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北交所半年报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9-03 08:55
整体经营业绩 - 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20.64亿元 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 同比增长6.01% [2] - 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 平均归母净利润2156.46万元 同比下滑10.59% 超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225家公司盈利 盈利面82.12% 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3家公司扭亏为盈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05.47亿元 环比增长21.75% 归母净利润31.33亿元 环比增长12.88%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5.41% [2] 行业表现亮点 - 汽车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23.63% 汽车零部件企业开特股份营业收入5.03亿元 归母净利润8525.19万元 分别增长44.86%和39.96% [3] - 美容护理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26.12% 纺织服饰行业增长42.91% 太湖雪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77% [3]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5% 万通液压归母净利润6732.19万元 同比增长40.33% [3]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合计41.39亿元 同比增长2.59% 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 辰光医疗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30% 贝特瑞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4] - 16家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同比增加23.08% 累计72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覆盖4266人 16家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072人 [4] - 超九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八成为科技型企业 超半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 [4] 融资与资本运作 - 12家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合计募资38.56亿元 5家公司披露定向可转债发行公告拟融资7.04亿元 优机股份完成首单定向可转债发行募资1.2亿元 [5] - 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司债券成功发行规模5亿元 [5] - 11家公司披露现金购买资产公告 1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受理 交易金额26.50亿元 旭杰科技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完善光伏产业链布局 [6]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七成公司实施现金分红总额49.74亿元 较上年增加5.35% 21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总额5.32亿元 锦波生物在年度分红1.77亿元基础上预计再派发1.15亿元 [7] - 累计披露回购计划122家次 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27.07亿元 7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总规模超3.31亿元 北证50指数公司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7] 投资者关系与市场表现 - 全部公司设立专人接听投资者热线 七成公司官网开设投资者关系专栏 接受机构调研超5300家次 超40家公司举办网上投资者接待日或路演活动 [8] - 举办业绩说明会超300场次 六成公司在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次日股价上涨 [8] - 合格投资者866.13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67.56万户 日均34.37万户参与交易 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超10% 同比上升超4个百分点 [8] - 日均成交296.25亿元 市值100亿以上公司较年初增加5家 50亿至100亿公司增加20家 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机械领域 [8]
21社论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7:52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市场的研发投入为 7456.87亿元,同比增长2.68%。 而再从具体公司的中报数据来看,尽管部分行业面临需求波动与成本上涨的挑战,但相当数量 的头部企业,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公司,其研发费用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甚至更高比 例的增长。 这种从"看现在"到"看未来"的视角转变,为那些坚持长期主义、深耕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 资本支持,形成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正向循环。 当然,要想实现从研发投入到商业成功,中间依然隔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既是科技创新的魅 力所在,也是其风险所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并不必然带来预期的市场回报,它考验着企业的 战略定力、管理效率以及对技术趋势的精准判断力。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放弃研发投入的风险,远比投入失败的风险更大。在一个技术加速迭代的 时代,固步自封就意味着被淘汰。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走过了模仿和追赶的阶段,正站在迈向创 新引领的门槛上。这一步的跨越,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与甘坐冷板凳的耐心。 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其在研 ...
广东4.4万多家企业设首席质量官
深圳商报· 2025-09-03 07:32
作为最早设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省份,广东目前已经有4.4万多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覆盖 全部21个地级以上市,锻造一支"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的质量领军人才队伍,为"广东制造"注入深 厚的"质量"基因。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市监)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经验交流活动暨"质量月"启 动仪式日前在广州举行,正式拉开2025年广东省"质量月"帷幕,并创新推出"首席质量官伙伴计划"。 这项创新机制首次聚焦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三条重点产业链,系统性构建覆盖 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首席质量官协同机制,旨在打破企业壁垒,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先进质量 管理方法推广、供应链质量风险联防联控、质量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质量要求深度 对接,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夯实质量根基。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广东省质量强链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伙伴计划"。 ...
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7:25
今天来看,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那些不断攀升的研发投入数据背后。面对部分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无论是国家战略的引导,还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内生需求,都驱动着资本与人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 流向研发一线。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市场的研发投入为7456.87亿元,同比增长 2.68%。 而再从具体公司的中报数据来看,尽管部分行业面临需求波动与成本上涨的挑战,但相当数量的头部企 业,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公司,其研发费用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甚至更高比例的增长。 从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到高端装备制造,一条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投资主线清晰可见。这种大量 的投入,超越了简单的财务考量,它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企业家已经达成共识, 单纯依赖规模扩张与成本优势的增长模式已触及天花板,唯有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构筑起深厚 的"技术护城河",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1社论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正在发生 ...
