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两大万亿级赛道叠加,空天经济引擎如何驱动深圳“航天梦”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23:42
万亿级市场或有新引擎。5月24日,"卫星通信赋能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研讨会"在深圳落地,多名科研 专家聚焦低空经济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在深圳发布国内首个"卫星通信赋能无人机全场景通 信解决方案",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也建立战略同盟。研讨会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与 北京星途智联等业内主办。 去年初,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新型基础设 施,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研究。7月,工信部《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 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 制度改革。 深圳官方也动作频频。去年3月,深圳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是此前"20+8"产业集群的"升级"版,《实施方案》特别新增了低 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旨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政策加持下,卫星互联网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据中信证券预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万亿元市 场规模。而随着卫星互联网、空天网络,包括遥感、导航等的应用,有业内估计整个市场向万 ...
晚报 | 5月2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5-25 22:43
智能制造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1] - 政策驱动下绿色制造板块有望获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扩张,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达6430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2030年目标超过40% [1] 园区开发 - 商务部印发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 [2] - 政策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向开放型、创新型、绿色化转型,预计2025年总产值达15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0%,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均超24% [2][3] 数字身份证 - 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 [4] 鸿蒙 - 深开鸿发布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OS,未来三个月将上线智能机器人"驭"系列产品,涵盖无人机、机器狗等多形态硬件 [4] - 机构预测百万台机器人将带动超210亿元操作系统市场需求,鸿蒙系统加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 [4][5] 低轨卫星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进入公测阶段,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中国电信已推出30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 [5] - 2025年卫星互联网将迎高密度发射,G60星座累计发射90颗组网星,华为MateX6将支持低轨卫星直连 [6] 储能 - 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整合锂电池和钠电池优势,拓展钠离子电池储能应用场景 [6] - 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技术加速落地,光储经济性驱动能源转型,储能需求有望加速 [7] 宏观行业新闻 - 央行、外汇局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 [8] -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实现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情况"三清",产品可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 [10] - 英伟达对华芯片售价将大幅低于H20芯片,预计6月开始量产 [10] 主题复盘 - 核聚变、医药、机器人、大消费、光刻机、新能源汽车、资产重组、固态电池、量子计算、军工等板块活跃 [13][14][15]
消息称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进入公测阶段,卫星互联网应用侧市场有望加速打开
选股宝· 2025-05-25 22:37
行业动态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进入公测阶段 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 在无网络覆盖区域提供网络连接 [1] - 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热点和趋势 产品和服务加快普及 [1] - 中国电信联合华为、荣耀等品牌已推出30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 卫星通信从专业领域迈入大众消费市场 [1] - 2025年是卫星互联网高密度发射关键年份 终端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拐点 [1] 产业链进展 产能端 - 2025年多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将迎来首飞 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持续降低 大规模发星能力快速提高 [1] 基建端 - G60星座累计发射5批共90颗组网星 GW累计发射3批组网星 高密度发射持续推进 [1] 应用端 - 垣信卫星示范应用逐步落地 巴西、泰国等国商业化拓展持续打开 [1] - 华为MateX6将支持低轨卫星直连 在技术标准推动下应用侧市场加速打开 [1] 相关公司 - 普天科技是卫星互联网"国家队" 具有54所等重要背景 合作有望不断加深 [2] - 陕西华达生产的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覆盖各类高轨卫星、低轨卫星等航天领域 [2]
