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21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公司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引领公司向科技方向发展 [4][6] - 公司表示更名旨在清晰定位未来科技引领的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9] 控股股东增持与支持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4] - 潞安化工作为山西省四大省属能源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 [12] - 潞安化工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和近百个智能化工作面 [12] 产能优化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根据政策要求陆续淘汰部分落后产能 [9] - 公司将目光投向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 [10] - 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共同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 [10]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能源法实施,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 [10] - 氢能战略地位提升,产业链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 [10] - 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 [12] 智能化发展规划 - 潞安化工计划2025年建成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达240万吨 [12] - 建成后智能化矿井在先进产能中占比将达97.8%,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37.32个百分点 [12] - 集团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智能质检等上游产业链 [12]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15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旨在清晰定位科技引领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4][6] - 公司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响应国务院危化品退城入园及山东省淘汰化肥落后设备的政策 [8] 氢能及新能源布局 - 公司聚焦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合作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运营河北省最大单套尿素系统 [10] - 2025年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政策红利有望推动氢能产业链估值重塑 [11] 控股股东支持与协同效应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5000万元至1亿元以提振信心 [4] - 潞安化工为山西省属能源集团,业务覆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 [13] - 2025年潞安化工计划新增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240万吨),智能化矿井占比将达97.8%,远超山西省平均水平 [13] - 潞安化工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等新兴产业,更名后阳煤化工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协同发展氢能技术 [14]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潞化科技 获控股股东增持看好智能化战略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2:42
公司更名及控股股东增持 - 公司拟将名称从"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计划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股份,首次增持210.42万股(占总股本0.09%),后续拟增持金额5000万至1亿元 [2] - 更名旨在清晰定位科技引领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3] 氢能产业布局 - 中国氢能产业迎来政策驱动发展期,《能源法》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3] - 子公司阳煤化机布局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与国家电投共同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2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4] - 阳煤化机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核企业 [4] 智能化转型升级 - 潞安化工聚焦煤炭、化工双主业,业务涵盖六大领域,肩负引领山西从传统能源向科技智能转型的重任 [5] - 集团计划2025年建成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240万吨),智能化矿井在先进产能中占比将达97.8% [6] - 公司致力于将智能化、数字化打造为驱动化工主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6] 产业政策支持 -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山西省政府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6] - 政策旨在通过标杆企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助力全省制造业升级 [6] - 潞安化工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智能质检等基于传统行业衍生的上游产业链 [6]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年6月24日)-20250624
光大期货· 2025-06-24 16:21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 年 6 月 24 日) 一、研究观点 | 品种 | 点评 | 观点 | | --- | --- | --- | | | 周一尿素期、现价格同步走弱,主流地区市场价格较上周五下跌 10~60 元/吨不等。 基本面来看,尿素日产维持高位,昨日 19.98 万吨,日环比增 0.47 万吨。需求力度有 | | | | 所减弱,下游采购积极性放缓。昨日主流地区现货产销率均维持低位运行,个别稍好 | | | 尿素 | 地区在 60%以上。国际市场等外部因素扰动不时出现,但盘面对此风险溢价的交易氛 | 震荡 | | | 围逐渐减弱,尿素期货价格走势也将逐步回归基本面。后续仍需关注国际市场对国内 | | | | 市场的扰动程度、尿素需求跟进情况、出口等相关动态。 | | | | 周一纯碱期货价格弱势波动,现货市场局部地区小幅回落 30~50 元/吨不等。基本面 | | | | 来看,近期纯碱装置负荷波动不大,行业开工率昨日 86.12%,较上周五持平。需求 | | | 纯碱 | 端按需跟进为主,成交以低价货源为主。周一纯碱企业库存较上周四提升 1.69%,个 | 震荡 ...
