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非银板块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行业景气度依旧向好,板块业绩预计分化
国联民生证券· 2025-10-10 20: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9] 核心观点 - 经济稳增长大背景下,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有望推动权益市场情绪改善,顺周期的金融板块有望充分受益[4] - 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助于改善市场对非银板块资产质量的担忧,利好板块估值修复[4] - 行业景气度依旧向好,但板块业绩预计分化[8] - 建议关注板块投资机会,并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东方财富、江苏金租、渤海租赁、中银航空租赁等个股[4][12] 券商板块业绩前瞻 - 预计行业9M20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10] - 预计行业9M2025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1%[10] - 2025Q3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68%[10] - 截至2025年9月末,市场两融余额规模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69%[10] - 2025Q3新发权益基金2094亿份,同比增长304%,环比增长43%[10] - 预计券商板块9M2025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10] - 预计券商板块9M2025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10] - 2025Q3 IPO合计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48%,再融资合计规模同比增长260%,债承规模同比增长17%[10] - 预计券商板块9M2025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0] - 部分重点覆盖标的9M2025归母净利润预测:中金公司(67.25亿/同比增长135%)、东方证券(55.59亿/同比增长68%)、广发证券(105.53亿/同比增长56%)、东方财富(78.27亿/同比增长29.6%)、中信证券(212.69亿/同比增长26.6%)、华泰证券(123.08亿/同比下降2%)[10] 保险板块业绩前瞻 - 预计9M2025各寿险公司NBV增速:新华保险(+60%)>中国平安(+42%)>中国太保(+33%)>中国人寿(+25%)[11] - 预计9M2025各财险公司COR:平安财险(96.1%,同比-1.7个百分点)、中国财险(97.0%,同比-1.2个百分点)、太保财险(98.0%,同比-0.7个百分点)[11] - 预计9M2025各保险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中国财险(+25%)>新华保险(+19%)>中国人保(+12%)>中国太保(+7%)>中国平安(-7%)>中国人寿(-10%)[11] 租赁板块业绩前瞻 - 飞机租赁行业供需差格局维持,飞机价值及租金持续上行[12] - 2025H1渤海租赁、中银航空租赁分别交付飞机23、24架;AVOLON三季度交付飞机17架,同比增加8架[12] - 船舶租赁商短期受美国301调查影响,预计三季度业绩或承压[12] - 江苏金租2025年资产投放更加前置,预计业绩维持大个位数增长[12] - 整体利润增速排序:江苏金租>中国船舶租赁>中银航空租赁>渤海租赁[12]
跨境投资洞察系列之二:中国香港股票市场特征与投资者结构分析
平安证券· 2025-10-10 18:33
市场概览与结构特征 - 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核心金融枢纽,截至2024年底总市值超过4.5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七大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2631家[6] - 港股市场由主板主导,截至2025年7月底,主板上市公司数量2337家,市值44.82万亿港元,创业板仅314家,市值0.07万亿港元[10] - 内地企业是港股市场基石,截至2025年7月底,数量占比57%(1511家),市值占比81%(36.22万亿港元)[11] - 在港股主板,中资股占据约80%总市值,贡献约90%成交量;截至2025年7月底,中资股占主板市值比重80.83%(36.2万亿港元)[14] 行业与市值结构 - 港股"新经济行业"(非必需消费、电讯、医疗保健、咨询科技)占比提升,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数量占比44%(1173家),市值占比53.50%[18] - 相较于A股,港股新经济特征更鲜明,新经济行业合计市值占比53.17%,而A股为36.49%;行业集中度更高,前三大行业占比39%[23] - 港股市值结构两极分化,69.43%公司(1833家)市值低于20亿港元,仅占全市值1.80%;市值超5000亿港元公司数量少但占据47.37%总市值[42] - 港股交易活跃度高度集中于大盘股,市值2000-5000亿港元公司日均换手率中位数达5.97%,而小市值公司流动性近乎为零;A股则偏好小盘股,0-20亿市值区间换手率达4.83%[48] 估值与股东回报 - 港股估值全球偏低,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指数市盈率11.52倍,市净率1.20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市盈率10.43倍,市净率1.09倍[49] - 港股相较A股存在系统性估值折价,AH溢价率超20%公司占比61.25%;成长性行业折价显著,如国防军工A股/港股PE比达2.51倍[52][54] - 港股股息率长期居全球前列,恒生指数股息率稳定在3%-5%;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1.2万亿港元,高股息策略指数表现强劲[64][68] - 