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智能王燕清:穿越周期的“头号工程师”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3
公司发展历程 - 从无锡一间简陋小仓库起步,业务如今遍及全球,从"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发展为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的智能装备龙头企业 [7] - 董事长王燕清从一人身兼工程师、钳工、电工数职的创业者蜕变为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集团掌门人,但仍保持技术一线参与重大项目攻坚 [7] 技术创新突破 - 为松下开发的动力电池圆柱卷绕机效率达30PPM,刷新当时全球同类型设备纪录(松下自研设备仅26PPM) [8] - 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向全球顶尖电池企业交付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9] - 构建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整线技术矩阵,覆盖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到化成分容全工序 [9] 储能业务布局 - 储能装备订单累计超300GWh,覆盖电芯制造、模组/PACK、充放电测试至集装箱储能系统集成的全价值链 [10] - 方壳314Ah/587Ah储能电池产线单线年产能达6GWh,600Ah以上大型储能方案已完成开发 [11] - 打造行业首条全自动化储能集装箱智能产线 [11] 行业技术前沿 - 同步布局钠离子电池、光伏TOPCon/BC等N型技术,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设备需求窗口期 [12] - 认为当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失衡,低端产能冗余与高端产能稀缺并存 [12] 全球化战略 - 海外业务逆势增长,目标占比达50%,已在德国建立海外总部与欧洲技术能力中心 [13] - 深化欧美核心市场本地化(扩建研发中心、搭建区域供应链),同步拓展东南亚、中东、拉美新兴市场(马来西亚、土耳其设分支机构) [13] - 强调跨文化融合,构建多元国际化团队 [13] 行业周期应对 - 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双轮驱动,定义当前调整为"大浪淘沙,回归理性"过程 [14] - 呼吁行业聚焦技术创新与价值挖掘,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14]
解码东莞韧性:下好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一盘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45
核心观点 - 东莞上半年GDP达6067.84亿元 同比增长4.8% 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产业韧性和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1] - 通过"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双路径推动产业升级 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 培育新质生产力 [1][2][3][5] - 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超7400亿元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高端装备出口增25%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23.4% [1][8][9] 工业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50%左右 [2][5] - 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万亿元 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2]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从2014年125亿元提升至2024年72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19.3% 居全省前列 [5] 存量产业升级 -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以"链式改造"为抓手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 [2] - 通过智能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 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1][2] - 数字化技术耦合制造业全流程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加速落地 [3] 新兴产业发展 - 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两大板块 引育优质企业和创新主体 [1][5] - 建设"人工智能岛" 预计6年内实现人工智能产值600亿元 [5] - 推动人工智能与移动终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深度融合 [5] 科技创新体系 - 深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加快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开放共享 [6] - 以松山湖科学城为牵引 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线转化 [6] 人才与消费市场 - "95后"人才吸引力跻身全国前十 Z世代求职者占比高 平均城市年龄33.4岁 [7][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 同比增长3.4% 年轻消费者占比超六成 [8] 外贸与全球化布局 - 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3.4% 高端装备出口增25%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23.4% [8][9] - 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自主品牌出海 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出海新生态 [9] - 拓展东盟等新兴市场 探索建立海外经贸联系点 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 [9]
“小巨人”企业近八成是民企
长江日报· 2025-07-29 08:42
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武汉民营企业总量达1159万家,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82万家 [1] - 民营经济贡献84%的独角兽企业和793%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民营经营主体新增企业182万家,净增幅13%,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5] 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表现 - 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793% [11] - 44家独角兽企业中民企占比84% [11] - 民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以上属于技术首创或首次应用 [13] 重点企业案例 - 芯擎科技发布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填补国产空白 [6] - 芯擎科技"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累计发货超100万片,出货量国产第一 [6] - 依迅北斗研发14纳米北斗高精度授时芯片,农机作业效率提升20% [10] - 湖北斯微特传动每日生产300个人形机器人"集成关节",体积缩小五分之一 [11] 产业贡献数据 - 上半年武汉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领域拉动增长17个百分点 [6]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 [11] - 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25294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622% [17] - 民营经济纳税户数达12295万户,比一季度增长867% [17]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 - 亿咖通、鼎龙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上下游协同攻关 [12] - 武汉市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17] - 实施初创育苗、小微跃升、骨干瞪羚、龙头引领"四个计划" [17]
