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有业可择 有梦可追
辽宁日报· 2025-05-05 08:38
就业形势 -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 新就业人员20.8万人 同比分别增长8.4%和3.9%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1] - 一季度全省组织4061场次招聘会 提供94.6万个岗位 解决18.8万个用工缺口 [6]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8万人 同比增长18.8% [8] 政策支持 - 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出19条支持措施 包括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政策 [3] - 向符合条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3] - 推出"辽宁军创贷"金融扶持政策 20家银行研发45款专属产品 已发放贷款8218万元 [3] - 全年计划释放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 支持企业减负稳岗 [4] 招聘活动 - "振兴有你·就有未来"招聘活动168家企业发布5322个岗位 [4] - "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活动提供4.5万个岗位 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岗位增多 [4]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办13场专场招聘会 提供19969个岗位 132家企业进校宣讲 [7] 重点群体就业 - 一季度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8万个 高校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每校走访不少于100家企业 [7]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对18284名困难毕业生优先推荐岗位 [7] - 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场 提供3.3万个岗位 达成就业意向2630人 [8] 技能培训 - 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专项培训计划 全年培训100万人次以上 [9] - 开展"1+N"培训计划 覆盖人工智能和康养照护等领域 [9] - 培育19个省级劳务品牌 实行培训鉴定发证就业一条龙服务 [11] - 打造"辽服到家"家政康养照护托育培训行动 [11]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主要工业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以“开门红”力拼全年“满堂彩”
新华日报· 2025-05-03 07:13
项目建设进展 - 镇江高新区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及福祉座椅项目总投资1亿元,4月15日封顶,达产后将新增工业销售收入约1亿元、税收超320万元[1] - 镇江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4月16日完成主体建设,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11亿元,年税收总额3100万元[2] - 镇江恒昇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新厂房4月10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后企业产值有望翻一番[2] -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7个新建项目开工率达71.4%[2] 经济数据表现 -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1.5%[1] - 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22.6%,居镇江市前列[1] - 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5] 招商引资成果 - 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总投资额53.03亿元[3] - 中国船级社镇江办事处新签约落户,看好当地船舶海工产业基础[3] - 高端装备科技产业园将引进超30家高端装备上下游科技项目[3] 产业服务举措 - 建立产业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提供"全程帮办"服务[2] - 整合项目办、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招商公司三支服务力量[4] - 一季度收集企业发展难题55项,全部按时按质办复,满意率100%[5] - 为融合食品科技组织融资对接会,帮助企业获得1000万元贷款[4] - 举办外贸进出口实操业务培训,解决企业关切的通关实务等问题[5] 产业发展方向 - 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存量焕新三大攻坚行动[1] - 重点发展船舶海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 - 靶向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核心企业[3] - 盘活低效土地优先导入高科技企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3]
谁又募到钱了
投资界· 2025-05-01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 - 29日募资动态共28起,涉及生物医药、数据中心、美妆、不动产等多个领域,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设立基金,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支持 [3] 各基金设立情况 生物医药领域 - 礼来亚洲六期人民币基金正式完成设立,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化募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VC基金,国投先导母基金为其提供支持,礼来亚洲已管理多支基金,认缴规模超400亿人民币,16年累计投资约200家企业 [5] - 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正式成立,管理规模约20亿元,专注投资中国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管线和相关产业机会 [14]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完成首关落地,规模50亿元,由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资本管理,投资人包括市级母基金、企业和金融机构等 [18] - 中生引领基金在浦东揭牌成立,目标总规模10亿元,首关规模5亿元,聚焦服务生物医药产业 [28] 数据中心领域 - 普洛斯中国数据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完成募集,投资规模约26亿人民币,是普洛斯首个数据中心主题投资策略,其资产管理规模超800亿美元 [7] 美妆领域 - 凯辉基金携手欧莱雅集团和上海静安区政府设立“凯辉创美未来基金”,中国美妆行业正经历消费和渠道变革,对品牌要求提高 [8] 产业基金领域 - 徽商产业基金正式启动,规模30亿元,由联想、迈瑞等知名徽商企业联合成立,将重点投资徽商科创企业和项目 [10] - 湖北省高路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并备案,总规模300亿元,由中金资本管理,重点支持现代交通体系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6] 