汽车和军营团队小鹏汽车重点提示新规划律师来临目前所有参会者身处于军营状态 本次电话会议服务于中泰证券正式签约客户 经中泰证券授权请勿对外传播本次会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视频音频文字记录内容等信息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中泰证券对违反上述要求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会议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会议中的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担任何责任 嗯好的各位投资者大家早上好啊感谢大家收听啊今天早上的会议我们今天早上的话这个呃嗯感谢小木屎的这样的观点啊并继续的总理推荐 小鹏的话昨天是港股大涨白天的话他的一个上涨的话主要是因为这个小鹏的一个品牌公关里负责人在这个微博发了一个话术本就会非常的精彩 然后第二个点的话就是他这个一爆之后的话他的新车的催化也会比较紧凑也是比较强就是在一爆之后大概就是陆陆续续三款新车会逐渐的去这个预约上市发布包括这个mona max包括G7包括这个129这个轿车而这三款车呢我们分析下来就是 都是能够带来这个几千甚至大几千的这样一个销量的增量合计的话至少是可以带来一万以上的销量增量是这三款车完全发布之后的话是可以使得小鹏的这样的一个月销量那完全 ...
C级旗舰见真章——试驾风云A9L 四驱高能巅峰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14:05
产品定位与设计理念 - 风云A9L定位为新能源C级旗舰轿车,主打"532"尺寸标准(车长超5米、轴距3米、车宽近2米)[3] - 车身比例采用3.1X轮轴比、2.05X轮高比、1.31X宽高比,保持传统C级车气场[3] - 溜背造型配合0.23Cd超低风阻系数,搭配20英寸低风阻轮毂[9] - 采用双冗余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兼顾0.23Cd风阻系数与机械开启安全性[9] 外观设计与运动配置 - 前脸配备可发光LOGO+贯穿式灯带+矩阵式LED大灯,夜间辨识度突出[5] - 前轮搭载对向6活塞红色制动卡钳,强化运动属性[5] - 车尾配置384颗LED灯珠的贯穿式尾灯,支持动态流水效果[7] - 配备主动式两档电动尾翼,90km/h自动升起提供下压力,支持三种控制方式[7] 内饰与智能座舱 - 环抱式座舱采用棕白双色真皮包裹,搭配金属镀铬饰条[8] - 配备15.6英寸中控屏(10.7亿色、90%屏占比)+高通骁龙8255芯片[8] - 灵犀智舱2.0系统支持AI语音大模型,可连续执行40指令/分钟[11] - 舒云座椅采用13层结构+双绗缝工艺,经过10万次耐久测试[11] 音响系统 - 伯牙之音音响系统含23个扬声器,采用7.1.4全景声布局[13] - 包含7方向环绕扬声器+1个重低音单元+4颗天空扬声器[13] 动力与操控性能 - 鲲鹏超能电混CDM 6.0系统综合热效率达45.79%(极限47%)[14] - 四驱版本最大功率470kW/854N·m,零百加速4.9秒,极速210km/h[14] -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挂+CDC电磁减震+道路预瞄系统[16] - 2.2吨车重在山路驾驶中仍保持灵活操控性[16] - 六活塞制动卡钳提供优异制动表现,NVH静音性能达到一流水平[18]
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 吉利汽车正式私有化极氪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14:01
合并交易核心内容 - 吉利汽车将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实现完全控股,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全面合并 [1] - 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从65.7%提升至100% [1] - 极氪股东可选择现金退出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每股极氪股份报价2.687美元或每股ADS 26.87美元,较非约束性报价函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8.9%,较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5.6% [2] 战略目标与协同效应 - 合并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覆盖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完成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1] - 合并将消除独立上市可能存在的资源分散、重复投入和潜在竞争,实现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网络及全球市场开拓等领域的深度协同 [3] - 吉利汽车已整合电池业务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为极氪等品牌提供高效电池技术支持 [5] 业务整合与效率提升 - 合并是吉利控股《台州宣言》战略框架的核心落地动作,旨在通过资本层面深度整合破解多品牌运营中的资源分散问题 [1] - 此前吉利汽车旗下极氪、领克、吉利银河与中国星存在技术研发重叠与供应链资源内耗,私有化后将实现全链条协同管理 [3] - 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总销量193.17万辆同比增长30%,新能源销量100.15万辆同比增长73%,新能源渗透率达52% [5] 全球化布局 - 吉利汽车海外出口覆盖80余个国家,终端网点超900个,埃及工厂已投产,印尼、越南工厂建设稳步推进 [6] - 极氪的技术优势与吉利海外制造网络结合将加速进入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与领克品牌形成区域协同 [6] - 极氪的加入将增强吉利汽车高端产品出海能力,降低贸易壁垒风险,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6] 技术整合与市场表现 - 吉利汽车"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将与极氪高端车型形成技术互补,推动智能化体验快速迭代 [5] - 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已在市场表现中初见成效,新能源销量增速远超行业水平 [5] - 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将成为吉利汽车从传统车企向智能科技集团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6]
重庆:鼓励智能座舱、电驱等领域头部企业加快投资并购和兼并重组
快讯· 2025-07-16 13:57
行业政策与规划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 [1] - 计划建立"市、区、整车企业"三方联合服务机制,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企业融资等领域 [1] 企业培育目标 - 到2027年,重庆市目标培育4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其中80家为"小巨人"企业 [1] - 鼓励头部企业在智能座舱、电驱、热管理、电转向、电制动、增程器等领域通过投资并购和兼并重组扩大市场份额 [1] 细分领域发展策略 - 推动中小企业聚焦优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细分市场竞争力 [1] - 重点支持智能座舱、电驱、热管理、电转向、电制动、增程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融合与产品多样化 [1]
重庆:到2027年 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快讯· 2025-07-16 13:55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计划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 [1] - 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1] - 目标推出25项以上汽车产业定制化金融产品 [1] 金融支持措施 - 鼓励市级产业母基金及相关子基金加大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力度 [1] - 探索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机制 [1] - 完善银行考核评价指标 将金融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情况作为银行机构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评价指标 [1] 企业培育与服务 - 做深做实上市协调机制和并购融资金融服务 [1] - 重点发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符合上市条件和并购条件的企业 [1] - 对上市好苗子采取早入库 早服务 早培育策略 [1]
重庆: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快讯· 2025-07-16 13:48
产业创新支撑 - 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车控、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新能源等重大专项项目 [1] - 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综合体,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深度合作 [1] - 支持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等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1] 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产业培育 - 聚焦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实施关键软件"揭榜挂帅"项目 [2] - 鼓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技术合作 [2] - 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2] - 支持汽车软件企业围绕"车+X"应用,开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技术研发 [2] - 推进高水平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研发、集成验证等公共服务能力 [2] - 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适配,完善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体系 [2] - 到2027年力争打造5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