中国高度再刷新!党彦宝分享宝丰能源全球最大煤制烯项目重大工业化成果
新浪财经· 2025-06-24 12:21
项目投产成果 - 公司投资673亿建设的内蒙古煤基新材料示范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 年产300万吨烯烃 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聚烯烃工厂 [6] - 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18个月 创下内蒙古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最大、落地速度最快、建设周期最短三项纪录 [6] - 项目实现满负荷稳定生产 23项装置设备技术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全部装备完成国产化替代进口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项目联合航天长征、中科院、沈鼓集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及装备制造商 成功破解行业关键"卡脖子"技术 [6] - 工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为煤化工行业大型规模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11] - 通过煤替代石油生产聚烯烃的技术路线 实现高端化工产品进口替代 [6][7] 战略规划与产能布局 - 公司计划将煤制烯烃产能提升至千万吨级以上规模 同时在宁夏、内蒙、新疆等能源基地扩大产业布局 [7] - 跨领域拓展煤制油产业 并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下游高端精细化工 缓解新材料领域进口依赖 [7] - 项目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响应"双碳"目标与煤化工高端化发展政策导向 [5][7]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项目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百余位专家认可 巩固公司在煤制烯烃行业的头部企业地位 [2][6] - 现代煤化工被定位为国家基础性、支柱型产业 内蒙古及鄂尔多斯享有资源与政策双重优势 [5] - 项目享受地方政府惠企政策支持 营商环境助力快速落地 [5][6]
金之钧:宝丰能源内蒙古项目投产 书写能源安全新答卷
新浪财经· 2025-06-24 10:48
项目投产与行业意义 - 宝丰能源内蒙古煤基新材料项目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煤基新材料项目落地,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4] - 项目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用煤替代石油生产聚烯烃的重大工业化突破,重塑全球煤化工格局并打破高端化学品国际垄断 [4][5] - 项目一期年产300万吨烯烃产品,连续稳定生产4800小时,日均聚烯烃产量达9000吨,烯烃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11][13] 技术创新与低碳转型 - 全球首创"绿氢耦合煤制烯烃"工艺,每吨烯烃减碳1.8吨,综合能耗低于行业标杆值15% [5][6] - 采用超超临界发电、智慧化工厂等技术,23项国产化装置设备达国际领先水平,破解"卡脖子"问题 [11][13] - 通过绿氢耦合、CCUS等技术使煤化工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5][8] 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整合 - 构建"煤+新能源"全产业链闭环,覆盖"采煤—发电—制氢—化工—储能",光伏全产业链实现100%自给 [6] - 项目总投资673亿元,预计2025年工业产值约300亿元,纳税超30亿元,解决6000人就业 [11] - "垂直整合"模式大幅降低绿氢成本,为煤化工与新能源融合提供可行路径 [6] 社会效益与战略价值 - 项目每吨烯烃产品可减少3吨原油进口,为我国能源安全构筑"化学防线" [4][5] - 公司累计捐资44亿元用于助学,实践"矿区变景区"生态修复,体现社会责任 [7] - 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煤化工装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领航"跨越 [11][1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突破700℃超超临界发电、低阶煤分质利用、CO2加氢制甲醇等技术 [7][8] - 探索"风光氢储煤"一体化模式,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煤化工园区" [8][9] - 推动制定煤化工低碳技术标准,输出"中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9]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现代煤化工需控规模促融合
中国化工报· 2025-06-24 10:36
