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鄂尔多斯: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3
公司经营与战略 - 公司坚持高分红回报投资者,并强调"为股东创造红利、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的经营宗旨 [1] - 公司以技术研发创新为支撑,重点推进供应链升级、装备技术升级、智能化升级、绿色生产升级、营销与品牌升级,打造行业先进产能 [1] - 公司在氯碱化工、清洁能源和铁合金领域重塑行业标杆,延长产业寿命周期,实现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遵循"资源转换、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目标是"创世界名牌,办百年强企" [2] 财务与业绩 - 公司2024年度煤炭收入占比约为9%,服装收入占比约为15% [2] - 公司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32%,主要原因是主要产品成本同比大幅降低 [3][8] -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现金分红,重视股东回报 [7] 并购与投资 - 公司对并购锂矿、煤矿等事项未明确表态,仅表示将坚持长期主义,融入国家发展规划 [1] - 公司目前没有回购B股的计划 [4] 股票与资本结构 - 公司暂无A、B股合并计划和中期分红方案 [2][5] - 公司表示后续如有相关计划将及时公告 [2][5]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降低成本在一季度硅铁价格下滑背景下仍保持良好业绩 [6] - 公司提及瑞奇德医疗科技公司,但未明确表示将进军医疗行业 [9] 行业与市场 - 公司强调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顺应国家政策导向 [1] - 公司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目标是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引领力的企业 [2]
中国领跑过去十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十五五”期间新的投资空间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10 17:39
这些领域有看点 "中国的电力需求远未达峰,预计'十五五'将维持4-5个百分点的增幅,意味着每年约500太瓦时(TWh)新增电力需求待满足,这是中国电力系统投资的基 本盘。"标普全球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高级总监彭澄瑶表示,综合考虑碳达峰目标,国内需上马更多零碳电源。 标普测算,核电、水电等前期已核准项目每年若按期投产,仅能贡献约50-60TWh新增电力,剩余缺口则需由风电、光伏满足,意味着风光领域投资每年 要保证300-500吉瓦(GW)新增规模。同时考虑到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影响电力市场价格结构,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收益或更艰难, 标普预计未来五年风光装机比例或由此前的1:4转向1:2甚至1:1。 行业认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韧性也将是中国能源投资的较大增量。IEA能源投资分析师Haneul KIM指出,中国去年清洁能源领域4500亿美元投资中, 风电、光伏占比最大,为了更好整合可再生能源,未来十年中国需对输配电网、储能加大投资。为了提升顶峰负荷能力,标普预计"十五五"期间中国储 能、燃气轮机均将保持每年50GW增量,每年还将有180-200GW新增煤电机组并网。 业内人士预计,储能、配电网、充 ...
普星能量(00090.HK)7月10日收盘上涨141.38%,成交5333.3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0 16:31
7月10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57%,报24028.37点。普星能量(00090.HK)收报1.4港元/ 股,上涨141.38%,成交量3159.4万股,成交额5333.31万港元,振幅248.28%。 最近一个月来,普星能量累计涨幅3.93%,今年来累计涨幅5.78%,跑输恒生指数19.1%的涨幅。 行业估值方面,公用事业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6.28倍,行业中值6.51倍。普星能量市盈率4.11 倍,行业排名第5位;其他滇池水务(03768.HK)为2.24倍、兴泸水务(02281.HK)为2.87倍、上海实 业环境(00807.HK)为4.02倍、康达环保(06136.HK)为4.07倍、首创环境(03989.HK)为4.18倍。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普星能量实现营业总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 5990.2万元,同比减少15.44%;毛利率56.68%,资产负债率54.24%。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本文源自:金融界 资料显示,普星能 ...
