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描绘新画卷 尽揽好“风”“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1:42
新能源装机容量 - 甘肃酒泉电网总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达到4009.9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80% [2] - 酒泉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实现从"资源大市"到"能源强市"的转变 [3] 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规划 - "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已下达三批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指标,总装机规模1380万千瓦 [7] - 公司推动陇电入川特高压直流工程尽早核准开工,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公司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打包技术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9]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公司建成沙州75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金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规划项目,网架结构不断加强 [5] - 公司建设与应用新一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模型,提升继电保护整定系统新能源适应性 [9] - 公司牵头成立酒泉市首个能源领域"源网荷储"创新联合体,探索"光伏+储能"等并网模式 [13]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上工业总值突破230亿元,形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群 [11]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竞相布局,形成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格局 [11] 新能源外送与市场拓展 - 公司配合开展库木塔格等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规划研究,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酒泉市融入全球市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逐渐串联起来 [11] 新能源政策与服务 - 公司联合酒泉市能源局举办新能源项目接网政策、新能源云平台应用等多方面并网培训 [9] - 公司主动对接新能源企业梳理接入需求,提前推进玉门、金塔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 [9] 新能源示范项目 - 公司争取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美丽乡村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示范工程》示范验证落地敦煌 [13] - 敦煌作为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为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区贡献力量 [13]
2025年乌鲁木齐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5+2"产业集群布局,构建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21
乌鲁木齐市战略定位与经济发展 - 乌鲁木齐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西向开放关键枢纽城市[1][4]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502.1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产业增速达10.8%[4][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新能源领域新增装机5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7] 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 - 工业领域形成"5+2"体系: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15][17] - 服务业打造"6+8"格局:现代物流等6大生活性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等8大生产性服务业[15] - 已谋划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1618亿元,装备制造覆盖汽车零部件等5大领域,生物医药深耕4个方向[17] 重点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3%,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73.4%,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15%[9] - 能源化工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广汇能源、中泰化学,装备制造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生物医药集聚新奇康药业等企业[23][26]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3%,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率提升至65%[2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新增57项新疆鼓励类产业条目,覆盖绿色能源、纺织服装等领域[11] - 地方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最高100万元奖励、上市辅导企业50-100万元补助等[12] - 乌鲁木齐市政府部署"三产联动"战略,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精准招商[12] 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 构建"一城引领、三区协同、三轴联动"空间格局,甘泉堡经开区定位先进制造高地[19] - 数字经济依托新疆软件园等平台,金融总部集聚区分布在人民路、会展等区域[21] - 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工业用地混合使用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1]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 高端制造目标2025年形成3个千亿级集群,突破碳纤维、光伏硅基材料技术[28][29] - 规划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预计2027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30] - 新能源装机占比2025年超50%,建设达坂城百万千瓦级风光储基地[31] -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年均增长25%[32]
聚焦集群建设 加快转型升级 甘肃支柱产业增势强劲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16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今年一季度,甘肃电网新能源新增并网160.6万千 瓦,新能源总装机达659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2.4%。截至3月底,甘肃新能源外送电量达88.4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5%。 甘肃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色金属产业占全省工业总量的25.5%。2024年,"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入 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近日,在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上,1.2万吨 超细高纯金属粉体材料项目等2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105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兰州5月24日讯(记者陈发明、赵梅)今年一季度,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 速居全国第二。其中,有色金属、电力行业贡献突出,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4个、2.3个百分 点。 前不久,金川集团、兰石集团合作的1万吨高端装备用镍基合金先进材料生产线项目在兰州新区开工。 金川集团镍合金项目组组长张东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将形成1万吨高温耐蚀合金、纯镍及蒙乃 尔合金等产品产能,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电工、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顾克勇介绍,一季度,甘肃有色 ...