深科达: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13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28日进行内部公示 公示期10天 员工可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反馈意见 [2] - 截至公示期满 未收到任何员工对拟激励对象提出的异议 [2] - 公示内容包含激励计划草案 摘要 考核管理办法及激励对象名单 [1] 激励对象资格审查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查了激励对象身份证件 劳动合同 职务信息等材料 [2] - 激励对象不包含独立董事 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 [3] - 所有激励对象均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条件 [3] 激励计划合法性结论 - 激励对象不存在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情形 [2] - 激励对象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或市场禁入的情况 [2]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符合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要求 [3]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7-28 17:20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依托新四军革命旧址群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串联18处革命旧址形成旅游动线[5] - 仰峰村通过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带动村民开设民宿及餐饮设施 年接待团队游客超5万人次[5] - 红色旅游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村民通过"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实现收入增长[5][7] 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 - 长兴县已形成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涵盖电池研发生产 原材料加工 零配件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环节[9]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规上新能源企业49家 年产值达210亿元 被列为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9] - 2024年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完成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项目83个[9]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通过生态修复和矿地复垦治理煤矿开采遗留问题 使山体生态得到恢复[7]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 实现从工业矿区向绿水青山的生态转型[7] - 生态环境改善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协同发展模式[1][7] 区域产业战略布局 - 长兴县重点发展智能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 智能装备 数字产业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9] - 石墨双极板作为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实现自动化生产 应用于氢能源汽车及长续航无人机领域[9] - 通过产业升级推动革命老区经济转型 实现民富村美的发展目标[11]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更新:武汉领先苏州,南京仅第7,佛山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02
新一线城市排名变化 - 2025年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显示武汉首次超越苏州跃居第四,成为最大亮点,成都连续九年蝉联榜首,杭州、重庆紧随其后 [1] - 西安和南京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七位,宁波排名末席,佛山首次入围 [1] - 长沙、郑州、天津等城市稳居中段,共同构成榜单完整图景 [1] 武汉崛起关键因素 - 武汉2024年GDP突破2.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连续三年超15% [1] - 光电子、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十家百亿级企业,长江存储带动半导体产业链集聚 [1] - 联想武汉基地年产智能设备突破1亿台,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超2000亿元 [1] 苏州发展瓶颈 - 苏州保持2.67万亿元经济总量优势,但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8% [2] - 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影响,过度依赖外资的产业结构暴露发展瓶颈 [2] 南京转型现状 - 南京GDP未突破2万亿元,拥有12所双一流高校和75家国家级研发机构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28.9%,低于武汉的35.6%,江北新区集聚500家生命健康企业 [2] - 紫金山实验室在6G技术取得突破,但新兴增长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2] 佛山制造业转型 - 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增长达22% [2] - 美的数字化工厂提升效率35%,海天味业AI品控系统将损耗率降至0.2% [2] - 联塑集团市政智慧管网系统已在50个城市落地 [2] 城市差异化发展 - 成都展现消费活力,杭州突出数字经济,武汉强化科技创新,佛山专注智造转型 [5] - 南京科教底蕴深厚,苏州开放优势待激活,产业革命与城市进化同频共振 [5]
资本为墨 服务作笔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7
