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搜索文档
贴息“红包”精准投向消费领域(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14 05:50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首次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利率水平的1/3),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比例同为1个百分点 [2] - 政策实施期为1年,后续将评估效果并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7]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为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和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汽车/养老/教育/旅游/家装/电子产品/医疗等) [2] - 单笔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贴息,多笔叠加单家机构最高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多笔叠加单家机构最高3000元 [4] - 示例: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原利息6000元)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细则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 [2]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 [2] - 示例:90万元餐馆贷款可享受9000元贴息 [3] 操作执行机制 - 个人消费贷款通过授权贷款机构识别交易信息自动计算贴息,利息收取时直接扣减 [5] - 服务业贷款贴息分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和未来利息直接扣除两种方式 [5] - 示例:餐馆9000元贴息分3000元返还+每月750元扣减 [5] 政策实施特点 - 精准性:仅对实际消费部分贴息,服务业贷款需用于经营活动 [4][7] - 杠杆效应:1元贴息资金预计带动100元消费贷款 [7] - 普惠性: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多元化需求 [7] 部门协同保障 - 人民银行将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动态跟踪贷款流向,防范资金挪用风险 [8] - 商务部将通过行业协会和平台企业推动政策精准触达 [8]
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10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核心条件是有真实的消费行为 [1] - 贴息政策覆盖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如买车、装修、家具家电、手机电脑)以及服务消费(如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 [1]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500元贷款贴息,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1] - 政策实施时间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内 [1] -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测算 [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服务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的核心条件是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2]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 [2] - 政策实施时间为今年3月16日至年底,贴息期限最长1年 [2] - 贷款经办机构负责贴息资金测算、申请和拨付,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2] 金融机构政策支持 - 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3] -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领域 [3] - 人民银行将加强与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 [3]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经办银行聚焦8类消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特别是小微企业 [3] 贴息资金管理 -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全流程管控,确保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3] - 政策执行期满后将核查贷款经办机构的贴息资金申请、审核和清算情况 [3] - 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经办银行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 [4] - 商务部将指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 [4]
扩内需政策加码 财政金融政策合力激活消费潜能
证券时报· 2025-08-14 01:46
政策内容与目标 - 中央财政首次在消费领域实施"双贴息"政策,包括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旨在降低信贷成本并提振消费[1] - 政策从消费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精准支持消费贷款部分而非整笔贷款,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1] - 政策与金融工具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流向消费领域,激发消费潜力并提升市场活力[1] 政策协同与创新 - 两项贴息政策与人民银行设立的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形成"1+1>2"效应,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信贷投放[2] - 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形成"组合拳",增强居民消费实惠[2] - 财政贴息资金需精准高效落实,资金监管是确保政策执行的关键[2] 监管与执行机制 - 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贷款经办机构建立内部核查机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并将贴息政策执行纳入日常监管[3] - 经办银行需动态跟踪贷款流向,重点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民生相关行业,特别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3] - 银行需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3] 金融机构可持续性 - 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市场化自主确定,财政贴息直接补贴给居民,兼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4] - 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并差异化定价,确保长期可持续性[4]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谁能申请、怎么申请 官方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3:00
8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 况。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 款进行贴息。制定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贴息政策,目的是要通过进一步 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 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激发消费潜力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 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廖岷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 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 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 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这两项贴息政策有利于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但同时,社会非常关心享受政 ...
财政金融联动再推新“国补” 撬动信贷资金精准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8-13 22:22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降低信贷成本 撬动消费领域资金投放[1][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贴息比例1% 相当于当前利率水平1/3 实施期1年[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八类领域 单户贴息贷款上限100万元 年贴息上限1万元[3] 政策实施机制 - 采用"广覆盖/低门槛"设计 无复杂申请程序 确保政策普惠性和便捷性[6] -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涵盖经办机构操作/金融监管/财政资金管理环节 防止资金套取挪用[6][7] - 金融机构需按月汇总贴息贷款数据报送审核 政策到期后申请资金拨付并及时返还贴息[7] 行业影响分析 - 服务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4年占比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63%[3][5] - 政策重点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领域 2024年服务业就业占比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行业就业增长显著[5] - 中国人民银行已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截至6月末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 服务消费领域贷款余额2.8万亿元[8] 政策预期效果 - 财政资金撬动效应显著 1%贴息比例可带动100倍贷款资金投入消费领域[2] - 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个人贴息刺激需求端 服务业贴息改善供给端品质[1][3] - 推动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释放养老/托育/文旅/医疗等高潜力服务消费需求[3][4][5]
“双贴息”惠及哪些群体?官方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36
政策发布背景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环节 [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 [3] -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利率水平的1/3) [3] - 政策实施期1年 [3] - 支持范围同时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向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发放的贷款 [5] - 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5]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5] - 单户享受贴息金额上限1万元 [5] 政策后续安排 - 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5] - 可能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调整经办机构范围 [5] - 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和服务供给方 [5] - 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提升消费领域服务水平 [5]
我国首次在中央层面实施个人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贷财政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19:42
根据政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 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8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商务部、中 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 情况。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 消费服务领域。对发放时间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贷款,贴息1年,贴息比例为1个 百分点。 据介绍,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一次创新探索,将与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 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政策到期后,相关部门还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况延长政策期限,或扩 大支持范围。 ...
新华全媒+|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更好激发消费潜力——四部门详解两项贴息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30
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来了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有人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是非常形象的。 廖岷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 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 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方面,廖岷称,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 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 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为扩大政策覆盖面,两项贴息政策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普惠性,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满 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廖岷说。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题: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更好激发消费潜力——四部门详解两项贴息政策 新华社记者申铖、吴雨 日前,财政部等部门对外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实施方案》。 这两项贴息政策 ...
重大利好!财政贴息,这些个人和服务业经营主体都可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8-13 16:30
近日,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和服务业经营主体 贷款贴息政策落地。 今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解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一起来了解! 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 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 问。 "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如何申请"双贴息"? 条件有哪些?如何办理?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政策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 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从消费结构看,目前我国服务消费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要释放其潜力,需要有高品质的供给,因此, 我们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这两项政策到期后,我们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范 围。 贴息政策如何享受?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 ...
力求省钱又省心!财政部等多部门详解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具体办理流程
新华财经· 2025-08-13 16:2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覆盖范围广泛且申请门槛低,无需复杂程序,旨在精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 - 居民享受贴息的核心条件是真实的消费行为,包括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如买车、装修、家具家电、手机电脑)以及服务消费(如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 [2]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贴息期限为政策实施后一年(今年9月开始) [2] - 实际操作中,借款人只需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消费账户交易信息,贴息金额由机构自动计算并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无需额外操作 [2] - 举例:若消费者贷款20万元用于装修(年利率3%),享受1%贴息后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原利息6000元) [3] - 政策明确不支持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行为,贷款用途需严格合规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服务业,贴息期限最长1年(贷款期限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计算) [4] - 经营主体无需单独申请贴息,只需正常办理贷款即可自动享受,贴息资金由银行分阶段返还或直接抵扣利息 [4] - 举例:餐馆获得90万元1年期贷款用于经营活动,贴息总额9000元分两阶段执行——前期一次性返还3000元,后续每月抵扣750元 [5]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合规经营活动(如设备引进、场地扩建、人员培训等),禁止用于投资理财或套利 [5][6] 政策执行与监管 - 贷款经办机构需健全信息系统以识别合规消费信息,并加强资金用途管理,防止挪用或套利 [6] - 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机构做好贴息资金的测算、审核和申请工作 [6] - 商务部负责审核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及贴息条件,并与财政、金融监管部门协作确保政策落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