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泰豪科技: 总裁工作细则(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16 18:18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工作细则 (经 2025 年 7 月 16 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总裁会议议事程序,提高总 裁班子的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 《公司法》")、 《公司章程》和本细则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 程序,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管理,保证公司正常运作。 务负责人一名(可由副总裁兼任) ,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每届任期三年,与 每届董事会任期相同,可连聘连任。 员; 高级管理人员根据上述职责分工时,可以同时担任兼职岗位的职责。 第七条 总裁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忠 实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利益。当其自身的利益与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相冲突时, 应当以公司和股东的最大利益为准则。 第三章 总裁办公会的召开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法规规 定,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公司管理团队依国家法律、法规、 第六章 公司资金、资产运用和重大合同的签订 第三十五条 根据董事会授权,公司总裁办公会决策以下事项: 第十三条 总裁 ...
2025年6月经济数据解读:需求回落速度加快
东证期货· 2025-07-16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走势评级为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二季度GDP增长超预期为全年目标打下基础,但6月需求下滑严重,社零和固定资产投资环比负增,消费内生动能弱,财政脉冲退坡 [1][8][12] - 制约国内经济反弹的不利因素在积累,包括居民收入增速下滑、房地产持续恶化、通缩深化,后续需加大消费品补贴和房地产止跌回稳力度,“反内卷”政策对物价提振程度需审慎对待 [2][35] - 股市因国家队入市负贝塔截断效应,资金面驱动股指上涨,除非美国对华关税重大转向或中国三季度经济快速下滑,否则市场或忽视基本面高位震荡,建议各股指均衡配置应对行情 [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季度GDP情况 - 二季度GDP实际同比增5.2%,超出预期,上半年累计增长5.3%,一季度高增下二季度环比仍有1.1%增长,国内政策发力对经济驱动作用强,但名义GDP增速二季度仅为3.94%,较一季度下滑0.65%,低物价侵蚀实际增速 [8] 6月经济供需情况 - 供给侧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6%,分别受益于出口高增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拉动;需求侧6月社零当月同比增4.8%,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 - 0.1%,双双低于预期且环比负增,为历史同期较差水平,消费增长依赖补贴,财政脉冲退坡 [12] 房地产形势 - 6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录得 - 12.9%,较上月下降0.9%,销售端景气度差,房价加速下跌,房企资金来源同比增长为 - 9.7%,仍在低位震荡,房地产止跌回稳需政策加大力度 [20] 居民收入情况 - 二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08%,较一季度下降0.47%,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17%,较一季度下降0.06%,除转移净收入上涨外,工资性、经营净、财产净收入均恶化,下半年消费压力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乘数效应或不及上半年 [27] 工业产能利用率情况 - 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录得74%,较一季度下降0.1%,采矿业和公用事业拖累,制造业稳中有升,产能利用率边际提高的行业集中在电子信息等制造业和非金属矿制品等行业,国内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低位,“反内卷”或成阶段性主题 [31]
石家庄鹿泉:打造文旅标杆,智绘山水新卷
新京报· 2025-07-16 15:54
在石家庄都市圈的西缘,太行山麓的鹿泉区,正悄然突破传统近郊游的想象边界。这里不仅是省会触手 可及的生态"西花园",更以颠覆性的"冬有温室夏有雪"奇观,重塑着北太行的旅游体验。鹿泉,以其 对"四季"与"地域"界限的大胆跨越,持续为渴望逃离都市喧嚣的人们"上新"着惊喜目的地。 鹿泉的魅力,远不止于山水与气候的恩赐。它深谙"动静相宜"的智慧:一面是康养禅意与热带秘境的静 谧疗愈,一面是夜攀征途兑换日出壮丽、体育赛事点燃山谷激情脉动。更为独特的是,作为石家庄电子 信息产业的"心脏",鹿泉正将"双破千"的硬核科技实力与创新动能,转化为赋能文旅的"智慧灵魂"。鹿 泉,正依托"山水静养""活力动感""科技智趣"的三重优势,打造全季全时文旅新标杆。 冬有温室夏有雪,北太行"上新"旅游目的地 夏至之后的石家庄,热浪翻涌,想觅得一份凉爽,得往西边的"山"里去。 过去7年,石家庄小伙儿常青,每个工作日都要"进山"。"山"距离市区不远,西行十余公里的鹿泉区, 山地与丘陵形成天然"降温台",85%的植被覆盖率,让人走进这座省会城市的"西花园",更觉舒爽。常 青的工作地——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就在这里。 "鹿泉区整体海拔相对高一点 ...