港股回购制度灵活高效,2024年回购总额超2600亿港元;2025年以来回购因子超额收益明显,中证港股通回购指数持续跑赢基准[70][76]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南向资金已成港股核心边际力量,截至2025年8月累计净流入4.60万亿元;2025年以来成交占比达48.3%,持股市值占比12.29%(超5.5万亿港元)[81][94][96] -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从早期金融主导转向"金融、科技、消费、医药"四轮驱动,截至2025年8月15日,四行业持仓占比分别为25.1%、19.6%、15.2%、10.9%[97] - 国际资金影响力趋弱,持股市值从2021年高点19.80万亿港元降至2025年7月底约18.25万亿港元,占比从47%降至41%;持仓集中于可选消费(5.42万亿港元)和资讯科技(4.93万亿港元)[107][113]
23股特大单净流入资金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7:55
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913.16亿元,其中23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长城军工特大单净流入8.49亿元, 特大单净流入资金居首。 具体到个股来看,23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长城军工特大单净流入8.49亿元,净流入资金规模居 首;新莱应材特大单净流入资金6.08亿元,位列第二;净流入资金居前的还有蓝黛科技、凯美特气、新 特电气等。特大单净流出股中,东方财富特大单净流出资金30.54亿元,净流出资金最多;宁德时代、 北方稀土特大单净流出资金分别为26.29亿元、25.46亿元,净流出资金规模位列第二、第三。 股价表现方面,特大单资金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今日平均上涨8.30%,表现强于沪指。具体看,上述个 股今日上涨的有22只,股价以涨停收盘的有新特电气、新莱应材等。 所属行业来看,上述特大单净流入资金居前个股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行业最为集中,上 榜个股分别有3只、3只、3只。(数据宝) 沪指今日收盘下跌0.94%。资金面上看,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913.16亿元,共计1845股特大单净 流入,2931股特大单净流出。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今日有10个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入,纺织服饰特大单净流入规模居 ...
【盘中播报】沪指跌0.16% 电力设备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1:03
今日各行业表现(截至上午10:28) | 申万行业 | 行业涨跌(%) | 成交额(亿元) | 比上日(%) | 领涨(跌)股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建筑材料 | 1.81 | 96.06 | 31.22 | 金隅集团 | 10.00 | | 煤炭 | 1.71 | 90.86 | 104.06 | 宝泰隆 | 10.10 | | 非银金融 | 1.65 | 428.40 | 4.73 | 国信证券 | 7.73 | | 纺织服饰 | 1.40 | 80.45 | 23.18 | 恒辉安防 | 20.00 | | 农林牧渔 | 1.20 | 91.08 | 4.40 | 傲农生物 | 9.63 | | 建筑装饰 | 1.04 | 232.43 | -6.14 | 冠中生态 | 13.74 | | 美容护理 | 1.01 | 26.71 | 22.74 | 水羊股份 | 7.13 | | 公用事业 | 0.81 | 218.91 | -3.78 | 首华燃气 | 10.08 | | 环保 | 0.77 | 147.61 | 15.7 ...
104股获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0:00
截至10月9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4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08.05亿元,其中,沪市融资余额 12332.5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46.32亿元;深市融资余额11884.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0.78亿 元;北交所融资余额75.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570.25万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具体到个股,10月9日共有2571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 上的有1008只,其中104只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中兴通讯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当日净买入14.49亿元, 其次是新易盛、北方稀土,融资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3.30亿元、11.74亿元,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 赛力斯、寒武纪-U、中信证券等。 | 代码 | 简称 | 10月9日涨跌幅 | 融资净买入额 | 最新融资余额 | 占流通市值比例 | 所属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元) | (万元) | (%) | 业 | | 000063 | 中兴通 | 9.51 | 144860.94 | 1165137.60 | 5.79 | 通 ...
