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

搜索文档
特朗普突然对越南下狠手!20% 关税砸向千亿美元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7-15 01:18
关税政策冲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越南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征收至少20%关税,转运商品税率高达40%,远超谈判预期的10-15% [1][3] - 4月拟定的46%惩罚性关税经谈判降至20%,但叠加"最惠国待遇"后实际税率更高 [3] - 晶澳太阳能越南工厂的太阳能组件面临120%关税,几乎丧失竞争力 [4] 越南经济数据与应对策略 -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1235亿美元,占其总出口30%以上 [5] - 计算机、电子元件等主力产品对美出口同比激增57.6%,但20%关税将侵蚀企业15-20%利润 [5] - 越南盾汇率暴跌至历史低点,胡志明股市单周蒸发660亿美元市值 [5] - 通过"抢出口"策略实现过渡期对美出口激增57.6%,但长期需依赖技术升级和供应链自主化 [6] 行业影响与企业动态 - 电子制造业逆势增长36.2%,计算机及电子元件出口占总出口21%,三星、英特尔加速布局越南半导体产线 [12] - 纺织业80%原材料依赖中国,美国要求越南降低该比例并开放汽车、半导体市场 [13] - 部分企业选择分摊关税成本(如中国纸板厂),部分产能转移至柬埔寨、老挝 [4][15] 贸易多元化与产业升级 - 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32%,对印度出口增长18%,RCEP框架贸易额占比提升至45% [12] - 虾类出口成功抢占中国市场,2025年对华龙虾出口量同比暴涨8倍 [12] - 推动"工业4.0"计划,目标2030年前将电子制造业附加值提升至40% [15] 全球供应链重构 - 中国对越出口中70%为支持越南制造业的原材料,仅3%用于"转运"规避关税 [7] - 越南拟三年内将中国原材料依赖度降至50%以下,加大本土零部件采购 [15] - 东盟10国联合谴责美国关税扰乱区域供应链,呼吁WTO集体维权 [14] 法律与技术反制 - 越南启动WTO诉讼程序指控美国违反非歧视原则,联合12国提交申诉 [15] - 政府拟拨50亿美元专项基金用于出口补贴,但可能加剧财政赤字 [9] - 货币贬值(如越南盾再贬10%)或成对冲关税手段 [9]
百隆东方:业绩预增主要是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提升所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5 00:07
业绩预增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50.21%至75.97% [1] -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亿元至3.83亿元,同比增长201.87%到257.94% [1] - 业绩预增主要由于上半年以来国内及海外市场订单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主营业务利润增加 [1]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公司在纺织行业复苏步伐不一的背景下,业绩表现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其作为色纺纱龙头的综合竞争力 [1] - 公司在产能利用和运营效率方面持续优化,制造端保持稳定输出 [1] - 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带动平均售价提升 [1] 产能布局 - 公司早在2013年便启动越南布局,目前已在越南建成多个生产基地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越南拥有约126万锭的纺纱产能,占公司全部产能约77% [1] - 越南工厂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7亿元,同比增长13.03%,净利润达5.04亿元,同比增长299.91% [2] 成本控制与绿色制造 - 越南工厂完成锅炉系统生物质燃料改造,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 [2] - 国内基地同步推进节能设备升级与清洁染整工艺应用,绿色制造水平得以提升 [2] - 公司持续在越南推进智能化与绿色制造改造,强化了对国际品牌ESG要求的响应能力 [2] 海外扩张 - 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继续投入百隆(越南)有限公司39万锭纱线剩余扩产项目,有序推进新产能建设进度 [2] - 越南基地已由传统的"成本洼地"转化为企业面向全球市场的"效率高地"和"交付中枢" [2] - 越南自贸协定网络提升了出口通畅性 [2]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 - 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达1.12亿元,聚焦柔性纺纱、一体化加工、AI智配染色等方向 [3] - 仿山羊绒花纱、功能纤维变相染色等创新成果加快落地,产品触感与性能表现进一步提升 [3] - 公司发布2025春夏与秋冬流行色卡,强化在色彩趋势与消费共情层面的市场引导力 [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以创新研发赋能主业,推进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 [3] - 公司将拓展多元市场,以更优产品服务更多客户,提升市场份额 [3]
如意集团: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1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00万元至10,75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669.52万元增加67.04%-130.2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700万元至10,65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593.07万元增加67.64%-131.87%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30元/股至0.41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18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主要由于计提折旧、减值等非现金支出压低账面利润 [1] - 美国关税政策及供应链转移导致消费市场需求低迷 [1] - 终端价格竞争力削弱导致订单量未达预期 [1] - 营业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 [1] 财务数据说明 - 本期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 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2]
