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快讯· 2025-07-17 10:26
山东: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金十数据7月17日讯,7月1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 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海关副关长辛杨提到,上半年,山东出口稳、结构优,呈现出产品升 级、"品牌"圈粉、市场多元等亮点。产品"含新量"高,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 亿元,增长28.1%,其中机床、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增长36.3%。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面优化马鞍山新质生产力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马鞍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全市GDP达2784.6亿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43.4:52.5 [5]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飙升38.9%,电子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等领域增速超29% [7] - 人均GDP达126806元,同比增长5.6% [5]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四维驱动、梯次发展"体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16] - 传统产业推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智改数转",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 [16] - 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现代服务业提升物流枢纽、科技服务、文旅融合等业态 [16]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核心驱动、轴带辐射、集群协同"格局,沿宁马城际、长江经济带布局"1+3+N"战新产业集群 [20] - 中心城区及慈湖高新区、雨山经开区为创新极核,博望、含山等区域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 [20] - 统筹市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慈湖高新区(节能环保)、郑蒲港新区(半导体)等园区平台 [20] 重点产业及企业 - 钢铁及新材料:马钢股份、中钢天源、安徽金星钛白等企业 [23][24] - 新能源汽车:汉马科技、东科半导体、纳百川热交换器等企业 [23][24] - 高端装备制造:泰尔重工、宝武马钢轨交材料、明卓智能装备等企业 [23][24] - 生物医药:美华高科制药、诺恩特医药科技、爱喆生物等企业 [23][24] - 数字经济:东华软件工程、金禾软件、长江数智云计算等企业 [23][24]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实施亿元级技改项目150个,新兴产业聚焦"1+3+N"战新产业集群 [26][27] - 布局先进材料、通用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28] - 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实施"诗城英才"人才计划 [29]
郑州决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赛晋级“选手”
郑州日报· 2025-07-16 09:01
大赛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郑州分赛区暨2025"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7月份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成长组11个项目、初创组5个项目晋级省赛 [1] - 大赛由河南省科技厅指导,郑州市科技局主办,中原区政府、郑州人才发展集团等承办,主题为"因创而聚,向新同行" [1] - 经过初赛选拔和专业评审,80个项目进入决赛,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郑州科创发展 - 郑州正全面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锚定"科创强市"奋斗目标,努力在全省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走在前" [1] - 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郑州落实重大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和平台 [1] 大赛影响力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年度盛会,汇聚众多创业精英、学者和企业家 [2] - 历届大赛成功培育了中科清能、灵希生物、东微电子等一批明星企业,建成各级孵化载体300余家,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2] - "郑创汇"赛事已持续十余年,成为创新创业项目加速成长的"孵化器",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的"金桥梁",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2] 本届大赛特色 - 相比以往赛事,本届大赛更加突出服务创新,通过组织赛前和赛后辅导、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大赛软实力 [2] - 郑州将全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成就梦想"的一流生态,助力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赋能企业发展 [2]
*ST松发: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30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11日、14日、15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1] - 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书面征询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1]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标的交割于2025年5月办理完毕,主营业务由陶瓷制造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1][2]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16日批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申请[2] - 2025年5月22日完成重组标的交割,5月23日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新增股份登记手续[2]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工作[3][6]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公司总资产57,177.7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1.30万元[5]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7,481.4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64.24万元,扣非净利润-7,834.37万元[5] - 因2024年财务指标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条件,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 - 重组后预计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8,000万元至70,000万元,扣非净利润11,000万元至13,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发现需澄清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3]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4]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7]
“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政策组合拳成效释放于供需两端
新华财经· 2025-07-15 22:1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 3% [1]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主要支撑 [2] - 进出口规模达21 7876万亿元,同比增长2 9%,创历史同期新高 [4] 政策支持与财政金融 - 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从1万亿元升至1 3万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 [3] - 新增专项债4 4万亿元,增量部分预计集中在地产收储领域 [3] - 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的1 86%降至6月的1 4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2 16%降至1 5% [4] - 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5] 消费与产业升级 - 居民消费品质升级诉求凸显,绿色低碳产品及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增加 [2] -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业链呈现"连点成线、集链成群"态势 [2] - 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工业增速回升 [2] 资本市场与预期 - 上证指数站上3500点,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改善 [6] - 下半年政策工具创新可能聚焦房地产收储、服务业、消费及"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接续 [6] 外贸与全球经济 - 中国外贸韧性显现,成为全球外贸体系中的稳定性力量 [4] - 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为外贸创造新机会 [4]
