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搜索文档
康婷集团揽获“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28
公司动态 - 康婷集团企划中心总监王梓童女士代表公司出席"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 该大会主题为"求新迎变 质就非凡" 聚焦行业先锋思想与市场突围策略 [1] - 公司在同期举办的第三届"鲸鲨奖"颁奖盛典中荣获"2024年度中国社交商业新质发展典范企业"称号 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1] 战略发展 - 公司以科技创新培育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运行 [3] -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及高层次人才合作 践行"产 学 研 医"多层面协同发展模式 [3] - 未来将锚定2035年健康中国目标 聚焦大健康领域 促进新动能集聚 新业态涌现 新产业壮大 [5] 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大健康产业 通过技术攻坚与产品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以"新"赋能 凭"质"领航 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路径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3] - 将持续探索前沿科技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 多元化 高品质的健康消费需求 [5]
重磅利好!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09:31
消费新政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条具体举措,旨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支持等,为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支撑 [2] - 政策立足长远,打通消费领域金融堵点(尤其是服务消费和新消费),激活内需新引擎,当前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落地将显著提振信心 [3][5] - 服务消费(文旅、养老、数字消费)或好于实物消费,但前期涨幅较大的"新消费"概念股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3][8][1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外需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贸易壁垒、地缘局势不稳),推动经济向内需转型,消费占GDP比重(尤其服务消费)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5] - 消费存在结构性矛盾:商品消费饱和,服务消费(文旅、健康养老)供给不足,县域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潜力释放,传统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商品消费 [5] - 政策针对性推出5000亿元再贷款、拓宽债券融资等工具,解决服务消费企业融资渠道窄、中长期资金短缺问题 [5] 重点支持领域 - 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 [6] - 文旅消费:地方特色旅游、文旅结合项目 [6] - 健康养老:银发经济、长期护理保险、养老REITs [6][9] - 新型消费:智能穿戴、直播电商、AI+消费场景 [9] - 消费基础设施:充电桩、冷链物流 [9] 资本市场影响 - 服务消费领域(文旅景区、养老社区REITs)因信贷倾斜和债券融资放宽迎来估值修复 [9] - 新型消费板块在政府基金引导下催化创新企业增长 [9] - 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凭借中长期信贷支持及REITs发行降低资金成本,盈利弹性提升 [9]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旅游产业、保险行业、个人护理行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 [9] 板块投资机会与风险 - 传统消费:绝对估值低、高分红,但终端需求弱,未来机会在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带来的估值提升 [11] - 新消费(IP、美护、宠物食品、零食):股价已反映预期,需警惕终端增速环比降速导致的杀估值风险,且面临减持抛压 [11] - 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需回避管理层思维固化、产品落后的公司 [11]
177项目签约 引资1608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投资年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开幕 [2] - 立邦中国作为广州首批"城市合伙人"获授牌 未来将打造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样本 [4] - 全球800余名投资者参会 签约177个项目 涵盖24个产业领域 预计总投资额1608亿元 预计产值/营收额达3064亿元 [4] 企业经营主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 广州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38354万户 同比增长94% [5] - 2025年1-5月新登记经营主体3185万户 同比增长3837% 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268万户 占比842% 同比增长3297% [5] - 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及增速连续12个月居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 [5] 产业招商项目 - 2025年1-5月全市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281个 预计投资总额33473亿元 预计达产年产值/营收49654亿元 [6] - 投资总额或产值/营收超十亿元项目84个 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6] 关键产业发展 - 广州工业规模约25万亿 设立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 [7]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规模超5000亿 生物医药与健康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规模分别超2000亿 [7] - 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 其中25%企业营收超亿元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 核心企业超60家 [7] 企业投资案例 - 高德地图在花都区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 上海哈啰普惠在海珠区落地智驾总部 小鹏汽车布局南区零部件产业园 [7] - 恒瑞医药开展mRNA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科赛睿生物研发全球首创抗肿瘤新药 [7]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将于2025年10月竣工 规划年产能1万辆 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超5000台订单 [8] 独角兽企业生态 - 广州拥有24家独角兽企业 居全球城市第11位 国内第4位 [9] - 大湾区独角兽企业72家 占全国21% [9] - 文远知行上市后估值160亿元 小马智行估值340亿元 新晋独角兽包括芯粤能和趣丸 [10] - 全球独角兽企业1523家 美国758家居首 中国343家第二 主要分布在半导体 AI和新能源领域 [11]
