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技术革新重构全球支付体系
五矿证券· 2025-07-14 09:44
全球支付体系变革 -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中心化金融体系脆弱性,比特币开启去中心化支付体系挑战[1][9] -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推动全球支付体系走向多元化,境内零售支付由稳定币或其与央行数字货币组合主导,境内批发支付由央行数字货币主导,跨境零售支付由稳定币主导,跨境批发支付由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合作链与传统体系并存[1][22] 稳定币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稳定币总流通市值为2629亿美元,Tether(USDT)占比60%,Circle(USDC)占比23%,主要功能是加密代币交易媒介[13] - 稳定币已纳入金融监管框架,美、欧、中国香港均有相关法案[14] 稳定币增长动力 - 跨境零售支付和资产代币化(RWA)是稳定币未来增长点,跨境零售支付替代效应或带来2800亿美元市值增长,RWA潜在发展规模为3000亿美元[2] 稳定币产业链 - 产业链包括发行、储备资产托管、交易流通、应用场景及合规辅助等环节[33] - 发行商收入主要来自储备资产再投资收益,受利率影响大,拥有零售生态的企业更适合发行[34] 中国企业参与路径 - 产业链企业可发行稳定币、围绕生态提供服务或提供RWA服务[42] - 非产业链企业可利用稳定币提升营运效率,如用于供应链金融、境外资金管理等[43][45] 风险提示 - 量化计算发展可能威胁区块链加密基础,类似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会延缓稳定币发展[5][45]
36家机构“候场”更名,有赞支付已获批更名、增资
北京商报· 2025-07-13 20:26
公司变更 - 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获准更名为北京有赞支付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亿元 [1] - 更名和增资主要基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的合规性要求 [3] - 有赞支付成立于2008年8月 2012年6月获得北京、上海两地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支付业务许可 2013年7月获批增加浙江、广东、辽宁等区域业务及互联网支付资质 [2] - 2025年6月13日 人民银行同意有赞支付缩减业务类型 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 保留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 不再开展预付卡相关业务 [2] 行业动态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名称中应当标明"支付"字样 注册资本最低1亿元 经营地域范围扩张对应提高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3] - 2025年以来 已有30余家支付机构获批进行信息变更 包括更名、增资、股权结构调整、牌照注销整合、高管变更等 [4] - 《管理条例》落地后 市场上共计80余家支付机构名称未达标 截至7月13日仍有36家未包括"支付"字样 [4] - 未完成更名的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多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这类机构也是退出市场的"主力" 7月11日金运通网络支付等3家公司牌照被注销 [4] 行业趋势 - 业内持续开展的更名、增资动作旨在符合支付"基本法"要求 增强支付机构辨识度和资本实力 [3] - 增资可使支付机构拥有更雄厚资金基础 更好应对支付系统故障、市场波动等风险 维持业务稳定运营 [3] - 2024年7月9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落地 提出过渡期为实施细则施行之日至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 [5] - 短中期内支付行业洗牌状态仍将持续 存量机构选择横向拓展"支付+"解决方案、拓展合作商户及场景方成为趋势 [5] - 预计支付科技创新、切入垂直场景商户以及出海探索将成为支付拓展业务、谋求增长的主线 [5]
【金牌纪要库】全球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稳定币,这些钱包和支付收单类机构或明显受益
财联社· 2025-07-11 15:23
稳定币发展及影响 - 全球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稳定币,钱包和支付收单类机构受益尤为突出 [1] - 在传统支付业务中规模巨大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稳定币发展,这些企业已在支付领域与蚂蚁集团展开合作 [1] - 国内数字人民币相关企业同样有望受益稳定币发展,监管机构需思考如何助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 [1] 行业合作与趋势 - 稳定币发展热潮下,支付领域企业通过与蚂蚁集团等明确表态的机构合作,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1] - 稳定币的兴起促使监管机构关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相关产业链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 AI 模型新突破;马斯克发布 Grok 4,宣称全球最强 AI 模型;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16