*ST海源(002529.SZ):新增重大诉讼,金额超3200万元面临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5-16 17:50
公司诉讼情况 - 全资子公司新余海源电源科技与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陷入重大诉讼,涉案金额高达32,650,25743元,案件已被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 [1] - 诉讼源于2021年7月8日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新余电源拖欠30,785,79236元货款未付,双方曾于2024年7月11日签订《和解协议》确认欠款约3,000万元但新余电源未能履约 [1] - 原告要求被告一支付货款及逾期利息,同时要求被告二*ST海源作为唯一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1] 累计诉讼及财务影响 - 过去十二个月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合计约2,53311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870% [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因诉讼导致银行账户及资产被冻结,实际冻结金额约1,19814万元,部分已判决/调解案件正在强制执行中,执行金额合计约1,23205万元 [2] - 重大诉讼及累计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最终财务影响将以审计机构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在复杂变局中托起高质量发展“底盘”四月末我省企业用工同比增加5.9万人
新华日报· 2025-05-16 07:03
就业市场表现 - 1-4月江苏省城镇新增就业46.2万人 4月末企业用工登记2084.5万人 同比增加5.9万人 [1] - 淮安1-3月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 同比增长15.04% 新建投产企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7.7% [3] - 全省前4个月城镇新增就业总量保持全国1/10以上 [9] 重大项目带动就业 - 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4月新增用工3500人 全年预计新增1万人 淮安库比森项目投产后就业将达3600多人 [2] - 截至4月底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 完成率35.5% 超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 274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76个 [2] - 淮安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70个 工业投资增长25.3% 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 [3] 消费与外贸驱动 - 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突破百亿元 "五一"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36.1亿元 同比增长6.2% [4] - 迈安德集团员工1350人 2025年计划新增100人 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南美市场 [5] - 先导智能深化东盟市场合作 持续招聘研发/算法/国际拓展等高技能人才 [6][7] 政策支持体系 - 合并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 按1500元/人标准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8] - 下达省级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3.46亿元 较上年增5% 覆盖社保/培训/创业等补贴 [8] - 全年计划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 聚焦"1650"产业体系等重点群体 [9] 区域发展特征 - 苏南用工"基本稳住" 苏中"稳定增长" 苏北"较快增长" 淮安GDP增速7%领跑全省 [3] - 外贸企业用工总体稳定 进出口银行设立80亿元转贷款 国开行设56亿元转贷资金 [7] - 4月中下旬走访小微外贸企业1.65万户 推动发放贷款734亿元 [7]
外媒观察:“草原云谷”绿电驱动算力是科技与自然共生的典范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5 10:20
新能源发展现状 - 内蒙古2024年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外送新能源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 [1] - 当地加快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1] 风电装备制造 - 运达风电装备制造厂房生产巨型风力涡轮发电机,从精密零部件打磨到一体成型 [1] - 厂房内展示巨型螺栓螺母等零部件,外媒记者对生产流程的高效性表示赞叹 [2][5] - 斐济广播公司记者尼基尔·库马尔表示,亲眼所见的风力涡轮机规模远超视频印象,能储存大量能源 [5] 绿色能源转型 - 内蒙古正全力推动产业向绿色环保能源转型,系统性努力获外媒记者认可 [6] - 菲律宾《商业镜报》记者蔡辰威指出,内蒙古与菲律宾不同,后者可再生能源仅为补充性能源 [6] - 外媒记者认为内蒙古正成为绿色能源重镇,高效、创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是关键词 [11] 数据中心与绿电应用 - 华为、阿里等公司在乌兰察布建立数据中心,依托本地风光资源,绿电比例可达80%以上 [8] - 乌兰察布全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散热能耗较南方地区节约20%—30% [8] - 乌兰察布被称为"草原云谷",草原为风电、太阳能提供自然条件,支撑全国大数据处理需求 [10] 科技与自然融合 - 外媒记者认为内蒙古正成为科技与自然融合的典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绿色能源 [10] - 菲律宾记者蔡辰威强调"科技与自然共生",不应强行改造自然,而应利用土地馈赠 [11]
合规纳税小课堂丨做好合规经营“必答题” 企业多年获评A级纳税人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33
企业纳税信用管理实践 - 企业逐渐认识到良好纳税信用的重要性,主动将税务合规融入企业管理,将涉税风险点纳入内控机制[1] - 建筑行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智慧财税系统实现项目成本自动归集、电子发票实时验真、跨区域涉税风险预警,使33个在建项目毛利率核算误差率从5%降至0.3%[3][4] - 智慧财税系统自动拦截异常数据26次,实现涉税申报零差错,助力企业连续五年获评A级纳税人[4] 纳税信用带来的商业价值 - 湖南省特构工程凭借"五连A"信用名片承建大批省内外重点建设项目,年建筑安装项目产值逾14亿元[4] - 河南明阳智慧能源通过A级信用"绿色通道"提前获得1000多万元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款,专项用于碳纤维拉挤板技术研发[6] - 南京高速齿轮因优质纳税信用在招投标、融资授信等方面获得优势,产品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全球第一[7][8] 行业标杆企业的合规体系建设 - 河南明阳智慧能源制定《税务合规管理办法》,设立专职税务岗位,要求核心供应商纳税信用不低于B级且在五年内无税务处罚记录[5] - 南京高速齿轮建立从法定代表人到办税人员的全链条税务管理机制,连续8年获评A级信用,其20-22MW传动链齿轮箱获2024全球金奖[7][8] - 建筑企业通过数字化管控覆盖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等12个环节,风电企业实现从采购合同到产品销售的全业务链合规管控[4][5] 政企协作促进税务合规 - 税务部门指导企业完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厘清研发、采购、销售等部门在税务合规中的职责[8] - 初创阶段税务部门即提醒企业建立台账和资料归集体系,后续持续上门辅导企业健全税务管理制度[8] - 企业将税务部门专业指导与自主研发系统相结合,如特构工程智慧财税系统实现跨区域项目实时监控[3][4]