不动产领域 - 黑石旗下欧洲不动产基金BREP Europe VII完成最终募资,获98亿欧元(106亿美元)资本承诺,成有史以来第三方资本承诺规模最大欧洲不动产基金,黑石一季度业绩强劲,资金流入620亿美元,管理资产规模近1.2万亿美元 [12] 其他领域 - 欧瑞泽大中型并购基金第五期完成最终募集,规模约30亿欧元,超额完成目标,重点布局欧洲和北美市场,聚焦中型及大中型企业 [20] - 零一创投新一期5亿人民币基金完成首关,投资方向为智能制造与跨境出海领域,坚持投早投小原则 [22] - 江苏弘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首关金额6.06亿人民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 [24] - 陕西财金西高投弘毅投资基金完成二关募集,总规模11.98亿元,投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26] - 无锡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人工智能市场化产业基金,出台政策搭建“立体式”支撑体系 [30] - 湖北省长飞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发布,总规模6亿元,聚焦光电子信息、泛半导体、人工智能三大硬科技赛道 [32] - 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是四川省首只低空经济基金,投向eVTOL整机制造领域 [34] - 肥西紫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是肥西首只县级创投基金 [36] - 雅安川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注册规模1亿元,是雅安地区首只面向种子期、天使轮投资的产业基金 [39] - 武汉理工大学发起武理科创基金,首期募资规模10亿元 [41] - 上海交通大学官宣「交大 - 云启AI天使基金」,规模3亿元,支持全球初创期、早期人工智能科创企业 [43] - 安徽海螺科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签约成立,规模2亿元,是海螺私募首支自管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45] - 欧莱雅与天图投资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投向美业及产业上下游相关领域品牌 [47] - 成都一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规模5.105亿元,推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49] - 追创创投完成绍兴百亿产业基金首期募集,围绕机器人、AI等产业投资布局 [51] - 威海产投集团与荣成市政府发起设立荣威创投基金,投向荣成多个产业领域 [53] - 天津海河高新千帆企航玖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首期规模6亿元,采用双GP模式,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56] - 湖南工融迪策创业投资基金在长沙注册,首期规模10亿元,采取双GP模式,探索新投资路径 [58] - 青岛融汇芯科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发布,是青岛首只完成工商注册的AIC股权投资基金 [60]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就业数据看经济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15:06
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需求 - 东莞派出580家企业跨省招聘,提供14790个岗位,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企业处于产业升级关键期,重点招聘数字经济人才,如算法工程师、决策感知工程师 [4][6] - 用工结构变化明显,一季度东莞重点企业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需求超3万人,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70% [9] 企业转型与人才策略 - 化工仓储物流企业新增20多个数字化岗位,包括数字化产品总监、AI开发工程师 [6] - 宏川智慧物流从传统运营岗位转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才招聘,以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8]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需要光学、机械、电气、软件、工艺及AI人才组成复合型团队 [11] 区域人才政策与培训 - 威海渔具产业智能化转型,企业争抢技术人才,政府提供培训基地和资金支持 [13][15] -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发放技能人才补贴和科研支持 [15] - 重庆推行"技能+绩效"薪酬制度,技能等级每提升一级月收入增加400-500元,高级技师收入接近副总水平 [17] 就业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 [17] - 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在线生活服务、交通物流、养老看护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35%、17%、10% [19] - 制造业技术岗位需求快速上升,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0%、10% [19] -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增长,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36%、44%、18% [19]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成绩单,去年营收1.42万亿元
环球网· 2025-05-01 09:17
民营经济释放活力与韧性,民营企业占板块公司总数的八成以上。2024年,160余家次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项目或项目建设进展,如南亚新材拟投入12亿 元建设高端IC载板材料及高端覆铜板产业化建设项目,海目星拟投资10亿元建设高端激光与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4月30日,上交所发布了2024年科创板公司经营业绩概览。数据显示,2024年,科创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 0.24%。近七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同比增加3.09个百分点,其中54家公司增幅超过50%,285家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实现净利润475.23亿元, 五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同比增加7.1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金山办公、百利天恒等科创板市值前10名公司,2024年度合计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21.2%和24.3%,累计增长 175.6%和394.8%。 行业方面,科创板重点服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成,合计市值超5万亿元。集成电路企业迎来良好发展机 遇。近120家集成电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8亿元,同比增长22%。 高端装备制 ...
