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A股战力TOP10城市:京沪深制霸,台州最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6:52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元,沪指创十年新高 [1] - 截至9月24日,72家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696.44亿元,同比增长53.3% [1] 一线城市竞争格局 - 北京、上海、深圳稳居A股上市公司数量前三,优势显著 [1][3] - 北京拥有47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8.67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四分之一 [3] - 北京135家央企控股公司贡献了该市上市公司91.48%的营收和97.42%的净利润,2024年营收总额23.55万亿元,净利润2.71万亿元 [3] - 北京21家金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占A股金融板块的58.82%和63.40% [4] - 上海拥有44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80万亿元,金融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1][4] - 上海15家金融类公司2024年净利润2560.55亿元,占该市板块净利的66% [4] - 上海257家制造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占该市总市值半壁江山 [4] - 深圳拥有42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2.71万亿元,反超上海1.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3][5] - 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三大赛道贡献该市板块逾六成市值 [5] - 深圳年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占一线城市新增总数10家中的4家 [5] 第二梯队城市动态 - 苏州年内新增6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上力压北上广深及杭州等城市 [6] - 苏州A股总市值2.52万亿元,比杭州少超八千亿元 [7] - 苏州上市公司以制造业“隐形冠军”为主,但仅一家市值过百亿,缺乏千亿市值旗舰 [7] - 杭州拥有23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36万亿元,拥有3家千亿市值公司和75家百亿市值公司 [3][7] - 杭州优势在于数字经济龙头和省级国企支撑的千亿市值集群 [1][7] - 广州拥有153家A股公司,总市值2.08万亿元,平均每家136亿元,比苏州高出20% [8] - 广州境内外上市公司共238家,总市值约3万亿元,其中境外上市公司超过84家 [8] - 2024年以来,超过50家广州A股公司披露产业整合类重组 [8] 区域产业协同趋势 - 上市公司突破城市边界,在长三角、珠三角内部快速抱团 [2] - 新材料领域14家新上市公司中,11家注册地在江苏和浙江 [9]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4家新公司中,5家来自广东,占三分之一强 [9]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两家新上市公司深度嵌入深圳供应链 [10] - 中山企业弘景光电2024年上半年对影石创新的销售额贡献达46.94% [10] - 台州拥有72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融长接沪”定位为长三角“专属配套区” [10] - 台州累计新引进签约长三角地区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61个,协议投资额4510.6亿元 [10]
9月25日深证国企股东回报R(470064)指数跌0.26%,成份股山金国际(000975)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25 18:02
指数表现 - 深证国企股东回报指数报收2208.54点 单日下跌0.26% 成交额294.84亿元 换手率1.28% [1] - 指数成份股中13家上涨 37家下跌 铜陵有色领涨8.12% 山金国际领跌2.71% [1] 头部成份股详情 - 京东方A权重9.9% 最新价4.17元 下跌0.95% 总市值1560.16亿元 电子行业 [1] - 五粮液权重8.57% 最新价121.52元 下跌0.69% 总市值4716.93亿元 食品饮料行业 [1] - 海康威视权重7.86% 最新价31.24元 上涨0.87% 总市值2863.11亿元 计算机行业 [1] - 泸州老窖权重6.86% 最新价129.46元 下跌1.86% 总市值1905.59亿元 食品饮料行业 [1] - 徐工机械权重5.27% 最新价10.36元 下跌1.71% 总市值1217.61亿元 机械设备行业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3.9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7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0.23亿元 [1] - 华菱钢铁主力净流入9561.59万元 净占比18.95% 游资净流出3777.93万元 [2] - 河钢股份主力净流入2928.71万元 净占比15.33% 游资净流出669.16万元 [2] - 徐工机械主力净流入1289.49万元 游资净流入1416.86万元 散户净流出2706.35万元 [2] 黄金ETF动态 - 黄金股ETF(159562)跟踪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 近五日上涨2.83% [4] - 该ETF市盈率24.16倍 最新份额11.2亿份 增加1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052.4万元 [4] - 估值分位点达49.41% [5]