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 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化工、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煤基新材料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1] - 面临绿色低碳、能源安全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同时迎来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与新能源融合的机遇 [1] - 高质量发展需置于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大局中统筹推进 [1] 增量控制与存量升级 - 现代煤化工体系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产业,已实现产业化并形成相当规模 [2] - 煤炭从燃料转化为原料,有效减少碳排放,提升附加值,丰富化工产业体系 [2] - 煤炭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一半,原料供应稳定可靠 [2] - 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能利用率低导致经济效益欠佳 [2] - 能耗物耗偏高,绿色低碳瓶颈突出,大量伴生的二氧化碳副产物亟待治理 [2] - 国家从严从紧控制煤炭产能规模与新增消费量,新建煤制烯烃、煤制对二甲苯项目需经国家部委综合评估 [2] 改造升级与精细化工发展 - 推动节能降碳、节水减污及安全技术改造,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 [3] - 落实"以水定产",强化资源约束管理 [3] - 推进全流程智能控制与数字化转型,建设零碳园区、智慧园区 [3] - 发展精细化工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抓手,延伸生产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基础材料 [3] - 重点开发煤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特种纤维、煤基功能矿物材料等精细化产品与新材料 [3] 煤制油产业现状与发展 - 煤制油生产工艺达世界先进水平,大型生产线已在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等地投产 [4] - 煤制油作为战略储备资源,需严格控制产业规模,一般不再批准新建项目 [4] - 煤制油产品性能与炼油相比存在不足,需提升经济技术水平 [4] - 石化行业正在进行"减油增化"转型,成品油消费量已达峰值 [4] - 国际原油成本波动影响煤制油盈利,低油价时期难以盈利 [4] 绿色发展与二氧化碳治理 - 现代煤化工需深度融入"双碳"战略大局,二氧化碳治理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核心问题 [6] - 煤制烯烃折每吨烯烃产生5.8吨二氧化碳 [6] - 二氧化碳治理聚焦三条路径:CCUS技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绿氢耦合煤化工 [6] - 煤化工产业用水量大,煤制油水单耗5吨,是炼油的10倍 [6] - 严格节水,提升水循环利用率,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以水定产"要求 [6] 产业协同与产业链延伸 - 煤化工产业需与相关产业耦合适配,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7] - 钢铁生产工艺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焦炭需求呈下降趋势,需控制煤焦化新增产能 [7] - 焦炉气含氢量达50%,但提纯回收成本较高,不宜盲目扩张煤焦化规模 [7] - 合成氨尿素技术先进且战略作用突出,煤气化、煤焦化作为基础原料供应体系仍需改造升级 [7] - 山西焦煤储量占全国55%,煤焦化年产量超1亿吨,占全国总量18.8% [7] - 焦化副产物精深加工延伸生产特种芳烃、碳纤维及高端碳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7] 全国战略布局与分工 - 地方规划与企业布局须服从国家整体部署,防止同质化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8] - 煤化工企业应专注提供优质、高性价比的基础化工原料,产品后续加工环节交由下游行业承接 [8]
特变电工煤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华创证券· 2025-06-23 14:11
报告核心观点 - 新疆受益于国家战略两大转向,具备发展煤化工的外部环境、内在要素和经济性优势,其发展和美国页岩气类似,有望降低中国能源进口依赖和成本;新疆国企改革加速,建议关注煤化工投资和国企改革两条主线 [7][8][9] 各部分总结 投资策略 - 新疆受益国家战略两大转向,应关注煤化工投资和国企改革两条主线 [7] - 新疆发展煤化工外部环境条件成熟,包括煤炭盈利分配强势、符合资源禀赋、产业政策支持和地缘政策规划 [7] - 新疆具备发展煤化工的内在要素优势,如运输格局完善、基础设施成熟、人力资源改善和政策铺垫完成 [8] - 新疆发展煤化工具备经济性优势,原材料价格便宜,不同对比场景下成本优势明显 [9] - 新疆煤化工发展类似美国页岩气,相关项目核准动工加速有望推动投资节奏;新疆国企改革加速,应关注背靠优势资源的地方国企 [10] 新疆指数情况 - 本周新疆指数 104.9,环比-0.46%;新疆煤化工投资指数 99.7,环比-2.77%;新疆国企改革指数 110.8,环比+0.86% [14] - 本周涨幅前三公司为准油股份、贝肯能源、国际实业;跌幅前三公司为北新路桥、福斯达、汇嘉时代,准油股份上涨因以伊冲突带动石油及油服板块上行 [14] 本周新疆重点数据跟踪 - 本周新疆重点价格方面,奇台县混煤、巴里坤混煤报价环比持平,拜城主焦煤报价 780 元/吨,巴里坤三塘湖—宁夏宝丰汽运价格环比持平;新疆甲醇价格 1605 元/吨,与华东地区价差-1180 元/吨;新疆尿素价格 1681 元/吨,与山东地区价差-139 元/吨 [19] - 2025 年 5 月,新疆煤炭铁路发运量国有重点煤矿为 330.8 万吨,同比+16.6%;新疆原煤产量 4665.1 万吨,同比+23.44% [19] 本周重点新闻及公司公告跟踪 重点新闻 - 6 月 13 日,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新疆天池能源准东 2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特变电工此前公告投资该项目,总投资 170.4 亿元,生态环境部 4 月受理环评文件公示 [37][39] - 5 月,新疆原煤产量 4665.1 万吨,较 4 月增加 741.2 万吨,环比增长 18.9%,同比大幅增长 18.8% [39] - 6 月 19 日,陕西榆林能源集团 8 万吨/年丙烯酸联合装置 EPC 