数据复盘丨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概念走强 3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8:5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519.65点,涨0.27%,成交额6231.02亿元;深证成指报10684.52点,跌0.11%,成交额8356.48亿元;创业板指报2197.07点,跌0.45%,成交额3872.8亿元;科创50指数报992.39点,跌0.21%,成交额229.22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458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533.83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3019只个股上涨,1967只个股下跌,平盘个股154只,停牌个股10只 [2] - 72只个股涨停,20只个股跌停 [2] 行业与概念表现 - 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纺织服饰、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生物、建筑材料等行业涨幅靠前 [2] - PEEK材料、人形机器人、发电机、地热能、有机硅、超超临界发电、高压快充、创新药、工业母机等概念走势活跃 [2] - 房地产、传媒、证券、教育、保险、商贸零售等行业跌幅居前 [2] - 券商、财税数字化、短剧互动游戏、盲盒经济、智谱AI、跨境支付等概念走势较弱 [2]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化工等行业 [2]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65.76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21.12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63.66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0.09亿元 [4] - 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煤炭、石油石化4个行业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94亿元、1.17亿元、0.38亿元、0.37亿元 [4]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净流出金额为72.72亿元;非银金融、有色金属、传媒、电子、通信、国防军工等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靠前 [4] - 3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中际旭创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金额为4.97亿元 [6] - 92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超1亿元,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净流出金额为13.08亿元 [8]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约3389.2万元,净买入的个股17只,净卖出的个股14只 [10] - 襄阳轴承获机构净买入最多,净买入金额约1.11亿元;思源电气被机构净卖出最多,净卖出金额约1.63亿元 [10] ETF表现 - 500质量成长ETF近五日涨跌1.72%,市盈率16.36倍,最新份额为5.0亿份,减少了11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8万元 [12]
卓郎智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1亿元到-1.1亿元
快讯· 2025-07-14 18:3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亿元到-1.1亿元 [1]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亿元到-1.2亿元 [1]
高温“烤”验催热“清凉经济” 避暑秘境+防晒科技走俏
央视新闻· 2025-07-14 15:57
旅游消费升温 - 多地持续高温推动避暑旅游需求 湖北神农架以平均22℃温度成为热门避暑目的地[1][2] - 神农架推出沉浸式文旅项目 包括原始森林探秘 云海观赏 大九湖湿地夜游 星空露营等体验[4] - 当地通过篝火晚会 民俗表演 露天电影等夜间经济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提升消费粘性[6][8] 功能性面料行业爆发 - 福建晋江功能性面料订单激增 涵盖防晒 凉感 驱蚊 速干等品类 应用于运动服和户外服装[10][16] - 防晒面料UPF50技术成为基础需求 部分企业通过微胶囊技术开发出薄荷系列面料 兼具抗菌除臭功能[21][25] - 晋江数百家面料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中控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 产能效率显著提升[27][29] 产业链升级趋势 - 晋江从传统制造向供应链商贸中心转型 建立研发-生产-展贸-物流全链条生态[29][31] - 防晒类面料技术附加值高 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部分企业海外订单占比从40%转向内需为主[14][18] - 行业加速智慧型面料研发 探索智能温控 透气结构调节等创新方向[25]
近代化的中国“弹性”——对弹性社会与超稳定结构的一种解读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5:52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理论 - "弹性社会"理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多元经济基础与复杂控制系统,能够吸收变革能量但难以突破既定框架,表现为新旧因素并存与阶级对立交织 [1] - "超稳定结构"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通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系统的强耦合实现周期性震荡与修复,农民起义等动乱成为系统修复的"安全阀" [1][2] - 两种理论差异在于:"弹性社会"强调微观渐变如租佃关系货币化,"超稳定结构"侧重宏观循环如王朝更替重建旧秩序 [3][4] 城市经济模式比较 - 苏杭型城市体现"弹性社会"特征,明清时期形成"府城+卫星市镇"格局,新旧经济形态共存但受制于海禁政策未能突破农业本位 [6] - 开封型城市呈现"超稳定结构"特点,经济结构单一依赖漕运与农本,缺乏多元土地建制和区域分工体系 [6] - 两类城市发展路径分化:苏杭依靠市场化内生增长实现弹性缓冲,开封依赖政治权力外生驱动导致系统性崩溃 [7] 工业革命冲击与洋务运动 - 工业革命通过经济脱嵌、政治失序、士人转型三重机制瓦解"超稳定结构",推动中国从周期性震荡转入现代性探索 [11] - 洋务运动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形成"官督商办"混合经济模式,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技术溢出带动周边工业化升级 [16] - 民族工业呈现"小农经济—手工业—近代工业"混合结构,如无锡荣氏面粉厂与当地麦作经济形成区域性循环 [18] 社会阶层转型 - 士绅阶层将地租收入转化为工业资本,张謇等建立"企业—社区"一体化模式延续乡族协调机制 [18] - 劳工阶层形成"半工半农"弹性身份,江南制造局雇工超2000人但仍保留封建工头制管理 [19] - 买办阶层充当官商缓冲,唐廷枢等利用外资银行贷款缓解本土资金短缺 [19] 产业转型特征 - 丝织业采用"机器生产+家庭代工"混合模式,延续弹性社会"新旧共生"特征 [20] - 民族工业资本来源多元,依赖地租转化、官僚资本和外国银行贷款,暴露依附性发展局限 [20] - 意识形态尝试调和工业化与儒家伦理,通过"实业救国"话语但管理仍保留工头制 [21]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7月第2周)-20250714