尼尔森IQ报告:到2028年,全球健康经济规模将接近9万亿美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22:34
全球健康经济规模 - 预计到2028年全球健康经济规模将接近9万亿美元 [1] - 中国人均GDP迈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推动健康需求快速发展和变革 [1] 健康意识与数据分享 - 86%中国受访者定期采取行动改善健康远高于全球平均70% [2] - 77%中国受访者愿意分享个人健康数据以辅助健康决策 [2] - 81%中国受访者受社交媒体广告和网红推荐影响健康消费决策 [2] - 健康选择主要困扰包括成本过高44% 需求匹配难35% 标签复杂33% [2] 营养与肠道健康趋势 - 60%中国受访者比五年前更注重健康营养 [3] - 高纤维食品未来购买意向达67% 高蛋白植物基食品益生菌食品超级食品意向近50% [3] 减肥与体重管理需求 - 健康体重首要动机为健康原因80% 外貌38% 运动表现36% [4] - 18%中国受访者使用过减肥药物高于全球8% 37%持积极态度 [4] - 50%中国受访者愿在医疗专业人士推荐下使用减肥药物 [4] 心理情绪健康关注 - 61%中国受访者比五年前更重视心理情绪健康 [5] - 67%认为高质量睡眠重要性提升 34%愿为镇静功能产品支付10%溢价 [5] - 51%愿为提升心理健康购买健康科技产品 [5] 健康科技产品接受度 - 51%中国受访者绝对偏好健康功能科技产品 38%考虑价格因素 [6] - 购买决策因素包括功能特性81% 品牌声誉63% 用户评价63% 价格61% [6] 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 - 75%中国受访者熟悉有意识消费概念 73%重视产品道德环保标准 [8] - 82%愿为符合道德环保标准的产品支付溢价 [8] 行业竞争关键策略 - 需建立透明化信息传递机制与数据驱动个性化服务 [8] - 关注心理情感健康需求并提供价格亲民的健康科技产品 [8]
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7月启幕,将采用“1+6+1+N”模式
北京商报· 2025-06-26 22:01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7日在昌平区举办,采用"1+6+1+N"模式,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1场专题展览以及多场闭门研讨会、行业招商推介及投资考察活动 [1][3] - 本届论坛首次与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深度融合,形成"双会融合"模式,旨在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1][3] - 论坛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3届,累计开展上百场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吸引数万名嘉宾参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3] 论坛特点 - **双会融合**: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促进前沿科技创新理念与百强医药工业企业资源交融,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4] - **内容丰富**:汇聚国内百强医药工业企业、头部创新药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织政策解读、产业对接等活动,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 [4] - **突出实效**:聚焦前沿技术、医疗器械、AI+药械、合成生物、美丽健康等赛道,集中呈现昌平医药创新成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4] 行业背景与目标 -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驱动中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化、高端化迈进 [5] - 论坛目标是通过学术与产业双向赋能,加速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推动北京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昌平建设国家级医药健康生态高地 [5][6] 核心举措 - **学术交流**:举办"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等专题论坛,探讨AI、RNA等前沿技术应用,设立中药产学研融合创新专场 [6] - **资源协同**:组织对外贸易座谈会、生物医药园区论坛,搭建政企对接平台,开展精准招商、产融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6] - **政策导航**:围绕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与探讨,配套产业推介、实地考察,助力企业把握政策红利 [6] - **趋势洞察**:聚焦产业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主题发言、主旨报告、案例展示解析产业底层逻辑,激发创新动能 [6]
首次双会联动,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开幕