融资融券每周观察(2025.9.15-2025.9.1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于13070.86点,本周上涨1.14% [1] - 深圳成指收盘于3820.09点,本周下跌1.3% [1] - 上海市场日均成交额14178亿元,环比增加7.44% [1] - 深圳市场日均成交额10728亿元,环比增加10.05% [1] - 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23982亿元,较上周增加466亿元 [1]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行业上涨,18个行业下跌 [1] - 涨幅前三行业为煤炭、电力设备、电子 [1] - 跌幅前三行业为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 [1]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最高,达1000万元 [2] - 非银金融和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额紧随其后,分别为1500万元和2000万元 [2] - 多数行业融资净买入额为正 [2] 个股及ETF融资动向 - 胜宏科技(300476.SZ)融资净买入额最高,达211205万元,属于电子行业 [3] - 中芯国际(688981.SH)融资净买入额为205644万元,属于电子行业 [3] - 中信证券(600030.SH)融资净买入额为177497万元,属于非银金融行业 [3] -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513330.SH)融资净买入额最高,达46946万元 [4] - 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 ETF(513050.SH)融资净买入额为44124万元 [4]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SH)融资净买入额为32786万元 [4] 宏观环境与市场趋势 - 美联储于9月18日决定降息25个基点,为去年九月开启降息周期后的再次降息 [7] - 美元降息总体有利于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 [7] - 市场预期美国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7] - 沪指跌破所有短期均线,收盘于20天均线下方 [7] - 上周两市日均量能接近25000亿元,出现一定回升 [7] - 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机器人等成长性行业 [7] - 八月底以来沪指进入横向整理阶段,上行压力增加 [8] - 当前技术调整的低点在2021年的市场高点之上,显示该阻力位已转为支撑位 [8]
估值与盈利周观察9月第3期:分化
太平洋证券· 2025-09-24 23:24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 创业板指和科创50表现领先而金融和稳定风格表现落后 [3][11] - 宽基指数估值分化明显 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的PE和PB均上升 [3][19] - 行业估值涨跌分化 煤炭和电力设备领涨而银行和非银金融表现最弱 [14][35] - 全A股权风险溢价(ERP)上升至2021年以来负一倍标准差附近 [4][20] 市场表现分析 - 创业板指单周上涨2.34% 近三周累计涨幅达11.34% 显著领先其他主要指数 [12] - 科创50指数单周上涨1.84% 近三周累计涨幅11.06% 表现同样突出 [12] - 金融指数单周下跌3.55% 稳定指数下跌1.72% 成为表现最弱的大类风格 [12] - 行业层面煤炭上涨3.51% 电力设备上涨3.07% 电子上涨2.96% 涨幅居前 [15] - 银行下跌4.21% 非银金融下跌3.66% 有色金属下跌4.02% 表现垫底 [15] 估值水平分析 - 创业板指PE(TTM)达43.4倍 处于近一年99.2%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26] - 科创50PE(TTM)达176.5倍 处于近三年98.2%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6] - 红利指数PE(TTM)仅7.6倍 处于近三年90.9%分位数 估值相对较低 [26] - 金融地产类估值高于50%历史分位 而原材料、设备制造等行业估值处于50%以下 [27] - 食品饮料行业PE(TTM)21.5倍 处于近三年35.2%分位数 估值较为便宜 [36] - 农林牧渔PE(TTM)18.9倍 处于近三年13.5%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6] - 社会服务PE(TTM)47.4倍 处于近三年55.5%分位数 估值相对合理 [36] 相对估值指标 - 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E上升 显示成长板块估值溢价扩大 [3][19] - 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B上升 反映市场对成长性资产的偏好增强 [3][19] - PEG视角下红利指数和金融板块PEG值最小 显示估值与盈利增速匹配度较高 [22] - PB-ROE视角下科创50和成长风格PB-ROE值最小 表明投资者为其支付的成长溢价最低 [22] - 非银金融PB-ROE分位仅21.22% 农林牧渔为13.46% 食品饮料为35.16% 社会服务为55.49% 均处于较低水平 [42] 热门概念估值 - 半导体设备概念PE(TTM)72.98倍 处于近三年98.05%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46] - 第三代半导体PE(TTM)171.34倍 处于近三年98.54%分位数 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46] - 机器人概念PE(TTM)33.12倍 处于近三年96.17%分位数 估值相对较高 [46] - 中字头央企PE(TTM)11.76倍 处于近三年69.87%分位数 估值相对合理 [46] - 工业互联网概念PE(TTM)29.15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数 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46] 盈利预期变动 - 传媒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8.1% 上调幅度最大 [48][49] -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下调1.4% 下调幅度最大 [48][49] - 房地产行业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3.3% 2027年盈利预期上调9.0% 上调幅度显著 [49] - 综合行业2026年盈利预期下调1028.1% 调整幅度异常巨大 [49] - 各行业盈利预期整体变动幅度较小 显示盈利预期保持相对稳定 [48] 海外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单周上涨5.09% 表现最好 [51][52]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72% 表现最差 [51][52] - 标普500指数PE(TTM)29.5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数 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5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43.2倍 处于近三年77.0%分位数 估值处于较高水平 [52] - 恒生指数PE(TTM)12.0倍 处于近三年99.7%分位数 估值水平较高 [52]
股债跷跷板未来如何演绎?