创新科技金融 创优实体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15 14:20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累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14个,落地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并设立4家分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9万家 [2] - 2024年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同比增长26.03%(较全省贷款平均增速高近15个百分点),科创板上市公司114家(占全国五分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228家(全国第一) [2] - 省级联动机制出台科技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按季评估考核,推动南京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及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3] 资本市场与产业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落地(含8只天使/早期类基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城市(南京、苏州)签约规模达700亿元 [4] - 2024年企业获得股权投资1603起(占全国19%),融资金额818亿元(占全国12.8%),80%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 [4] - 境内上市公司突破700家(占全国八分之一),2024年上半年新增首发上市公司12家(全国第一,其中11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5]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5家(全国首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万家,专板汇聚企业1266家(含86家"小巨人"),实现融资77.45亿元 [7][8] - 科技信贷产品工具100余个,政策性贷款包括"专精特新贷""苏科贷"等,一季度末累计帮助8468家专精特新企业获授信4916.8亿元 [7] - 区域性股权市场开设"专精特新"专板,通过专属贷、路演等方式助推8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8] 政策与平台建设 - 首次出台私募股权投资综合性政策《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容错机制和全生命周期考核体系 [5] - 组建高质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小组,与三大交易所常态化对接,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超400家) [5][6] - 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设"科技金融类贷款"专版,一季度末累计服务8468家企业 [7]
广东建工: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3
清洁能源业务扩张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投资建设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电化学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动态总投资约77,976万元 [1] - 该项目旨在扩大清洁能源业务规模,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利润水平 [1]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 - 公司董事会通过控股子公司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7,500万元与控股股东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出资3,500万元,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华隧盾构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2] - 该投资旨在培育和发展多功能隧道掘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提升盈利空间 [2]
中国出口的天,真没塌下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21:20
外贸表现 - 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1] - 6月份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 增长5.2% 为历史月度进出口第二高位 [1] - 6月份出口2.34万亿元 增长7.2% 较5月上升0.9个百分点 [1] 出口增长驱动因素 - 完备的产业体系提供稳定基础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高端机床/船舶/仪器仪表等细分领域增速超两成 [2] - 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达61个 [2] 区域市场表现 - 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 增长14.4% [3] - 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 增长13.8% [3] - 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应对市场需求 如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创新产品获海外认可 [2] 行业竞争力 - 产业链自我修复和替代能力突出 在全球供应链冲击中展现韧性 [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产品创新底色日益鲜明 [2] - 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 有效对冲对美出口增速下行压力 [3]
德固特跨界并购浩鲸科技 政策东风下锻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2:52
并购方案概述 - 青岛德固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此次并购是传统高端制造企业与数字科技企业的强强联合 [1] - 并购定位为"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的战略性举措 [2] 政策背景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 [2] - 国务院系列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主体 [2] - 政策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 [2] 公司优势 - 德固特是超高温换热领域"小巨人"企业,核心产品服务于全球化工、能源、冶金等高端工业领域 [3] - 浩鲸科技为电信运营商、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3] 协同效应 - 德固特高端节能装备可集成浩鲸科技的AI、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装备+数字运维"升级 [4] - 浩鲸科技的云服务和行业数字化积累可为德固特开辟"数字工业化"新赛道 [4] - 浩鲸科技的海外数字化服务网络将助力德固特高端装备搭载中国工业操作系统出海 [4]
海关总署: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央视网· 2025-07-14 10:54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_2% [1] - 有出口实绩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上半年新增8_5% 2015-2023年间每4年增加10万家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出口8_52万亿元 增长8_3% 占比最大 [1] - 外资企业出口3_49万亿元 增长5_4% [1] - 国有企业出口9687_3亿元 增长3_8% [1] 区域市场表现 - 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定增长 [1] - 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达两位数 [1] - 对新兴市场出口设备显著增长 包括东盟机床/中亚农机/非洲纺织机械 [1] 产品结构特征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_2% 连续9个月正增长 [2] - 高端机床/船舶海工装备出口增速超20% 仪器仪表增长14_7% [2] - 自主品牌占比达32_4% 同比提升1_2个百分点 [2] 创新驱动因素 - 企业提供差异化定制产品 如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 [2] - 产业体系完备+科技创新融合构成核心增长动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