苹果供应链动态 - 京东方获苹果批准量产iPhone 17 Pro/Max屏幕 但产品仅限中国国内市场 [1] - 京东方已建成年产1亿片iPhone OLED屏幕产能体系 2024年预计出货4500万片 [2] - 2025年上半年京东方iPhone OLED出货量预计达2100万部 同比增长13% 下半年预计2400万部 [2] 苹果健康技术进展 - 苹果联合研究显示行为数据(活动量/睡眠等)比传统生物指标更能反映健康 基于25亿小时穿戴数据训练WBM模型 [2] - WBM模型直接学习高阶行为指标(步数/步态稳定性/VO₂ max等) 性能匹敌或超越传统PPG/ECG方案 [2] 苹果软件更新 - iOS 26地图新增主动通勤通知功能 通过学习用户习惯路线提前预警交通拥堵 [3] 苹果支付争议 - 苹果/万事达/维萨赢得垄断诉讼 法官认为指控缺乏证据证明苹果有意开发自有支付网络 [3] - 苹果从美国信用卡交易抽取0.15%分成 借记卡交易每笔收取0.5美分 [4] 消费电子市场变动 - HMD Global因美国关税政策退出市场 将专注印度/欧洲市场 诺基亚品牌授权2026年到期 [4][5] AI技术突破 - 马斯克发布Grok 4模型 宣称学术处理达博士水平 具备多模态和深度推理能力 [6][7]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乐道L90开启预售 整车价27.99万起 租电方案19.39万起 8月1日交付 [8] - 问界M9事故率较行业下降近90% 配备四颗激光雷达和ADS 3.3智驾系统 [11] 工业设计理念 - 小米汽车设计师强调情绪价值不可替代 提出"符合科学/自然规律/直觉"三大设计准则 [9][10]
剑指“李鬼”!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券商中国· 2025-07-11 07:23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称有机构或个人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4]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 [5] - 公司强调官方渠道为官网、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以及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非官方渠道信息需谨慎对待 [7][8] 仿冒APP事件 - 中国银联2月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APP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及资金风险 [10][11] - 公司明确表示"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并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资金损失 [12][13] 行业机构辟谣动态 - 包括支付宝、大华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今年发布辟谣声明,提醒公众谨防虚假信息 [3][14] - 支付宝4月声明有服务商冒充其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将追究法律责任 [15] - 大华银行2月发现小红书平台出现虚假账户发布非法信息,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16]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多方共同确保信息真实性 [15] - 建议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快速响应不实信息以维护公众权益 [17]
拉卡拉要去香港上市,要起飞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11 06:53
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成为全球首个为法币稳定币发放牌照的地区 [1] - 美国参议院同步推进稳定币法案,显示全球监管框架加速形成 [1] - 科技巨头快速响应:京东计划发行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蚂蚁集团在香港和新加坡积极申请牌照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接入CIPS系统和数字人民币跨境通道的民营机构,持有237张支付牌照 [3] - 全国500万台POS机已完成升级,支持稳定币直接支付 [4] - 香港子公司已获MSO牌照,正在申请SVF牌照,预计最快2025年三季度获批 [5] 资本市场反应 - 宣布赴港上市后股价单日涨停,市场赋予"跨境支付龙二"称号 [6] - 2025年6月25日单日换手率达27.57%,股价35.04元较年初低点上涨超200% [14] - 市场预期若香港牌照落地,稳定币业务毛利率可达68%,2025年或贡献4亿收入 [1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57.59亿同比下滑2.96%,净利润3.51亿同比下降23.26% [9] - 2025年Q1净利润1.01亿同比腰斩,支付业务总交易额4.22万亿较2023年缩水3000亿 [10] - 扫码支付1.36万亿同比增长,但银行卡交易2.86万亿加速萎缩 [10] 市场竞争格局 - 支付行业前五大机构占据76.5%市场份额,公司仅占1.17% [10] - 跨境支付交易额492亿占总营收0.24%,境外收入290万占比微乎其微 [10] - SaaS服务新增1万家门店且交易额增65%,但科技业务整体收入仍下滑 [11] 股东行为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上半年两次减资,注册资本从8亿降至7.76亿 [13] - 股东孙浩然连续减持,计划清仓剩余2.45%股份 [13] - 港股上市申请已提交,估值逻辑基于2800万商户数据和100倍PE预期 [14]
个人冒充商户可随意开通POS机拉卡拉审核漏洞为信用卡违规套现“开绿灯”
中国证券报· 2025-07-11 04:53
