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
搜索文档
银联整顿终端市场,五家POS终端厂商资质遭撤停
犀牛财经· 2025-10-24 16:25
监管处罚行动 - 银联认证办公室撤销或暂停五家终端厂商的银联认证生产资质 [2] - 资质处置涉及近40款在售或已布放POS机型,市场存量规模估算超120万台 [2] - 此次为2023年“清朗终端”专项行动以来首次一次性对五家厂商集中采取“顶格”处罚 [2] 违规行为类型 - 安全芯片级篡改:部分批次终端可绕过银联安全芯片,直接通过外接接口篡改交易报文 [2] - “一机多码”严重违规:存在“一机多户”“跳码”技术后门,帮助套取优惠类商户费率 [2] - 材料造假与无证生产:在未取得新版生产许可证前,擅自将代工订单转给无资质工厂 [2] 行业影响与整改要求 - 支付产业合规整顿进入“深水区” [2] - 各收单机构须在30天内完成存量终端的风险评估与替换方案 [3] - 要求收单机构在12月20日前完成整改,否则将面临限额、暂停新增商户等处罚 [3]
拉卡拉三季度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75%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1:09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17亿元,单季同比增长0.72%,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单季同比增长17.46%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0.68亿元,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境内综合收单及跨境支付交易总额达2.99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跨境支付金额为602亿元,同比增长77.56% [1] - 三季度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75%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大力推进"支付+SaaS"转型,深化数字化战略,加速AI与业务融合 [1] - 公司加速从"交易通道"向"商户经营伙伴"角色转型,构建更具韧性的增长结构 [1] - 公司正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迈出国际化发展关键一步 [2] - 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新增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的本地收款能力 [2] 跨境与外卡业务 - 前三季度跨境支付商户规模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1.91%和77.56% [2] - 公司是境内唯一拥有全品牌外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 [2] - 上半年外卡交易覆盖城市数量同比增长近20%,外卡受理活跃商户同比增长72%,外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倍 [2] SaaS服务与科技业务 - 公司深化"支付+SaaS"布局,重点聚焦餐饮、零售等高粘性垂直行业 [3] - 公司完成对餐饮SaaS头部企业天财商龙的战略投资并实现并表,形成"天财商龙+青橙云"双品牌架构 [3] - 公司餐饮SaaS已服务超8万家中高端活跃餐饮门店,零售SaaS产品服务超10万家商户 [3] - 公司推出AI钱包,截至9月底注册用户数接近800万,月活跃用户150万 [3]
外资支付再下一城!易联支付更名“派安盈支付”
券商中国· 2025-10-23 09:16
公司核心变更 - 易联支付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正式更名为派安盈支付(广东)有限公司[1]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谭威强变更为James Richard Allum[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全面更换 新增执行董事James Richard Allum、董事ROBIN JOY ERLICH GOLDMAN等多名新成员[2] 经营范围调整 - 原经营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企业管理服务 商务代理 信息技术外包等[3] - 变更后经营范围聚焦非银行支付业务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呼叫中心 同时保留企业管理 软件开发等业务[3] - 业务结构与国际母公司派安盈形成对接 更加凸显金融科技服务属性[3] 收购整合背景 - 国际跨境金融科技公司Payoneer派安盈完成对易联支付的股权收购[5] - Payoneer派安盈成为第三家获准在中国市场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外资支付平台[5] - 易联支付成立于2005年 于2011年获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 是国内首批获准从事跨境人民币支付的机构之一[4][5] 市场地位影响 - Payoneer派安盈是跨境支付行业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AYO)[5] - 此次收购进一步巩固了派安盈全球合规基础设施[5] - 中国支付市场正式由"易联支付"时代进入"派安盈支付"时代[5]
【西街观察】莫让免密支付成为老年人的“甜蜜负担”
北京商报· 2025-10-22 22:53
行业现状与用户困境 - 老年用户普遍面临因误操作或被动开通免密支付先用后付功能而导致被扣款和重复下单的困境 [1] - 数字时代的操作逻辑如一闪而过的弹窗提示暗藏玄机的默认勾选选项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协议条款对老年人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1] 平台产品设计问题 - 支付功能开通容易但关闭困难关闭入口像走迷宫般需要五六步操作在微信支付宝与购物平台间反复跳转 [2] - 支付环节存在设计问题平台在付款时会自动勾选免密支付极速支付而更换支付方式的按钮设计得又小又隐蔽 [2] - 本应便民的功能偏离轨道导致用户从零星扣费到重复下单从囤积非必需商品到陷入隐性债务 [2] 解决方案与改进方向 - 平台与支付机构需扛起责任摒弃默认勾选采用清晰提示并考虑引入强制性简易知识问答或人脸识别二次确认以确保用户充分知情和自愿 [2] - 界面设计应推出真正的老年模式不仅字体放大更要流程简化并突出关键信息 [2] - 监管需完善老年人数字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诱导开通支付功能行为的惩戒力度并畅通维权绿色通道简化投诉流程 [3] - 支付减负需把安全和知情权放在前面使其成为真正普惠的便利工具 [4]