卫星互联网抢先布局,等待应用落地
华西证券· 2025-05-25 2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星座常态化发射,通信容量增大、时延降低,手机宽带直连卫星与低轨卫星网联智能驾驶系统相关应用有望快速落地 [2][10] - 内外环境导致通信板块高波动,无线资本开支下降使相关领域业绩承压,算力相关领域业绩支撑较强,部分行业底部订单逐渐恢复,盈利状况有望释放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抢先布局卫星领域,推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 - 4月29日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成功发射,低轨01组和02组分别于2024年12月16日和2025年2月11日发射;国网GW星座是我国首个空天一体6G互联网计划,含GW - A59和GW - A2子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上海垣信“千帆星座”和鸿擎科技“Honghu - 3星座”也计划部署万颗卫星,GW星座与千帆星座已常态化发射 [1][6] - 2024年中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占全球发射数的26%,运营商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 [7] 手机宽带直连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 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达25款,覆盖华为等品牌,累计销量超1600万部;天通卫星与4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合作,支持当地用户不换卡、不换号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 [8] - 2025年4月1日我国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实验卫星0001至0004星,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等技术实验验证,预计相关测试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8] 低轨卫星网联自动驾驶系统验证 - 2025年4月银河航天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在中国香港首次用低轨卫星互联网验证网联自动驾驶系统;1月银河航天完成香港一期低轨宽带卫星演示站建设并完成通信试验 [9] - 测试中有3颗低轨卫星提供网络覆盖,结果表明低轨卫星通信能满足自动驾驶汽车数据传输实时性需求,端到端时延小于100ms [9] 投资逻辑及产业链受益标的 - 芯片及T/R组件相关产业受益上市公司有铖昌科技、国博电子等 [10] - 终端天线相关产业链涉及铖昌科技等上市公司及天锐星通等非上市公司 [12] - 终端芯片与核心网受益方包括三大运营商、海格通信等 [12] 近期通信板块观点及推荐逻辑 算力&通信基础设施 - 推荐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无线通信&服务器等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相关配套服务商英维克、新雷能等;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等 [13] 光网络升级 - 推荐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激光器受益标的源杰科技、长光华芯 [13] 边缘算力 - 推荐边缘安全厂商网宿科技,边缘节点厂商优刻得、首都在线等 [13]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5G - A通感一体化中天线及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等;短波超短波等产业链相关厂商海格通信、烽火电子等;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迅等;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等;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 [14] 产业智能制造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数字孪生相关厂商能科科技、赛意信息等;工业交换机厂商三旺通信、映翰通等;能源互联网相关厂商金卡智能、威胜信息等;控制器相关企业拓邦股份,云会议相关企业亿联网络 [15] 信息安全相关受益标的 - 推荐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奇安信等;硬件厂商星网锐捷等;专网领域海能达、海格通信等;铁路领域佳讯飞鸿 [17] 液晶面板 - 推荐TCL科技 [17]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河南经济数据里的“拼抢密码”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河南经济表现 - 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 [1] - 4月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82.1%,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4% [4] - 全社会用电量4月同比增长6.83% [4] 政策支持 - 推出28条一季度"开门红"政策和24条二季度"双过半"措施 [4] - 工业投资前4月同比增长26.6%,高于全国14.9个百分点 [4] - 郑州一季度汽车产量达28.25万辆,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投用 [4] - 建立覆盖900家工业企业和600家服务业企业的包保服务机制 [5] 产业升级 - 洛阳轴承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比达70%,风电主轴承市占率超40% [5]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 [5] - 4月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70% [6] - 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7%,商务服务业增长14.6% [6] 消费与投资 - 省级安排1.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4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4.9% [7] - 1-4月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0.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6.7个百分点 [8] - 卢氏县1-4月农产品出口额达5.94亿元 [8]
