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五年,这个巨大市场将跑出一批“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05
服务消费增长趋势 - 中国服务消费增速超过商品消费 每10元消费支出中有4.6元用于服务消费[1][2] - 2020-2024年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2]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过去10年平均达54.6% 服务消费增长推动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加速转型[4] 全球服务消费新趋势 - 全球呈现数字化、绿色化、个性化定制与注重体验四大趋势[5] - 数字化催生AI+消费、IP+消费新业态 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占比持续提升[5] - 绿色化推动低碳可持续服务模式 个性化定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5] 中国服务消费引领性 - 中国为全球最大服务消费市场之一 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服务领域领先[6] - 数字经济规模庞大 人工智能和5G技术支撑数字服务贸易迅猛发展[6] - 绿色服务贸易推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6] 潜在增长领域 - 银发经济服务需求大幅增长 涵盖养老护理、老年旅游、健康管理及智慧康养服务[8] - 体育消费潜力巨大 电竞、马拉松赛事和智能化场馆推动行业发展[8] -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催生AI健康顾问、教育导师、法律服务等新业态[8] 新兴消费热点 - 低空经济如跳伞飞行、空中游览等特色旅游项目为行业注入新活力[9] - 宠物经济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升级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9] - 绿色能源服务凭借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成为新增长点[9] 跨国企业市场机遇 - 高端医疗领域需求增长 跨国企业可参与精准医疗、抗衰老诊疗等细分市场[11] - 金融服务领域外资机构可发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专业优势[11] - 数字文娱领域跨国企业可通过合制内容、技术授权进入中国市场[11] 服贸会平台价值 - 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 聚焦数字服务、绿色服务等核心赛道[11][12] - 提供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模式探索的对接机制[11][12] -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塑造全球服务贸易新图景[12]
让民企敢投资有回报,国常会部署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9-13 16:36
政策支持与投资方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聚焦企业关切问题并拓宽投资空间 [3]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和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1][4] - 国家发改委将设定铁路 核电 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参股最低比例要求 [3] 民间投资现状与趋势 - 前7月扣除房地产开发后民间项目投资增长3.9% 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9.6% 基础设施增长8.8% 文体娱乐业增长8.1% 制造业增长5.0% [4] - 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2128个 总投资额10.26万亿元 涵盖交通运输 能源 水利 制造业及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4] - 民间投资呈现向好劲头足和向新动力强两大趋势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受青睐 [5] 市场环境与准入机制 - 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 [7]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五版清单事项减少 释放放宽准入政策红利 [7]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破除隐性壁垒 建立"非禁即入"长效机制 [8] 行业发展机遇 - 新基建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备受民间资本追捧 [4] - 传统行业智能化 高端化转型加速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4] - 完善新兴产业市场准入机制 建立区域试点和场景试点 形成适应新产业的制度规则 [5]
商务部: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等数字贸易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7:45
经济观察网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在进一步扩大数 字贸易相关对外开放方面,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等数字贸易相关领域有序 扩大开放。 ...
商务部: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
中证网· 2025-09-11 12:20
此外,盛秋平表示,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推动更多务 实合作成果,与各方共同用好服贸会、进博会、数博会等各项平台,为各界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更优 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盛秋平表示,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省市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的作用,深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和规则协调,实施好《服务贸易国内 规制参考文件》,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服务 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和高质量发展高地。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表示,商务部将建 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稳妥有序扩大教育、文化 领域自主开放。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进 程,商签更多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服务贸易更高水平开放。 ...
“焕发新生”的首钢园:加速迈进千亿级产业园区
北京商报· 2025-09-11 07:26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拉开帷幕。当日,在 2025开放合作主题论坛上,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尚表示,预计到"十五五"中期,首钢园 的产值实现1000亿元。始建于1919年,首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缩影,如今,这处"工业遗存"正在加速向 千亿级的产业园区迈进。 陈尚在论坛中介绍,首钢园入园企业达1007家,年产值7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其中科幻元 宇宙企业达138家,位居全市首位,年产值超过150亿元,高新、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企业资质超过了 190项,成为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发展布局中的"一核",首钢园加速向千亿级科技产业园区迈进。 回到如今,正在"焕发新生"的首钢园也吸引着高科技企业的加入。 首程控股执委会委员、联席总裁叶芊在论坛中介绍称,公司机器人科技体验店品牌"陶朱新造局"首店将 落户在石景山首钢园即将开业的融石广场。 据介绍,首程控股是首钢集团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2024年12月管理了北京机器人基金总共100 亿元规模,借助这样一个基金的载体,累计投资了大量的机器人项目,包括宇树、银河通用等一批机器 人的企业。 "从品 ...