拉卡拉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10-22 09:48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实现A+H股上市格局 [3] - 聘任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作为保荐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3] - 上市尚需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数字支付和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总支付额超过4万亿元 [3] - 在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排名第一 [3] 募集资金用途与战略方向 - 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牌照布局及扩张海外市场 [3] - 资金将用于增强技术能力以形成全球化的全流程产品体系 [3] - 资金将用于未来五年战略投资及收购,以及补充运营资金 [3]
【Fintech 周报】多地预警黄金投资骗局;今年超300家中小银行合并、解散;农行股价“12连阳”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34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38家保险机构法人监管责任单位名单 监管权进一步下放 金融监管总局直接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下降 地方监管局负责监管的数量普遍增加 其中北京局、上海局、深圳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明显增加 [1] - 多地政府发布风险提示 揭露黄金托管、租赁返利、虚拟投资三类典型骗局 并公布青岛一起涉案4亿元的集资诈骗案判决结果 呼吁公众警惕高息保本陷阱 [1] - 泰康人寿4名员工因利用业务便利为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被禁止10年进入保险业 [2] - 央行年内注销1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累计已注销107张 目前持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剩164家 行业出清加速 [4] 银行业整合与改革 -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0家中小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 数量大幅超过去年全年198家的退出总量 主要为地方农商行和村镇银行 [2] - 农业银行在吉林整合192家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分支机构 将其更名为农行分支机构 呈现系统性推进特征 [3] - 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支行 开启国有大行参与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序幕 [3] - 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2022年以来发放的过节费 每人合计接近1.4万元 银行回应称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 [5][6] 保险行业业绩与动态 - 多家上市保险企业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喜 利润增幅多集中在40%到70%之间 股票市场向好对增厚业绩起到关键作用 [4] - 中国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比2024年同期增加约40%到60%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67.5亿元人民币 [7]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27.05亿元 同比增长19% [7] - 越秀集团斥资18亿港元收购香港人寿 补全金融板块关键牌照 构建起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的全链条金融格局 越秀集团总资产超1.1万亿元 [7] 支付与金融科技 - 多家持牌支付机构相继获批变更高管团队、调整注册资本 拉卡拉注册资本由约7.88亿元减至约7.77亿元 主要股东联想控股持股比例由23.54%提升至23.88% [4] - 蚂蚁集团收购耀才证券事项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 尚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该批准有效期为六个月 [8] 银行机构动态 - 西安银行新行长张成喆任职资格获核准 填补了自2024年以来长期空缺的行长岗位 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 净息差逆势提升34个基点至1.7% 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至9.16% 不良贷款率降至1.6%但不良贷款余额仍在上升 [5]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呈现12连阳态势 市净率突破1达1.01 打破国有大行长期破净的局面 [8]
京东金融业务再加码 网银在线增资至15亿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17:44
公司核心变更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同意网银在线(北京)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15亿元人民币 [2] - 网银在线同时变更高级管理人员,褚天舒为副总经理、赵小玥为风控负责人 [2] - 网银在线成立于2003年,于2012年被京东收购,目前是京东全资子公司 [2] - 公司业务已深度嵌入京东零售、金融等核心业务,承担在线支付、移动支付、快捷支付、京东白条还款和账户实名认证等功能 [2] 行业竞争格局 - 自《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落地以来,多家支付公司进行了增资 [3] - 腾讯旗下财付通以223亿元注册资本在支付持牌机构中排名第一 [3] - 排名第二的是贝宝支付(注册资本45.2亿元),第三是度小满支付(注册资本40亿元),第四是抖音支付(注册资本31.5亿元) [3] - 目前注册资本为15亿元的支付公司包括网银在线和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 [3] - 支付机构的增资额度受其交易规模影响,交易体量和备付金规模对注册资本提出差异化要求 [3] 业务拓展与规模 - 网银在线作为京东支付技术平台,其功能涵盖在线支付、移动支付、快捷支付 [2] - 今年以来,京东支付、白条陆续接入必胜客、肯德基、12306、中免日上等超百家实体产业的头部企业 [4] - 此次增资一定程度反映其支付业务规模的发展变化 [4]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将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0-19 10:24