【RimeData周报05.17-05.23】产业基金加持,医药健康融资热潮涌动
Wind万得· 2025-05-25 06:42
投融概况 - 截至2025年5月23日18:00,本周融资事件共130起,较上周增加42起,融资金额总计约38.28亿元,较上周增加7.49亿元 [4] - 本周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19起,较上周增加3起 [4] - 本周公开退出案例33个,与上周持平,129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增加29家 [4] - 本周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80起,较上周增加17起,500万以下融资事件8起,500万-1000万融资事件39起,1000万-5000万融资事件11起,5000万-1亿融资事件19起,1-5亿融资事件3起 [5] 热门投资事件 - 鹏鹄物宇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卫星物联网运营商全球布局及5G IoT NTN系统研发 [7] - 创芯国际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类器官技术研发转化与全球化商业布局 [7] - 中物产业运营完成5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拓展收购网络、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 [8] - 蓝芯算力完成过亿元股权融资,专注于RISC-V指令集高性能服务器CPU研发 [8]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为医药健康(28起)、电子(25起)、信息技术(19起)、装备制造、消费品与服务,合计占比76.15% [12]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为医药健康、信息技术、消费品与服务、电子、装备制造,合计占比83.76%,医药健康领域近1月共有25起亿元及以上融资事件 [14][15] - 医药健康领域受政策支持,北京市计划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医药并购基金 [15]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为江苏省(29起)、广东省(22起)、浙江省(22起)、北京市(16起)、上海市(9起),合计占比75.38% [17][20]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为浙江省(8.30亿元)、广东省(6.75亿元)、北京市(6.65亿元)、山东省(5.20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2.45亿元),合计占比76.64% [17][20] 融资轮次 - 本周天使轮和A轮最活跃,合计74起,B轮23起,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占比60.00% [22] - A轮融资金额占比最高达37.16%,战略融资占比16.09% [22] 投资机构 - 本周129家机构参与投资,合计出手151次,北京国管(5次)、深创投(3次)、青鼎泰投资(3次)、粤科金融(3次)最活跃 [25] 退出情况 - 本周公开退出案例33个,股权转让13个,并购7个,新三板挂牌9个,IPO 4个 [30] - 退出案例数量最多行业为医药健康,材料、电子分居二、三位,合计占比57.58% [31] AI商业计划书分析 - AI工具可将商业计划书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生成包含11大核心维度的分析报告,提升投资决策效率 [33]
投资策略周报:从总量到结构:理解消费今年以来的领涨-20250524
开源证券· 2025-05-24 15:5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核心主线是“消费+科技”,4月以来和年初以来消费均领涨,细分板块中个护用品、动保等涨幅领先,推荐消费细分行业包括服装鞋帽、汽车等 [1][10][17] - 从财政扩张、地方债压制缓和等角度解释消费领涨原因,并给出行业配置“4+1”建议 [2][32] 各部分总结 消费领涨情况 - 4月以来(尤其是对等关税实施后)和年初以来,市场领涨细分板块以消费为主,个护用品、动保、饲料等品种涨幅领先,自2.12春季策略展望推荐服装鞋帽、汽车等消费细分行业 [1][10] 消费领涨原因 消费预期差1:财政即便是弱扩张,社零也有更高弹性 - 社零增速弹性对财政支出周期敏感,财政支出下行时社零弹性减弱,上行时社零弹性上行,2025年财政支出进入(弱)扩张周期,预计社零有更显著向上弹性 [2][17] - 2025年中央财政赤字率预计从2024年的3%左右提升到4%左右,支出力度明显上行;地方政府债务政策转变,投融资能力增强,虽GDP目标增速仍为5%左右,但社零弹性将强于GDP弹性 [21] - 社零增速整体与房价相关性不强烈,但房价与“服务CPI”相关性紧密,2025年财政支出扩张带来社零弹性,但房价上行弹性弱限制服务CPI弹性 [22] - 财政支出通过收入效应、就业创造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消费,以社会保障与转移支付直接传导和基础设施等间接传导两种形式实现 [25][26] 消费预期差2:地方债对消费的压制的缓和 - 地方债务对消费存在压制,债务压力越高的省份,社零下行幅度越显著,化债工作开启后消费将获得内生性复苏驱动力 [2][27] - 高债务负担省份社零细分消费项中,金银珠宝、服装鞋帽等拖累显著的细分项有望明显反弹 [27] 财政线索:财政边际扩张的方向 - 即便消费政策刺激力度弱,凭财政扩张和化债支持,消费复苏依然可期;历史上获财政边际支持扩张的方向,在财政扩张中获显著超额收益 [3][31] - 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2025年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政策支持向消费和科技倾斜,尤其消费维度提及服务消费,财政对消费边际支出将持续扩张带来超额收益指引 [3][31] 投资建议 - 公募新规后机构投资者对“组合管理”重视程度将大大提升,大变局下“变”关注地缘风险溢价下行品种,“不变”关注国内确定性和预期差 [4][32] - 行业配置“4+1”建议:“内循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底仓 [4][32]
理解消费今年以来的领涨——从总量到结构
开源证券· 2025-05-24 15:20