新京报· 2025-06-26 21:44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至7日举办,采用"1+6+1+N"模式,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1场专题展览及多场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1] - 论坛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与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共同举办,实现双会联动 [1][5] - 论坛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已成功举办3届,累计开展上百场平行论坛及配套活动,吸引数万名嘉宾参与 [4]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 - 2024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实现万亿级跃升 [2] - 医药工业规上企业436家,完成产值约18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 [2] - 北京市拥有12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2] 创新成果与重大项目 - 2024年北京市获批4款创新药、7款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获批79个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近25%) [2] - 爱博诺德的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打破进口垄断 [2] - 建成标准厂房超300万平方米,2024年供应超500亩工业用地,设立200亿元市级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2] 数智化转型进展 - 北京市建成2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GE医疗北京基地成为国内医疗装备领域首个"灯塔工厂" [3] - 获批48个人工智能医疗器械、33个手术机器人,27个项目入选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优胜单位(均居全国首位) [3] 昌平区产业布局与增长 - 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速8.14%,2024年达1040亿元(同比增长14.3%) [7] - 累计获批11个1类创新药、32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市超40%、全国近10%) [7] - 诞生泽布替尼(中国首款"十亿美元分子"新药)和奥布替尼("国内十亿分子"新药) [7] 产业空间规划 - 昌平区布局"一核、一带、三片区",包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创新核)、前沿技术产业带、医疗器械片区、美丽经济片区及合成生物制造片区 [7] - 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中,重点打造"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展示国产替代高端医疗装备 [8] 论坛特色与目标 - 聚焦前沿技术、医疗器械、AI+药械、合成生物、美丽健康等赛道,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5][6] - 推动学术与产业双向赋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5]
2025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概览:从“朋克养生”到“精准营养”,Z世代健康消费觉醒下的行业发展新态势
头豹研究院· 2025-06-26 2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历经前期野蛮生长后走向规范高速发展,政策法规完善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疾病增多驱动行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也显著推动行业发展 [3] - 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上游格局差异大无龙头企业,中游有知名龙头,下游销售渠道竞争激烈且成熟,行业呈现头部与中小型企业竞争分化格局,成本高企压缩利润空间 [4] - 产品形态创新呈多样化趋势,向零食化发展,药企和普通食品企业跨界进入该市场各有优劣 [44][48][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概述】 - **定义与分类**:营养健康食品分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前者补充膳食营养、监管严,后者按普通食品管理、进入门槛低、产品形态多样,还列举了各类营养健康食品的代表产品 [5] - **发展环境 - 社会环境**:老龄化加剧使老年群体对营养健康食品需求上升,生活方式疾病增多促使消费者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控制疾病,推动营养健康市场需求增长 [6][8][10] - **市场规模**:全球及中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规模达13765.8亿元,2029年达18213.4亿元,中国2024年规模达2602.2亿元,2029年达3207.1亿元,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扩大,长青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对B端制造商要求更高 [12] 第二章【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上游依赖技术突破,中游以创新剂型和代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下游通过多元化渠道触达年轻化消费群体,上游格局差异大无龙头企业,中游有知名龙头,下游销售渠道竞争激烈且成熟 [14] - **上游分析**:原材料对企业研发和资金实力要求高,行业壁垒高,开发到商业化应用周期长,新兴原材料开发多由大企业主导,近年来供给格局稳定、监管完善,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减小 [16] - **中游分析 - 获批情况**:2024年391款保健食品获注册凭证,含批文转让等产品62款,新注册329款,新获批数量前三的保健功能为维持血糖健康、控制体内脂肪、润肠通便,胶囊获批数量最多 [20] - **下游分析 - 销售渠道变迁**:销售渠道历经直销、药房、电商三轮切换,线上电商已超越传统渠道成为主要销售渠道,未来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渠道营销是主要趋势 [26][27] 第三章【消费者洞察】 - **消费者画像**: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呈“双轮驱动”增长格局,中老年群体是核心消费力量,年轻世代崛起为扩张关键引擎,全球各年龄段消费者摄入频次上升,后疫情时代超半数国民对营养补充剂关注度提升,36 - 40岁和20 - 25岁群体增幅突出 [32] 第四章【竞争格局】 -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分化明显、集中度低,头部品牌主导市场,中小企业聚焦特定群体或场景建立局部优势,线上渠道重要性和竞争程度日益提升 [37][38] - **财务分析**:行业呈现头部与中小型企业竞争分化,成本高企压缩利润,企业间利润及毛利率差异显著,盈利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亟待提升 [41] 第五章【发展趋势】 - **形态发展趋势**:产品形态创新呈多样化,口味增加风味,食用方式注重便携性,向零食化发展,满足大众群体需求 [44][45] - **企业跨界**:药企跨界有资金和品牌优势,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有保障,但缺乏面对C端消费者经验;普通食品企业有客户群体和研发体系优势,但难创造规律性复购 [48][49]