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1] - 外籍来华人员对我国移动支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扫一扫”已成为其主要支付方式 [1] - 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人 [1] - 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62% [1] - 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员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49% [1] 未来工作方向 - 行业将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 - 行业将深化跨境支付领域开放合作 [1] - 行业将保障支付基础设施稳健运行 [1] - 行业将坚持支付行业严监管 [1] - 行业将常态长效做好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1]
抢滩万亿跨境支付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23:07
全球与中国跨境支付市场增长潜力 - 2024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2125.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3207.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1][5] -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024年同比增长10.8%至2.63万亿元,占外贸进出口总值比重从2021年4.9%增长至5.9% [1][4] - 中国跨境电商市场2020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全球份额维持在50%以上,其中出口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 [4] 中国支付机构跨境业务战略布局 - 拉卡拉筹划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并把握跨境支付体系变革机遇 [6] - 新大陆子公司国通星驿在相关国家和地区布局支付牌照,为出海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7] - 新国都加大跨境支付业务板块资源投入,推动支付硬件和支付服务出海战略 [7] 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与案例 - PayPal于2019年通过收购国付宝70%股权进入中国市场,后完成全资收购并更名为贝宝支付 [12] - Airwallex空中云汇2023年收购商物通100%股权,年处理交易额达1000亿美元,服务企业客户超10万家 [12] - Payoneer派安盈2025年4月完成对易联支付的收购,成为第三家获准在中国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外资平台 [13] - 寻汇SUNRATE于2025年8月通过变更传化支付主要股东获得中国支付牌照 [14] 本土跨境支付领先企业的发展历程 - 连连支付2013年开启跨境支付业务,母公司连连数字2024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0][11] - PingPong成立于2015年,2019年估值超10亿美元,业务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11] - Xtransfer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B2B外贸金融服务,2025年初通过收购获得央行支付牌照 [11] 跨境支付行业竞争格局与驱动因素 - 国内支付行业竞争激烈,跨境支付费率和利润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尤其在B2B大额交易等环节议价空间更大 [7] - 未来增长点在于B2B跨境贸易支付、进口电商、海外本地化收单及供应链金融等细分赛道 [8] - 跨境支付机构内地持牌成为合规必然选择,收购持牌机构是构建合规壁垒的关键路径 [12]
年内11张牌照注销 支付行业整合出清持续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21:08
行业整合动态 - 今年以来有9家非银支付机构进行重大事项变更 包括上海富友支付 上海付费通 拉卡拉支付等主要股东增加持股比例 [1] - 今年以来有11家非银支付机构注销许可 包括得仕股份 中汇电子支付等 [1] - 部分支付机构通过出让股权引入新股东 以优化股权结构 引入战略资源或提升资本实力 [1] 监管环境与准入门槛 - 2024年7月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将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设定为人民币1亿元 [2] - 相比2010年管理办法 全国展业机构注册资本要求仍为1亿元 但区域范围注册资本最低从3000万元抬高至1亿元 提高了准入门槛 [2] -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支付牌照加速向有生态 有场景 有合规能力的主体集中 [2] 行业格局演变 - 自央行颁发牌照以来共有27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支付许可证 截至2025年10月18日 拥有许可的非银支付机构为164家 数量显著减少 [2] - 行业从野蛮生长的扩张期全面迈入整合出清 强者恒强的深度洗牌阶段 [2] - 头部及具备场景优势机构通过增资 高管调整 业务整合等方式强化实力 而中小机构因盈利模式单一 场景缺失被动退出或被并购 [2] 跨境支付发展 - 跨境支付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 连连数字 新大陆 移卡 贝宝支付 寻汇SUNRATE等机构密集拿下海外支付牌照 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4] - 连连数字2024年收入13.15亿元 同比增长27.9% 毛利6.83亿元 毛利率51.9% 经调整年内损益从去年亏损4.03亿元改善至盈利7870万元 [4] - 在国内支付竞争激烈环境下 支付出海成为重要趋势 支付机构国际化战略正稳步推进 [5] 机构战略方向 - 支付机构需将合规视为生命线 健全内控体系 并加大在AI风控 数据安全 交易反欺诈等领域的技术投入 [4] - 支付机构必须回归本源 深耕场景 依托"支付+"战略 向B端产业链延伸 切入供应链金融 SaaS服务 跨境支付等高附加值赛道 [4] - 支付机构需以深入场景服务 打造科技能力为主线 提供更具创新 更高质量的支付产品与服务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