合力推动东西部产业协作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东西部产业协作战略意义 - 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有助于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并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活力 [1] - 东部地区技术经验领先与西部地区资源要素富集形成互补优势 [1] - 协作目标包括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链,具备长远战略意义 [1] 产业协作模式与案例 - 采用共建园区、劳务对接、要素共享等模式推进协作 [2] - 北京市与内蒙古共建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江苏省引导光伏产业向青海转移 [2] - 上海市与云南省共建昆明临港科技城,浙江省与四川省推动资源与市场融合 [2] 协作面临的挑战 - 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产业协作落地成本较高 [2] - 西部地区开放"软件"建设滞后,融入国内外市场能力不足 [2] - 跨行政区合作存在规划对接、要素共享、利益分成等协同障碍 [2] 宏观层面协作机制 - 完善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3] - 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产业合作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 [3] - 加强财政、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区域政策协调 [3] 中观层面协作路径 - 依托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中欧班列打造产业协作走廊 [3] - 发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构建国际竞合机制 [3] 微观层面协作措施 - 破解人才流动的职称、职级、收入等机制梗阻 [4] - 强化金融机构合作形成全链条资金支持体系 [4] - 建设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流通领域降本增效 [4] - 鼓励东西部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四链"融合 [4] - 通过"万企进万村"行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乡村产业建设 [4]
从“大美丽法案”到关税新信函,海外变局下的应对与思考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9:46
变局大幕——大美丽法案的核心议题 - 法案通过艰难历程:5月22日众议院通过后,经历共和党内部分歧和民主党抵制,7月1日副总统万斯投出关键票才通过参议院表决 [3][4] - 法案三大核心框架: 1) 永久化企业税收优惠,个人所得税减免向富人倾斜 2) 扩大国防支出并削减社会福利(如医疗补助),新能源补贴大幅缩水 3) 删除海外报复性税收条款,将联邦债务上限提高至5万亿美元(美国史上最大幅度调整) [7] - 行业影响分化显著: - 传统能源(油气区块租赁重启、煤炭租赁恢复)、制造业(建厂成本全额税收抵扣)、半导体(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升至35%)、军工(1500亿美元预算)等受益 - 清洁能源(税收抵免逐步取消)、新能源车(2026年后废除清洁车辆抵免)、医疗(取消医疗补助激励措施)等承压 [8][9] - 财政代价:CRFB预测法案将导致美国未来10年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2034年债务占GDP比重从100%升至127% [12] 降息迷局——美联储的两难困境 - 政策现状:美联储连续四次暂停降息,市场预期年底前降息两次(首次可能在9月),CME FedWatch显示9月降息概率66% [14][15] - 特朗普施压动机: 1) 低利率可降低"大美丽法案"带来的政府债务成本 2)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滞胀,需降息对冲经济风险 [16] - 美联储顾虑:6月非农就业超预期,但关税政策叠加财政刺激可能引发"二次通胀",决策空间受财政扩张、关税不确定性等因素压缩 [16][20] 关税风云——全球贸易格局再平衡 - 最新动态: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40%关税,中美关税磋商维持至8月12日 [21][24] - 市场博弈特征: - 出现"TACO交易"现象(特朗普贸易手段阶段性缓和),目前仅4国达成协议 - 需警惕"大美丽法案"通过和美股新高可能强化特朗普极限施压倾向 [25][26] 后市思考——多元资产配置框架 - 配置原则: 1) 通过海内外资产低相关性分散风险,避免单一市场暴露 [29] 2) 关注国内"新质生产力"方向(AI、高端制造、自主可控)的结构性机会 [30] 3) 重视现金流资产(优质债基、红利基金、REITs)在利率下行期的确定性价值 [31][32] 4) 保持合理流动性以应对极端市场机会 [33] - 长期视角:优质资产复利效应可穿越短期扰动,需以十年周期评估投资价值 [34]
成都金牛:首批兑付产业扶持资金超6000万元,“免申即享”精准直达企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9:01