青海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迎来新进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1:40
中国中车高原风电机组下线及德令哈产业园建设 - 中国中车研制的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该高原风电机组和储能系统专为高原环境设计,可在高海拔、高湍流、高辐射、强风沙、低气温、低气压等严苛条件下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1] - 中国中车作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军企业,具有风电装备完整产业链,并发展出"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 [1] 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 德令哈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储能系统和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将布局风电叶片、风电塔筒、电气装备等相关产业 [2] - 公司将发挥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优势,将德令哈产业园建设成为西部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 [2] - 相邻的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建设,包括7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风电和200兆瓦/8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 [2] 产业链合作与本地化发展 - 公司已与天合光能(青海)、青海赣锋锂业等十余家青海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签署《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方案》 [2] - 项目将全面采用中国中车在青海本地化制造的核心装备,实现"源网荷储消"全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本土化生产、制造和使用 [2] - 公司将把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经验延伸到产业链供应链,助力青海建设现代化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2]
四川培育壮大高端能源装备集群
中国化工报· 2025-05-07 10:24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目标 - 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的格局,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1] - 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将不断壮大,产业创新能力、营收规模、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均居国内领先 [1] - 四川已构建"成乐眉宜"光伏产业走廊和"三州一市"光伏应用基地、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德自攀氢能产业集群 [1] 光伏产业链发展重点 - 重点解决电子级多晶硅、光伏玻璃、银浆、坩埚、电池组件等环节产能不足短板 [2] - 巩固多晶硅和高效电池片规模优势,适度扩大拉棒、切片等低耗高效产能规模 [2] - 发展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等前沿产品,加快大尺寸超薄硅片、钙钛矿电池、化合物薄膜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 [2] 风电产业链发展重点 - 重点解决叶片、轴承、变压器等配套企业缺失,整机、塔筒企业竞争力弱等短板 [2] - 发展大功率风力发电机、风电塔筒、风电整机等成套产品 [2] - 推进150米级超长柔性风电叶片、12兆瓦级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深远海风电机组等产品研发 [2] 氢能产业链发展重点 - 重点解决氢源不足、氢能基础设施滞后、利用率不足、应用场景不多等短板 [2] - 加速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材料器件研发应用 [2] - "成渝氢走廊"不断提质扩容 [1] 智能制造升级方向 - 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等工业控制系统 [2] - 加快自动导引车、作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 [2] - 提升工业质检、设备运维、供应链配送调度等核心环节智能化水平,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2]
甘肃凭什么后来居上
和讯· 2025-04-28 17:14
文 /高歌 之外,二季度宏观层面将要应对的另一个压力。 一季度开门红,基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成果,甘肃将重大项目作为短期内的增长引擎,为实现全年既定 目标需要进一步压实基础。甘肃省二季度计划聚焦"两重""两新"领域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抓住 二季度施工黄金期,加速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激发民间投资 活力等。 稳存量,抢增量。长期 而言 ,甘肃仍需要在产业焕新、消费回暖、培育增量等内生因素方面下足功 夫。同时抓住扩内需、稳外贸的政策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方面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01 "两重"项目挑大梁 去年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开始显效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反映至经济表 现,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总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码效果最为 明显。 一季度财政前置发力,结合社融数据来看,1-3月政府债净融资3.87 万亿,比2024年同期高出 2.51万亿元(其中有一些是要置换的),广义财政支持也呈现温和上升趋势。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 比增长5.4%。除经济大省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