2025-09-24 17:3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A股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业、非银金融机构、医药生物、金融、商品材料、消费品能源、科技、煤炭、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家电、传媒、有色金属、钢铁、农业等板块[2][5] * 公司类型涉及广泛上市公司 但未具体点名某家公司[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A股市场长期支撑因素 * 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对A股市场有支撑作用[3] * 中美利差受美元指数下行影响被动收窄 对A股市场有利[3] * 居民存款转移至股市趋势明显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 8月份居民存款减少超过6000亿元[1][4] * 9月前三周外资净流入超100亿美元 看好A股[1][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行情和分化态势 主要宽基指数如深圳指数、创业板指和科创板走势较好[2] * 周期类和成长类股票表现不错 稳定型消费类股票受业绩预期影响较大[2] * 外资流入医药生物、金融、商品材料及消费品能源等板块 科技板块出现净流出[1][5] * 外资对港股看法偏弱 即便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看法仍然偏弱 在港股主要关注科技和医药生物板块[5] 债券市场与固收产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1.8%引发多空分歧 年初收益率下限为1.6% 上限为1.9% 当前水平预示固收产品面临调整压力[1][6] * 债券市场收益率经历多次调整 5月份政策利率调降10个基点后 实际收益率上下线可能落在1.5%至1.8%之间[7] * 国债跷跷板效应阶段性失效 股债相关性由负0.28回升至0.53[11]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下半年经济基本面内需不足、修复缓慢 6-8月经济数据放缓 投资有下滑趋势[1][8] * 在政策托底下 基本面向下定价钝化 向上定价仍较强 对偏空要素定价敏感[1][8] * 8月PPI数据降幅收窄 从负3.6%收窄到负2.9% 通胀回升预期提振市场情绪[8] * 短期内降准降息必要性不强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若经济再度走弱 政策利率仍有10个基点左右空间 降准有50个基点左右空间[9] 未来增长目标与投资机会 * 未来五年设定4.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较为合理[13] * 扩大内需至关重要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例不到40% 服务业消费占比仅46% 远低于海外发达国家 提升消费特别是服务业消费具有巨大空间[15]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及其产业链全面自主可控 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支柱产业 加强高端芯片等技术领域攻关[16] * 十五规划将提出跨省域交通、大型水利等重大项目 这些项目能拉动基建投资并支撑地方债务化解[18] 其他重要内容 * 配置资金再度入场 需关注其入场程度及带动的整体收益率变化[11] * 财政方面专项债发行高峰临近结束 下半年三季度为高点 四季度政府债净供给月均不超过1万亿[9][10] *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涵盖全产业链 可能在未来几年落地相关税收制度[19] *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十五规划重要议题 旨在增强吸引力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20] * 在震荡市中保持中性久期进行波段交易是推荐策略[12]
924新政这一年:43家上市公司市值增长超千亿 双创成高增长摇篮
凤凰网· 2025-09-24 10:46
核心观点 - 924新政一周年推动A股市场43家公司流通市值增长超千亿元 合计增长规模达9.5万亿元 [1][6] - 硬科技与金融板块成为市值增长核心动力 半导体、硬件设备及银行行业表现突出 [1][2][7][8] - 创业板与科创板合计贡献15家高增长企业 占比超30% 体现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培育作用 [1][11][12] 行业表现 - 半导体与硬件设备行业合计14家企业上榜 寒武纪市值增长4761.76亿元且股价涨幅535.14% [1][7] - 银行板块5家企业市值增长超2000亿元 农业银行以6480.66亿元增量领先 [2][8] - 非银金融板块东方财富市值增长2434.23亿元 涨幅144.15% [10] - 传统行业龙头价值回归 贵州茅台市值增2278.17亿元 紫金矿业增2058.82亿元 [13] 个股表现 - 工业富联以10356.21亿元市值增量居首 涨幅286.21% [1][6] - 胜宏科技股价涨幅1061.66% 为43家企业中最高 [6][7] - 宁德时代市值增长7934.45亿元 稳居创业板市值第一 [1][11] 板块分布 - 创业板11家企业上榜 科创板4家 合计占比超30% [1][11] -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市值增1706.09亿元 涨幅195.90% [5][12] - 主板企业涨幅相对温和 贵州茅台涨幅18.81%体现稳健特性 [12][13] 市值结构变化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1] - 43家企业覆盖10余个Wind二级行业 包括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等领域 [6]
【金工】股票ETF资金转为净流入,科技板块基金净值涨幅优势延续——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20250922(祁嫣然/马元心)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4 07:06
市场表现综述 - 国内权益市场指数表现分化 创业板指上涨2.34% [4] - 煤炭、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行业跌幅居前 [4] - 权益基金表现较好 混合债券型基金业绩回撤 [4]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 新成立基金63只 合计发行份额为748.28亿份 [5] - 新成立基金中债券型基金27只 股票型基金27只 混合型基金7只 [5] - 全市场新发行基金31只 股票型基金21只 FOF基金4只 混合型基金4只 [5] 基金产品表现跟踪 - TMT主题基金净值涨幅优势延续 本周涨跌幅为2.56% 金融地产主题基金回调明显 本周涨跌幅为-2.68% [6] - 医药主题基金净值持续回撤 本周涨跌幅为-2.41% [6] - 股票被动指数型基金净值涨跌幅中位数为-0.04% 半导体、游戏、港股科技ETF净值表现较好 [6] ETF市场跟踪 - 国内股票ETF资金转为净流入77.93亿元 收益中位数为0.03% [7] - 港股ETF资金维持大幅流入166.52亿元 收益中位数为0.84% [7] - 金融地产主题ETF资金净流入显著 合计流入113.16亿元 [8] 基金仓位监控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相较上周下降0.27个百分点 [9] - 汽车、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获资金增配 银行、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等行业遭资金减持 [9] ESG金融产品跟踪 - 新发行绿色债券34只 已发行规模合计379.48亿元 累计发行规模达4.82万亿元 [10] - 主动权益型ESG基金本周净值涨跌幅中位数为1.42%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主题基金表现占优 [10] - 国内基金市场存量ESG基金共214只 规模合计1589.84亿元 [10]