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洋经济、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军工、海底数据中心、海洋通信 - 公司:海南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看好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成为全年主线** - 国家战略层面重视,顶层设计高度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如总书记多次考察提及相关发展要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1][2][3] - 经济增长层面,海洋经济对GDP拉动大、产业规模大、增速快,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GDP拉动作用达11.5% [2] - 沿海省市密集发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如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 **深海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 - 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和深海数字化应用领域 [5] - 深海材料是发展深海科技的重要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需具备强防腐蚀性和抗高压能力,主要应用的材料类型有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 [6] - 深海装备是深海开发的支撑,包括水下勘探设备、船舶和海工装备、军工装备等细分领域,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自2021年进入上升期,2024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进阶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7][8] - 深海数字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海底数据中心和海洋通信等方向,海底数据中心可解决散热问题且成本低,还能满足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需求 [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传统部分占比接近一半,但在当前发展规划中重要性偏低,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生产开发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4] - 建设地海空间一体化,在船舶或海军方面有较大发展可能性,军工首席推荐海洋装备或海军建设相关标的 [9] - 随着往深洋海发展,海底电缆、海底光缆有进一步建设需求,可作为海空装备的细分投资领域 [10]
武汉这十年,万物生长
长江日报· 2025-07-16 08:48
城市经济发展 - 武汉GDP从2014年首次突破1万亿增长至2023年站上2万亿新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十[1] -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优势产业从生根发芽到茁壮生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2] - 截至2024年共有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稳居中部城市第一[3] 产业创新与投资 - 华工科技在光通信、激光装备、AI+工业制造等领域推出9项最新科技产品,展现产业创新实力[2] - 世界500强企业盖瑞特第三次在武汉追加投资设立创新中心,聚焦新能源赛道前沿技术[2] - 高通公司等国际企业表达与武汉深化产业合作的意愿,形成"双向奔赴"的投资趋势[3] 智慧城市建设 - 同济医院构建"一体三模"AI能力矩阵,包括"济大夫"医疗智能体及垂直大模型,实现10秒生成检查报告的高效诊疗[6] - 武汉智慧交通系统应用全息路口、人工智能技术,红绿灯与导航软件联动提升通行效率,处于全国第一梯队[6] - 社区治理引入AI技术,如智慧消防联动平台可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并预警,江汉区、硚口区等实现数字化物业管理与养老监护[7] 城市空间与交通 - 东湖绿道从2016年一期开放扩展至105公里,串联33平方公里湖光,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18] -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覆盖长江岸线284公里、汉江岸线112公里,打造"长江画廊"[18] - 地铁线路从2015年4条180公里扩展至2024年12条518公里,日均客流超400万人次,形成"一小时通勤圈"[20] 消费与文旅场景 - 汉口、武昌、汉阳设立7处临江露天电影场,蔡甸等地发展帐篷经济,生态资源转化为消费"流量密码"[13] - 武钢云谷606等闲置空间改造为文旅载体,黄陂"乡巴克"稻田咖啡单日销量达200杯,带动"村咖"业态兴起[14] - 2024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187.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33.7%,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居全国内河首位[22]
打造成色更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样本”
新华日报· 2025-07-15 05:31