华泰证券:关注“反内卷”相关周期型高股息及部分潜力型高股息品种
第一财经· 2025-10-10 08:14
9月市场表现 - 9月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修复,全A ERP已位于过去滚动5年均值下方 [1] - 高股息板块整体表现走弱,内部估值分化程度受权重板块银行影响下继续加大 [1] - "反内卷"相关周期型高股息品种本月表现相对较优,而银行、非银金融则偏弱 [1] 10月市场展望与配置建议 - 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的趋势仍将延续 [1] - 基本面因子占优的TMT、高端制造表现仍会优于高股息板块 [1] - 配置上继续建议关注"反内卷"相关周期型高股息及部分潜力型高股息品种 [1]
兴业证券:国庆假期后市场窗口期 结构上科技成长占优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07:31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庆假期后是风险偏好抬升的传统躁动窗口,市场胜率明显提升,结构上科技成长占优。历史上看,国庆假期 后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传统躁动窗口,主要宽基指数胜率明显提升,成长风格更加占优,结构上也以TMT、先进制造、出口链为代表的科技、高端制 造板块胜率更高。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1. 国庆假期后是市场的传统躁动窗口,结构上科技成长占优 国庆假期后是风险偏好抬升的传统躁动窗口,市场胜率明显提升,结构上科技成长占优。历史上看,国庆假期后是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传统躁动窗口,主 要宽基指数胜率明显提升,成长风格更加占优,结构上也以TMT、先进制造、出口链为代表的科技、高端制造板块胜率更高。 | 板块/指数 | 绝对胜率 | | | | | | 相对全 A 胜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20 T-10 1-5 T+5 | T+10 | T+20 | T-20 | T-10 | T-5 | T+5 | T+10 | T+20 | | 沪深 300 | 40% 40% ...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资本市场结构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证券时报· 2025-10-10 02:23
投资端也面临下滑压力。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仅增长0.5%,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李湛表示, 三大投资分项均存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外需相对坚挺、内需走弱的分化态势,7至8月宏观经济数据边际放缓,三季度 GDP增速拟合值较7月有所下滑,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回升的重要因素,四季度面临的消费、 投资、通胀压力需重点关注。" 内需不足与外部供给压力共同影响价格回升。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长期维持在1%以下,国内"反 内卷"聚焦中游制造业,对于抬升终端商品价格的传导有一定周期;海外市场上,美国加大化石能源开 发出口,OPEC+通过增产争夺市场份额,能源价格反弹动力不足。 在第十九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专家研讨会上,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针对当前宏观经济与资 本市场运行态势作出上述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市场在多重支撑因素作用下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资金结构与风险点仍需警惕。李 湛分析,三季度以来市场微观流动性充裕,7至8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94万亿元,增量资金入 市形成做多正反馈;外部风险持续缓释,中美关税谈判展期、美联储9月降息25BP并有望年内再降 ...
主力资金动向 53.61亿元潜入有色金属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22:13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有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资金净流入金额 最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涨跌幅7.60%,整体换手率4.93%,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变动25.63%,主力 资金净流量53.61亿元;今日资金净流出最大的行业为非银金融,涨跌幅0.10%,整体换手率1.56%,成 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变动3.18%,主力资金净流量-67.25亿元。(数据宝) ...