社保险资持仓市值创新高 耐心资本成A股“压舱石”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1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 去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以后,以国家队、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为代表的耐心资本持续加码入市,持仓 市值攀升至历史高位。 这不仅为市场注入稳定增量资金,更通过长期投资逻辑平抑短期波动,成为A股百万亿元市值生态背后的核心"压 舱石"。 耐心资本持仓创新高 与耐心资本积极入市形成呼应的是,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在"9·24"以来也迎来大幅增长,成为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单月A股投资者账户新开户数达684.68万户,环比增加274.67%,创2015年6 月以来的新高。今年以来,A股新开户数经历了较为明显的起伏,2025年3月开户数大幅增长,达到306.55万户, 创出年内新高,也创出"9·24"以来的单月次高。8月市场行情爆发,开户数进一步增长到265.03万户。 与2024年10月单月684万户的开户规模相比,今年8月A股新开户数仅约为其38%左右。这表明当前个人投资者入市 节奏仍相对温和,散户入场行为仍处于理性区间。从整体来看,"9·24"以来A股新增开户数达2879万户,较此前11 个月累计开户数大增超80%。 两融持续扩容 融资融券作为反映市场信 ...
【长江策略戴清团队】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2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恒生指数上涨0.59%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09% [3] - 香港工业等行业领涨 主要受海外流动性增加和互联网企业与央企合作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影响 [3] - 恒指波幅指数在2025年9月处于3年来低位波动区间 [10] 南向资金流动 - 9月5日至18日净流入550.84亿港元 主要集中于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 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 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 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 [3]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前五大行业为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 银行(1435.97亿港元) 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 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 [4] - 期间主要流出电信服务 硬件设备 建材Ⅱ等行业 [4] 外资机构资金动向 - 9月5日至18日外资中介机构净流出294.95亿港元 重点流入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 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 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 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 传媒(19亿港元) [4]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外资累计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加仓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 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 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 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 传媒(98.12亿港元) [5] - 外资主要减持银行(-1596.65亿港元) 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 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 [5] 个股资金聚焦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最高个股为中国电信(71.9%) 绿色动力环保(69.1%) 中国神华(68.0%) [31] - 南向资金流入金额前列为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 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 中国太保(24.7亿港元) [31] - 外资机构持仓占比集中於友邦保险(94.4%) 康师傅控股(93.5%) 统一企业中国(90.4%) [37] - 外资流入金额较高个股为珍酒李渡(61.4亿港元) 直胜中国(54.9亿港元) 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 [37] 市场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符合市场预期 推动海外资金流动性改善 [3] - 2025年9月美元兑港元汇率回落 银行体系总结余保持稳定 [13] - 南向资金近30日净流入呈上升趋势 [11]
华泰柏瑞基金谭弘翔:中证A500指数超配的电子等板块涨幅靠前
中证网· 2025-09-23 22:42
中证A500指数编制特点 - 指数采用行业中性的编制规则,成分股所在行业的权重分布相对均衡 [1] - 其行业分布特征与传统宽基指数存在差异 [1] 中证A500指数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中证A500指数跑赢上证5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 [1] - 指数的优异表现与其行业分布的结构性差异有关 [1] 行业配置与表现分析 - 指数低配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行业,这些行业今年以来表现较弱 [1] - 指数超配电子、基础化工、医药、有色金属、传媒等行业,这些行业今年以来涨幅靠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