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中国脑机接口企业以 13 亿美元估值寻求上市前融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五天两捷报,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7:41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14%,纳指跌0.65%,标普500指数跌0.49% [1] -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微软、Meta、博通均跌超1%,英伟达跌近1%,英特尔涨超3%,亚马逊涨近1% [1] - 贵金属、工业金属原材料涨幅居前,金田涨超6%,金罗斯黄金涨超5%,泛美白银、世纪铝业涨超3%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56%,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哔哩哔哩涨超2%,百度、蔚来跌超2% [1] - 美国6月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预估为逆差610亿美元,前值为逆差715亿美元 [1] - COMEX黄金期货收涨0.25%,报343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涨1.36%,报37.835美元/盎司 [1] - WTI原油期货收跌1.7%,报65.1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1.63%,报67.6美元/桶 [1]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互现,德国DAX30指数涨幅0.33%,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0.10%,法国CAC40指数跌幅0.14%,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幅0.12% [1] 行业掘金 脑机接口行业 - 中国脑机接口初创企业BrainCo正寻求1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估值超13亿美元 [2] - BrainCo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杭州,专注于仿生假肢与脑机控制技术研发 [2] - 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收费机制出台 [2]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 [2] - 脑机接口技术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市场具有较大潜力 [2] - 概念股包括南山智尚、冠昊生物、汉威科技等 [2] 商业航天行业 -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3]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高密度发射能力 [3] - 海南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3] - 低轨空间轨道和频段资源稀缺,Ku/Ka频段协调难度大 [3] - 中国星网"国网"、垣信"千帆"首批星已入轨,蓝箭"鸿鹄-3"星座预计2025年底组网 [3] - 2025-2030年将迎来国内低轨卫星加速发射阶段 [3] - 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上海瀚讯、硕贝德等 [3] 跨境金融服务行业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 [4] - 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4]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推进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 [4] - 2024年全球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39.9万亿美元,B2B支付占据79%份额 [4] -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嵌入支付全链路服务生态,营收增长空间可期 [4] - 概念股包括新国都、天阳科技、拉卡拉等 [4] 避雷针 - 光格科技股东基石创投、方广二期拟减持不超过4.04%股份 [5] - 红墙股份股东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5] - 德邦科技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5] - 创业慧康股东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5] - 畅联股份股东嘉融投资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2.96%股份 [5] - 兴业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王锦程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6] - 芯朋微控股股东张立新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6] - 奥瑞德股东共青城坤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6] - 长盛轴承股东嘉善百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陆晓林拟转让2.65%股份 [6] - 同洲电子股东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7] - 辰欣药业股东韩延振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7]
数字基建迎金融利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一步验证高密度发射能力|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7:1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效率 [1]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1] - 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1] - 政策将刺激上游服务器、光模块等硬件需求,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AI应用落地 [1] 商业航天发射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5天内完成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高密度发射能力 [2] - 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2] - 高密度发射能力将加速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进程 [2] - 资本市场或关注火箭复用技术、地面支持系统及卫星制造产业链 [2] - 我国发射效率提升后,有望抢占近地轨道资源优势 [2] 人工智能医疗应用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 [3] - 基地定位为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 [3] - 项目旨在破解医疗AI技术中的临床验证瓶颈,缩短AI产品落地周期 [3] - 三甲医院牵头下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可能被复制,推动医院从技术应用方升级为标准制定者 [3]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七部门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6:4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制造业效率 [1]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 [1] -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 [6]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作用 [8]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9] 跨境金融与贸易便利化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3] - 浦东新区推出专项资金支持跨境电商和"丝路电商"产业生态圈建设,包括分档奖励跨境贸易平台企业、打造特色基地和品牌等 [4] 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五天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 新兴市场投资吸引力 - 思博瑞投资管理认为美国经济放缓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使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上升,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关税实际影响有限 [5] 私募市场动态 - 7月备案私募证券产品1298只,环比增长18%,创27个月新高,其中股票策略产品887只占比近七成,环比增长24.58% [10] 物流行业景气度 - 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业务总量保持扩张但增速放缓,受局地洪涝和高温天气影响 [11]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 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51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和屹信航天相继启动A股上市辅导,蓝箭航天拟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估值达200亿元,一年增长90亿元 [1][2] - 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无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卫星物联网载荷研发,2024年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载荷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星际荣耀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爱思达2025年6月备案,长光卫星2022年3月备案但2024年底终止 [3]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2025年6月发布意见,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 [1][8]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金额202.39亿元,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细分领域热度高,截至2025年Q1行业诞生12家独角兽 [7]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超10亿元,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融资 [7]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标志批量制造能力突破 [5] - 商业航天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制造等关键技术,行业预计运载火箭从发布到商业化需10年,需优化维护检测流程 [4][6] - 蓝箭航天、深蓝航天、东方空间等企业聚焦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和卫星模块化量产,以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化 [5]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融资后可为上下游提供订单,推动行业确定性,上市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助力 [7] - 星际荣耀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基金投资商业航天,支持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3]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07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 估值达200亿元 较一年前增长90亿元 [1] - 屹信航天于8月1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专注卫星测控通信产品研发 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 其中星际荣耀于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 长光卫星于2024年底终止IPO [2]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政策 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推动设立科创成长层 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性强的科技企业 [1][5]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金额202.39亿元 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为最热细分赛道 截至2025Q1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 [4]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均超10亿元 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大额融资 融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带动效应 [4][5]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天鹊系列发动机累计下线100台 实现批量制造突破 [3] - 行业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模块化量产等关键技术 当前多家企业计划在1-2年内实现火箭"可回收复用与入轨"目标 但商业化运营周期通常需10年 [3][4] - 商业航天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 盈利不确定性高 需完善维护检测流程标准化以支持火箭复用技术落地 [2][3]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上市获取资金支持 可进一步带动上下游订单需求 为行业提供确定性发展动力 [4][5] - 星际荣耀建议构建多维市场交易平台 鼓励地方政府基金加大投资 推动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2]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与落地验证关键节点 [1][3][5]