2025年一季度万亿城市经济竞速:谁在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4-30 23:10
城市经济格局 - 全国27个万亿GDP城市中已有25城公布一季度数据,呈现"头部领跑、腰部竞速、尾部冲刺"的差异化发展态势 [1] - 上海、北京一季度GDP双双突破1.2万亿元,增速分别为5.8%和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 [2] - 深圳一季度GDP达8992亿元,规上工业增速8.2%,南山区以"准万亿"规模冲刺全国首个万亿级行政区 [4] 头部城市表现 - 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新设科技型企业2.12万户,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6.5% [2] - 重庆与广州GDP差距缩小至42亿元,两地均在汽车、电子产业领域发力 [4] - 烟台以6.9%增速领跑万亿城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千亿 [4] 区域竞争态势 - 苏州、成都GDP增速均为6%,规上工业增速超8%,巩固"最强地级市"和"新一线龙头"地位 [4] - 宁波(5.6%)与南京(5.3%)争夺"十强守门员",前者港口经济占优,后者软件信息领先 [5] - 青岛与天津GDP差距缩至120亿元,青岛海洋经济与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5][8] 工业与数字经济 - 合肥、西安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达14%和13.3%,带动GDP突破3000亿量级 [7] - 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等科技园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 [7] - 杭州信息服务业增长26%,苏州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企业超万家 [7] 后备城市发展 - 温州、大连、徐州增速均超全国水平,温州总量2403.7亿元,增速6.7% [6] - 大连受益装备制造升级,徐州依靠"淮海经济区"中心地位拉动装备与农业机械产业 [6] - 外贸依存度高的城市如温州(42%)、苏州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6][8] 数据对比 - 广州GDP 7532.51亿元,增速3.0%,社消零总额2912.70亿元 [5] - 天津GDP 4194.30亿元,增速5.8%,进出口总额1855.86亿元 [8] - 青岛GDP 4071.34亿元,增速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 [8]
多维度观察“金三银四”招聘旺季 火热细分数据折射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央视网· 2025-04-30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各地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强劲,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及三四线城市加大引才力度,全国开展培训行动助力人才发展,就业数据折射经济向新向好态势 [1][6][10] 分组1:东莞引才情况 - 东莞在“金三银四”招聘旺季派580家企业赴浙江跨省招人,带来14790多个岗位,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1] - 东莞一家化工仓储物流企业拿出20多个岗位招聘数字化产品总监等复合型人才 [3] - 2025年一季度东莞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中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超3万人,简历投递量环比增幅超70% [5] 分组2:其他地区引才举措 - 202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围绕特色产业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威海搭建培训基地等支持企业培育人才 [6][7] -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出台引才新举措,对符合条件技能人才发放补贴、给予科研支持 [7] 分组3:全国培训行动 - 全国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对技能人员给予针对性职业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9] - 重庆高新区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技工参加培训,有人取得多种技能证书并获稳定收入 [9] - 企业推行“技能 + 绩效”薪酬制度,让员工职业规划更清晰 [9] 分组4:就业数据反映经济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5万人 [10] - 一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5.4%,推动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在线生活服务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35%、17%和10% [12] - 一季度制造业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快速上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机械工程师等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0%、10% [14] - 一季度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相关人才需求增长,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36%、44%、18% [14]
2025年河北廊坊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突出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培育做强五大重点产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14
廊坊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3904.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4 0%) 第二产业增加值1325 3亿元(增长6 4%) 第三产业增加值2362 6亿元(增长5 6%) [2]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9% 33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78 8%)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 3%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 2%(制造业投资增长26 1%) [4]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 2亿元(增长4 8%)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641 7亿元(增长7 8%) 互联网商品零售额增长12 1% 快于限上零售额增速4 3个百分点 [6]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 2024年产业增加值948 8亿元(占GDP比重24 3% 同比提升6 8个百分点) 目标2030年增加值达1500亿元 物流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1% [1][16] - 2024年快递业务量17 18亿件(全国第26位) 日均中转量1500万件 进出京快件占比51 9% 已集聚京东/"三通一达"等50强物流企业区域总部 [18][20] - 政策支持包括《十条措施》《建设方案》等 重点推进多式联运基地 AI大模型应用 跨境电商"三中心"建设 2025年新增为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 [15][16] 电子信息产业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706 6亿元(增长15 1%) 占河北省16 9% 形成"两带三组团"空间布局 新型显示/云计算/空天信息三大领域集聚205家重点企业 [22][24][26] - 