科技金融支持 - 兴业银行宁德分行为思客琦提供6000万元授信支持智能装备生产线升级项目,截至2024年末授信总额超6亿元,累计投放超2亿元 [1][2] - 福建省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达6484亿元,同比增长24.9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5519亿元(+18.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987亿元(+42.83%) [2] - 兴业银行运用"技术流评价分析体系"基于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科技资质确定授信额度,突破传统抵押依赖模式 [2] 资本市场融资 - 星云股份完成A股定增募资6.37亿元投向储能系统及电池检测项目,华电新能登陆上交所主板,厦门港务等多家闽企披露并购重组计划 [4] - 吉宏股份港股上市募资5.22亿港元(35%用于技术开发),容大科技港股募资投入研发创新及产能扩张 [4] -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设立"海峡科技创新专板"等特色板块,助力铁拓机械从新三板转北交所上市 [4][5] 债券市场创新 - 福建省年内发行科技创新债16只规模达221亿元,兴业银行发行100亿元科创债支持科技贷款,省国资公司发行3亿元科创债用于股性资金支持 [6] - 兴业证券累计承销科技创新债券及票据51只(规模75.94亿元),知识产权ABS项目14只(规模25.52亿元) [7] - 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建立科创债储备项目库并推动增信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承销投资力度 [6] 企业案例 - 思客琦作为宁德新能源产业链关键企业,产品覆盖电芯装配至电池回收全流程,获银行"技术流"授信模式支持 [1][2] - 兴证期货为科技企业设计"熔断累购/累沽"方案应对研发环节市场波动风险 [3] - 华福证券通过产业基金结合自有股权投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先进科技赛道 [5]
潍坊市坊子区科技局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赋能区域发展新优势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9:4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坊子区科技局优化创新平台运行管理,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申报、人才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平台研发和服务能力 [2] - 组织企业与山东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10余次,推动山东大学潍坊研究院落地,与富源增压器、华美新材料等6家企业合作 [2] - 推动建设山东省智能农机技术创新中心、高速涡轮机构重点实验室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目标年内获批1家省级创新平台 [2]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水动力平台落户,项目列入山东省重大项目和新基建重点项目,聚焦海洋科学前沿技术研发 [3]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攻关 - 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专家团队为山东时利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解决技术难题 [4] - 围绕视觉传感模组、高性能激光等技术,与青腾机器人、山东矿机等公司合作研发集成智能装备 [4] - 与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余家高校合作开发动力换挡、自动化激光焊接产线等高精尖技术 [4] - 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微生物食品发酵等6个项目快速转化 [4] 科技项目与资金支持 - 推动同益光刻胶、潍柴雷沃等8家企业链上合作,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15项,获批资金超2000万元 [5] - 支持人机感算一体芯片、金属探测器等6个项目构建Deepseek应用平台,促成技术合作6项,推动12项成果在3个领域集成研发 [5] - 指导3家企业申报科技先投后股项目,帮助11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4笔,金额5898.3万元 [7] 创新服务与政策落地 - 组织科技、财务、金融专家对100余家重点企业培训,指导研发费用归集和加计扣除政策 [7] - 构建全域创新服务体系,探索"科技+金融"模式,通过科技云平台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一站式对接 [7]
今年上半年,东莞A股企业总市值达4971.61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6:51
东莞上市公司市值及分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莞上市公司总市值4971 61亿元 位居广东省第4(不含深圳) 占广东省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的8 67% 相比上个季度提升0 08个百分点 [2] - 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2073 11亿元 创业板2004 65亿元 科创板848 51亿元 北交所45 34亿元 [2] - 东莞A股上市企业总数63家 位居广东辖区(不含深圳)第2 地级市第1 占广东辖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总数的13 70% [2] - 主板21家 科创板9家 创业板31家 北交所2家 [2] 东莞上市公司IPO情况 - 2025年新增A股企业宏工科技 于4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 首发价格26 60元/股 新股发行数量2000万股 实际募资5 32亿元 募资净额4 7425亿元 [2] - 截至上半年东莞共有10家企业在A股候场IPO [3] - 1家处于IPO已审核通过状态(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家已回复(3次)(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1家已问询(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家中止审查(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 6家处于IPO已受理状态(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腾信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天行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邦泽创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
From Zero to Hero? Why GoPro's Rally Could Be More Than It Seems
MarketBeat· 2025-07-25 04:49
公司股价表现 - GoPro股价在7月底突然大幅反弹 交易量从日均不足400万飙升至单日2.51亿 [1] - 当前股价1.47美元 52周波动区间0.40-2.37美元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0.75美元 [2] - 股价异动具有典型meme stock特征 但背后可能存在实质性业务转变 [2][3] 财务重整战略 - 2025年Q1运营费用同比减少26% 管理层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年盈利 [4][5] - 目标年底持有7500万美元现金并保持零负债 强化资产负债表安全性 [5] - 重点关注Q2财报中35.5%毛利率目标的达成情况 [13] 产品生态构建 - 推出HERO13相机及HB系列可互换镜头 增强用户粘性与单客收入 [7] - 赢得ITC专利诉讼 保护标志性相机设计专利抵御竞品Insta360侵权 [8] - 引进Fox Factory CEO进入董事会 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 [9] 新增长引擎布局 - 收购Forcite Helmet Systems进军智能头盔市场 开辟全新产品线 [10] - 分析师0.75美元目标价未充分反映新业务潜力 存在估值重构空间 [11] - 智能头盔战略若成功 可能将公司重新定义为多元化科技企业 [11] 市场关注焦点 - 当前分析师共识评级为"持有" 但未进入机构推荐前五名单 [15] - 需验证三大转型支柱执行效果:财务纪律/产品护城河/新业务拓展 [12] - 下一阶段关键观察点为Q2财报披露的运营数据与战略进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