优化负面清单管理,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
第一财经· 2025-09-10 19:36
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进展 - 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7.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4% 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1] - 通过"三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制度型开放 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负面清单》[2] 负面清单缩减成效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3]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2021年版31条缩减至29条 制造业实现外资全面开放[3] - 《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全国版71条 自贸试验区版68条 在金融/医疗/互联网等重点服务业扩大开放[3] 两单衔接机制创新 - 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衔接 构建统一协同的清单管理机制[4] - 建立统一服务窗口和解释口径 降低企业交易和合规成本 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4] - 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要求[4]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 以上海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为代表 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两单合一"试点[5] -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框架 实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实现准入前与准入后管理衔接[5] 配套政策优化措施 - 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定期评估条款适用性 取消不符合发展趋势的限制措施[6] - 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网通办"准入服务[6] 跨境服务贸易开放突破 - 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 境外人员商务活动停留期限放宽至30天[7] - 在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 允许境外优质服务进入国内市场[7] 国际规则对接路径 - 参照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 简化许可审批程序 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8] - 探索"三单合一"统一管理模式 对所有市场主体实施全面统一的准入管理[8] - 通过压缩/优化/统一三张清单 形成国际化市场准入制度体系[8]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票根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
证券日报· 2025-09-08 00:26
票根经济模式创新 - 通过整合赛事、演出、展会等门票凭证与商圈、餐饮、住宿联动推出跨场景优惠 实现单次消费向多场景消费转化[1] - 核心是利用票根作为流量入口激发消费者二次或多次消费 有效提振消费市场[1] - 已在北京汇集喜隆多、大悦城等6大商圈约200个商户的优惠活动资源[1] 地方实践案例 - 成都升级推出票根优惠打卡地图30版 整合赛事、演出、展会、景区等6大类46项票根资源覆盖多元消费场景[1] - 江苏推行苏超球票解锁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1] - 济南试点推广票根经济 凭赛事票享受景区、酒店、商场、餐饮折扣并设立体育消费金融补贴[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深化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2] - 票根经济成为深化多业态消费融合的生动实践 2025年服贸会将配套推出多重精品消费活动[1][2] - 行业需要关注资源整合深度与广度 挖掘场景互补性并找到活动与消费场景最佳契合点[2] 发展路径建议 - 深化场景融合拓展票根适用范围至更多业态 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实现一张票玩转一座城[3] - 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 加大消费券补贴投入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消费贷款[3] -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票根跨平台验证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优惠策略并精准匹配需求[3]
南都“微观察”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山解决“急难愁盼”十余项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5:49
专栏运营成效 - 截至2025年9月2日专栏已刊发100期 [1] - 绝大部分市民民生诉求得到解决或部门回应 [1] - 通过小切口反映高质量发展堵点并展示优秀案例 [1] 问题解决案例 - 中山市横四线西段11公里路面十余年仅修通4公里 经报道后2025年12月将完成主线工程 [2] - 中山纪念图书馆停车场因僵尸车占位导致排队超20分钟 实施收费管理后读者可免费停车3小时 [2] - 栏目累计解决十余项民生"急难愁盼"问题 [2] 创新发展模式 - 南朗街道崖口村结合农业文旅 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且同比增长约20% [3] - 石岐街道从善坊2024年5月完成旧改 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焕新 [3] - 全市建成超1300个暖蜂场所解决户外劳动者四难问题 [3] 社会影响力 - 专栏成为市民感知政策力度和城市温度的窗口 [4] - 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以服务换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 [3] - 既展示民生短板破解案例也宣传创新亮点项目 [1][3]
最高发放2千万元文旅补贴,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将于9月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30
活动概况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 包括文旅消费季 产业招商对接会和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 - 活动聚焦精品立省 改革引领 服务提质和融合增效总体思路 核心目标为大力提振消费并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 展会设置四大主题展馆 包括国际文化旅游馆 文旅融合馆 文旅消费体验馆和老字号文化馆 并设立四大主题展览板块覆盖全球旅游目的地展示和文旅产业融合等内容[1] 消费刺激措施 - 广东省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 面向本地居民 全国来粤游客及入境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1] - 线下通过云闪付APP或广东文旅微信公众号领取消费券 在旅博会现场刷卡消费可享满减优惠 最高满999元减200元[2] - 线上通过携程 美团 飞猪等平台购买省内游 景区门票 乡村旅游等产品可享8折或满减优惠 单笔消费最高减200元[2] 产业对接与招商 -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采用1个主会场加6个专场加6场常态化系列活动模式 提升对接专业性与项目匹配度[2] - 专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 文旅科技 县域文旅招商引资 文旅金融 文化产业园区和主理人经济六大重点领域[2] 老字号博览会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博览会同期举办 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 主题为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3] - 博览会汇聚粤港澳及全国超400家展商 推动老字号文化记忆转化为可体验消费的旅游内容 拓展文旅消费场景[3]
避暑消费激活夏日经济
消费日报网· 2025-08-27 11:49
核心观点 - 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催生避暑消费热潮,"清凉经济"成为拉动夏日消费的重要引擎,体现消费升级与地方经济转型趋势 [1][2][3] 避暑消费市场表现 - 携程平台"避暑"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300% [1] - 贵阳、六盘水、威宁等"天然空调房"城市酒店预订量激增,部分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1] - 威宁地区暑期民宿入住率达95%,特色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2] - 交通、住宿、餐饮、零售行业全面升温,夜市经济与户外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 [1] 地方经济发展模式 - 六盘水以19摄氏度夏季气候结合"中国凉都"品牌,推出避暑度假游、乡村田园游等精品线路吸引长三角、珠三角客群 [2] - 威宁依托高原草海自然资源,结合彝族火把节打造"日游草海、夜赏星空"沉浸式消费场景 [2] - 通过"气候+文旅""生态+产业"模式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2] 产业变革趋势 - 从单一旅游避暑向全产业链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 [1] - 带动消费品、文化、美食等产业跨界融合 [2] - Z世代消费主力推动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2] -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避暑产品精准推送 [2] 经济价值定位 - 避暑消费成为夏日经济新引擎,挖掘气候资源独特价值满足健康、休闲、品质生活需求 [2] - 为夏日市场注入新动能,未来需完善产业链条与提升消费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