新型显示产业链覆盖发光材料至智能终端 代表企业包括维信诺 京东方等 云计算领域建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 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164家(产值87 26亿元) [26][28] - 政策规划提出培育五大产业矩阵 推动AMOLED生产线升级 实施"算力+"行动 目标建成京津冀区域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2][29] 产业空间布局 - 市域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三区四轴多点" 中心城区为核心 三河/霸州为副中心 形成9个区域发展节点 [10] - 开发区主导产业差异化明显 廊坊开发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 燕郊高新区发展光电子材料 固安高新区形成新型显示产业链 [13][24] - 北三县重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 临空经济区发展航空航天 永清/固安等地布局智能终端制造 [13][29]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县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全省第一 重点突破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技术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1][29] - 规划建设"智谷" 举办京津冀机器人大赛 发展低空物流/应急装备等新兴业态 文旅康养产业打造"京畿福地"品牌 [29] - 现代农业推进60个重点项目 特色食品产业集中在霸州/三河等地 形成"物流+""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新模式 [29]
浙江区县“领头羊”公布成绩单:单季度GDP逼近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4-29 22:30
经济运行表现 - 杭州市余杭区一季度GDP达991.47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省、市平均水平,继续领跑浙江县域经济 [2] - 2024年全年GDP为3355.67亿元,增长6.0%,推动浙江县域GDP达到新高度 [8] 创新驱动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1%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预计保持浙江省首位,1-2月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营业收入增长16.1% [3] - 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企业如强脑科技、灵伴科技等表现突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开售15秒售罄 [3] - 4家企业入选全国亩均效益领跑者榜单,数量居全国各区县首位 [3] 政策支持与消费拉动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1.6%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核销进度居浙江省第一,出台18条新政促进消费,包括发放农产品消费券、加大新能源汽车项目招引等 [5]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进出口总额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37.6%,进口增长43.1% [5] 营商环境优化 - 一季度新设市场经营主体1.52万家,同比增长25.7%,新增数量居杭州第一 [6] - 新增5家上市企业,其中3家为首发上市,数量居浙江第一 [6] - 打造“一中心一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服务,设立300多家企业服务驿站,推出“余商出海”增值资源包惠及超1000家企业 [6] - 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给予风险分担支持 [6]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6:44
核心观点 - 公司专注于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分选设备两大主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智能家电、船舶、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子等领域 [5] - 公司在液压机和机械压力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如热成形液压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5] - 智能分选设备业务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在多个细分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6][49]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公积金转增股本,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398,157,643.03元 [4] 高端成形机床业务 主要产品 - 液压机业务覆盖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八大领域,包括超高强钢热成形液压机、大型液压机冲压生产线、复合材料液压机等产品 [6][8][9] - 机械压力机业务主要为高档数控闭式机械压力机,适用于汽车、智能家电等行业,具有多连杆机构优化、数控液压垫等核心技术 [20][21] - 尖端制造业务聚焦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在BEST真空室制造中取得成型、焊接及检测工艺突破 [27][28] 技术优势 - 超高强钢热成形液压机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 [6] - 机械压力机在整机刚性、齿轮加工精度等关键指标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1] - 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突破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粗晶焊缝阵列超声检测等关键技术 [28] 市场地位 - 液压机及机械压力机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35] - 产品连续多年出口,获得国外客户认可,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35] 智能分选设备业务 主要产品 - 覆盖大米、杂粮、茶叶、矿石、煤炭、塑料六大领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智能识别 [36][37][39][41][42][43] - 大米分选设备推出Super P-RGI系列高端机型,实现超大产量分选 [37] - 煤炭智能干选机矸中带煤指标和排矸率指标行业领先 [42] 技术创新 - 率先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光电分选领域,建立庞大数据集和专用模型 [36] - 茶叶分选设备突破传统多机联动难题,实现一次成型技术 [40] - 金属矿分选通过多光谱技术突破,成功布局新产品销售 [41] 市场地位 - 在智能分选装备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多个领域起到开创性引领作用 [49] - 矿石分选领域拥有最齐全的解决方案和最成熟的应用经验 [41] 经营模式 研发模式 - 采用项目制管理,加强产学研合作,确保技术领先优势 [30][44] - 通过产品使用情况跟踪分析,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和改进 [30] 销售模式 - 国内直销为主,国外与经销商深度合作 [31][47] - 通过展会、行业会议、自媒体等多渠道推广 [31][47] 生产模式 - 成形机床采取"以销定产",标准化零部件保持安全库存 [34] - 智能分选设备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46] 供应链管理 - 针对进口件交付周期长问题,设置安全库存并寻求国产替代 [33] - 通过年度采购计划带量谈判降低采购成本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