惠企政策兑现 - 成都金牛区首批次惠企政策兑现累计金额超6200万元,覆盖1600余家企业,采用"免申即享"模式直达企业账户 [1] - 上半年金牛区累计兑现产业扶持、人才激励等惠企资金近8000万元 [1] - 后续资金将在7月中旬前陆续到账,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1] 政策查询平台 - 金牛区创新打造"金牛惠企政策"智能查询平台,集成产业扶持、金融信贷、人才激励等各类政策 [1] - 企业可通过关键词或行业筛选查询政策条款、适用对象、申报条件等核心信息 [1] - 平台后端链接成都市"蓉易享"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政策汇聚、查询、申报、兑现全链条 [1] 政策宣传与解读 - 金牛区组织"惠企政策直播""民企会客厅"活动18期,点击量超20万次,提升政策知晓率 [3] - 按月编发《金牛益企·服务月市》宣传册页,提前告知次月政策申报事项及活动信息 [3] - 企业反馈政策查询效率显著提升,如四川国软科技通过平台3分钟锁定多条适用政策 [3] 免申即享机制 - 金牛区强化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政策需通过"免申即享"可行性评估审查 [4] - 新政策"免申即享"率接近30%,如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获50万元数字化转型奖励全程"零材料" [4] - 全区新制定的"1+N"产业扶持政策需全量实施"免申即享"评估审查 [4] 存量政策优化 - 金牛区对存量惠企政策进行"适应性改造",已完成3个政策的"免申即享"改造 [5] - 38个"易申快享"事项申报材料平均压减30%以上,如荷花池市场商户仅需手机确认信息即可申请 [5] - 探索搭建企业材料库,实现共性材料免提交 [5] 资金拨付效率 - 惠企资金到账时间从平均2-3个月缩短至最快15个工作日 [7] - 成都天奕郦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从申请到收到1000元新办企业补贴仅用不到一周 [6] - 改革财政资金审批流程,变集中上会为分级分类审批,跳过传统多环节串联模式 [7] 政策服务生态 - 金牛区联合高校调研130余家企业,涵盖绿色低碳、商贸商务等重点产业,优化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 [8] - 计划持续深化"免申即享"机制,提高新政策"免申"比例,扩大覆盖面和受益企业数量 [8] - 强化数据共享支撑,打造"政策最优、兑现最快、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9]
东盟能源中心达伍德:东盟能源脱碳要学习中国经验|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6:58
东盟经济与能源概况 - 东盟地区人口超6亿,GDP约3.8万亿美元,目标是203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1][2] - 能源需求持续上升,但能源转型面临资源禀赋差异、资金短缺和技术储备不足等挑战 [1][4] - 中国在清洁能源制造和供应链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东盟希望借鉴中国经验加速脱碳 [1][10] 能源转型核心议题 - 三大核心议题包括能源安全、2050—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经济发展动能 [2] - 电力部门每年需约1900亿美元投资以实现2050年减碳目标 [4] - 东盟电网互联计划(ASEAN PGI)预计投资7000亿美元,已规划18个潜在互联项目 [6] 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发展 -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关键,包括化学储能和抽水蓄能等方案 [7] - 老挝水电潜力达2万兆瓦,电网互联可优化区域能源分配 [6] - 绿氢成本较高,现阶段储能技术优先级更高 [7]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合资企业被视为中国-东盟新能源合作的最佳模式,可整合资源与专业知识 [9] - 菲律宾推出"CREZ"低税率政策,马来西亚提供绿色税收抵免等激励措施 [8] - 东盟坚持开放经济体定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尤其关注中国技术输出 [8][9] 未来能源转型方向 - 需解决资金缺口、政策协调和标准统一问题以吸引外部投资 [10] - 东盟计划2040年开发1800万千瓦输电能力,实现高度整合的电网 [6] - 中国技术输出与东盟本地化部署结合,共同推动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 [9][10]
权益时代驱动股权投资升级 险资投向日益聚焦民生基建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30
险资助力清洁能源项目 - 青海黄河公司建成21座光伏电站,光伏装机容量达6244兆瓦,光伏子阵区植被覆盖率增加80%,减少荒漠化面积100平方千米 [1] - 青海黄河公司全口径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893.1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95.44% [4] - 青海黄河公司发电量、供电量约占青海省六成,是青海省能源供应的主力军 [3] 险资投资情况 - 中国人寿以90亿元股权投资领投青海黄河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5] - 国寿资产投资支持社会民生领域建设规模已超过2400亿元,较"十四五"规划初期提升1500亿元左右,增长160% [6] - 险资另类投资聚焦基础设施,重点投向能源、电力、交通、环保、市政等民生相关领域 [7] 险资投资策略 -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来源稳、久期长的特点,适合投资民生类项目 [6] - 国寿资产建立覆盖"投前筛选—投中决策—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7] - 保险资管需适应权益驱动时代,重视股权投资能力培养 [9] 股权投资实践 - 股权投资需长期"陪伴",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 [9] - 保险资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长期、耐心等独特优势 [9] - 保险资管需提升研究广度深度,做好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研判 [10]
20位报告人名单公布!海洋清洁能源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7月23日 南通)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论坛概述 - 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是MCES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的特色活动,将于2025年7月23日在南通举办,由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共同主办 [2] - 论坛采用10分钟10张PPT+5分钟专家点评的形式,旨在助力青年科学家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 报告内容涵盖海洋浮式系统性能、系泊技术、结构安全、水动力等领域,权威专家将进行点评和打分,评出Top10优秀青年报告并颁发证书 [2] 演讲信息 - 已报名青年科学家共20位,来自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机构,研究方向包括海上漂浮式光伏、浮式风机减振、海上风电布局优化等 [3][4][5] - 具体演讲题目包括《一种可快速部署的折叠型海上漂浮式光伏解决方案TK-FFPV》《浮式风机-非线性惯容能量肿耦合系统宽频减振研究》《深远海无陆地中转的多浮体原油转驳技术及装备》等 [3][4][5] 点评嘉宾 - 确认嘉宾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立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宁德志、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永康等 [5] - 其他嘉宾仍在陆续确认中 [5] 往届奖项 - 2024年论坛奖项包括一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张崇伟《基于液舱晃荡原理的浮式风机动态减摇机制》)、二等奖(海南大学李新然《南海海洋温差能综合利用研究》)等 [14] - 获奖研究涉及浮式风机减摇、波浪能开发、海上光伏系统等方向 [14] 论坛主席与专题 - 论坛主席团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Torgeir Moan、长三角船舶海工创新中心徐立新等组成 [25] - 专题论坛召集人包括厦门大学范撞、国家电投黄磊等,研究方向覆盖海上风电、波浪能等领域 [27][28] 主办与报名 - 主办单位为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 [11][28] - 报名可通过扫码或联系张丹、雷蕾等工作人员 [29]
长缆智能凭“硬实力”于2025天津国际清洁能源大会暨博览会“圈粉无数”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44
行业背景与大会概况 - 2025天津国际清洁能源大会暨博览会于2025年6月29日-7月1日举办,旨在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能源经济发展 [2] - 大会为能源领域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展示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成果 [3] 公司技术展示 - 长缆智能展出电力运维解决方案,采用分层协同管控策略,整合通信、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电缆系统全方位监控 [6] - 解决方案包含智能接地箱、高压电缆接头测温装置、回流缆防盗监测装置、管道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6] - 公司推出适配风电、光伏场景的新能源智能解决方案,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特性 [7] 行业合作与交流 - 长缆智能与国内外企业及专家深入交流,通过演示和案例分享吸引潜在合作伙伴 [9] - 公司参与行业论坛探讨新能源挑战与机遇,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9] - 多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希望在新能源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领域实现共赢 [9] 公司战略规划 - 长缆智能将持续加大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先进技术产品 [11] - 公司计划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