行业现状 - POS机信用卡套现已成为支付行业普遍存在的顽疾,拉卡拉、立刷、星驿付、盛付通等支付机构均存在类似情况 [3] - 支付机构商户审核形同虚设,个人用户仅凭虚假信息即可完成注册,整个流程不超过10分钟 [2][3] - 套现操作便捷快速,信用卡额度可在几秒钟内转为储蓄账户现金,首笔刷卡后一两分钟到账,后续操作秒到账 [2] - 支付机构不仅提供POS机套现服务,还推广商户收款二维码(码牌)用于信用卡套现 [3] 商业模式 - 支付机构通过代理商模式拓展业务,代理商需采购机器并推广,交易量越大分润比例越高 [4] - 拉卡拉分润政策按交易量分为10个等级,最高等级"泰山"需月交易量达10亿元,分润比例为万分之6至万分之9 [5] - 代理商可通过提高交易量"爬坡"获取更高分润,同时可自主设定刷卡费率(0.6%或0.6%+3元/笔) [5] - 支付机构、银行、银联形成分润链条,手续费分配比例通常为7:2:1,银行可收取不超过0.45%的服务费 [6] 监管漏洞 - 尽管监管要求"一机一户""一机一码",但代理商通过多台机器轮换使用规避监测 [7] - 银行虽具备监测异常交易能力,但出于提升交易量和使用率考虑,往往对套现行为采取宽松态度 [6] - 税务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套现导致的虚假交易造成增值税和所得税申报缺失 [8] - 目前法律尚未设立专门针对信用卡套现的罪名,违法成本较低 [10] 风险影响 - 套现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导致资金脱离监管体系,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8] - 银行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监测到异常后会采取降额、封卡等措施 [7] - 根据司法解释,套现金额超100万元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500万元以上属"情节特别严重" [9] 治理建议 - 支付机构应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加强交易监测和风险预警 [10] - 清算机构需建立异常交易监测拦截机制,协同各方防控风险 [10] - 发卡机构应加强信用评估和额度管理,完善内部风控体系 [10] -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套现界定与罚则,加大处罚力度 [10]
剑指“李鬼” 中国银联提醒投资者防范冒名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5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指出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包括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均属冒用行为[1] - 明确列举假冒形式包括自称"云闪付收银台""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1] - 重申官方唯一网址为www.unionpay.com,并公布微信、微博等9个经认证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名称[1] 仿冒APP风险事件 - 2月25日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仿冒程序通过电信诈骗手段诱导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风险[3] - 强调该APP非公司产品,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相关诈骗行为[4] - 年内已多次发布类似打假声明,显示仿冒事件呈现高发态势[3][4] 行业集体应对措施 - 除中国银联外,大华银行、支付宝等机构年内均发布过辟谣声明,涉及虚假账户注册、冒充服务商等行为[5] - 大华银行2月27日披露小红书平台出现假冒"大华银行上海分行"账号发布非法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进行处理[5] - 支付宝4月披露有服务商冒充官方名义拓展生活号业务,干扰正常运营[5]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行业人士指出信息爆炸环境下需加强真实性核查,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5] - 呼吁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增加辟谣资源投入以实现快速响应[6] - 强调需建立不实信息快速澄清机制以维护公众权益[6]
年内多家支付机构调整管理层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46
财付通人事调整与增资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准予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一系列人事变更 包括变更陈功为反洗钱及风控负责人 变更顾倩为合规与法务联合负责人 变更陈云芳 陈彦为监事 [1] - 财付通为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 也是微信支付的运营主体 此次调整意味着微信支付迎来一系列人事变动 [1]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此前准予财付通增加注册资本至223亿元 公司表示增资体现了主管部门对其发展的认可 将加大科技创新 提升支付服务质量 保障支付安全稳定等方面的投入 [1] -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 财付通变更反洗钱及风控负责人传递出强化风控 落实合规等信号 反映支付行业在监管趋严背景下需通过技术投入和组织架构优化构建更坚固的合规防线 [1] 支付行业高管调整趋势 - 年内多家支付机构对管理层进行调整 包括支付宝 程付通 东方付通等 其中支付宝变更蔡年余为副总经理(合规负责人) 变更林朗为财务负责人 程付通变更孙兆波为董事兼总经理 东方付通变更郭俊锐为副总经理 [2] - 2024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高管人员配置和任职要求作出详细规定 包括学历 从业年限 经营管理能力等 并要求机构应具有5名以上高级管理人员 [2] -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认为 人员调整一方面是机构根据市场变化及自身业务情况进行的适当调整 另一方面是根据新规要求进行的合规调整 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促进稳定运营和合规发展 [3] - 田利辉表示 当前高管变动是新规 行业竞争与技术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监管趋严与合规成本上升倒逼机构优化治理结构 数字支付向产业端延伸要求高管能力更全面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可助力合规职能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转型 [3]