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民企大显身手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06
榜单与规模 -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资产总额达51.15万亿元[1] - 361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反映民营企业规模持续壮大[1] 产业结构与创新 - 500强企业中72%属第二产业,66.4%来自制造业,制造业仍是民营经济核心支柱[1]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2] - 民营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1] 政策支持与企业战略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多地发布高质量发展方案等政策精准支持企业发展[2] - 企业通过"向内求索"强化创新内核,以创新力赋能生产力[2] 就业与社会影响 - 民营企业作为就业吸纳主力,岗位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催生智能运维、低碳技术等新岗位[2] - 技能与岗位动态适配保障就业稳定性,要求劳动者持续更新知识结构[2] 发展趋势与竞争力 - 500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3] - 产业体系正从"大而全"向"强而精"跨越,体现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内需市场持续激活[1][3]
21社论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长期主义必会带来更多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6:19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市场的研发投入为7456.87亿元,同比增长 2.68%。 而我们把视角切换到市场上来看,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反应最为敏锐。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是,投资者的估值模型也正在悄然迭代。传统的市盈率(PE)估值体系在评估许多高研发投入的科技 型企业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投资者们正逐渐学会"看懂"研发投入的长期价值,愿意为那些暂时牺牲 短期利润以换取未来技术领先地位和广阔市场空间的企业,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这其实也是一种价值 发现的进化。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企业"现在能赚多少钱",而是更加关心"未来能创造多大价值"。研发 强度、专利数量、技术路线的先进性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卡位,正成为比短期盈利波动更为重要的价 值标尺。 这种从"看现在"到"看未来"的视角转变,为那些坚持长期主义、深耕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本支 持,形成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正向循环。 当然,要想实现从研发投入到商业成功,中间依然隔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既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所在, 也是其风险所在。高 ...
湖南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 研发创新彰显“科创”本色
证券日报· 2025-09-02 21:41
9月2日,湖南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在长沙举行。本次业绩说明会是由上海证券 交易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中共湖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中共长沙市委 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湘江新区财政金融局、湖南省基金业协会等单位承办。 业绩说明会上,铁建重工、时代电气、航天环宇、华曙高科、圣湘生物、金天钛业、五矿新能、威胜信 息8家上市公司集体进行业绩说明,并与投资者进行互动。Wind数据显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研 发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充分展现了湖南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科创"本色。 2025年上半年,铁建重工在高端制造领域业绩体现出强劲韧性。铁建重工上半年实现营收48.37亿元,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35亿元。 圣湘生物董秘黄强表示,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增加至1.54亿元,同比增长6.3%,占营收比例达 17.71%,其中资本化投入同比增长30.16%,各项研发进程有序推进中,并在呼吸道、基因测序、妇 幼、药物基因组、化学发光、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产品。 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五矿新能,上半年实现营收29.04亿元,同比增长15.85 ...
政策赋能,上海布局未来产业多元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19:11
据悉,作为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铺排船,"交通建设十号"船体总长116.6米,集成我国水运高 端装备六大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机械臂式充灌装置与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将传统需12人协同操作 的流程优化为仅需2人,人员成本降低80%,作业效率提升40%。模块化设计是"交通建设十号"的又一 亮点,通过快速更换作业模块,设备利用率提升60%,有效扩展了工程适用场景。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不仅体现了上海企业在追求高效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积极探索,也表明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心,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会议指出,强化战略引领,加速前沿技术攻坚和未来产业规划,主动对接国家未来产业方向,积极 承接国家重大任务,力争在前沿探索与前瞻布局上抢占先机。深化产业培育,不断完善培育机制、创新 支撑保障体系和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力争在全链贯通与要素融合上取得突破。优化制度环境,力争在 创新治理与开放合作上成为标杆,构建更有耐心、更加包容的制度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力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在众多未来产业方向中,高端装备制造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系统性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作, ...
首次聚焦三条重点产业链!广东推粤企质量官“伙伴计划”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8:09
此外,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广东省质量强链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伙伴计划"。这项创新机制首次聚 焦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三条重点产业链,系统性构建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企业的首席质量官协同机制,旨在打破企业壁垒,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供应 链质量风险联防联控、质量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质量要求深度对接,大幅提升产业 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活动现场,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新烈致辞表示,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产品 从"制造"向"质造"转变,是增强企业和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推动质量强省建设的有力支撑。 陈新烈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恰逢9月1日在香港发布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深圳—香港 —广州集群位列全球首位。他表示,企业家们要积极推进质量技术创新,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 量管理,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大首席质量官要积极发挥企 业"质量第一人"的引领作用,树牢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为质量强省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9月是全国第48个"质量月"。9月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企业首席 ...
锡华科技IPO:夫妻表决权近92%,分红3.5亿元,要融资近15亿
搜狐财经· 2025-09-02 17:53
9月5日,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锡华科技)上交所主板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国泰海通证券。 锡华科技主要从事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结构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为主、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为辅,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风电 装备与注塑机领域,是国内少数可提供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全工序服务的企业。 梳理来看,王荣正、陆燕云夫妻表决权近92%,王荣正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增资频繁,入股价格不一致;存在对赌协议;募资缩水5.5亿元,仍要融 资近15亿元;产能利用率总体下滑,扩产遭问询;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研发人员以大专以下为主;突击分红3.5亿元;收入波动,净利三连降,上半 年业绩回暖;净利率远超同行;前五大客户贡献超九成收入,南高齿集团是第一大客户;应收账款屡创新高。 夫妻表决权近92%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1年6月,锡华科技前身锡华有限成立,彼时王荣正、储芳分别持股50.5%、49.5%;2022年11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锡华投资、 王荣正持股比例分别为77.98%、9.12%,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5%。 王荣正、陆燕云夫妻表决权近92%。锡华科技的控股股东是锡华投资,王荣正、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