向“智”升级 中德加强智能制造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06-26 20:24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成果 - 对接会促成28个贸易投资项目 总金额超68亿元 涉及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生命健康 节能环保 人工智能等产业 [2] - 近100家德国企业及机构参与 包括宝马 西门子等龙头企业 [2] - 伍尔特电子已为江淮汽车等中国企业提供电池管理系统 智能控制器等产品 并与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合作研发智能产品 [2] 中德企业合作模式升级 - 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创新"和"双向赋能" 形成全球智能制造协同范本 [2] - 55%在华德企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5年内成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半数德企计划通过中国伙伴提升竞争力 [3] - 通快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突破铜铝合金材料技术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超2000种激光工艺 [3] 中德产业互补优势 - 德国企业强项:流程创新性 系统性 长期技术积累 [4] - 中国企业优势:供应链 发展速度 灵活性 思维开放性 [4] - 飞沃科技与德国Heggemann合作 融合中国低成本高效率与德国高质量精益生产 专注航空核心部件制造 [5] 中德合作生态建设 -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深化AI生态布局 此前已与阿里巴巴达成AI大语言模型合作 [5] - 法兰克福中德标准化合作创新中心投用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成果 [5] - 安徽建成4个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吸引大众汽车等100多家德企入驻 [5] - 湖南出台政策 对德资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专项扶持对德合作园区建设 [5]
最高2.6万亿元!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6-26 16:27
全球独角兽企业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创世界新纪录,比去年增加70家,增幅接近5% [1] - 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占世界总数49.77%,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占22.52% [1] - 独角兽企业分布在52个国家307个城市,总价值达5.6万亿美元 [3] - 359家独角兽估值上升,143家估值下降,64家因上市或被收购退出榜单 [3] - 77%独角兽销售软件和服务,23%销售实体产品 [3] 行业分布与趋势 - 独角兽正在重塑金融服务、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和医疗健康行业 [3] - 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和AI是主要领域,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是实体产品主要领域 [3] - 全球478家独角兽与AI相关,占总数三分之一,纯AI公司128家,总价值近1万亿美元 [4] - 大数据、软件服务和金融科技是AI独角兽最常见领域 [4] 美国独角兽情况 - 美国拥有758家独角兽,过去一年新增108家 [6] - SpaceX以2.6万亿元和OpenAI以2.2万亿元领跑 [6] - xAI以8400亿元首次跻身榜单 [6] - 湾区聚集315家独角兽,总价值12万亿元 [7] - 主要领域为软件服务、金融科技、AI和健康科技,同时在量子技术、聚变能源和基因工程有新进展 [7] 中国独角兽情况 - 中国拥有343家独角兽,新增3家,过去五年从227家增加到343家 [7] - 北京75家(减少3家)、上海64家(减少1家)、深圳37家(增加3家)、广州24家(稳定)、杭州22家(减少2家) [7] - 长江存储(1600亿元)、引望智能(1150亿元)、超聚变(570亿元)和懂车帝(220亿元)是新面孔 [7] - 卡游价值增长10倍达695亿元,字节跳动增长5840亿元达2.2万亿元,小红书增长660亿元达1900亿元 [8] - 智谱华章和百川智能价值分别飙升至220亿元和200亿元,蓝箭航天增长90亿元达200亿元 [8] 领先独角兽企业 - SpaceX以2.6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独角兽,价值增长1.2万亿元 [10] - OpenAI价值增长1.5万亿元达2.2万亿元,排名第二 [10] - 字节跳动价值增长5840亿元达2.2万亿元,排名第三 [10] - xAI以8400亿元跻身榜单前十 [11] - 蚂蚁集团排名第五,价值6350亿元,增长510亿元 [11]
十二夏天智能食品产业园正式启动 构筑食品工业数字化新序章
中国食品网· 2025-06-26 16:00
公司发展历程 - 品牌初创期深耕印尼燕窝贸易,产品远销全球高标准市场,奠定品质与安全严苛追求基因 [3] - 2016年开创即食燕窝、鲜炖燕窝、燕窝粥等品类,并拓展至健康方便食品领域 [3] - 2022年自建行业首条碗装自动化高速产线,并依托印尼溯源码燕窝工厂把控上游优质原料 [3] - 强化"Faster, Healthier and Cheaper"品牌理念,推出燕窝粥、谷物碗、花胶羹等明星产品系列 [3][4] 厦门产业园概况 - 产业园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投资过亿,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30亿元 [4] - 园区集上游供应链、食材前处理、食品研发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科研检测、物流集群于一体 [3][6] - 采用高度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从投料到出品关键环节极高自动率,树立国内健康方便食品生产自动化新标杆 [6] - 采用国际高标准十万级无尘洁净车间,食品安全环境保障对标制药行业 [7]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自建食品研发实验室,与江南大学、集美大学等机构深度联动,汇聚国内外权威科研力量 [7] - 已参与起草方便粥制品行业标准、《燕窝粥》团体标准、《粥类罐头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等 [7] - 现有产线具备22项权威资质认证和全流程化验检验体系,新产线智能系统深化升级将强化技术壁垒 [9] - 推动行业向"清洁标签、真材实料、保持创新"方向升级 [9]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从世界甄选优质原料(如印尼溯源燕窝、新西兰乳源、全球超级谷物),采用食品级安全包材 [9] - 通过清洁标签创新工艺实现产品0添加且保持好口感,贯穿精密化验检测流程 [9] - 产业园启动正值中国食品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关键时期,2026年投产后将带动行业整体升级 [11] - 目标成为全球食品产业引领者,提升"中国质造"在全球健康方便食品市场的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