消费领涨情况 - 4月以来和年初以来,市场领涨细分板块以消费为主,个护用品、动保、饲料等品种涨幅领先[1][10] 消费领涨原因 - 财政支出从2023 - 2024年收缩周期进入2025年弱扩张周期,预计社零在2025年有更显著向上弹性,2025年财政赤字率预计从2024年的3%左右提升至4%左右,GDP目标增速仍为5%左右[2][21] - 地方债对消费的压制缓和,化债工作开启后,高债务负担省份金银珠宝、服装鞋帽等细分消费项有望明显反弹[2][27] - 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2025年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政策支持向消费和科技倾斜,财政对消费边际支出将持续扩张[3][31] 投资建议 - 行业配置“4 + 1”建议,包括“内循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自主可控 + 军工、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底仓[4][32] 风险提示 - 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动放大市场波动[33] - 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恶化风险[34] - 测算的定价模型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35]
国会山上股神多
远川研究所· 2025-05-23 14:32
远川投资评论 . 看更好的资管内容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投资评论 ,作者吴文涛 当国内金融圈正在流行从"金饭碗"到"铁饭碗"的上岸路线时,美国的议员们已经展现出了睥睨华尔街的投资实力。 被誉为国会山股神的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2024年又秀出一波70.9%收益率的投资操作。别看她相对"国运指数"纳斯达克还有40%的超额,但放在一众国会 议员里也不过排在第十位。共和党众议员大卫·劳泽凭借着英伟达的持仓,以149%的年度收益率一举夺魁。 相比之下,晨星评选出的美国2024年前十佳基金,第一名的收益率不过56.13%,在国会山的世界里,甚至拿不到自己的号码牌。 | 晨星榜单中 收益前十的基金 | 投资收益 | 国会中 收益前十的议员 | 投资收益 | | --- | --- | --- | --- | | Alger Focus Equity Z US | 56.13 | David Rouzer | 149.00 | | Alger American Asset | 52 19 | Debbie Schultz | 142.30 | | | | 有 科技股 的民主党议员 平均收益率 为31%,整体更倾向于持有金融和大 ...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商用遥感卫星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23 11:20
产业概况 - 遥感卫星利用遥感器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可在轨道运行数年,覆盖指定地域[1] - 卫星本体由平台系统(主平台、散热片、供电单元等)和载荷系统(推力器、GPS天线、存储器等)组成[1] - 按用途分为气象卫星(气象数据搜集)、陆地卫星(地球资源环境信息)和海洋卫星(海洋资源环境信息)[2][4] 产业链剖析 - 上游包括卫星制造(金属材料、芯片、电源等)、卫星发射服务(运载火箭研制、在轨交付)和地面设备制造(网络设备、消费设备)[5] - 中游为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包括地面运营商和数据运营商,提供数据产品销售及服务解决方案[6] - 下游应用领域分为B端(政府企业)和C端(消费者),通过卫星系统传递价值[6] - 产业集中度高,上游由中国航天、中国卫星主导,中游分自有卫星(中国卫星、欧比特等)和无自有卫星(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等)两类企业[8] 行业发展历程 - 2014-2017年为政策推动起步期,国务院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遥感,长光卫星成立并发射吉林一号首组卫星[10] - 2015-2019年为快速发展期,民营企业进入,"北京二号"成为首个民用商业卫星项目,北斗三代升空[11] - 2020年至今为大规模商用期,垣信、星网等企业宣布组网计划,星座建设加速[11] 政策背景 - 2024年8月国务院要求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生态环境动态监控[16] - 2024年2月国务院提出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拓展国际合作[16] - 2023年12月国务院鼓励运用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建设[16] - 2023年5月国务院推进构建民商统筹的卫星遥感系统,加强民用遥感应用[1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2年发射105颗遥感卫星首超美国,2023年发射160余颗[17] - 2024年商业卫星发射占比78.2%,其中遥感卫星占39.3%(79颗)[19] - 截至2023年底在轨商业遥感卫星超323颗,数据类型覆盖光学、雷达、高光谱等[22] - 商业化模式分自有卫星运营商(中国卫星、长光卫星等)和无自有卫星运营商(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等)[23] - 2023年遥感卫星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直接效益5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210亿元(同比+5%)[26][27] 行业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东方红(国有)、长光卫星、航天宏图等,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和核心技术[28] - 第二梯队: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等,专注卫星制造和运营服务[28] - 第三梯队:亨通华海、天润科技等,主营数据增值和应用方案定制[29] 发展前景与趋势 - 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动下,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372亿元(年增速约10%)[32] - 技术创新方向:小型化星座组网、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SAR雷达、AI数据分析[35] - 场景创新重点:精准农业、气象环境监测、灾害预警、海洋监测[35] - 市场竞争趋势:低轨星座竞争加剧、国企与民企博弈、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差异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