7.10犀牛财经晚报:广东已有大型银行在摸查与贷款中介的合作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科技公司被执行
犀牛财经· 2025-07-10 18:23
银行业监管动态 - 广东大型银行正在摸查与贷款中介的合作情况 要求分支机构反馈相关信息 此举被视为正常风控行为 [1] - 广东金融业近年来持续加强合规建设 严格审查业务营销和审批环节 整治各类"黑灰产"乱象 [1] 数字货币概念股异动 - 港股普星能量因涉足稳定币概念股价单日暴涨超280% 该公司认购了HashKey Holdings发行的优先股 [1] - 德林控股因宣布拟代币化5亿港元资产 股价早盘上涨超70% [1] - 业内人士提示部分稳定币概念股短期炒作过热 需注意回调风险 [1] 光伏产业链动态 - 多晶硅厂商报价区间上调至4.5万-5万元/吨 厂商展现强烈挺价决心 [2] - 光伏产业链价格预计月内将有所抬升 下游企业可能接受小幅涨价以规避未来风险 [2] - 行业供给侧出清指导思路为反内卷提供指引 但实际执行仍需时日 [2] PC市场数据 - 2025年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7.4% 达6760万台 [3] - 笔记本(含移动工作站)出货量5390万台 同比增长7% [3] - 台式机(含台式工作站)出货量1370万台 同比增长9% [3] 工业与技术突破 - 全球最大辗环机(22米)全系列轴承在洛阳下线交付 标志我国在超大型轴承领域实现领跑 [4] - 下线轴承包括外径2300毫米、重10.9吨的调心滚子轴承和外径2100毫米、重2.1吨的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4] 人工智能投资 - 亚马逊考虑向Anthropic追加投资数十亿美元 此前已投资80亿美元 [4] - 亚马逊全球企业发展副总裁表示投资规模体现了公司雄心 [4] 机器人行业融资 - 人形机器人公司跨维智能完成数亿元A1及A2轮融资 领投方为成都科创投、洪泰基金 [4] - 公司产品包括X-Wiz具身大脑和通用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系列 [4] 金融合作 - 黑石集团与英国保险公司Legal & General达成私人信贷合作协议 [5][6] - L&G将每年投入年金业务新增资金流的10%至该合作 预计长期投资规模可达数十亿英镑 [6] - 合作重点布局美国市场 助力L&G强化其两大战略领域 [6] 土地处置 - 恒大汽车广州南沙区4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被认定为闲置土地 将被政府无偿收回 [6] - 该地块自2021年6月9日起闲置 原因为企业原因 [6] 支付行业处罚 - 卡友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等规定被罚750万元 没收违法所得44,696.08元 [7]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科技公司被执行1.17万余元 [7] - 锐明技术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8] - 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谢剑或将离职 近期多位联创已相继出走 [9] - 东方电气集团完成工商变更 罗乾宜接替俞培根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9] 光伏产业投资 - 琏升科技控股孙公司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 增资金额6000万元 获得2.91%股权 [10][11] - 增资将优化资本结构 助力公司光伏产业布局 [11] 企业订单与业绩 - 西子洁能二季度新增订单12.14亿元 在手订单总额达61.19亿元 [12] - 爱旭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7亿-2.8亿元 扣非净亏损4.1亿-5.2亿元 [12] - 长源东谷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55亿-1.8亿元 同比增长62.65%-88.88% [13] - 西子洁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3亿-1.8亿元 同比下降47.40%-62.01% [14] - 天保基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000万-1.3亿元 同比增长1581.80%-2329.27% [15] - 西部创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2.95亿元 同比增长88.99% [16] - 海利得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8亿-3.1亿元 同比增长47.65%-63.47% [17] - 龙源技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600万-3100万元 同比增长116.61%-158.26% [18] 股市行情 - 沪指涨0.48%重回3500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1.49万亿元 [19][20] - 地产、城镇化概念股集体爆发 银行等大金融股冲高 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 [20] - 硅能源、光伏概念股持续活跃 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