总承包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39] -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总承包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空分装置机柜间提前 50 天完成封顶 [39] - 宝丰能源内蒙古煤基新材料示范项目投产总结大会举行,一期年产 300 万吨烯烃等,已连续稳定生产超 4800 小时,烯烃毛利率稳定在 30%左右 [39] - 哈密新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基新材料项目空分装置成套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中标,中标金额 33600 万元 [39] 本周新疆投资最新统计情况 - 近期重点煤化工项目进展更新,如特变电工煤制气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等 [39][41] - 本周新疆煤化工项目总计规划产能为煤制天然气 416 亿方、煤制油 500 万吨、煤制烯烃 945 万吨、煤制甲醇 1750 万吨;总计投资额为 9628 亿元,其中煤制天然气 2829 亿元、煤制烯烃 1828 亿元、煤制油 1861 亿元 [41] 标的全景图 - 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在新疆进行项目投资的能源化工公司、为煤化工项目提供服务的卖水人、为煤化工建设提供服务的铲子股以及新疆本地的国企/兵团企业 [11][12]
点煤成油的魔术师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32
煤化工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成功研制"神宁炉",标志着我国在煤制油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1] - "神宁炉"为自主研发的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单台日转化能力达2000多吨煤 [1] - 该技术首次实现23台气化炉同步在线运行,为劣质煤清洁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 [2] 自主创新成果 - 公司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完成GSP干煤粉气化装置自主改造,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 [2] - 通过110多项技改优化项目,解决了GSP装置不能长周期运行等瓶颈问题 [2] - 技术创新累计创效超过1.36亿元 [2] 生产运营优化 - 制定《气化炉标准化检修作业包》,将检修周期从45天压缩至25天 [3] - 检修后气化炉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00天 [3] - 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连续4年实现达产超产 [3] 管理效能提升 - 通过"隐患清零行动"等管理创新,1年内将"落后车间"转变为"先进车间" [3] - 培养出多个十佳班组、五星班组和金牌班组 [3] - 气化装置连续2年荣获标杆生产装置称号 [3] 行业发展现状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形成现代化煤化工产业集群 [4] - 我国煤化工产业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1] - 行业技术骨干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显示行业人才成长迅速 [4]
带着课题上清华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6
行业技术升级 - 采用磁控感应、电阻应变、感应电容等低成本技术结合"简易硬件+智能算法"模式,实现对抽油机盘根漏液、螺栓松动、液位降低等故障的精准监测,单套成本仅需百元但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1] - 该技术既解决油田安全生产的实际痛点,又为传统油田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 [1] - 培训营学员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个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3] 人才培养计划 - 2024年10月发布的政策提出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目标到2035年培养2000名大国工匠、10000名省级工匠、50000名市级工匠 [2] - 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吸纳220名培育对象,其中54%来自制造业一线,6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40%为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80%以上从事省部级科研项目攻关 [2] - 培训采用"理论导师+技能导师"双导师制,邀请清华大学教师、两院院士和大国工匠联合指导 [2] 创新实践案例 - 学员邓晶通过优化阀组设计和燃料气管道,仅花费4万元解决预热炉烟气硫化物超标问题,相比原方案大幅降低成本 [3] - 学员刘可夫研制出低成本抽油机远程监测装置,取得15项国家专利 [1] - 工匠们在实践中展现出精益求精的精神,为0.01毫米的误差反复验证实验数据 [3] 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4] - 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相比,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 [4] - 培训营强调"一人强变成一片强"的理念,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技术培训教材,开展多场技术培训 [4]