产业集群建设 - 构建"3456"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 新一代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 其中新能源领域引进风电和光伏关键设备 电子信息领域招引高频高速线路板及汽车电子 半导体项目 高端装备领域招引智能机械 工程机械项目 [2] - 持续跟踪劲胜新能源动力电池 上海和平发展重型起重设备 天津塘沽工业阀门等产业链项目 同时引进韩国株式会社PVC橡胶软管 欧普铁玛数控机床及阀门制造 韩国三星电机等外资项目 形成"以大带小 多点开花"格局 [2] - 推动森兰大型工业驱动电机集成 洪田新能源材料工艺研发及装备制造 易瑞电(江苏)高性能储能PACK等项目开工 确保双瑞海上风电叶片 海纳新能源汽车泵类总成 优沃风电法兰及齿轮箱行星架等项目竣工投产 [2] 科技创新支撑 - 培育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 组织创一精锻 奥凯明通 华尚汽车玻璃等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努力实现国家高企总数增长 [3] - 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专题服务 支持建设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中心 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 培育重大成果转化示范项目 [3] - 开展"双招双引"活动 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 引进符合国家级人才项目的高精尖人才 [3] 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 深化机关机构改革 增设股级岗位职数和年轻干部晋升渠道 畅通开发园区与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 [4] - 加快招商公司建设 探索产业链招商 重组招商 资本招商路径 提升与招商业绩挂钩的薪酬待遇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4] - 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 市场化转型 发展新能源 大数据 现代物流等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盘活闲置资产 拓宽融资渠道 [4]
华勤技术(603296) - 华勤技术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7-14 19:47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830 - 840亿,同比增110.7% - 113.2%[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8.7 - 19.0亿,同比增44.8% - 47.2%[2] - 主要经营数据为初步核算,未经审计,以定期报告为准[3]
西安高新区、香港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14:29
合作备忘录签署 - 香港投资推广署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科技企业借港出海拓展国际市场 [1] - 西安高新区将鼓励区内企业利用香港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基地 [1] - 投资推广署将提供香港营商环境和政策信息,支持企业在港投资和营运 [1] - 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将建立稳定协作机制,结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与西安高新区创新动能 [1] 西安高新区概况 - 西安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1] - 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产业 [1] - 区内科技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出海"需求不断增强 [1] - 合作备忘录签署让现场70余家西安高新区企业看到更多发展机遇 [1]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资本市场针对科技企业做了许多改革 [2] - 西安高新区企业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获取融资 [2] - 在港上市可拓展国际投资资源并助力海外业务拓展 [2] - 香港国际化平台能帮助中小企业初期就开启全球发展模式 [2] 两地合作展望 - 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致力于为内地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 - 投资推广署希望发挥两地互补优势,协助更多西安高新区优质企业借港出海 [2] - 合作将共同开拓创新合作新机遇 [2]
半年度IPO报告,有机构收获百倍回报
投中网· 2025-07-14 11:09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5年上半年73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成功IPO,VC/PE机构渗透率为55.73%,中金资本参投7家企业居首,红杉中国参投6家次之,华金资本、君联资本各参投5家并列第三 [5][6] - 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回报总额1,057.61亿元,平均回报倍数3.83倍,6月单月退出金额最高达349亿元,4月平均回报倍数最高达9.11倍 [10] - 先进制造行业获投数量最多(16家),电子信息行业退出回报金额最高(273.97亿元),消费行业回报倍数最大(17.81倍) [10][13] - 港交所主板以582.03亿元成为账面退出回报最高的交易板块,上交所科创板和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VC/PE渗透率均达100% [14][15][16] 重点IPO退出案例 - IDG资本与启明创投投资影石创新十年,上市首日回报率分别达853倍和183倍 [20][22] - IDG资本投资Circle二级市场浮盈数十亿美元,D轮融资成本2.76美元/股对比上市首日回报约数十倍 [20][22] - XVC投资霸王茶姬获超百倍回报,2020年A轮投资62,008万美元对应首日回报率47,009.76% [20][22] 中国企业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31家中企IPO募资1,301亿元,数量同比增35.05%,金额同比增1.69倍,港交所以40家IPO和867.30亿元募资居首 [23][25][27][29] - 北交所涨幅38.72%领跑A股,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为上半年最高,港交所主板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包揽首日跌幅前五 [32][33][35] - A股募资TOP5合计120.74亿元同比增27.13%,中策橡胶(40.66亿元)、天有为(37.40亿元)居前 [42][44]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先进制造(26家)、消费(20家)为IPO数量前二行业,能源及矿业(336.95亿元)、消费(174.32亿元)募资增幅最高 [59][63][64] - 浙江地区以24家IPO数量居首,福建地区因宁德时代336.86亿元募资夺冠,浙江(250.64亿元)、广东(179.33亿元)紧随其后 [69][72] - 消费行业IPO数量同比增1.22倍,福建地区募资同比增20.85倍,香港地区IPO数量增8家 [73][74] 热门IPO企业 - 宁德时代以327.84亿元募资和12,778.27亿元市值双冠,海天味业(92.56亿元)、恒瑞医药(90.85亿元)分列募资二三位 [80][82] - 市值TOP10中消费行业占4席,包括海天味业(1,947.69亿元)、蜜雪集团(1,008.75亿元)和霸王茶姬(429.22亿元) [82] IPO政策动态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 [37][89][90]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生科企业上市,6月港股发行加速至14家 [45][88] - SEC批准纳斯达克IPO流动性新规,要求实际募资额满足25%流动性指标 [86]
2025年四川省德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锚定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目标,全力推进“3+1”主导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4 09:25
德阳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 - 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产业协同为纽带、绿色低碳为底色,构建"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立体化架构 [1][14] - "3+1"主导产业包括机械装备(东方电气等链主企业推动高端化智能化)、材料化工(新能源材料技术突破)、食品饮料(品质化品牌化)、数字经济(智改数转赋能全链条) [1][14] - 新兴产业聚焦通用航空与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1][14] 德阳市经济运行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65.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位列全省前列 [4]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8.5:51.4:40.1,工业主导地位巩固,第二产业增加值1677.1亿元(增长9.1%,贡献率64.2%) [4][5] - 工业增加值1525.2亿元(增长9.3%,贡献率6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2户,增加值增速14% [7] 主导产业发展数据 - 机械装备产业增长15.8%,材料化工增长16.9%,数字经济增长16.5%,食品饮料保持7.9%增速 [7] - 高技术制造业实现22.5%爆发式增长,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达48.8% [7] - 工业总产值突破4800亿元,利润总额超310亿元,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百强" [7] 科技创新成果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700亿元(增长12%) [10] - 突破32项"卡脖子"技术:国机重装完成超大吨位高温合金冶炼、东方电机研制150兆瓦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东方汽轮机实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商用化等 [10] - 技术合同成交额53.6亿元(增速142%),转化成果3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 [10]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两带两山、一轴一核"空间格局,中心城区为创新引擎,成德绵发展轴构建先进制造产业带 [17][19] - 培育5个全国影响力产业集群(东方电气智能装备、二重重装新材料等),配套3个省级实验室与5个中试基地 [19] - 农业空间打造"天府粮仓"核心区,生态空间强化龙门山-邛崃山屏障,城镇空间依托成德绵城市发展轴 [17] 重点企业分布 - 高端装备制造:东方电气集团(发电设备)、国机重装(核电压力容器)、宝石机械(石油钻采装备) [21][23] - 先进材料:四川省玻纤集团(玄武岩纤维)、东树新材料(风电叶片复合材料) [21][23] - 电子信息:德阳三环科技(电子陶瓷)、亨通精密铜箔(锂电铜箔) [21][23] - 新能源:东方电气风电(海上风电机组)、英杰新能源(光伏逆变器) [21][23] - 航空航天:爱思达航天(商业火箭结构件)、天域航通(货运无人机) [21][23]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科技创新驱动:突破航空材料、工业软件等技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体系 [24][25] - 绿色低碳发展:以氢能、光伏、储能等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6] - 区域协同深化:与成都共建产业园区,参与"一带一路"推动高端装备"走出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