2025年四季度A股投资策略:行情换挡,由流动性叙事迈向盈利驱动
银泰证券· 2025-10-09 20: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将出现“行情换挡”,驱动因素从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市场上行节奏料将放缓,沪深指数或以横盘震荡整理为主 [8][63] - A股行情的持续性将取决于市场驱动因素是否能从流动性驱动顺利向盈利驱动切换,经济基本面发展趋势是决定牛市是否存在“第二阶段”的关键 [8][65] - 投资策略建议以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重点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机会、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的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以及各类主题机会 [8][66] 三季度市场回顾 - 2025年三季度A股进一步走强,沪深指数在增量资金入场推动下创出本轮上涨行情新高,沪指单季上涨12.7%,深证成指单季上涨29.3%,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50.4%和49.0% [15] - 三季度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2.11万亿元,较二季度日均成交金额大幅增长68% [15] - 行业表现方面,除银行板块下跌10.2%外,其余板块均上涨,TMT板块表现亮眼,电子、通信、传媒分别上涨47.6%、48.6%和20.3%,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涨幅也居前,分别为44.7%和41.8% [16] 海外环境分析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25BP至4.00%-4.25%,为时隔9个月后再度开启降息 [19] - 根据SEP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在2025年年底预计为3.6%,2026年年底为3.4%,2027年年底为3.1,即2025年仍有2次25BP的降息空间 [19] - 四季度美联储降息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鲍威尔讲话指出就业与通胀风险平衡发生转变,但未出现一边倒局面,“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 [4][23][27] 国内经济形势 - 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受出口增速放缓、反内卷推进、财政支持力度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三季度国内GDP增速在4.8%左右 [5][29] - 7、8月份出口增速分别为7.1%和4.4%,合计增长5.7%,较1-6月的5.9%有所放缓;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上月放缓0.5个百分点;8月社零同比增长3.4%,继续创年内新低;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0.5% [30][32] - 政策稳增长力度有望增强,三季度以来已出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措施 [5][37][40] A股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A营业收入增速为-0.03%,较一季度的-0.32%有所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45%,较一季度的3.66%有所放缓 [41] - A股非金融营收增速为-0.47%,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4%,行业表现分化,金融板块盈利改善,非银金融归母净利润增长18.36%,银行盈利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44] - TMT板块、有色金属及部分中游领域表现占优,电子增长28.42%,通信增长7.74%,传媒增长28.70%,机械设备增长18.07%,有色金属增长35.94% [44] - 预计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增速低点在2024年已经出现,2025年全年盈利在低基数之下有望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47] 资金面分析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四季度以中长期资金、居民资金、国际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流入趋势仍有望延续 [7][48] - 政策推动下长期资金入市有望取得更多进展,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共计2200亿元 [48][49] - 居民资金入市仍有空间,7、8月份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存款活期化趋势显现,7月非银存款多增1.39万亿元,8月多增0.55万亿元,截至2025年8月居民储蓄存款规模约161万亿元 [50] - 弱美元背景下,国际资金有望进一步回流A股 [52] “十五五”规划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公布“十五五”规划建议稿,为未来5年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蓝图和行动纲领 [7][53] - “十五五”规划将为A股市场提供新的指引,有关产业发展思路、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区域发展战略、财税等领域体制改革路线将成为四季度重要投资主线 [7][56] - 预计“十五五”期间GDP增速目标将设在4.5%左右,政策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 [56] 四季度市场展望 - 三季度A股受长线资金入市、场内杠杆资金加仓、存款搬家等因素驱动,市场估值明显修复,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为5.17%,处于过去20年54%分位数水平 [8][58] - 四季度A股面临的宏观约束增大,国内GDP增速面临进一步放缓压力,A股整体业绩增长弹性相对有限 [8][60][61] - 四季度A股市场上行节奏料将放缓,沪深指数或以横盘震荡整理为主,市场驱动因素需从流动性驱动向盈利驱动切换 [8][63][6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投资机会,包括产业发展思路、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区域发展战略等 [8][66] - 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关注A股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机会,包括高股息价值板块、各领域行业龙头,重点推荐非银、有色、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龙头个股 [8][66] - 继续关注各类主题机会,重点推荐国防军工、科技(AI、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大消费(创新药、新消费)、重组等 [8][66] - 高端制造方向关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新能源方向关注光伏、风电、锂电等供需格局改善机会 [68][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