万亿赛道崛起,属于海南的时间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32
商业航天发射进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1] - 该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2023年11月首次发射,此次为第四次成功发射[1] - 发射场已实现高密度发射,7月30日至8月4日5天内完成两次发射[11] 政策支持与规划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 - 海南省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集群,建设科创基地,发展商业航天全产业链[2][15]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15年发布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被视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4]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从2020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9%[4] - 预计2025年行业产值达2.8万亿元[4] - 截至2024年年中,国内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达546家[4] 海南的独特优势 - 海南文昌纬度低,可利用地球自转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11] - 文昌是唯一沿海的发射场,便于火箭助推器回收[12] - 海南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开放政策,支持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14] 产业集群建设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谋划78个项目,2025年计划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4%[14] - 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加速落地[14] - 海南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14] 其他地区布局 - 北京市将商业航天列为2025年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计划2026年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首发[5] - 上海市目标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5]
晚报 | 8月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05 22:17
商业航天 -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验证了双工位连续发射能力[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短期内完成长征八号甲和长征十二号两次发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1] - 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逐步成型[1] 液冷技术 - 预计2025-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4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1] - 2025-2027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将从149.8亿元增长至3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3%[2] - 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应用占比超90%,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后实现50%以上液冷规模应用[2] 脑机接口 - 苹果公司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技术标准,渐冻症患者已实现意念控制iPad[2] - 2025年3月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国家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侵入式/非侵入式收费标准分别为6552元/次和966元/次[3] - 预计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16.4%[3] 优化生育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减免[3]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望降低家庭育儿支出,提振生育意愿,带动低幼教育用品需求增长[4] 新能源汽车 - 蔚来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台,单周销量达理想L8/L9总和的1.6倍,跻身大型SUV周销量TOP3[5] - 花旗研究评价乐道L90为7座纯电SUV市场"性价比最佳产品",多家投行认为蔚来估值显著低于预期[5] 量子液晶 - 美国罗格斯大学发现"量子液晶"新物态,可应用于超高灵敏度量子磁传感器设计[6] - 量子液晶电子行为受量子力学主导,其波动特性可推动非传统超导机制研究[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7] 新能源电力市场 - 上海市要求2025年底前集中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形成电价[8] 央企人工智能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9] 低空5G-A网络 - 杭州湾区域首个低空5G-A网络在沪正式启用[9] 光伏行业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15]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召开[14] 军工领域 - 陆军首次披露无人化作战模式,9月3日将举行阅兵仪式[14] 东数西算/算力 - 七部门要求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15] 雅江电站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15]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20:0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12]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实现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水平 [13] 重点支持行业及措施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提供中长期融资 [5][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5][14]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1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6][20] - 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 [6][20]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7][18] - 推动长线资金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方向布局未来产业 [7][1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8][16] - 支持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 [8][16] 绿色低碳转型 - 加快建设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应用 [19] - 支持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绿色工厂转型升级 [19] 金融工具与政策支持 - 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9][26] - 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合作,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10][15] - 推进贸易结算跨境便利化,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10][23] 金融机构配套机制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 [24] - 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探索"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服务 [15][25] - 鼓励金融机构派驻金融专员至重点产业链企业及产业集群 [25] 区域与跨境布局 - 支持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转移,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 [22]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优化QFLP试点业务 [23]
重磅!七部门印发,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9:4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3][12]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制造业企业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13]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 - 引导银行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8大领域提供中长期融资[4][14]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4][14] 数字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 - 加强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建设中长期贷款支持,运用REITs、资产证券化拓宽资金来源[5][20]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大新兴产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6][18] 产业链与资源保障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7][16] - 推动矿企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7][16] 金融工具创新与配套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工具[8][28] 长期资金引导机制 - 推动政府基金、国企基金、保险资金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6大未来产业方向[6][18] - 鼓励创投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等8类机构合作赋能科技成果转化[9][15] 区域与跨境服务 - 支持中西部产业转移,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加强转出地与承接地金融服务衔接[22]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24]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构建差异化授信模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25] - 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链数据对接,开发基于"数据信用"的供应链"脱核"融资模式[21] 政策协同机制 -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政府性担保机构为制造业小微企业增信[29] - 强化产业与金融风险联合研判,防范资金挪用和"内卷式"竞争[28][29]
阅兵行情预热?“龙一”4天3板,国防军工ETF盘中新突破!融资客加速扫货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59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收复3600点并创阶段新高[1] - 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最高涨幅达1.59% 场内最高价创2022年8月11日以来新高[1] - 国防军工ETF连续3日成交额突破1亿元[1]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国防军工ETF成份股80只中45只上涨 5只平盘 30只下跌[2] - 商业航天概念领涨 航天智装一度20%涨停 航天科技涨停封板[2] - 地面兵装延续强势 长城军工4天内3次涨停并创历史新高[2] - 权重股航发动力和中航沈飞收跌拖累指数表现[2] - 成交额前十成份股中建设工业涨4% 长城军工涨9.99% 中国船舶涨2.85%[3] 行业驱动因素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5天内完成两次成功发射 7月30日长征十二号和8月4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4] - 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发射场高密度发射能力[4] - 历史数据显示过去15年国防军工板块8月上涨概率显著高于上证指数[4] - 融资余额急速攀升 8月4日国防军工ETF融资余额达2855万元创历史新高[4] 产品特征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及可控核聚变等多领域[7] - 该ETF为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7] - 6月实施份额拆分后投资门槛降低 当前一手价格不足70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