平安证券· 2025-07-14 14:12
工业 - 本周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1.3%,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提升3.2%,山东地炼开工率环比提升2.6%,汽车轮胎半钢胎开工率环比提升3.6%,全钢胎开工率环比提升1.3%[10][14][18] - 浮法玻璃开工率环比基本持平,库存环比回落2.9%[12] - 五大钢材品种产量和表观需求、纺织聚酯开工率、聚酯织造业开工率季节性调整[2] 地产 - 本周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较上周提升0.7个百分点,7月以来(截至11日)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调整[2] - 截至6月30日,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 - 0.29%[2][23] 内需 - 7月1 - 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6月同比增长15%[2] - 截至6月27日,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9%[2] - 截至7月6日,近四周邮政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长16.1%,较上周提升0.1个百分点[2] - 本周(截至7月11日)日均电影票房收入9223万元,较上周有所调整[2] - 本周(截至7月11日)百度迁徙指数较上周环比增长3.8%,同比增速为14.1%;国内执行航班基本持平于上周,同比增长2.3%[2] 外需 - 截至7月6日,近四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1%,较上周提升3.4个百分点;近四周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5%,较上周提升1.4个百分点[2] - 7月前10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5%,较6月增速提升5.2个百分点[2] -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 - 2.2%,宁波、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继续调整[2]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2][36]
美国对东盟宣战后,鲁比奥直飞亚洲,王毅也将赴会,双方正面交锋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21
夹在中美之间的东盟,目前正展现出超预期的战略清醒。巴拿马总统穆利诺面对鲁比奥"收回运河"要求时强硬回击:"运河属 于巴拿马!"马来西亚、印尼亦多次表态"拒绝代理人战争"。而新加坡则推动数字支付系统兼容中国支付软件;越南加速加入 金砖国家磋商;泰国申请加入CPTPP。另外,东盟或借外长会推动"联合反制美国关税",仿效欧盟对钢铝税发起WTO诉讼的 先例。 吉隆坡的这场外交交锋,本质是两种国际秩序观的碰撞。一方面是美国的"霸权惯性",从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到对14国 突袭征税,特朗普政府仍迷信强权即真理。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多极实践",王毅曾提醒鲁比奥"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此 次中国以东盟舞台践行"共同安全"理念,明显更符合东盟的整体利益。 二是意图离间中俄与东盟关系,美方高调宣称鲁比奥将在会议期间与中俄外长分别会晤,意图借大国博弈舞台施压东盟选 边。然而,鲁比奥的筹码已大打折扣。就在他取消访韩当天,特朗普同步宣布对韩征收25%汽车关税,盟友待遇令东盟各国 心寒。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此前直言:"若今天被迫选边,东盟或选美国;但20年后,必然转向中国。" 王毅此行被赋予更清晰的使命。1月与鲁比奥通话时,王毅以"好 ...
印度:这就是信任美国的代价
虎嗅· 2025-07-14 12:06
能源安全与贸易冲突 - 印度近50%石油依赖俄罗斯供应 这一比例使其能源安全面临美国500%惩罚性关税的直接威胁 [3][4] - 俄罗斯石油相比中东原油每桶便宜7-8美元 过去一个财年(去年4月至今年2月)为印度节省79亿美元进口成本 同比多省30亿美元 [6][18] - 美国拟制裁法案针对印度年出口额800-900亿美元的核心品类 包括仿制药(占全球供应20%)、汽车零部件和纺织品等支柱产业 [19][31][32] 战略自主与经济代价 - 印度"战略自主"政策面临三重考验:能源备胎不足(仅俄罗斯供应占比达50%)、金融体系美元依赖度高(缺乏卢比-卢布独立结算通道)、美国市场集中度过高(占出口总额15%-18%) [30][41][42] - 潜在经济损失存在不对称性:节省的80亿美元能源成本可能被200亿美元级出口损失抵消(约占GDP 0.5%) 并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34][58] - 多元化布局需加速推进 包括扩建战略石油储备(目前仅满足9.5天需求)、开拓中东/非洲能源渠道 以及欧盟/东南亚等替代市场 [41][42][56] 全球供应链重构 - 美国次级制裁引发WTO规则危机 可能造成全球贸易体系按意识形态阵营分裂 形成两套并行的技术标准/支付系统/供应链网络 [48][49] - 印度深度嵌入的全球价值链面临断裂风险 关键零部件断供可能性上升 特别是医药原料药(占全球12%)和电子元件(进口依存度65%)领域 [49][50] - 新冷战格局下中等强国被迫采取"超级对冲"策略 印度正尝试在美俄之间建立能源-国防-贸易的平衡关系 但操作窗口持续收窄 [55][56][60] 产业转型压力 - 能源结构转型成为长期出路 需加速光伏(当前装机63GW)/风电(42GW)等可再生能源建设 但短期难以替代石油(占能源消费28%) [43][58] - 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对美出口受关税威胁(900亿美元) 同时国内通胀压力(CPI同比6.8%)制约产业升级投资 [18][32][34] - 跨国企业游说成为关键变量 需动员10家以上全球巨头(如塔塔、信实等)施加政治影响力以改变美国立法进程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